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用户投稿 9 0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文/杨剑勇

在国内安防这条赛道上,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是国内安防领域的重要企业,在过去受益安防产业发展,使得成为行业双雄,牢牢占据安防市场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两者业务板块划分上也高度重合。然而,尽管大华股份属于安防产业第一梯队企业,但其常年规模在海康威视之后,也被戏称为千年老二。那么,两大企业差距有多大?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首先:海康威视市值2339亿元,市值规模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

近年来,资本市场多重因素影响,整体市场比较低迷,但海康威视的市值规模,仍然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截止2024年9月9日,海康威视为2339亿元,大华股份市值为440亿元,两者1900亿元。

其次:两者业务体量不在一个量级,且大华股份增长乏力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安防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两大厂商不约而同朝向物联网方向转型。但海康威视营收依然保持稳健,而大华股份则面临增长乏力困局。

得益于各界数字化升级,智能物联产品在城市、金融、零售、制造等千行百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数字化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由此,帮助各界更快地进行数字化升级和创新的同时,也为业绩增长注入动力。

在面对数字化浪潮及物联网方向转型中,海康威视的业绩稳步提升,则显示出转型成效凸显,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营收412亿元,同比增长9.68%,展现出增长韧性。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21年,海康威视积极向智能物联转型,将自身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利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营收的稳步增长,预示着智能物联战略正在持续提升和拓展其竞争力。

对于大华股份而言,同样积极向物联网转型。由昔日传统安防厂商迈向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但从营收来看,仍然面临增长困境。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148.66亿元,同比微增1.59%。

同时,两者积极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在安防市场以外,不断在拓展新的业务机会,寻找新业绩增长点,而创新业务则是增长核心板块。只是,大华股份相比好康威视的创新业务,创新业务规模较小。

2024年,海康威视来自创新业务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已成为海康威视的业绩第二增长点,营收占比提升至25%。旗下创新业务子公司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在各自领域建立优势地位,创新业务整体发展良好,成为海康威视发展的强劲引擎。

反观大华股份,其创新业务规模只有24.6亿元,同比增长8.95%,营收占比16%。主营增长乏力不同的是,大华股份同样积极培育创新业务,寻求长期稳健发展,先后开辟了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机器视觉、智慧安检、智慧消防等创新业务领域。只是创业业务整体基数还不高,目前还都在培育期阶段,无论营收规模以及增长率,远远不及海康威视。

整体来看,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在市场中长期竞争,但市场地位、营收规模、盈利能力以及研发等多维度度对比,还是有着显著的差距。

最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走向深入,进而推动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发展,蕴藏万亿市场机遇的同时,支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扎根物联网行业应用的企业来说,也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驱动着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诸如在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以此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继而企业在数字化上的投入持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显示,预计2027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近3.9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6.1%。

另外,大模型浪潮席卷而来,企业纷纷顺势而为。因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逐步迈入AGI(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将进一步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全球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海康威视而言,拥有20余年的创新与积累,到如今形成了物联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三大技术体系及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矩阵,称有信心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将为未来业务增长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

海康威视VS大华股份:从安防转战数字化转型,“马太效应”持续凸显?

曾经是国内安防行业“双子星”,大华股份(002236.SZ)近年来在营收与利润规模上与海康威视(002415.SZ)的差距逐渐拉大。体现在市值上,2016年底至今,大华股份总市值增长约35%,海康威视总市值增长约115%,二者市值绝对差距从1056亿元扩大至2589亿元。

大华股份近年来几乎是踩着海康威视的脚印前行,在拓展新业务、寻求新增长点方面与走出了与后者相似的路径。海康威视大力推进智能物联(AIoT)战略,大华股份也致力于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但随着安防等市场增长速度趋缓,行业“马太效应”或持续凸显。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营收规模差距扩大

营收方面,2017-2023年,海康威视营收同比增长113.94%,大华股份同期增长71.70%。二者营收规模的差额从2017年的230.61亿元扩大至2023年571.22亿元。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7-2022年,海康威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6.41%,大华股份同期小幅下滑2.29%。不过,2023年大华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16.73%,主要缘于2023年大华处置了所持零跑科技7.88%的股份,增加归母净利润约41.37亿元。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随着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的营收规模差距越来越大,二者研发支出总额的差额也越来越大。从营收占比看,海康威视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比例,在2023年首次超越大华股份。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在净利润规模方面的差距变化并没有市值差距变化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是二者盈利能力方面存在差距。2017-2022年,海康威视的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均领先于大华股份,2023年大华股份的销售净利率超过海康威视。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情况也类似。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细分业务高度重合

业务板块划分方面,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高度重合。

海康威视将业务分为PBG(公共服务事业群)、EBG(企事业事业群)、SMBG(中小企业事业群)、海外主业、创新业务五个板块。大华股份将业务主要分为海外业务、创新业务和包括城市业务、企业业务、中小企业业务、运营商业务在内的国内业务,可与海康威视业务板块大致一一对应。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大华股份年报显示,2023年其ToG业务收入43.33亿元,同比增长0.18%,占据营收25.65%。大致对应海康威视PBG业务153.54亿元营收,同比下降4.84%。

大华股份2023年ToB业务90.87亿元,同比增长9.92%,占据营收53.80%。大致对应海康威视EBG与SMBG业务305.2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25%。如今ToG端收入增速明显放缓,海康威视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企业场景数字化业务未来将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海外业务方面,大华股份于2003年制定“走出去”的战略进入国际市场,2008 年开始强化自主品牌,如今已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国家投资建立了69个海外分子公司,产品服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大华股份境外收入为153.27亿元,同比增长3.80%,占据营收47.57%。年报显示,海康威视已在国际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设立80个分支机构,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本地化服务,其2023年境外收入239.77亿元,占营收26.84%,同比增长8.83%。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境外收入与其他业务板块收入不重合,而大华股份境外收入与上述其他业务收入有所重合。

创新业务方面,海康威视主要包括机器人业务、智能家居业务、热成像业务、汽车电子业务、存储业务等;大华股份主要包括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存储介质等创新业务。

2023年,大华股份创新业务收入49.07亿元,同比增长19.20%,占据营收15.23%,同比提升1.76个百分点;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85.53亿元,同比增长23.11%,占据营收20.74%,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

海康科技 与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相当于5个大华股份,两者市值相差2000亿

大华股份创新业务几乎跟随布局海康威视布局,但目前看差距明显。海康威视旗下萤石网络(688475.SH)已于科创板上市,海康机器人上市申请正在深交所审核中。

数字化转型战略升级

随着安防行业增速趋缓,部分业务也正面临一些挑战,业内厂商都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业务,是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

2023年,海康威视将数字化转型列为未来第二增长曲线业务,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产品线,形成系列数字化产品,正逐步深入企业生产核心领域,成为OT(OperationalTechnology,运营技术)厂商。

大华股份在2023年全新升级DahuaThink#2.0战略,从intelligence(智能)升级到integrated intelligence(融合智能),持续聚焦城市和企业两大核心业务,坚定AloT、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全面激活以视频为核心的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城市高效治理体系构建与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人工智能领域,海康威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数字化场景落地的实际诉求,在2021年开始启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相关的研发工作,随后创新推出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整体分为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任务模型三级架构。

2023年,大华股份发布以视觉为核心,融合多模态能力的行业视觉大模型大华星汉大模型,并基于该大模型的多模态视觉解析能力,形成行业智能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行业业务的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安防行业增速放缓,叠加外部扰动加剧,具有国资背景的海康威视在逆境中的韧性更强,大华股份的境外收入占比近半也可以侧面证明这一点。不过,2023年,中国移动战略入股大华股份并获得其2.93亿股股份,占比8.81%,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二者将开启全方位合作。

“今年移动将视联网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公司加入到中移的大视频军团中,双方业务合作模式有望从过去DICT单点甲方项目型向更深层次的平台型、运营型转变。其中,大华与中移物联网公司紧密协作,共同推进中移各省级公司视联网平台的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大华将成熟的AI算法构建到中移各省平台上,通过紧密协作,双方将各自的能力优势相互放大,共同推动政府及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价值共创。”大华股份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另一方面,今年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是与移动共同打造标准化产品,通过构建标准化场景产品体系提高销售可复制性,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规模化推广。同时共同探索新型运营模式,将AI能力打造成增值业务,将公司已有的AI算法赋能给千万路视觉线路。”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问答

海康和萤石是一个厂家吗?

不是一个厂家青岛海康玻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10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临港工业园大珠山中路619号,法定代表人为李海康。河南萤石信息技术服...

海康摄像头和大华摄像头有什么区别?优缺点呢?

海康是全球最大的品牌,大华次之,价格上大华会相对低一点。我们单位用了200个宇视科技的三种类型头。7个海康的头。杂牌头不到20个。其实现在摄像头真的是技术...

海康摄象头200万像素,和400万像素夜视效果差不多吗?

夜视都差不多,看功率和摄像机镜头焦距,但要说效果,就是那儿军用的摄像头好,就是既带红外灯又带白光灯的那种,因为红外是黑白图像,无法辨别人的衣服颜色,眼...

海康为什么收凤凰光学?-大学生贷款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海康威视2018年度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总营业收入是4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二者比较2017年同期增长幅度都在20%左右。而凤...

同为硬盘录像机跟海康、大华相比性能稳定性哪个好?

海康和大华也没什么可比的,做到这地步,谁也不会比谁差,就象移动和联通一样。海康就像移动,产品技术稍高于大华,服务也相当不错。大华就像联通,不在技术上...

大华监控与海康协议一样吗?

1.不一样。2.大华监控和海康协议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和公司,它们的产品和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协议也会有所差异。3.大华监控和海康协议虽然都是用于视频监控系统...

企业投资规模与市值有啥关系?中兴通讯的规模应该比海康威视大吧,为何市值却没有海康的高?

规模是一方面,但是股市的市值还要看市场的预期。比如A公司价值100万,B公司价值200万,假设两个公司的股票价值都是10元。但是市场普遍预计A公司可以在短期内盈...

浙江大华,和,海康威视这两个公司怎么样,都是民企吗,哪个实力更强些?

海康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在国内市场可以占到70%,在安防这个行业市场过50%。可以说是国内这个行业的决对老大,浙江大华可以排在第二位,可以说这两家公司是主要对手...

海康威视300万星光级和400万高清摄像头,哪个好点?

我个人看法如果说使用的地方需要在低光度情况多时考虑安装星光级300万否则用400万高清就行了我个人看法如果说使用的地方需要在低光度情况多时考虑安...

凤凰光学是海康旗下的吗?

是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持有凤凰光学47.16%的股份,是凤凰光学的控股股东。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家搞小三线建设而设立的江西光学仪器总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