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招揽才:供岗17万个,30岁以下成主力,美英澳俄海归来了
3月16日上午,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1、2号馆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由成都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牵头主办的“蓉聘行动·立园满园——2025成都春季大型招聘会暨‘蓉漂人才荟’青年人才招聘会”盛大启幕。
当天,686家用人单位到场揽才,现场发布需求岗位17649个 ,吸引2.5万各类人才踊跃参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50人。本次招聘会面向青年人才,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不设工作经验限制的岗位占60.4%,当天入场的求职人才中,30岁及以下的青年人才占78.2%。
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本次招聘会吸引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在内的海归人才,涉及金融、IT、通信、建筑、设计等多领域。

招聘会现场
面向青年:
无经验限制岗超六成,30岁以下求职者占比超七成
招聘用人单位涉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等成都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筛选提供了科研技术、生产运营、项目管理、行政人事等多种类型的优质岗位。
作为2025年成都市高校毕业生系列公益招聘活动之一,本次招聘会现场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不设工作经验限制的岗位占60.4%。

招聘会现场
当天入场的求职人才中,30岁及以下的青年人才占78.2%,应届毕业生占28.7%,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97.9%,成都市外人才占67.0%,充分彰显出成都作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强大吸引力。
“我非常喜欢成都,很想留在成都发展。”吉林女孩张君蓉是硕士毕业生,学习运动训练的她,对大健康方面的医疗企业很感兴趣,“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如何运用到实际场景去解决大家的健康问题,这些都是我求职的方向。”
“成都的产业多元,尤其是新兴产业很多,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很大的吸引力的。”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山西男孩牛知艺正在读研二,他希望找一个实习见习岗位。

牛知艺
“从我们招收的情况来看,很多是成都本地的青年人才,还有就是川籍海外人才毕业了,回到家乡来发展。” 成都农商银行组织人事部部长杨静莹分析,“这几年成都的发展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城市环境也比较宜居。整体上,成都还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沿海城市,成都的生活成本也没那么高。”
“以产聚才”:
生物医药、机器人领域多家公司开出百万年薪
本次招聘会阵容强大,既有中国五冶、通威集团、壳牌石油、百事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科伦药业、硅宝科技、迈克生物、西菱动力等成都本土“明星”企业,参会用人单位数和需求岗位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26.3%和12.9%。
进入西博城招聘场馆,2号馆内的多个特色招聘专区格外引人注目。现场围绕成都重点产业和热门行业,精心设置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低空经济及现代物流、动漫及数字文创、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商业航天、银行及金融、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属国企等8个特色产业行业招聘专区,极大地方便了在蓉高校毕业生和有意向来蓉就业的专业人才针对性求职。

招聘会现场,求职者正在参加面试
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科伦博泰带着6个百万年薪岗位前来参会,其中包括创新工艺高级总监、药物化学总监等核心职位。“公司近年来发展快速,离不开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优势。” 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谭向阳表示,“我们正加速推进创新药研发,希望能够找到与公司发展适配的优秀科研技术人才。”现场生物医药学相关专业人才积极响应,已有25名专业人才投递简历,其中10人为硕士博士学历。
同样开出百万年薪的还有机器人领域企业。在成都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处,短短一个多小时,已经接到了40多位求职者的咨询和求职简历。
在机器人展示环节,公司出展的人形机器人全身包含71个自由度,显著提升了动作灵活性与复杂场景适应能力。该机器人下半身负重深蹲能力达145公斤,展现了强大的机械结构设计与运动控制算法实力。
通过展示,公司产品经理王艳云介绍,这一次公司的招聘需求集中在工艺生产、运动控制、机器人大脑大模型和嵌入式软件等方面的人才,此外,还有提升机器人智能方面的高端人才。“算法类岗位的收入基本都在月薪20k以上,特别优秀的人才,百万年薪不限,而且这次我们没有非常严格的人数限制,人才越多越好。”王艳云表示,“我们希望能实现巨大的飞跃和突破,所以说人才缺口非常大。”
城市温度
从“求职加油站”到“人才会客厅”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部分岗位上,还特地标出“生育友好岗”“退役军人优先岗”“实习见习岗”等多样化岗位,体现城市温度。
四川省益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岗位包括艺术品展示主播,公司招聘主管陈维强介绍:“今天我们的所有岗位都可以面向残疾朋友,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带动,为残疾朋友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你这份简历在工作经历部分还可以再完善一下……”“面试时,如果面试官的问题你一时答不上来,可以尝试这样应对……”招聘会现场专门设立求职指导服务区,邀请了10名职业指导老师为求职人才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还提供职业测评、简历诊断、职业规划及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参与。

招聘会现场的变脸表演
招聘会现场还设有“人才会客厅”,市人社局、公安局、住建局、科技局、团市委等部门在现场开展创新创业、人才落户、人才安居、人才驿站、就业培训、就业帮扶等人才政策咨询解答,提供人事档案证明出具、职称申报、人才认定和党组织关系接转等人才配套服务现场办理。
每一个应聘者,还可以到现场来自助免费打印简历。
现场还特别设立了“技能成都”服务专区,相关专家为前来咨询的求职者详细介绍了成都市技能培训资源和技能认证政策,鼓励青年人才通过提升技能来增加就业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本次招聘会还在现场设置了“城市直播间”,招聘会期间全媒体平台累计吸引在线观看数量达11.2万人次。

招聘会现场的茶艺表演
除了求职招聘,本次招聘会还设置了文创非遗科技展示区,参会人员可以在文化展示区近距离欣赏精美的蜀绣作品,感受针线间的匠心独运;也可以观看川剧变脸和茶道表演,领略传统戏曲的魅力,体验成都特有的非遗文化;还可以在现场设置的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展示体验区,与“成都造”前沿科技产品“亲密接触”。蜀绣的匠心、川剧的灵动、茶艺的雅致,与高科技产品的智能交相呼应,共同诠释了成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气质。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戴佳佳 摄影 杨译焮 王勤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成都高新区30年|从“试验田”到创新创业热土
沿着中国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过了人南立交后,一片浓厚的现代化、国际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成都高新区的核心区域,极具现代艺术感的地标建筑鳞次栉比,数以万计的创新创业企业聚集于此,无数创业者在这里上演着创新创业的动人故事。
而30年前,这里还仅仅只是成都南郊的一片农田——1988年,成都高新区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顺时而生。
自诞生之日起,成都高新区就肩负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脚步同频共振。

成都天府软件园 成都高新区供图
1988年,出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李伯刚,靠着四处借来的50万元创业经费,在成都高新区创业路26号创办起地奥集团。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来不少质疑。“那个年代还不流行‘创业’这个词,开工厂、办公司、做生意都叫‘下海’。”尽管如此,在李伯刚看来,“为了让研究人员的心血走向市场,造福于民,我不怕非议。”
不久后,地奥心血康胶囊问世。2012年,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注册上市,成为我国成功进入欧盟市场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
“不仅地奥从这里走出国门了,过去的田地也慢慢变成了大企业、大集团的聚集区。”李伯刚感叹成都高新区30年的巨变。
10年之后的1998年8月,成都高新区在高朋大道5号设立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2000年,成都高新区揭牌成立中国成都博士创业园,成为全国首家由人事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次年9月,博士创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毕业于悉尼大学植物病理学的黄永是首批入驻创业园的海归博士之一。2000年6月,在成都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黄永创立成都特普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其“让国人吃上不含农药的蔬菜瓜果”的梦想安放其中。
和黄永一样,随着国家发展巨变而改变人生轨迹的,还有邹学明。今年59岁的邹学明,先后赶上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一批国家公费留学、大批留学生回国创业这3个历史节点。
2005年6月,邹学明从美国回国,在成都高新区创办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奥泰医疗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整机。一举打破国际医疗巨头在中国30多年的技术、工艺和市场垄断。

2018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在菁蓉汇举行 成都高南新区供图
“从选址到项目扶持,成都高新区都给予大力支持。我感到在这片土地上也燃烧着和我一样的创业热情。”邹学明说。
李伯刚、黄永、邹学明们的到来,不断引起蝶变效应。“学院派”“海归派”“蓉归派”“创客派”人才纷至沓来,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传奇”一直在上演。从建区之初的2.5平方公里起步区,到如今“五次扩区”之后的613平方公里,这片区域的创新脉动一直在迸发。
新技术浪潮下,来自成都本土创业企业的阵营更是星光璀璨。医联、Camera360、咕咚智能运动手环、百词斩、极米无屏电视、王者荣耀……一系列“高新造”蜚声海内外。
回顾30年发展历程,围绕“人产结合,以人促产”融合发展的思路,成都高新区以不遗余力的政策支持,让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在61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产生了“引进一个人才、吸引一批团队、创办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裂变。
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国内外院士19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海外人才离岸基地25个……从“内培”到“外引”再到柔性引才,从高校到城市再到海外揽才,成都高新区实现了从成立初期677份人才档案到52.5万人才的“量变”。
创新创业成果遍地开花的背后,是创新载体的不断拓展。从1990年当时全国面积最大的孵化楼——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竣工,到天府新谷获批为中国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05年全国最大的单体软件园区天府软件园投用,再到2016年承载了中韩创新创业园的菁蓉汇投入运营……成都高新区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93家,总面积达430万平方米,总体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015年,“创客”第一次进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都高新区谋时而动,相继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双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双创十条”,构建“国际化、专业化、众创化、集群化”的大孵化体系。
如今,一个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并对接资本链的“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应运而生。在高新技术服务超市网站上,企业只需像网购一样下单,便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享受到区内其他园区甚至是海外的科技服务。
资金是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作为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为破解高新技术企业轻资产、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成都高新区创新投融资模式募集资金,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加速跑”。
从发起国内首支由政府全额出资的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到形成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组合的梯形融资模式,再到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省内推广、走向全国。成都高新区金融创新与创新创业牢牢相拥、高频共振,奏响最美和声。

留学人员创业园 成都高新区供图
“成都高新区对企业的服务心是很可贵的,始终抱着服务意识在帮助企业成长。”在成都高新区耕耘30年的李伯刚说。
“高新服务”成为“金字招牌”。从“一站式”服务、“矮柜台服务模式”到“一窗式”政务服务平台,从“三段式”服务体系到首次启动项目报建并联审批,从“仅跑一次”到率先推行“首证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都高新区以建设“审批最简区、效率最高区、服务最优区”为目标,创新政务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实际上,从第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激活市场一池春水,到如今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抢滩市场,在一片农田里起步的成都高新区,用3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西部创新高地,实现了创新创业企业数量从零星几家到12.8万户的飞跃。现在,在成都高新区,每3分钟就有一家企业破土而出。
过去30年,成都高新区诞生出诸多“第一”:第一家中成药进军海外的破冰者——地奥集团;国家级高新区首个股份制企业——成都倍特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首家综合航空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海特高新;首家打破国际垄断超导磁医学成像技术的企业——奥泰医疗。
30年的时间跨度,筑成30年的创新高度。在中国改革创新的宏伟篇章中,成都高新区留下了自己的时代注脚。这里,已成为创新创业企业扎根的沃土,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聚集,政策、载体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历经30年发展,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版图上最亮的坐标之一,成为成都、四川乃至中国西部与世界创新链对话的新舞台。(记者 刘涛)
相关问答
考虑公交出行是否便利?(来自成都金领广揽上居小区)
出行很方便,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和方式有:公交:公交三河场站直线距离20米,锦门站直线距离50米轨交:地铁3号线三河场站直线距离700米。有地铁,出行...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
成都的近郊哪个区县居住生活最方便?-幸福里问答
古人讲安土重迁,就是在一个地方住了之后对当地各种生活配套、风土人情更加熟悉,使用的时候手到擒来,如果到其他地方去往往就会觉得不方便、不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