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百慕大三角成为一片很危险的海域呢?
谢邀。百慕大三角(BermudaTriangle),又称魔鬼三角,又常被误称为百慕大三角洲,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面积约116万平方公里(45万平方英里)。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因而也成为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从1880到1976年间,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约有158次失踪事件,其中大多是发生在1949年以来的30年间,发生失踪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丧生或失踪。这些奇怪神秘的失踪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马尾藻海”地区,为北纬20°-40°、西经35°-75°之间的宽广水域。这儿是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昼夜120-190千米,且多漩涡、台风和龙卷风。不仅如此,这儿海深达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沟,深7000米以上,最深达9218米。
百慕大三角的奇怪之处,在于海洋和大气层。此处的海洋和大气层发出的波段与其他海洋区域不同。因此,很多船只和飞机在此消失。卫星记录的数据显示,在南大西洋存在地磁异常带,这里只存在地球内部辐射。这条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地球辐射带有两个外部辐射和内部辐射。他们到达地磁层积累高能粒子,从而防止他们侵入地球,内层带主要有质子组成,而外层带充满了电子。内外层带的形状都像甜甜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 范在分析来自卫星“探险者一号”的数据后发现了内层带。因此百慕大三角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对“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类认为,这些失踪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第二类则认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异常、洋底空洞、甚至还有人提出泡沫说、晴空湍流说、水桥说、黑洞说等等,用一些奇异自然现象来解释“百慕在魔鬼三角”。
最近,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产生的巨大沼气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层下面发现了一种由冰冻的水和沼气混合而成的结晶体。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晶体被翻了出来,因外界压力减轻,便会迅速气化。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如果此时正好有飞机经过,当沼气遇到灼热的飞机发动机,无疑会立即燃烧爆炸,荡然无存。与此相反,有些人认为这些奇特的失踪现象彼此间并无联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在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三角这层神秘的面纱是否已经揭开,沿待后人的研究验证。
@坚持原创,不抄袭@
谢谢朋友的邀请!
对于百慕大三角,之前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和视频资料。其中有关于天气说,海怪说,地磁说等好多说法!
经过笔者的认真梳理,最后有一种说法比较令人认同。
那就是这片海域地下有丰富的燃气资源。储量之大,很是少有。因为地下储备了大量燃气,有气体从海底冒出,汇聚到一定储量的气候就会产生爆炸,而来往的船只有恰巧赶上海底气体爆炸,气流则会把船只掀翻。至于飞机在此出事,一是飞机在此飞行的时候,离水面很低。二是这种气流也会导致这个区域上空气流的异动,所以飞机经过这里也容易出事。
上面解释,我现在认为最合理的解释了。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关注!
希望能和朋友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起灌水,一起浇花,一起成长!
#眼睛四周# 不一样的看法!
视频加载中...
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自从16世纪以来,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踪了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地球北纬30°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除了令人惊恐的百慕大,还有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国大陆之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这5个异常区.除了北纬30°线,在地球南纬30°线上也同样有5个异常区.细心的人们在把这10个异常区在地球上一一标注以后,惊奇地发现它们在地球上几乎是等距离分布的,如果把这些异常区互相连接,整个地球就会被划成20多个等边三角形。
每个区域都处在这些等边三角形的接合点上.这些暗藏危险的三角区域大都处在海洋水域,在海水运动上表现为一种大规模的旋涡.那里的海流、旋涡、气旋、风暴、海气,再加上磁暴的作用,都要比其他地区剧烈,而且这些大规模的海洋运动一直频繁交替出现,因此给人类带来特别巨大的灾难以及隐痛与不安.一个科学团体认为,此处可能有一个巨大的陨石.据研究,约1500年前,有一个巨大的陨石从太空飞来,掉入大西洋.这块大陨石犹如一个大黑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光线也能吸引进去,何况飞机轮船.。
墨西哥半岛上的伯利兹也曾经飞落过一颗陨石,摧毁了地球上万物生灵,其尘埃在地球上空弥漫十年之久.百慕大离伯利兹不远,是否是受双重影响也不得而知.如果陨石造成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的论点成立的话,那么北纬30度一线附近的种种怪异现象是否也可用陨石论的观点来解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北纬30°被人称之为地球的脐带,其微量元素矿、磁场、电场、重力场对人与环境都有影响.另外地球自转,引起内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力作用.百慕大是磁场或海底水藻腐化后引起的.
米格-35战斗机在2019莫斯科航展飞行表演期间发生机翼蒙皮脱落这事,你怎么看?
其实类似事件在各国飞行中,都常见。用这个来读解俄罗斯军工水准底下,有点牵强(并不是说俄罗斯航空工业就很牛,不要过分读解)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更多反映了俄罗斯军队在对待装备上的一种态度。地勤,以及其他装备维护人员对待装备并不是想欧美,以及我国这样的精细。
这一点不止从本次maks2019的米格35d掉落零件上可以看出来,从其他的俄军图片也同样反应的出来。
这种维护,保养上的粗枝大叶源于俄军经济困难,以及本身战术指导思想(他们的设计理念就是便宜,易于维护,不用很精细)。比如下图,当我知道这是一架能飞的苏27的时候,我也很惊讶
俾斯麦号究竟是被击沉的还是被凿沉的?
二战时期,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与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遭遇英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双方随即开始了激烈的炮战。
俾斯麦号的一发380毫米主炮炮弹击穿了胡德号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了主弹药库,胡德号瞬间折成两半,迅速沉入海中,包括霍兰中将在内的1418名官兵阵亡,负重伤的威尔士亲王号被迫撤出海战场。
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48800吨的胡德号沉没,岂能吞下这口恶气,立即调动了大批主战舰艇,前来围殴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这两艘德海军主力战舰。
由于俾斯麦号中弹,导致左舷一座锅炉被击毁,2号发电机舱被水淹没,右侧螺旋桨尖出水,航速下降至26节,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又与重巡欧根亲王号分手,最后是一己之力面对英海军数十艘舰艇的围殴。
返航法国修理途中,俾斯麦被从英海军胜利号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命中一枚鱼雷,尽管造成了轻微的损伤,但却暴露了自身位置,大批英海军舰艇正从远处赶来。
5月26日,俾斯麦号再遭英舰载机鱼雷攻击,被3枚鱼雷击中,其中1枚击中舰尾,舵机受损导致俾斯麦号的舵角卡死在15度,速度再度降低,且已很难控制航向。
5月27日晨,包括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的英海军主力追击舰队赶到,用舰炮炮弹、鱼雷轮番对操纵失灵的独狼俾斯麦号进行轮番攻击。
俾斯麦号中406毫米主炮炮弹26枚,加上至少1枚鱼雷,激烈的海战中,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德海军试图凿沉军舰以避免被俘获。
但英海军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却在近距离内连续发射了3枚鱼雷,而且全都命中目标,俾斯麦号终于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所谓“永不沉没的战舰”,德意志帝国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终于走完了其短暂的一生。
综上,二战时期,德意志海军最强的战列舰,在遭遇数十艘英海军围殴,寡不敌众的前提下,确实有舰员打算凿沉军舰以避免被俘获,但却再遭到英海军一番鱼雷攻击,最终是被击沉大西洋底,并未自凿沉没成功。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无意侵犯作者版权,特此声明。
实际上纠缠俾斯麦号究竟是击沉还是凿沉的问题并无实际意义,只能满足德棍的精神需求而已。
就俾斯麦号幸存者回忆,俾斯麦号当时确实安放了炸开通海阀的炸药,而副长下令弃舰时也确实下令引爆这些炸药,但是首先此时俾斯麦已经丧失机动能力并严重侧倾,进水已经完全无法遏制,沉没只是迟早的问题,其次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那些炸药确实被引爆并起到了决定性得效果。
天际线上燃烧的俾斯麦号
从另一个角度说,英国人也没打算把俾斯麦号拖回去,因为交战区域已经存在德国潜艇威胁,托维在战列舰停火后下令多塞特郡号巡洋舰带尚有鱼雷的驱逐舰去对俾斯麦号舰体进行最后处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管通海阀有没有炸开,俾斯麦的倾覆沉没不过是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而已。
罗德尼号向俾斯麦号开火
至于卢金斯,根据幸存者供述,一般认为他已经在战斗开始后不久被英军命中舰桥的炮弹炸死了,至于俾斯麦号幸存者数量问题,是综合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俾斯麦号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原因即使在下令弃舰后也始终没有降下战旗(也许是忘了下令,也许单纯是混乱中没人去做),这导致在弃舰开始后相当一段时间英国战舰仍然在对俾斯麦号水线以上舰体猛轰,聚集在甲板上准备弃舰的官兵在这个阶段伤亡惨重,而英舰直到确认俾斯麦号已经停止抵抗并弃舰才停火,最终落水幸存者大约只有400人左右,另一方面,留下对俾斯麦号舰体进行最后处分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对落水幸存者进行一小时打捞后,由于发现德国潜艇威胁存在(当时确实有U艇在场了,但是那条艇已经耗尽了鱼雷,但是英国人并不知道),所以很快就结束打捞离开现场,而德国潜艇上浮赶到也只捞起了三个人,等其他德国救援力量赶到时海面已经剩不下什么了,最终英国人捞起了110人(其中1人重伤死亡),U艇捞起3个,德棍拖船捞起两个,最终捞起115人,生存114人。
多塞特郡号捞起幸存者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二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舰艇之一,是二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最后一役在60多艘英国军舰及数型飞机的围攻下,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一个说法是,俾斯麦被60余艘英国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因为抗损性太差,经过几小时的炮轰之后,俾斯麦被击沉。
另一个说法是,德军不想让俾斯麦落到英国人手里而打开了通海阀让俾斯麦自沉,因为英军的强大炮火对俾斯麦来说并不致命,况且从残骸来看,除舰身和上层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之外,其余保存完号。
本人观点:综合残骸的完整及沉没的速度来看,应该是遭到炮轰之后,主炮全毁已无力还击,胜利无望也无法脱身,其实沉没是早晚的事,德军士兵打开通海阀加速了沉没的速度。如同一个士兵已身中数弹,最后补一枪自己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