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骗走430万,AI诈骗在全国爆发吗?
近日,一起涉及AI诈骗的案件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制作出高度仿真的声音模拟软件,通过电话或语音消息形式,冒充亲友、上司等身份进行诈骗。
这种新型诈骗方式可以称之为“深度伪造”,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器学习和语音合成技术生成具有极高相似度的声音模拟样本,并以此进行欺诈行为。而这些被生成的声音样本往往能够通过多个维度来模拟人类语言特点,如语速、重音、节奏等,在外界听来极其真实。
据悉,目前AI诈骗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且快速扩张的产业链。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受到影响,许多企业也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发生在我国江苏省南京市一家公司身上:该公司一名财务人员接到了一通自称是老板打来的电话,并且要求将430万资金转入指定账户中。由于电话中对方使用的是伪造的语音模拟软件,财务人员最终被骗走了全部资金。
AI诈骗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其所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一旦身份信息被泄露,个人隐私也将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众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并且在处理涉及重要信息和资金交易时保持谨慎态度。
总之,AI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对于这种新型犯罪方式,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并且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只有以科技手段应对科技挑战,在实现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和社会安全。
在全国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事情的起因是这样,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说自己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
相信我们也是一样,都视频通话了,声音和面孔都确认了,就把钱转了过去,后面拨打好友电话,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这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突然微信视频,说明可能是利用了好友手机漏洞,然后趁机登入的。
有了这一步后,再利用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告知自己的需求,同时被骗人也没有任何的怀疑;另外一个问题是对公账户,能知道对方的对公账户,肯定是多次合作的伙伴。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就是好友的微信、对公账户都被诈骗的掌握了,再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成功的实现了他的目标。
想想都觉得可怕的,可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可能会让你更震惊。先说这AI,这里用专业术语不知道怎么解释,用自己的话说就是大数据的学习,那么大数据从哪里的,你们自己想想,平时自己买的东西、地图导航以及网络上留下的印记。
有了这些信息以后,AI会对你进行一个数据分析,比如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个人爱好等,当然不可能对你一个人进行分析,还有你的亲朋好友,反正AI不吃饭不睡觉,有的是时间收集和分析。
再有了大概的轮廓,可以确定目标后,接着就是找准时机,就像上面说的入侵好友的手机,这就已经成功了第一步,再接着是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重点说下拟声技术,其实它还是AI的工作,那么声音从何而来,想想我们发送的语音以及在使用app时,它是否获取了录音权限呢?
有这些作为支撑,几分钟骗走你钱非常荣耀的事情。可为什么说不会大规模爆发呢?原因就是有选择性的,像评估的及格线都没有达到,他来用这技术诈骗你干嘛,闲的没有事情做吗?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遇到大额转账,一定不要着急。
多问问身边的朋友,电话求证,对于自己个人信息要保护好,还有就是手机中的权限别随便乱给,能不授权就不授权。
AI诈骗全面爆发,看到有相关的报道,觉得后背发麻,微信既然还能模仿朋友的声音,和你视频时你也的确看到了是朋友本人,然后就是借钱、转账。有人10分钟真被骗430万,太可怕了,当朋友远程借钱你会借吗?
还是建议大家应该警惕这种越来越普遍的诈骗。在发生此类情况时,不要急于行动,要先与朋友线下确认并核实身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现在Ai技术有多先进?犯罪分子只要有你的声音来源,它就可以在Ai里面生成你的声音。只要有你的图片,就可以生成你的视频。
想想有多可怕,新技术的出现,总有些人聪明才智不把它用在正路上,而是偏偏用在歪门邪道、坑蒙拐骗上,现在真不知道该相信谁了。
ai换脸怎么收取报酬?
广告收入:AI换脸小程序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放置广告,从而赚取广告收入。
付费解锁高级功能:AI换脸小程序可以提供一些高级功能,例如更多的滤镜和换脸效果,用户可以通过付费解锁这些高级功能。
分成收益:AI换脸小程序可以与相关公司合作,例如与电影公司合作推广电影,从而获得分成收益。
会员制度:AI换脸小程序可以提供会员制度,向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从而赚取会员费用。
AI换脸为何如此真实?
要了解Deepfake技术如何被识破,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Deepfake技术。Deepfake是使用深度机器学习(deep machine learning)和假照片(fake photo)组合而成的一个词,可以理解为机器进行深度学习而制造的假照片、假视频等虚假产物。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AI换脸”,也就是将一个人的脸部移植到另一个人脸上。
在进行换脸时,机器首先需要识别出人脸的位置。人脸的识别与校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识别率在98%以上。
换脸用的素材,与待换脸的视频中的人脸,他们的面部朝向、面部表情往往不同。因此,识别出人脸位置之后,机器要进一步对人脸进行校准。通过寻找面部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机器可以确定每一帧中人脸的朝向、表情,进而将待换脸视频中需要插入的人脸与素材匹配起来。
匹配完成之后,换脸技术也不是简单地就把换脸素材贴在了待换脸的人脸上。简单地贴图,可以轻松地被肉眼识别,难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Deepfake技术进一步地学习原理可以用人的行为来类比。
如果你盯A脸看上100小时,接着去看B脸的照片;接下来让你凭记忆画出B的脸,那不管你的技术水平多高,最终都会画的跟A脸很像。所以,当我们训练机器,让机器学习用A脸的元素画出B脸时,就可以将A脸逼真地“画到”B脸上。
ai换脸会被别人拿去干坏事吗?
换脸技术的确存在被用于欺诈、诈骗、侵犯隐私等不良行为的风险。例如,有人可能使用换脸技术制作虚假视频或图片,冒充他人身份进行诈骗或散布虚假信息。
此外,也有可能将AI换脸技术用于侵犯他人隐私,例如将别人的脸部信息替换到不当场合的视频或图片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AI换脸技术的监管和管理,同时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可能会
首先,使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视频可能引起恶意用途。例如,罪犯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制作假视频伪装成他人,从而逃避警方的追捕。
此外,政治活动家或诈骗分子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制作虚假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误导公众或欺骗受害者。
其次,AI换脸技术可能影响个人隐私。如果别人能够使用这项技术轻松地制作一个人的面部特征,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的身份和隐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