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变身“潮品制造机” 让千年文化传承触手可及
今年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年一代传承人正在成为非遗保护和创新的生力军,在传承中不断推动非遗发展。
传统技艺
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下图这款使用传统“道明竹编”技艺、经过年轻设计师巧思设计出来的书签,近一个月就为年轻传承人带来了10多万的营收。

2019年跨出大学校门的张定娟意外与竹编结缘,拜师“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始系统学习竹编。如今在她的手上竹编不仅仅能制作工艺品,还可以成为随身携带的香薰、耳环,色彩绚丽的团扇等,不断探索竹编新的表达形式。

在浙江湖州的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内,郑依霏正带领参观者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丝织艺术之旅。大家亲手触摸传统绢织机,零距离体验古老丝织技艺。

大学毕业后的郑依霏选择回到家乡,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传承千年的绫绢织造技艺责任。她将绫绢织造技艺传统生产车间打造成“活态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近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上,青年一代传承人守正创新,将传统非遗手艺融入现代设计的展品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将传统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非遗撬动消费
特色产品受欢迎
在有“侗乡第一寨”之称的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陆勇妹和姐妹们正在用蜡在棉布上绘出“三鱼共首”的精美图案。他们手中赶制的这批织染绣产品,即将销往上海和杭州。

从只有蓝靛染,到加入枇杷叶、桑葚、杨梅等自然植物染料的彩色染,民族特色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2024年,侗品源合作社经营收入超1800万元,带动123个村寨1200多人灵活就业。

在云南楚雄,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彝绣产品,去年产值达到11.3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2%。在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里,6万名绣娘建档,1700余种传统纹样完成版权登记,“老虎笙”“马缨花”等古老图腾再次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彝绣纹样走出国门,走进了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

在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基地,试穿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新加入的仿螺钿工艺、仿点翠工艺让服饰越发精美。目前,曹县的以马面裙为主的汉服产品已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突破120亿,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刚刚结束,据统计,非遗节主会场现场销售额达1604.51万元,现场达成意向合作项目或产品订单1809个,非遗品牌IP授权签约36个项目、签约总额3.5亿元。
(央视新闻)
编辑/汪浩舟
新漫传感申请高纯锗探测器模块化计算系统及方法专利,解决高纯锗探测器蒙特卡洛文件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
金融界2025年6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新漫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高纯锗探测器的模块化计算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122923A,申请日期为2025年0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高纯锗探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纯锗探测器的模块化计算系统及方法。根据蒙特卡洛输入文件的特性,将输入文件分为探测器模块、样品架模块、样品容器模块、样品源模块和计算模块;对每个模块的代码进行编写和自由组合,生成蒙特卡洛计算文件;其中,所述各模块包括:探测器模块,用于定义和修改高纯锗探测器的几何模型和物理属性;样品架模块,用于定义和修改样品架的几何模型和物理属性;样品容器模块,用于定义和修改样品容器的几何模型和物理属性;样品源模块,用于定义和修改放射源的几何模型和物理属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选模块生成并计算高纯锗探测器的效率曲线、输出相关计算结果。可以至少用以解决高纯锗探测器蒙特卡洛文件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
天眼查资料显示,上海新漫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965.288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上海新漫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96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157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37个。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问答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声誉如何?
给哥哥哥哥哥哥哥哥还可以,听过这公司,挺大的,品源公司在北京能排如前十名,公司规模还可以,诚信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