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知名才女?她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又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当属宋朝李清照。
李清照的才,不仅体现在其文采上,也体现在其爱国情怀上。
李清照的诗词,婉转清丽,又散发着淡淡的忧愁,在中国诗词界独占一枳,诸多名句流传千古。
声声慢里,短短几句叠字,就把思念与孤单抒发到极致,这精湛的文笔后世无人可超越。
最近流行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其剧名也源于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至今读起,仍能感受到那凄苦的情愫。
晚年的李清照,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于是把这种爱国情怀写在诗词里,体现出来了她作为那个年代的“公知”应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对于今天的文化工作者,依然有借鉴作用!特别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公知们,应该认识到你们的行径,尚不如古代一名女子!
西汉卓文君,仅凭二十六数字顺倒挽救其被夫司马相如所抛弃之婚姻,其作品无人能比。宋代李清照,委婉清丽,其词墨韵后世。唐代上官宛儿,鱼玄机,薛涛,李治。民国时期张爱玲。卓文君(一别之后,二地悬念,虽说三四月,却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人传.....)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何等凄凉,何等忧伤!
中国历史上不乏知名才女,人们熟知的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朱淑真、薛涛等等。这里着重介绍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的事迹。
班昭(约45-约117),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女儿,她嫁给同郡人曹世叔为妻,曹世叔没长寿,班昭早早成了寡妇。
一 显贵身世,书香门第
班昭的远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班氏先祖叫班壹,原本楚国人,秦统一过程中,班氏家族迁到陕西扶风(今扶风县)。秦末大乱,班壹迁居楼烦(今山西武宁),以畜牧起家,家族财力雄厚。
班氏家族,历代都有地方大员,或朝廷重臣,到班彪一代,班氏家族是已有几百年辉煌的巨富贵族,也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诗书世家。
班彪有二子一女。长子班固,次子班超,女儿班昭。班超在历史的著名事迹是出使西域;班固则以撰写《汉书》闻名后世,班昭这个女子也不一般。
班彪不愿意做官,专心史学,也要像司马迁那样,留下历史巨著。
《史记》从黄帝写到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司马迁死后,《史记》有十篇散失,有目录无书稿。
于是,班彪作《后传》数十篇,这是续《史记》之作。公元54年,52岁的班彪去世。
班彪去世后,22岁的班固蒐集父亲遗稿,继续撰写《汉书》。公元58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
班超向汉明帝解释说:班固修《汉书》,乃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没有毁谤朝廷之意。
汉明帝令将《汉书》呈上,阅后赞许有加。便授予班固进入东观藏书阁,任典校秘书,主持校勘典籍,并敕令他可参阅东观藏书阁皇家典藏,完成其父所著《汉书》。
同时,汉明帝下旨,由国库支银,资助班固编撰《汉书》工作。
班固编著《汉书》由私人修史变成奉诏修史。
公元82年,班固完成了《汉书》主体的写作。
公元89年,班固母亲病故,他辞官守孝在家。
此时,大将军窦宪率兵北伐匈奴,班固随从出征。汉军深入沙漠三千里,大破北匈奴。
大军凯旋,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写了铭文。
班固还撰有《窦将军北征颂》,歌颂窦宪北征匈奴事迹。
窦宪因有功,日渐嚣张,跋扈恣肆。公元92年,汉和帝逼其自己了断。
班固因为是窦宪的亲信幕僚,也被逮捕,日加笞辱,禁锢而死,年61岁。
二 才女奉命修《汉书》
此时,班固所著汉书,《八表》和《天文志》均未完成,遗稿散乱。
《汉书》未完,汉和帝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汉书》。此时班昭43岁。
班昭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扎实的学问和写作功底。
她受命续撰《汉书》后,长期在东观皇家藏书阁,手不释卷,勤奋笔耕,不畏严寒酷暑,经过多年年努力,终于全面完成了《汉书》的著述。
班昭续撰《汉书》,主要是整理、核校父兄遗留的散乱篇章,并在班固《汉书》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一志,即《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和《天文志》。
至此,《汉书》经过前后40年编撰完成。
《汉书》中最难的《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独自完成的,但班昭仍冠上班固的名字。
班昭对《汉书》的播和普及也有很大功绩,她为很多人讲解《汉书》。
三 才女文采斐然
汉和帝很器重班昭,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嫔妃们拜她为师,让她传授儒家经典、天文、数学。
班昭以学识渊博闻名。因她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gū)”。
班昭的大多数著述都失传了,流传至今的,除《汉书》“八表”外,只有《上邓太后疏》、《东征赋》、《针缕斌》、《大雀赋》和《蝉赋》。其中多数已是残篇。
班昭还著有《女诫》七篇,即《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约计1800多字。告诫妇女遵守“三从之道”和“四德之意”,因此她被封建正统学者尊为“女圣人”。
约在汉永宁元年,即公元120年,班昭告别人间,时年72岁。
她的丧事很隆重,使者监护,皇太后素服举哀,表示悼念。
班昭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对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班昭是参与“二十四史”编撰的唯一女性,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
民法典编纂?
第一次编纂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
第二次编纂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
第三次编纂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后来制定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第四次编纂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
第五次编纂
2014年10月23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目标。
2016年6月, 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 作为中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编纂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
2018年8月, 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6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民法典编纂迈出“第二步”。
2018年12月、2019年4月、2019年6月、2019年8月、2019年10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拆分审议。
2019年12月23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现场,一本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摆放在与会人员面前,“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一、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
2020年5月22日民法典草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审议。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