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珠西科学城,是一座什么城?
当珠江东岸科学城群星璀璨,一座崭新的科创高地在珠江西岸破晓而出。
5月30日,在首届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上,珠海高新区有关负责人首次讲解珠西科学城总体规划 ,意味着这一重大科创平台将从“规划图”迈向“施工图”。
科学城,是科技创新打头阵的地方。在大院大所大平台密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何还要在珠江西岸打造一座科学城?许多人不禁好奇:珠西科学城是一座什么城?
官方披露,珠西科学城建设并非传统意义“造城”概念 ,而是通过机制的改革创新,链接港澳科技资源、整合珠江西岸科创产业,打造一个湾区协同合作的“创新共同体”。
可以说,珠西科学城一出生便肩负着双重使命 :它既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实践样本,更是破解珠江口“东强西弱”科创格局的关键落子。

战略落子,为何是珠海?
“珠江口西岸需要一座科学城。”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珠海携手中山、江门共建珠西科学城。
在科学城林立的大湾区,为何还要再建珠西科学城?
纵观大湾区创新格局,一个鲜明的对比正在显现:在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等创新载体带动下,珠江东岸涌现数座万亿级城市。
反观珠江西岸,虽坐拥珠海高新区、中山火炬开发区等创新平台,却面临创新资源碎片化、产业链条不完整、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发展瓶颈。
这种“东强西弱”的科创格局,不仅制约着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也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珠西科学城应运而生,正是要打破这一失衡局面。通过构建西岸创新极核,推动大湾区形成“东西互动、协同创新”的科创格局。

牵头建设珠西科学城,为什么是珠海?
这里有生机满满的“创新活力” ——珠江西岸集聚了27所高校和200余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珠海作为地级市高教界“隐藏王者”,坐拥12所高校,其中有三所985和一所211。
这里有融通东西的“湾区位置” ——港珠澳大桥上车流如梭,深中通道连接东西,东岸的创新资源正通过交通大动脉向西岸流动。以珠海高新区为例,近两年来新落地的产业项目,就有半数以上来自珠江东岸。
这里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创新血液” ——从轰动全国的“百万科技重奖”,到如今4%的研发投入强度,再到每万人185件的发明专利,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珠海的血脉。
这里既有创新的土壤,又有成长的阳光,更不缺人才的活水。如今,珠西科学城破茧而出,不仅是珠江口西岸、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未来。
手握五张牌,打出后发优势
珠西科学城具体怎么建?据公开信息,现阶段将率先以珠海高新区为核心区启动建设 ,力争把珠海高新区全域打造成为大湾区新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试验区。
换言之,与东岸科学城发展路径不同,珠西科学城并非以“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而是另辟蹊径,手握五张特色王牌,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打好港澳合作牌。 发挥毗邻港澳优势,继续扩大“1元创业空间”,谋划增设如港澳人工智能创业空间等,加快形成“港澳科技孵化+高新产业转化”跨境创新生态。
打好高校资源牌。 发挥西岸高校优势,支持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北理工“中国蓝眼”、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等,激活“实验室经济”。
打好成果转化牌。 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虚拟共享平台和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打好应用场景牌。 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系统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云计算等领域打造珠西科学城场景应用试验地。
打好创新生态牌。 依托300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深珠产业合作区等创新载体,以全省领先的住房保障政策招引青年人才来这里逐梦圆梦。
可以说,珠西科学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集聚各种高端生产要素的平台,让各类科创资源内外流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不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思路,而是在关键领域做到突破与创新。 在这里,让每一位创新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孵化-成长-裂变”方式,这正是后发者的智慧与底气。

五大创新中心,瞄准未来产业风口
在全国科学城建设同质化竞争背景下,珠西科学城的布局有三点值得期待:
其一是实验室经济的“跨境特色”。 香港的顶尖高校、澳门的特色科研,每年催生数千项科技成果,珠西科学城瞄准这一科创资源“富矿”做跨境转化,有望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创新试验场。
其二是成果转化的“市场基因”。 相较于湖北东湖科学城“工研院”模式、合肥滨湖科学城“大院大所”转化体系,珠西科学城“一中心两平台一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具市场敏锐度。
其三是场景创新的“湾区特色”。 作为科技产业新城,珠海高新区拥有全域打造场景应用试验地优势禀赋。低空经济从测试到商用、5000P算力基础设施支撑、AR/VR技术助力文旅产业等突破,都彰显了“场景驱动”下的市场新蓝海。
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建设,不仅有面上的布局,更有点上的突破。今年,珠海高新区在打好五张牌的基础上,还将重点建设五个创新中心。
建设RISC-V生态应用创新中心 ,加速部署集群服务器、加速仿真器等,建成展示中心和云上生态场,打造全国首个RISC-V生态之城。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携手广东电信、格力集团开展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优化、边缘智能终端部署等关键技术突破。
打造具身智能创新中心 ,以智元机器人项目为牵引,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研发、建设数据采集工厂。
建设智谱华章“Z计划”创新中心 ,依托“智谱大模型产业加速器”,打造面向初创企业与卓越独立开发者的孵化平台。
打造生命健康应用场景创新中心 ,利用现有康复医院及养老院,为护理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和医疗器械等提供样板实施与推广应用空间。
当首届港澳高校科交会与珠西科学城建设相遇,恰似一场精心设计的“创新联姻”:前者提供产业化“土壤”,后者注入前沿科技“种子”。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从谋局到破局,珠海正在用行动回答:后发者,亦可后至而先达。
南方+记者 黄鹤林
【作者】 黄鹤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千磨万击还坚劲——解码广东“14万亿”的成色
新华社广州1月27日电题:千磨万击还坚劲——解码广东“14万亿”的成色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叶前、吴涛
经济总量14万亿元、同比增长3.5%,面对这两个数据,有赞叹、有疑问。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但也有人在问:增长速度降了,广东还行不行?应该怎么看?放眼未来,信心在哪里?
答案可以在过去和当下的变化中寻找。
“大块头”一直有大贡献
14万亿元、占全国1/10强,这样的“大块头”,是人们习以为常拿来说明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最有力注脚。
2019年,广东经济总量站上10万亿元的台阶,也是国内第一个10万亿元省份,此后,11万亿、12万亿、13万亿、14万亿,5年间又跨上4个万亿关口。
相比一眼所及的“块头”,广东还藏着硬实力的“肌肉”。
2024年,广东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民间开玩笑地称之为“有钱”。
“有钱”就要作贡献。广东多年来一直是对中央财政净贡献最多的省份,近年来每年均保持在7000亿元以上。
不论增速快也好,缓也好,挑大梁的责任和担当一以贯之。即使是近两年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广州,每年财税也如数上缴数百亿元。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改革开放之初,在这句话的带动下,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来到广东追寻梦想。
如今,“找工作到广东”,仍然是许多年轻人的首选。
2024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至2023年的5年里,广东新增从业人员674.8万人,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就业最大“蓄水池”?数量庞大又活跃的经营主体是关键:广东经营主体已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2024年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
在创新之城深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加速壮大。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也从2022年的40%进一步提升至近45%。
产业向新。作为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全国制造业大省,广东2024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
动力更优。一批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在广东蔚然成势。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
许多具备高增长性的企业在茁壮成长。在广州,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两家自动驾驶企业先后赴美上市,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增芯建成投产,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中科宇航运载火箭首次搭载外国卫星飞向浩瀚太空。
喜新不厌旧,新动能培育壮大,旧动能也在更新升级。通过大力推广“链式改造”,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等新技术应用,广东上万家工业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向上攀升,家电、纺织服装、石化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已形成8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增长放缓需要辩证看待
2024年广东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增速,有多个原因。
工业投资被誉为未来经济的晴雨表,对一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广东的工业投资增速连续多年低于整体投资增速。
认识到不足的广东奋起直追。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说,2024年广东工业投资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37%,成为全省第一大投资主体。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7.9%、增速创9年来新高。
产业结构也面临重大调整。广州曾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汽车第一城”,汽车的年产销量超过300万台。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当家长子”广汽集团、骨干企业东风日产都遭遇严重冲击,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下降超过20%,利润减少超过70%。广州经济增长也遭遇压力。
风雨无阻向前进。诞生于改革、崛起于改革的广汽集团再次进行重大改革,集团从战略管控向运营管控转变,实行自主品牌产研销一体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总部从广州CBD珠江新城搬至番禺郊区,到听得见“炮火声”的一线指挥。去年12月,广汽集团汽车销量同比上升9.30%,改革成效立竿见影。
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是诞生中国首个商品房项目的省份,也是过去数十年中全国房地产业大省,巅峰时全国前十强房企中,广东占了一半。2021年,广东房地产投资达到1.75万亿元的峰值。
享受了曾经的高歌猛进,也必须承受调整的更大阵痛。在这一轮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中,广东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也是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但在“房地产市场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必然要调整,我们必须忍住一时的阵痛”共识下,广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目前广东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已降至30%以下的较合理区间,地产市场数据也出现回暖迹象。深圳2024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网签成交超过10万套,同比增加47.2%。广州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回稳向好态势,今年1月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101.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也在回升。
一些客观因素也影响了广东经济的增速。广东存贷款的规模全国第一,信贷市场发展也比较充分,但是银行机构的存贷款息差比较低。今年以来金融业记录统计核算数据从存贷款增长变为利息收入和佣金,也拉低了广东GDP增速。
要做大总量,更要提升质量。“‘大象起舞’更为艰难,广东坚定地对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持续进行优化,探索实现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广东消费经济学会会长郑红军说。
着眼新目标,坚定信心向前进
刚刚结束的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信心来自于哪里?
信心来自于人气旺物流畅产业兴。
在机场车站,春运的人潮涌动,客流火爆;在车间工厂,产线的机器轰隆,生产不停;在港口码头,贸易的巨轮穿梭,塔吊旋舞;在边检口岸,过境的商旅匆匆,人来人往……
广东的人气来自1.5亿实时管理人口,来自每年超100万新出生人口,来自8.5亿人次被接待游客……
物流是生产的载体,持续活跃的物流显示生产的活跃。2024年,广东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4.8%。其中,民航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8.8%、17.4%,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1%。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完成425.89亿件和3041.54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9.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国外贸的20.8%。其中,跨境电商从2015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433亿元,年平均增速达71.4%,占广东省外贸总量的比重,从不到千分之二增长至超过一成。
信心来自于区域发展更协调。
在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有一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这家“藏身”粤北山区小镇的企业,头孢呋辛酯等产品多年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公司一年生产总值超过5亿元,给当地带来税收达4000万元。紫金县委书记黄春彭说:“优秀企业落户和产业发展壮大,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近两年,广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区域产业不断壮大。珠三角向粤东西北产业有序转移持续推进,2024年全省15个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新承接项目约700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县域发展提质增速。2024年,广东57个县(市)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县域对人口集聚效应显现,一批县市出现了人口净流入现象,2024年广东有17个区、2个县(市)、124个镇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千强镇。
城乡收入和消费格局都在变化,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24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9年的约2.55∶1缩小至2.3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2024年前11个月乡村消费增速也比城镇高1.3个百分点。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正在化解,发展的短板正转化为潜力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孙波说。
信心还来自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
截至2024年底,广东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中,民营企业均占据了重要地位。
更高的市场化程度,让广东更早地意识到,靠债务扩张的老套路已不再可持续,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隐性债务清零。有了更健康的财政状况,也就有了更大的稳增长空间。2024年,广东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5085亿元,规模为历年之最,这将有力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新挑战,广东系统部署了500多项具体改革举措。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建设不断向深向实。
行走在岭南大地,阳光灿烂,草木葱茏,发展活力涌动,这昭示着广东发展将持续向好向强。
相关问答
广州新城区具体指哪些地方?_马蜂窝问答
广州新城区具体指哪些地方?_马蜂窝问答
易方达基金广州地址在哪里呢?-基金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30号广州银行大厦40-43f。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01年04月17日成立,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
广州基金公司地址在哪里呢?-基金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广州基金公司地址是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号广州国际金融中心61层01-B单元。广州基金全称为“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3年...
广州的珠江新城在哪个区-懂得
珠江新城系天河区,从广州南站坐地铁到珠江新城有点远,地铁线路是广州南站-昌岗-客村-珠江新城(票价6元,14个站)在天河区,南站在2号线,转8号线,在客...
广州珠江新城的博物馆可以网上预约门票吗?-懂得
不用预约的,直接到门口拿身份证跟服务员拿门票就可以了.很快很容易
喀什广州新城广货中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喀什广州新城广货中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2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无等。法定代表人:吴星群成立时间:2013-10-28注册资本...
佛山房价多少钱一平方-安居客房产问答
不同区域,价格不同!不同地方,价格不同。看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佛山分为五个区域,主要看哪个区域,陈村,新城的房价大概在均价20000-35000左右,高明,...
广州银行周六营业时间是什么_懂视生活_懂你更懂生活
广州银行周六及法定节假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但不能办理对公业务。
广州那儿有联想电脑专卖店?-ZOL问答
联想增城新塘镇卫山路54号专卖店广东/广州市联想百脑汇1A09联想旗舰店广东/广州市联想广州苏宁开发东区店广东/广州市联想宝华路富华广场003号专卖店广东...
广州银行广钢新城支行营业时间?
广州银行广钢新城支行的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五09:00-17:00。地址为:荔湾区锦佳四街6号106房。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美丽的花城广州。自成立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