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用户投稿 2 0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健康时报记者王振雅)120万一针的抗癌药、原研PD-1药物、降脂新药、国产的首个新一代ALK抑制剂……这些新药、好药都将参与今年医保谈判,医保现场谈判是确定医保支付价格的“临门一脚”。根据国家医保局信息,医保谈判将在11月上旬开展。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具体时间还没定,不过快了。”

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首次参与医保谈判国产创新药

品种

企业

适应症

获批时间

恩沙替尼

贝达药业

肺癌

2020年11月19日

奥布替尼

诺诚健华

淋巴瘤

2020年12月25日

维迪西妥单抗

荣昌生物

胃癌

2021年6月9日

泰它西普

荣昌生物

红斑狼疮

2021年3月9日

氟唑帕利

恒瑞医药

卵巢癌

2020年12月14日

帕米帕利

百济神州

卵巢癌

2021年5月7日

艾米替诺福韦

豪森制药

乙肝

2021年6月23日

伏美替尼

艾力斯

肺癌

2021年3月3日

多纳非尼

泽璟制药

肝癌

2020年5月15日

索凡替尼

和黄医药

胰腺癌

2019年11月13日

赛沃替尼

和黄医药

肺癌

2021年6月22日

艾诺韦林

艾迪药业

艾滋病

2021年6月25日

海博麦步

海正药业

降血脂

2021年6月28日

依米他韦

东阳光

丙肝

2020年12月22日

阿基仑赛

复星凯特

淋巴瘤

2021年6月22日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王振雅/制表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预计谈判比较难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张明(化名)的眼中,“CAR-T细胞疗法的出现,如同一根救命稻草。”但120万元一针的高昂费用,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今年6月,复星凯特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淋巴瘤患者,定价一针120万元。上海的陈女士使用该药两个月后,癌细胞暂时消失,症状缓解。

7月30日,该药物通过了医保初审。张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不少新药纳入医保后大幅度降价,期待医保谈判能有好的结果。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目前我国已上市两款CAR-T产品,而医保初审名单中,仅有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9月3日才获批上市的药明巨诺旗下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并未纳入其中。没有竞品的阿基仑赛是否会谈判顺利呢?复星凯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谈判,预计谈判比较难,但我们会努力尝试。

陪跑两年的O药与K药,今年是否能谈成?

2018年是中国PD-1元年。跨国药企生产的可瑞达(K药)与欧狄沃(O药)在中国获批,但不久国产PD-1也相继问世。3年来,PD-1医保谈判中,国产药物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国产药物相继纳入医保目录,而原研PD-1药物k药与o药多次谈判,今年是否纳入医保?

k药由默沙东研发,全球已获批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等二十多种适应症。在我国K药已获批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瘤等多个适应症。2019年,该药销售额达111亿美元,增长58%,这一增长得益于其在中国和日本获批的肺癌适应症。

2020年,4款国产PD-1药物以价格优势纳入医保,一定程度倒逼进口PD-1降价。去年医保谈判后,K药也发布了新的患者援助计划。新方案在2021年1月1日执行。患者只需要自费4个疗程花费14万,就可以获得K药全程的援助赠药,直至疾病进展,但患者的用量最多不超过24个月。O药新的援助计划,药价降幅达75%,从一年47万降至一年11万左右。

今年,进口PD-1药物是否以降价策略来进行医保谈判,还是未知数。

医保谈判中,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身影”

据《2021年医保谈判的初审名单》显示,其中93.02%的药品为2016年以后获批上市的新药。近年来,国家生物医药研发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参与到医保谈判中,有的药物从获批到纳入医保,甚至不到1年时间。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今年有15款国产创新药首次进入医保谈判,包括贝达药业的恩莎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东阳光的依米他韦等。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药物为近3年内获批上市的新药,其中9款药物均为今年上市的新药。

艾迪药业的艾诺韦林是获批的首个抗艾滋病国家1类新药,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适应症为治疗HIV-1感染。今年6月份一上市,就参与了本轮医保目录谈判。

贝达药业的恩沙替尼也备受业界关注,它是我国首个国产用于治疗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国产1类新药。国内的ALK阳性患者大部分的初始治疗药物依然是克唑替尼,克唑替尼不可避免会耐药,现在患者的治疗选择是阿来替尼和塞瑞替尼,这两款均为进口药物。

恩沙替尼的出现,让ALK阳性耐药患者,有了新的更实惠的选择。恩沙替尼治疗克唑替尼耐药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2个月,明显优于塞瑞替尼,与阿来替尼比较也有一定优势。

“医保谈判是希望有个多赢的结果。”业内人士解奕囧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国产药企还是希望创新药物能够纳入医保,让国内患者受益,也打开国内市场。

“弃子”4年后升值超3倍 赛微电子多项资产剥离背后,实控人身影屡次闪现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董兴生

赛微电子在2019年底开启重大战略调整,导致曾经的众多航空电子、导航及其他非半导体业务资产被陆续剥离。

2019年底,赛微电子(SZ300456,股价21.95元,市值161亿元)以约1.1亿元的整体估值转让了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世纪”)40.12%股权。而在近日,理工导航(SH688282,股价45.80元,市值40.30亿元)拟收购重庆新世纪51%股权的交易中,重庆新世纪的整体估值已达到最高3.875亿元。照此测算,其估值较赛微电子卖出时已增长了3倍。

引人关注的是,尽管赛微电子无法享受重庆新世纪股权升值带来的喜悦,但这并不影响赛微电子实控人在这场“升值盛宴”中赚上一笔。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重庆新世纪实际由赛微电子实控人杨云春及其配偶穆林控制。与其一起享受这场“升值之旅”的,还有重庆新世纪曾经的多位老员工。

交易所也对理工导航收购重庆新世纪股权的交易产生疑问,并于近日发去了问询函。而在赛微电子整个“战略折返跑”下的资产清理中,记者还注意到了更多蹊跷之处。例如,诸多资产的接盘方都或明或暗地闪现着杨云春的身影;赛微电子2021年出售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耐威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威时代”)目前自称市值已达200亿元左右。

重庆新世纪股权多番易手后估值大幅增长 赛微电子实控人夫妻将兑现收益?

2019年12月,航天晨光(SH600501,股价12.90元,市值55.72亿元)和赛微电子以前后脚顺序,分别将持有的重庆新世纪52.95%和40.12%股权转让给了重庆华谱测导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华谱测”),转让价格分别为5824.5万元和4413.20万元。

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以此计算,重庆新世纪当时的整体估值达1.1亿元,已较赛微电子当初收购时估值大幅提升。赛微电子所持重庆新世纪股权,是在2016年以520万元的价格从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竞购得来。

刚过3年,为何要脱手?赛微电子彼时表示,其出售重庆新世纪股权目的在于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聚焦公司主业。

重庆新世纪的另外一家股东航天信息(SH600271,股价12.08元,市值223.83亿元)也在2019年下半年挂牌出售重庆新世纪股权,但未获得成交。航天信息后续披露称,已在2021年将持有的重庆新世纪6.94%股权以223万元的价格予以出售,但并未披露收购方身份。若以此计算,彼时,重庆新世纪100%股权的估值更是仅有3217.89万元。

近日,重庆新世纪又迎来了新的买家。理工导航发布公告称,拟收购重庆新世纪51%的股权,重庆新世纪整体估值预估不高于3.875亿元,再迎大幅升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今年7月31日,重庆新世纪才完成了股权变更,其股东变更为目前的海南依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依迈”)、重庆华谱测、重庆世纪瑞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瑞达”)和重庆玄泉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玄泉科技”),持股比例分别为45.06%、33%、15%和6.94%。

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查阅工商档案发现,重庆新世纪目前的股东中,海南依迈由赛微电子实控人杨云春直接持股90%,世纪瑞达则由杨云春的配偶穆林直接持股94.06%。也就是说,经过上述一系列变更,重庆新世纪目前的实际控制人已是杨云春夫妇。

也就是说,赛微电子当初持有的重庆新世纪股权,最终相当于流入了公司实控人杨云春夫妇手中,并由后者以高出3倍多的估值再进行转让?

重庆华普测控股股东与赛微电子员工重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挖掘发现,若理工导航收购重庆新世纪股权事项最终达成,享受这场投资盛宴硕果的不仅仅是赛微电子实控人杨云春夫妇。

比如,重庆新世纪另一名股东重庆华谱测,该公司是2019年最早收购重庆新世纪股权的公司,其彼时由陈锐和王翔分别持股51%和49%。不过一年后,公司股权便发生了变更。

2020年7月,一个叫“刘建坤”的自然人通过增资入股方式获得了重庆华谱测60%的股权。目前,重庆华谱测分别由刘建坤、北京天晓云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晓云驰”)和王翔持股60%、20.4%和19.6%。

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记者注意到,赛微电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中也出现了“刘建坤”的名字,其身份是赛微电子的中层管理人员及/或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其与重庆华谱测的股东是否为同一个人呢?若是,则意味着赛微电子持有的重庆新世纪40.12%股权在2019年底转让几个月之后,便由赛微电子员工通过控股受让方而间接接盘。

持有重庆新世纪6.94%股权的玄泉科技成立于2021年12月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玄泉科技的股东为徐磊、周斌、蒋浩、姜健、唐献林、廖乾聪、韩琳、钟庆佳、王智桦、杨适、金晶11名自然人,分别持股18.33%、18.33%、12.25%、11.25%、8.58%、6.25%、5%、5%、5%、5%、5%。

记者注意到,重庆新世纪在2018年申请的一项发明专利“MEMS惯导应用于动中通的反修正方法”,其发明人包括了杨适、金晶、唐献林;重庆新世纪在2021年8月申请的一项专利“一种微惯导系统车载实验设备”,其发明人包括了徐磊、周斌、蒋浩。

与此同时,航天晨光2017年至2018年的证券投资部部长、监事也叫周斌,在此之前,此人还曾在重庆新世纪担任了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等职务。

也就是说,玄泉科技的股东疑似主要是重庆新世纪曾经的一帮老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玄泉科技2021年年报披露的电话与重庆华谱测2022年年报披露的电话完全相同,两家公司注册的邮箱也完全相同,且注册地址接近。9月19日,记者拨打玄泉科技电话未获接通,多次拨打重庆华谱测的电话则直接被挂断。

赛微电子剥离非半导体业务资产,实控人身影闪现其中

事实上,出让重庆新世纪40.12%股权,只是赛微电子“战略折返跑”下资产大腾挪的一小部分。

在2015年上市之初,赛微电子从事导航业务,随后在2016年开始大举横向进入航空电子领域,纵向进入半导体领域。但到了2019年底,赛微电子又开始进行发展战略大调整,陆续剥离航空电子、导航及其他非半导体业务。

在2019年底出让重庆新世纪40.12%股权后,紧接着,赛微电子在2020年1月继续进行资产腾挪,其将持有的包括南京兆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联智能”)、北京芯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芯领”)、海南耐威、北京天地导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导控”)等9家子公司的股权总共作价2.3548亿元置入青州耐威航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威航电”),后者为赛微电子的全资子公司。

2020年8月,杨云春和青州航电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青州航电”)分别收购作为平台公司的耐威航电60%和40%的股权,从而拿下了上述天地导控等9家公司的股权,以及青州耐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0.1%的股权,交易总价约3.2亿元。其中,青州航电是作为赛微电子航空电子及无人系统等资产剥离后新设的团队持股平台。

去年3月,赛微电子还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耐威时代100%股权(包括除耐威时代持有的导航产业基地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构筑物外的全部有形、无形资产权益)以1.81亿元的价格进行了转让。但让人疑惑的是,接盘方却是青州市国有资产监督局下面的一家基建投资公司——青州市宏源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州宏源”)。

尽管耐威时代已成为地方国企下的全资子公司,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却显示,耐威时代目前的执行董事、经理为孙民锁,监事为刘鹏,财务负责人为李咏清,均是与赛微电子实控人杨云春存在交集的人。与此同时,耐威时代还与北京耐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耐威”)的工商注册电话完全一致。北京耐威是杨云春实际控制的公司,那么,为何耐威时代如今仍与杨云春存在如此多交集?

依瑞达科技 2021医保谈判在即,这些新药将被“灵魂砍价”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此外,耐威时代官网在“公司介绍”中表示,“2022年与母公司赛微电子正式脱离,公司独立运营,目前市值在200亿人民币左右”。耐威时代在2022年被赛微电子出售后并未进行过增资。那么,赛微电子如何看待这“市值200亿元左右”的说法?其是否存在严重低价转让耐威时代100%股权的情况?

“刘建坤”是谁?

在围绕赛微电子的资本运作中,除了杨云春,“刘建坤”是另一个频繁闪现的名字。

例如,在完成前述对赛微电子重要子公司青州航电的收购之后,杨云春再次对该资产进行了一番梳理整合。其中,曾作价540万元置入耐威航电的天地导控54%股权,在2022年1月被转让给了重庆新世纪,并随着后者将一起被理工导航收购。兆联智能51%股权和北京芯领51%股权已被转让至海南耐威旗下,海南耐威100%股权则最终又被转让给了刘建坤和孙民锁,二人分别持股95%和5%。

再比如,前述持有重庆新世纪33%股权的重庆华谱测,其股东“刘建坤”和天晓云驰与赛微电子之间也有过直接的合作。

赛微电子在去年5月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北京海创微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格微同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格微同芯”)、天晓云驰签订《投资协议书》,拟共同投资设立依迈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格微同芯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柯颖,其持有格微同芯7.50%合伙份额;有限合伙人则是刘建坤、董宇峰、郭鹏飞,分别持有71.25%、12.50%、8.75%的合伙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赛微电子表示,公司与格微同芯不存在关联关系。

不过,持有71.25%合伙份额的刘建坤与前述赛微电子股权激励人员再次同名,持有8.75%合伙份额的郭鹏飞则与赛微电子监事会主席同名,而赛微电子上市时持股0.48%的股东也叫柯颖。上述三人是同名还是均为同一人?若是后者,上述“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结论则或许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于前述提及的诸多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9月15日向赛微电子发去采访函,但赛微电子工作人员在9月18日下午表示,公司业务太忙了,暂时没有回复,是否会有回复要看(后面)领导的时间。截至发稿时间,记者暂未收到对方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问答

前辈们 求答案!!中央供料系统价格贵吗?自动化供料系统如何

[回答]主要是看做工品牌。信易、瑞达中央供料系统都不错,但信易价格相对昂贵。中央供料系统可实现将多种原料自动供给多室任意的注塑加工设备使用,在这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