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为何是蓬山而非天台山?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晕,真的是无法想象,这要积攒多大的勇气,才敢评析李义山的七律,尤其还是《无题》系列。义山的《无题》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细致考究,剖研入骨。哪能论到后辈俗人在此指手划脚?但是心真的很痒,手也很痒。要是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会憋死的!只好安慰自己,反正丢人也不止一次了,再丢一次又有何妨?
个人以为,这一首《无题》算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一首,尾句为什么没有天台山而用蓬山,只是因为这里是用两个不同的典故来表达更多的含义。“刘郎”一词指刘晨,更指刘晨在天台山遇到的仙缘,或者是艳遇!也就是说,典故选择了“刘郎”,本身就含有了“天台山”这个元素。
那么,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换成天台山,那么,尾联就变成了
刘郎已恨天台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首先,结合尾联对句,我们不难想象,出句强调的是“恨”和“远”,也就是和心上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用天台,那么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刘晨与天台山的距离并不“远”,因为他当年只是去采药,而且事后也回到过天台山去寻找仙女。那么接着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因为刘晨再回到天台山时已经仙迹缈然,那么此处的“天台”是可以引伸为“仙女”的,如果“天台”引伸为仙女,那么这个“刘郎已恨天台远”从意思上就变成了“刘晨恼恨为什么离天台山那么远!”,这个意思是成立的。
但是,这样一来,“刘郎已恨天台远”与对句“更隔蓬山一万重”,无法衔接得浑然一体。意思就变成了这样“刘晨恼恨为什么离天台山那么远!可是我离心上人比蓬山还要远上一万重”,显然,问题出来了,前后不搭!也就是说,这两个山必须是一致的才合乎逻辑,要么全是天台山,要么全是蓬山。
哪么,问题就回到了原点,我们胡乱瞎猜一下,李商隐为什么要用”蓬山“而不是”天台山“呢?
天台山,是仙山,有仙迹。
蓬山,是仙山,距离特别遥远!
1、蓬山的典故比天台上还要多,天台山只在刘郎那个典故中是含有“仙”的含义的,更多的却是风景名胜。所以说,天台山,无论说仙,还是说远,都不及蓬山纯粹!
2、相比天台山而言,蓬山不但有仙,而且很“远”!而且从全诗和尾联来看,作者想表达的不是“仙”,而是“远”。
3、哪怕以“仙”论,显然蓬山更加适合,寓意也更加丰满圆润,《列子》、《山海经》、《史记》都会为这个典故进行艺术上的加持!
4、“刘郎”一词已经含有“天台山”元素了,那么此处再用天台山,就显得重复,而且对句也要改过来,但只要改过来,这个“远”的味道就淡了。
5、天台是实,蓬山是虚,无论如何,“更隔天台一万重”是不成立的,而且缺少了一些虚幻如梦,缺少了一些无尽惘然之意。
6、天台再远,也是可以达到的,但蓬山却永远也达不到,这也和诗中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相符合,正所谓此生缘断,相见无期。
7、从吟读效果(音律)来看,蓬字的声母为“P”,英文中是浊辅音,中文发声为浊音,气息短而促,没那么轻婉空灵,显得沉重悲伤,又带些力量,恰好暗合了“恨”的意味。
因此,此处用“蓬山”要比用“天台”好上“一万重!”
另:关于这首诗的译文有很多,个人更倾向于李义山将自己拟做那名心上人,以女人的角度来写的,毕竟颈联那些细美的物件与男性无关,何况尾联还有一个“刘郎”呢?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代: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我先不说个人的理解,先说说看我的思路,一般情况下,诗歌用词给人感觉奇怪,多半是服务于格律,于是我看看天台和蓬山两个词的平仄,我发现是可以替代的,这条路走不通。
蓬山这个词,不是一次出现在李商隐的诗歌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也是无题诗,也用了“蓬山”一词。我觉得要联系李商隐的无题诗的风格来看看,天台山在今天浙江,具体有所指,而蓬莱山呢?今天,固然也有,但,古典诗歌里这更多说的是海上仙山,不一定就是实际说哪座山。而且,从文化角度上看谢安、李白都登过天台山,而蓬莱山给人的感觉是虚无缥缈,可遇不可求。你喜欢的人不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吗?很明显,距离产生美,蓬莱山更有那种朦胧美感。
李商隐的诗歌,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一字一句都完全不懂,记得我下面的话就好,他的无题诗歌,所写的景、用的典,描写的一切实际意义上也许并没有关联,但是,这些东西营造的气氛、色调、情感这些是一致的。你不必看他直白的说了什么,而是通过这些意象去感受他的气氛与色调,在气氛与色调里把握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那么下面一段我们看看这篇写的是什么气氛、色调和情感呢?
《玉溪生诗意》:
一相期久别。二此时难堪。三梦犹难别。四幸通音信,五六孤灯微香,咫尺千里。七八远而又远,无可如何矣。
这段文字写的不错,很好的概括了诗歌的主题,再看看具体意象“月”、“梦”不都有那种朦胧的美吗?很显然,海上仙山蓬莱不也是烟雾缭绕的迷蒙滋味吗?说几句跟题目无关的,其他的意象又有那么艳丽的色彩,“翡翠”、“芙蓉”都是很艳丽的。
你看,用“蓬山”这种感觉的确胜过“天台山”一筹。不管是可遇不可求的感觉,还是那种朦胧的气氛,都很符合诗歌的情境。
以上就是我浅陋的看法了。
鲁智深明明不识字,为何坐化前又能独立写出一篇颂子?
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梁山好汉凯旋,劝其还俗,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
夜宿杭州六和寺。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信中顿悟,道:“‘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径山大惠禅师最后点评鲁智深的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最后两句“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是佛的所为,是佛才能做到。鲁智深死后得到了超脱,终成正果。
鲁智深虽外表粗鲁,但梁山众多好汉中最有慈悲心的一位。正是这样,鲁智深的性情最是符合佛教中普济救世的雷霆手段、菩萨心肠的金刚怒目。鲁智深的慧根还表现在‘放得下’,为一陌生女子拳打镇关西,提辖说不当就不当,决无半点留恋之情;在二龙山当首领,说舍弃就舍弃,也无半点眷顾之意。在五台山遇到智真长老,本身也说明鲁智深的善缘和佛缘不浅。鲁智深能顿悟成佛,默念成颂,乃性情所至,有感而发,和识字不识字有半毛钱的关系?
三种可能的情况吧,一是在五台山的匆匆岁月中,鲁智深因为要诵经拜佛,自然得强行识字;二是鲁智深比较要强,上梁山后也和文人们在学习识字;三就很简单了,施公写错了呗。
先说第一种情况,鲁智深去五台山是避难,但是你赵员外的面子要给,演戏也要演全套,所以你想要跟这师兄们一起诵经,你就得识字,我们发现鲁智深的遗书颇有禅意,或许这与他短暂的佛门生涯逃不脱干系。但事实上,鲁智深根本就没有皈依佛门的意愿,别人诵经他喝酒,别人打坐他吃肉,你指望鲁智深在五台山识字,可能性不大。
接着说第二种情况,鲁智深在梁山上可能有学习的机会。本身梁山兄弟中就有一半以上都是文人,鲁智深这种全能选手想要为山寨效力,你不能光看地图,也得识字吧。而鲁智深在全书的戏份就没少过,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鲁智深会和山上的文人兄弟们整点文艺的东西,再加上自己本身在五台山以及钱塘江学习的东西,一篇内涵的遗书对他来说难度也不大。
第三种,就是施公可能忘了鲁智深不识字了。鲁达打死郑屠后在雁门县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当时他是完全的不识字,所以按照《水浒传》的整体节奏,鲁智深后面若没有什么特别剧情他也不会识字,因此就是施公写岔气了。其实书中这种纰漏又不少,一个元明时期的人能写出北宋时的小说已然不易,因此一些细节或许就会被忽略。
比如鲁达当时说自己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其实这个廉访使的设定有点浮夸,你鲁达既然不识字,怎么可能当这种必须要是高文化高学历的官职呢。
所以你说施公写错了,其实也没毛病。
文/逻辑文史游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吕蒙不是当年吴下阿蒙,鲁智深也不再是当年的鲁达!大家莫说鲁智深比不过吕蒙哦。
且看《水浒传》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鲁智深写的颂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里不深究里面的文采、禅理,反正读来自有味道,不是随便一个识字的就可以写出。
鲁达的不识字,是很清楚的,在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逃亡到了代州雁门县,他看到大家围在十字街头看榜文,他也钻进人从里,不是看,听别人读榜文,原文很清楚写的,“鲁达却不识字”。
后来到五台山出家,法号智深,他在五台山呆了多久呢,从他和赵员外上山,“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接着发生了从一个挑酒的汉子那里喝了一桶酒,闹了一次;“再说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接着出了一次寺门,打造禅杖,喝酒吃狗肉,再大闹五台山寺,才转到东京大相国寺。
那大家说他在五台山的两次醉酒前的时间,都做什么了呢,总要学学佛家经典吧,不识字就先识字。而且,有可能鲁智深是得到智真长老的指点的。
后面的大相国寺,以及闯荡江湖的经历,我觉得他未必抽时间出来学习了,但是在五台山的那段消停的时间里,识字看看书,倒是很合理的解释。
所以,他识字是没有问题的,再看他的智慧。且看智真长老对众僧的说道:
“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也。”
再看智真长老在他去东京前,赠的四句偈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
“原来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
他给宋江的四句偈言,“当风雁影翻,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到了双林渡,就碰到燕青射雁,初学弓箭,就射下十几只鸿雁,空中数行塞雁,都有惊鸣之意。这恰对应了梁山征方腊,兄弟死去一大片。
给鲁智深的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也是一一验证了。
我这里的想法是,从小说里面提及的智真长老的灵验,或者说识人之准,来说明他对鲁智深的判断也是准确的。
所以,鲁智深不再是鲁达,识字,参禅,智慧深深,圆寂前写出“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颂子来,就不足为怪了!
《天龙八部》鸠摩智打上少林,如果虚竹没有出手,扫地僧会现身吗?
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也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自身有武功绝技,但是自身却不满足,到处抢掠武功秘籍,先是与慕容博交换了火焰刀,后来鸠摩智眼馋天龙寺的不传秘籍六脉神剑,虽然武功秘籍被毁却被段誉习得。后又习偷学得小无相功,又偷学少林寺的易筋经至此鸠摩智算是内功大成,但是急于求成却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内伤。
扫地僧的设定原本就是为了维护少林的声誉
按照金庸老先生的设定,鸠摩智是那种得理不饶人性格。在《天龙八部》第四十三回,鸠摩智伙同慕容父子打上少林,在明面上少林弟子完全无法抵挡住鸠摩智以及慕容父子的发难。鸠摩智、慕容博与慕容复三人对上了萧远山与萧峰父子。慕容博一方占据了优势,更是提出了让萧峰出兵大宋的无理要求。萧峰虽当时已身为南院大王手握大权,但是自己从小就在大宋长大,目睹过太多的流离失所其母亲也是被别人杀害,心里最是明白一旦开战将会造成什么,于是就拒绝了慕容父子的提议。
在藏经阁的扫地僧听到萧峰的这一番话,不忍感叹道:萧居士宅心仁厚,这般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之前众人都在藏经阁每一个都是身怀绝技,但是却都没有发现老僧,听到扫地僧的话语后才知道这位老僧深不可测。
扫地僧面对萧峰的话语有感而发,为萧峰的宅心仁厚苍生为念而点赞,按耐不住心中对萧峰的钦佩,所以主动夸奖了一句。但是扫地僧现身最初打算只是为了萧峰点赞,而后面度化慕容博和萧远山只是顺手而为吗?至少我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他现身更可能是以这个为主要目的的,就是度化慕容博和萧远山。而称赞萧峰一个是有感而发,另一个只是为了让别人发现他的不俗之处的引子罢了。
慕容博和萧远山在当年的事情之后都选择了蛰伏,并且两个人都有偷学少林武功,加之两个人修炼都是带有目的性,急攻心切,练功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很多隐患,所以、此次扫地僧出现多半情况是为了萧远山和慕容博。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度化一桩多年前的恩怨也是功德一件。
抛开慕容和萧两家的恩怨,如果只有鸠摩智上少林闹事的话,扫地僧在很大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鸠摩智的目的很强,只是想让少林寺低头,没有关于少林寺存亡的事情发生是不太会出现的。
应该不会,佛讲四大皆空,扫地僧虽然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也不会因为少林受辱而出现,除非是生灵涂炭,正如后期出来解决慕容博和萧远山的时候,当时若不解决死的就不是几百人几千人了,一面是契丹南院大王,一面是试图复国经营了数倍人的大燕乱党。一旦开始那么。。。。。。
鸠摩智打上少林寺,目空一切。虚竹不出场的话,扫地僧必定出面教训鸠摩智。
或许有人会说,扫地僧四大皆空,不会管这些闲事。其实扫地僧也还未到四大皆空的境界,他赞美萧峰而反对鸠摩智,就是心中还有善恶之念。鸠摩智偷袭段誉,段誉受伤,扫地僧心中肯定大怒,这才出手,鸠摩智挨了一掌,落荒而逃。
如果没有虚竹出场抵挡鸠摩智。鸠摩智越发得脸,一边大放厥词,一边手舞足蹈……
玄渡与鸠摩智比拈花指法,玄渡不敌,鲜血飞溅而出。
忽然,一个不起眼的老和尚拿着扫帚,云雾般飘然而至,一股柔和的掌风送人玄渡体内,玄渡血止,一运功力,精神勃勃,犹胜往昔。
鸠摩智虽然狂妄,倒也不傻,知道扫地僧并非易与之辈。但既然来了,大话也讲了,就此夹着尾巴走路,未免太没面子。
于是提出与扫地僧交手……
鸠摩智使出吃奶的力气与扫地僧打成一团,鸠摩智满身油汗,气喘吁吁,咬牙切齿,面目狰狞,青筋暴露;早已不是往日那种隐隐然有宝光流动的圣僧模样。扫地僧轻描淡写,内力源源不绝地发送出去……鸠摩智功力全失,走火入魔的绝症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