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001-FO32的小行星将掠过地球,有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吗?
这是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消息,一颗名为2001-FO32的小行星在3月21日左右掠过地球,距离地球约200万公里左右到地方,大约是五倍多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所以不必担心会发生撞击地球的事情发生,不过这颗行星的直径大约在440到650米之间,速度大约是124000公里左右的时速。
对于这颗行星其实是怎么捕捉到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广域红外线巡天卫星侦测到的,发现这颗行星的时间在2001年3月,当时判断直接大约在一公里左右,后来经过跟踪和探测加上计算得出结论,这颗行星只有大约440到650米之间,它的命名也是根据发现的时间来命名的。
为什么会拥有超过其他行星的平均速度呢,达到了124000公里每小时,原因是它的飞行轨迹路线不一样,它是环绕太阳飞行角度高度倾斜且扁平,这样使得它的速度飞快,超过了其他行星的正常飞行速度,如果说这个速度和直径直接撞到地球上面,那又会再一次上演恐龙灭绝的情况。
这个行星被追踪了20年,已经被完整的计算出来飞行路线和轨迹,不过它距离地球200万公里左右的距离飞过,属于近地飞行了,有一定的风险性 就是因为有撞击的可能性,所以才受到世界的关注,虽然说撞击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不过这种行星还是备受关注。
因为人类对小行星的了解并不多,每一次发现近地行星飞过都会严加观测,以便获得更多的小行星的各种数据信息,为人类了解宇宙积累各方面的科研资料,而这颗行星在2057年的时候会再次光临,到那个时候会以距离地球280万公里的位置飞过地球,没有意外情况撞击的可能性非常小,完全不必担心。
一颗巨型行星将掠过地球,就像平时一架大型客机掠过屋顶一样,震耳欲隆,一阵风带一点得意呼啸而去。
它掠过时让人心惊胆颤,恐怖的闭眼抱头大喊“完了”,当安静下来,眼一睁“咦,还活着”?这就是掠过的场景。
美航天局发出警告,证明他的航天科技强大,趁机抖一抖,如果真的有行星撞击地球时,恐怕他连警告都发不出了,就算能发出也于事无补,地球又回到了荒芜原始时代,然后又一顽强的生命从岩石里蹦出来占领地球。
虽然是掠过不会撞击地球,但会不会巨型行星掠过时会给地球造成一些大自然的影响?才是值得关注的。
掠过应指最近距离为几百万或几千万公里吧,应该没有撞击的可能。如果这个距离在百万公里以内,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月球被这颗巨型行星带走,那以后我们只能怀念美丽的月亮了。
如果小行星真的撞击地球并且无法拦截,那我们该如何自救?
如果真的有颗小行星和地球相撞,并且也不能拦截,那我们该怎么自救呢?
首先要说的是,如果我们正处在相撞的范围内的话,幸免的率是非常渺茫的。
一般小的行星在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就会被燃烧殆尽,我们所能捡到的陨石,就是没有燃烧殆尽的小行星碎片,这些陨石一半不会给我们造成什么灾害。
可是要是再大些的小行星直接撞上地球,那后果就严重了,它撞击后产生的冲击波,要远远高于日本广岛的核爆炸的威力,所以对地球上的环境以及生命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如果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可以躲到撞击的另一面,就能躲过灾难。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当地球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后,巨大的冲力会直接冲向地球的另一面,然后再反弹回来再反弹回去,就这样无数次的反弹,使这两个球的对称面发生强大的地震,引发山洪海啸和泥石流等等灾害。即使你侥幸逃到了另一面,也是难逃一劫的。
因此呢,撞击发生后我们首先要防止大量的粉尘吸入口中,尽量保护好我们的饮用水源的清洁等等,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搜救被掩埋的人员,把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如果真的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且无法拦截这种事情的话,人类应该学学哺乳动物的祖先,躲到地下去,或许能够逃过一劫。
大家都知道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吧?现在科学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是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造成了地球上大规模的生物灭绝。恐龙没有挺过这次撞击灾难就灭绝了。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次小行星撞击并不是毁灭了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很多动物非常幸运的活了下来。这其中就包括哺乳动物的祖先。那时候的不如动物的体型都比较小,整日都活在庞大的恐龙的阴影之下。但是体型小也有体型小的好处,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这些原始哺乳动物就躲到了地下的洞穴里面。在这里很好的避免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巨大冲击。而那些体型庞大的恐龙则无处躲藏,只能在地面上拼命狂奔,最终湮灭在一片火海中。
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过去之后,这些原始哺乳动物从地下洞穴里面爬出来。世界已经改天换地,恐龙已经消失了,属于它们的时代到来了。
图示: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
如果未来有一颗像6500万年前那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人类是没有办法拦截的因为这个小行星太大了。因此最好好的办法就是建造地下庇护所。人类虽然没有办法拦截即将到来的小行星,但是应该能够计算出小行星将要撞击的地区位置。人类将这些地区的人口迁移到远离撞击地点的地方,并且开始建造坚固的地下庇护所。人类在庇护所中储存好食物、水和生活必需品就可以在地下静静的等待小行星的到来了。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整个地球都颤抖起来了。部分庇护所可能会因为强烈的地震坍塌,但是撞击产生的高温却伤害不了地下庇护所中的人类。大部分人会存活下来。
图示:地下庇护所
灾难终究是要过去的,幸存下来的人类走出庇护重新看到地面上的世界,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城市被夷为平地,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灿烂物质文明可能会毁于一旦。但是只要人类还掌握着科学知识,重建家园指日可待。
大家认为是这样吧?
深挖洞,广积粮,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确会给生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6500万年前的恐龙被灭绝,可是哺乳动物却躲过了灾难。
据传一颗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4月13日撞击地球。直径390米,质量4200万吨。如果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撞击概率为300分之一。
如题主设定的条件,我们无法拦截,该怎么办?
如果处于撞击的中心,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无论你怎么准备都无济于事。预防的办法就是祈祷上帝,让你远离中心。
如果很幸运我们偏离了撞击中心,就有可能获得生存的希望。首先要建筑圆形的半地下的建筑。日本长崎核爆后,中心区只有一个高21米的圆形建筑完好保存,说明这类住房可以较好抵抗冲击波。看来深挖洞还是很有必要,如果能躲在地下洞穴内,一定会减轻伤害。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的祖先们就是这样活下来的。
二是广积粮。科学家测算如果上述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产生两年的撞击之冬,两年内土地无法耕种。我们必须储存足够的食品和其它生活用品。要选择地下水源充足的地域建设居住点。在选择农作物种子时,一定不可忽视低温作物如块茎类。防毒面具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会有3—4个月的空气污染时期。
三是储备可以利用地热,风能等供热发电设备,为人类供应电能和热能。可以给漫漫长夜中的人类带来光明。当然化石能源和核电仍然可以利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人类必须同舟共济,从人类繁衍的高度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才能度过劫难,使人类可以生存下去。如果在这之前人类可以团结一心,集全人类之力,或许就可以把小行星拒之门外,避免灾难的发生。
什么是特洛伊小行星?
所谓特洛伊小小行星是指一群与木星共用轨道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在木星轨道上一前一后的不离不弃的跟着木星一道运行。
这些小行星的位置恰好在太阳与木星的拉格朗日点L4和L5的位置。
何谓拉格朗日点?其实就是行星与太阳引力的平衡点,又称平动点,是天体力学中限制性三体问题的5个特解。
在太阳系,每颗行星都会与太阳之间形成这样一个引力平衡点,这种点会有5个,分别定名为L1、L2、L3、L4、L5。在这些点上,一些小的天体或者人造物体能够保持基本静止状态,其中有两个点是最稳定的。
特洛伊小行星就是在木星L4、L5拉格朗日点上,一前一后像护卫一样随着木星一同围绕着太阳公转。
其实在火星与木星轨道的中间,有一个主小行星带,这里是小行星的密集区域,估计有50万颗之多,现在已经被发现并被编号的小行星有120437颗。
这些主小行星带小行星除了受太阳引力控制,也受着木星引力影响,由于木星距离更近,事实上,受木星的引力影响更大。
那么除了这些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为什么还会有一群特洛伊小行星呢?它们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传统的理论认为,特洛伊小行星是由木星诞生时附近的星子形成的,随着木星的成长而被其引力俘获。也有人认为这些小行星可能在更远的地方形成,由于木星引力搅乱了这些小行星本来的运行状态,渐渐被带到了大致相同的公转轨道。
而在拉格朗日点,是最稳定的避风港,这些弱势小天体安家在这里,当然最安全稳定了。
但这些机制都还在探讨中,并没有完全弄清楚。
现在已经发现的特洛伊小行星已经有两千多颗,其中木星拉格朗日点L4和L5点上各有一千多颗。
而且现在发现特洛伊小行星并木星的专利,在火星、海王星、甚至地球都发现了特洛伊小行星的踪迹。
海王星轨道上发现了6颗,火星轨道发现了4颗,地球轨道上发现了一颗。
土星也发现了两组卫星具有特洛伊小行星轨道性质,因此被认为是特洛伊卫星。它们是土卫十三、土卫三、土卫十四,以及土卫十二、土卫四、土卫三十。
我们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叫2010 TK7,是在2011年通过广域红外勘测器发现的,直径约300米,位于太阳与地球的4号拉格朗日点。
看来所谓的特洛伊小行星性质的天体在太阳系各大行星、甚至矮行星中有可能是普遍存在。但由于特洛伊小行星在木星最多,而且一直占用了这个名称,所以其他行星发现的这类小行星前面就必须加上行星名称,如海王星特洛伊小行星。
有人认为,行星的一些卫星有可能是由特洛伊小行星演变而成的。
还有国际天文联合大会确定的行星定义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清空自己轨道临近的其他天体。而显然由于特洛伊小行星的存在,可以视为许多行星都没有清空自己轨道上的小天体,这个定义就颇具争议了。
发现依然在继续,争议也在继续。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原创版权,未经作者许可的任何转载与内容引用,均视为侵权抄袭行为,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敬请理解与合作。
一群小行星与木星共轨,分别位于木星轨道前方(L4)60°和后方(L5)60°的位置上,并与木星一起绕太阳运行,这一群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
在每天的新闻中,我们都会听到或者看到有人发现几百万光年外的某某行星,如果不是行星,那么它就是一颗几十年后会飞过地球的小行星。像这样的新闻报导,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在1906年2月,马克斯·沃尔夫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小行星带外的小行星,这是天文界的重大新闻。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遗留下来的小岩石行星。我们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区域发现了这些小行星。然而,马克斯·沃尔夫发现了这个区域以外的小行星。他发现的小行星在木星的轨道上以特定位置绕着太阳运行。这些小行星现在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的位置
特洛伊小行星位于其轨道上一个较大的天体前方大约 60° 或 后方大约60°。这两个点,连同另外三个点,被称为拉格朗日点。在拉格朗日点,两个较大的天体(太阳和行星或卫星)的引力等于第三个较小天体(小行星)的向心力。这种力平衡将较小的天体固定在两个位置之一。
即使第三个较小的天体因为某种扰动而被踢出行星的轨道,两个较大的天体的引力也会把它带回拉格朗日点。在 L4 或 L5 以外的任何其他位置,较小的物体将会沿着自己的独立路径离开。
- 图注:五个拉格朗日点
莱昂哈德·欧拉确定了L1、L2和L3点位于穿过两个大物体中心的线上。然而,这些点是不稳定的,没有天体可以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发现了另外两个拉格朗日点:L4和L5。这些点与两个大的物体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拉格朗日在试图解决三体问题时偶尔发现了这些点。这个问题涉及到在相互引力的影响下确定三体的运动路径。这个问题仍未解决,但在他获奖的论文《Académie des Sciences of Paris》中,拉格朗日预言木星轨道存在稳定点。
1772年,拉格朗日说,任何在L4和L5点天体将仍然被困在那里。他还预测,将来在这些地点确实可以找到天体。一个多世纪后,当我们的望远镜变得强大到足以扫描外行星时,马克斯·沃尔夫发现特洛伊小行星,证明了拉格朗日的预测是真实的!
- 图注:拉格朗日逝世后,马克斯·沃尔夫发现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一词主要用于木星L4和L5位置的小行星。然而,最近,在其他行星的L4和L5点也发现了小行星。因此,"特洛伊"一词变得更加普遍,而"特洛伊小行星"仍用于指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其他行星的L4或L5的小行星被称为"行星名称"+"特洛伊"(例如,火星特洛伊或土星特洛伊)。
- 图注:地球唯一的特洛伊木马小行星位于 L4 位置,命名为 2010 TK7。
木星拥有发现最多的特洛伊小行星(截至2014年超过6,000个),其次是海王星的22个特洛伊小行星和9个火星特洛伊木马。天王星有两个,我们在2010年在地球的L4发现了一颗特洛伊小行星。土星本身没有任何特洛伊木马,但土星的两颗卫星在其轨道上有特洛伊。
回到木星后,两个特洛伊小行星群也分配了具体的名字。在木星前方的星团称为"希腊阵营",而在木星后方的小行星群则命名为"特洛伊阵营"。这些名字取自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战争。
在结构性的方面,大多数特洛伊小行星都是D型小行星。这些类型的小行星具有非常低的反照率(与它所反射的光量相比,反射的光量),使它们相当难以发现。它们被认为主要由硅酸盐和碳组成,而其内部可能含有冰。
特洛伊小行星在围绕木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上旋转。虽然大多数特洛伊都沿着小波轨道运行,但模拟显示,一些小行星可能在拉格朗日点周围以马蹄形轨道路径运行。
此外,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些小行星从何而来。有一种理论认为,特洛伊和木星是在太阳系的同一区域形成,在它们形成过程中,特洛伊可能进入木星的轨道。另一种理论认为,特洛伊在四大行星向外运动时可能与木星一起被拖走。
除此之外,我们对特洛伊小行星知之甚少,但这一切可能即将改变。
最后一句话
作为探索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于2017年宣布Lucy太空任务,这是探索和研究特洛伊的第一个太空任务。这项任务以人类骨骼化石命名,该化石帮助科学家揭开了人类进化的许多重大谜团。与此类似,美国宇航局相信Lucy太空任务将帮助我们揭开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奥秘。Lucy太空计划探测器定于2021年10月开始发射飞行。
- 图注:Lucy太空计划探测器定于2021年10月开始发射执行探测木星 L4 的小行星。
从对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进行短暂访问开始,Lucy 将在 2027 年到达木星 L4 的小行星。Lucy将调查5颗来自“希腊阵营”的小行星,然后返回地球大气层。然后,在地球引力的推动下,Lucy将前往木星L5的一颗小行星。整个任务将用12年时间结束,将覆盖7个不同的小行星。
在这12年中,Lucy将帮助我们回答有关太阳系的历史和形成,四个外行星形成后的运动,特洛伊小行星的组成,甚至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问题!
太阳系中有一颗恒星,8颗行星,数百颗矮行星和卫星,但数量更多的是小行星,目前已经发现10余万颗,但其中98%都位于小行星带中。这里也被认为是整个太阳系中小行星最为富集的区域。
然而在这里还有一片特殊的地方,那就是特洛伊小行星群,这个小行星群体非常特殊,因为它们的轨道与木星共轨,而且它不是一群,而是两群,分别位于木星轨道前方和后方,与木星一起绕太阳运行,所以从位置上来说,它们实际上位于小行星带之外。
那么在木星的前方与后方,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一群小行星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物理学中的“拉格朗日点”了,这一概念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和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于18世纪共同提出,拉格朗日点又称平动点,在天体力学中是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解,这一特解在天体运动中有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如果某一时刻,三个运动物体恰恰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只要给定初速度,它们将始终保持等边三角形队形运动。
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就分别位于太阳和木星的L4和L5的拉格朗日点附近,这两个点与L1点为顶点与木星的连线呈60度角,所以它们的距离实际上也离木星相当遥远。在木星前方的小行星群称为"希腊阵营",木星后方的小行星群则命名为"特洛伊阵营",很显然名字其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这些小行星成分以硅酸盐和水冰为主。
那么在木星的轨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两群小行星呢?这其实仍然和拉格朗日点有关,在天体物理学中,5个拉格朗日点都有着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小天体很容易在这5个点附近跟随大质量天体一起运动。
由于小行星的个头都很小,而木星的质量又特别巨大,如果说小行星都是太阳系中的“小兵”,那么木星就是太阳系的“大将军”,因此特洛伊小行星群有着众多的小天体数量,2014年估计其数量至少在6000个以上,它们就像木星的“小弟”一样,对木星前呼后拥,或者说这两群特洛伊小行星是木星的前锋和后卫,列阵般簇拥着木星在轨道上飞奔。
其实不单是木星,其他大质量的天体也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捕获其他的小行星,我们所在的地球也有特洛伊小行星,目前已知唯一的特洛伊木马小行星位于 L4 位置,编号为 2010 TK7,另外已知海王星有22个,天王星有两个,火星有9个特洛伊小行星,土星轨道上还没发现,但是土星有两颗卫星距离L4和L5的拉格朗日点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