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将揭晓,霍金会意外获奖吗?
这个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引力波项目,那么,霍金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复旦大学物理系施郁教授前几天在科学网上撰写博客认为,霍金会在今年得奖,我看了这个论点,很受鼓舞)。
如果今年的诺奖给引力波,那么有2个人得奖是没有争议的,一个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外斯,另外一个是加州理工大学的索恩。外斯对激光干涉仪的稳定性做了巨大的贡献,而索恩对引力波的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最多奖励给三个人。
另外一个人可能与前面提到的两个人一起得奖。
我个人早就预测过,霍金也可能因为引力波得诺奖。详见我于2016年11月发布在今日头条“潇轩”的视频。
为什么?因为霍金的黑洞面积不减定理多次被引力波证明是正确的,这个其实给出了引力波辐射的物理限制。而且,霍金虽然不是直接搞引力波的,引力波属于广义相对论领域的奖项,而霍金在广义相对论领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这个时候给霍金一个奖是非常恰当的。如果今年不给霍金奖,那么按照诺奖的轮流的习惯,霍金至少要再等三年。那时候霍金也会很老了,所以霍金可能会得奖。但这个得奖也不是你说的意外,至少在我看来这并不十分意外,我在1年前就在今日头条“潇轩”自媒体上就写过文章表达过这个思想了,有兴趣你可以去找找。
当然,还有一个管理人员叫做巴里.巴里什对建立LIGO国际合作组织并将之转为大科学工程也有贡献,也有人说他会取代霍金的位置来得奖。不过我不太认可,巴里.巴里什是做超级超导对撞机出身,后来也做过中微子实验,他对引力波探测的贡献主要是项目管理,我记得项目管理很重要,但不是科学贡献,不应该得诺奖。
------------------------------
附言:施郁教授在上面写了一个附言,指出我似乎是看了他的文章然后写了这个回答。这个事情是这样的,科学网的编辑是我的朋友,我看到她推送了施教授发表在科学网上的预测霍金今年因为引力波得诺奖的博文,我也转发到了我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评论:“施老师的说法不无道理”。为什么我这样评论,因为施教授也是我的微信好友,我在朋友圈里说什么他也能看到。所以,施老师给我的这个评论点了赞。我当时那样说,是因为我差不多一年前也在今日头条的“潇轩”视频里预测过霍金因为引力波得奖的事情,但我没有说施老师是看了我的视频得到的启发(事实上我相信施老师没有看到那个视频)。
后来,我在今日头条看到这个霍金的问题,就回答了。并且我指出,这个霍金得奖的事情,我在1年前也预测过(因为提问者提到了霍金,我自然就说霍金的事情)。但当时我因为懒,没有给出截图。
现在我把截图补充上了,有图有真相,可以证明2016年11月我确实说过这个话:霍金可能因为引力波的发现得到诺贝尔物理奖。
今天早上,施老师在微信上与我沟通了这个事情,我也大致向他说明了情况,总体的意思是:我确实在几天前看了施老师的关于霍金得诺奖的博文,但我预测霍金因为引力波得奖的事情发生在1年前,有截图为证。
我曾经在北京科技大学、春晖中学、天津科协、内蒙古科技大学与重庆邮电大学等地做过引力波的科普讲座,也曾经与霍金说过话,对引力波与霍金都是了解的,所以,我认为自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才选择了回答。
而且,我曾经去复旦大学拜访过施老师,也多次见到施老师,我希望如果有误会就能得到澄清。
为何科学家丁肇中发现J粒子后,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1936.1.27.-),华裔美国籍,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美国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密歇根大学毕业,1960年、1962年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78年获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68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74年他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他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