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第一次拿到过年红包是多少钱?拿它做什么了?
我记事的第一次是我五岁,一大早去爷爷家问爷爷好,那年刚是九零年,我穿一套红色毛衣毛裤,头梳一遍一个朝天辫,我记得我妈还有粉丝带给我扎两个蝴蝶结,小脸让我妈擦了粉,搞两个红屁股一样的腮红,一跳一跳去爷爷家,刚进去叫爷爷新年好,爷爷笑嘻嘻给我两块钱,我拽着钱就往口袋装,我妈说我给你拿着,你别掉了,我不不,一路就按着口袋,谁要也不给,哈哈想想,那时候真好
记忆中应该是几块钱吧!那时候估计还不到十岁,过年和妈妈去姥姥家,姥姥给的。记得当时大冬天的还尿了一裤子,姥姥抱着我在火炕上取暖。唉,转眼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姥姥也已经不在了。
为什么在清朝占领山海关以后,推进速度那么快?
我觉得,清军占领山海关之后,推进速度快,既是偶然,也是人为。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前后,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
首先,在山海关守军投降之后,接下来一旦入关,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在平原上骑兵作战,八旗骑兵那就是如鱼得水,还有,外加清军裹挟的汉人军队,对于地理环境的的熟悉,更加是一路顺畅。
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进了北京城以后,上层人士没有远见,导致部队腐化,难以抵挡清军以及吴三桂的降兵。
中原自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后,元气尽丧,自从大顺军主力被击垮以后,接下来无论是农民军,还是明朝残余部队,都不再是清军对手。
北方基本沦陷,而南方也没有积极加紧防御,在李自成和清军大战时,南明朝廷仍旧争斗不止,互相征伐,没能做到力量集中。
明朝是被李自成的大顺军灭亡的,所以清军打着给明朝报仇的名义,所以就算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也没有太多世家大族反对,虽然后来一路南下屠戮。
还有就是清军的英勇善战,无论如何,清军的能征善战还是要承认的,满人本生活在关外的苦寒之地,渔猎为生,造就了他们坚韧的性格。
所以,清军南下推进速度快既有自己本身强大的原因,也有历史机遇的原因。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野史趣闻请关注颍州弃之!
因为当时中国内部有好几股政治、军事集团,并不统一,彼此之间矛盾重重。所以清军可以各个击破。
当时的陕西、甘肃、陕西、河北、京城、山东大部、河南、安徽部分、湖北北部为李自成的势力范围,李自成的核心根据地是陕西、河南、湖北。山东、河北、京城都是立足未稳的新占领地盘。
而当时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省份明朝的地主、士绅很多抵抗李自成,杀害大顺任命的官员,这可以视为明朝残余的北方力量,这批人后来大部分投降了清朝,成为清军南进的马前卒。
你看闯王的大军还杀死明军总兵官、总兵至少十余人,包括:
曹文诏、艾万年、汤九州、俞冲霄(被俘,下落不明)、侯良柱、虎大威、王世国、尤世威、周遇吉、朱三乐、李守鑅等人
杀死或者俘虏明朝藩王10人以上,包括:
福王朱常洵(李自成部所杀)、唐王朱聿镆(李自成部所杀)、崇王朱由樻(降李自成,后被处死)、秦王朱存枢(降李自成,死于清军)、晋王朱审烜(降李自成)、代王朱传火齐(李自成部所杀)、庆王朱倬纮(被农民军所杀)、韩王朱亶火脊(李自成部所杀)、沈王朱洪桐(李自成部俘获,下落不明)、赵王朱常臾(农民军所俘,下落不明)等人。
整个北方如大同、榆林、开封、宁武关等地战斗都特别惨烈,明军和李自成的战斗持续多年,华北、西北基本已经成为了焦土,投降的明朝官员被拷打要求交出金银财宝来充作大顺的饷银,很多被活活打死,包括六部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所以北方反李自成的势力就投奔了清朝,或者组织民间的团练,以坞壁为核心来抵御李自成的军队。
当时南京地区有史可法等人把守,南明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等地为核心地盘,和大顺、大西政权对峙,初期对满清存有幻想,曾经想一同对付李自成。
1.内忧外患耗尽了中原元气。明朝的精兵强将大部分倒在了辽东的冰天雪地里,内地平叛的山地之中;经济能力被腐败贪污和军饷,层层克扣彻底败坏,清兵入关之前明朝已经是遍体鳞伤,死无全尸。
2.明朝剩余的精锐军队加入了清军。山海关的明军加入清军使清军如虎添翼,前后陆续有大量明朝军队各种原因投降清军,特别是明军火器军队投入清军对清军帮助极大。
3.清军打着替明朝报仇的旗号入关。这样清军入关阻力大减,明朝军民望风而降,即使是江南地区也是如此,只不过又被剃发令激反而已。
4.李自成并没有巩固政权。李自成占据北京之后并未有效巩固新政权,而有得意忘形的做法,以至逼迫吴三桂加入清军阵营,进击山海关并未做好全盘筹划,以至一篑千里,一蹶不振。
5.多尔衮兄弟是极为杰出的军政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那个时代确实没有能与之匹敌汉族军政人才,郑成功勉强算是一个,但是郑偏居东南一隅,而且初期羽翼未丰,虽然后期势力壮大,然无全局意识,始终无法左右北方局势。
崇祯皇帝真的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才杀袁崇焕的吗?
崇祯杀袁崇焕的导火索,无疑是皇太极所施的反间计。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后人研究这段历史,多依据《明史》、《明季北略》的相关章节。可知袁崇焕被杀是多重因素的叠加。
1、第一重因素:平台召见
崇祯即位诛杀魏忠贤后,袁崇焕先被提为右都御史,不久后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管蓟辽两地军队,兼领登莱津三地的军务。如此重用,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可以复加。在袁崇焕走马上任前,崇祯在平台召见了他。
召见中袁崇焕说,我的用兵方略写在奏章中,“5年内,辽地可复”。崇祯很高兴:“你若能收复辽地,我决不吝啬封侯之赏……”退朝后,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用什么方法5年收复辽地。袁崇焕说:“皇上为这事心中焦急,我就是安慰他罢了。”
居然拿如此大事当儿戏,哄皇帝高兴!许誉卿说:“你怎么能随便说呢?以后按期要求你平辽,你怎么办?”此时,袁崇焕茫然无语。
2、第二重因素:擅杀毛文龙
毛文龙赤手空拳打来皮岛,从最初的97名部下发展到拥有万余人马,其“联络朝鲜,招携辽庶,时以游兵出没海外,牵制清兵,使不得深入山海”。
皮岛的作用是什么?对此毛文龙很明白:清兵进关,陆走镇静堡,守住广宁就行。水路走三岔河,我在皮岛可以截击。如此一来,广宁很安全,山海关也没有危险。
袁崇焕是正二品,却以“十二该杀”擅杀正一品毛文龙。为此他上书崇祯:“毛文龙是大将,不能擅杀,请皇上治罪于我”。崇祯正期待袁崇焕5年平辽,哪能治罪?只好咽下这个苦果。
3、第三重因素:清兵杀向京城
毛文龙死后3个月,清兵10万余人就杀向北京城。史载,大清兵进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督领祖大寿、何可刚防卫。“于11月10日抵蓟州,经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等城市,都留下队伍防守”。
在这么多的城市留下军队,袁崇焕此举是想拦截皇太极。崇祯也是这么想的,就下诏赞扬他,拨款犒赏将士,让袁崇焕统帅所有的援军。但是此后遵化、三屯营被攻下,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杀,清兵则越过蓟州直奔北京。
计划在蓟州拦截皇太极的军队白等一场,袁崇焕只好领兵防卫京城,在广渠门外安营。声称“5年复辽”的袁崇祯没把清兵挡住,反而使北京陷入危险,这个反差有些大。
4、第四重因素:要求率军入京
崇祯依然选择再次信任!崇祯召见袁崇焕,慰劳一番,询问守北京城的策略,赐给袁崇焕御用食品、貂裘。直到此时,崇祯还是无比信任袁崇焕。但是袁崇焕此时提出一个零智商的要求。
史载,袁崇焕以兵马疲惫为由,要求率兵进入北京城内休整。崇祯不能同意,袁崇焕只好出城与清兵大战。在外敌临城时,全副武装的兵马要求进城,难道想逼宫造反?
显然,崇祯也是这样想的!清兵杀到,北京城怨言四起,“拥兵纵敌”之说流行。大臣则认为,袁崇焕想引敌逼崇祯签订城下之盟。加之皇太极的离间计,崇祯又召见袁崇焕,当场绑了下到狱里。
5、袁崇焕之死难解的历史谜团
后人多采信清朝所修《明史》,认为上述四重因素加上反间计,促使崇祯杀了袁崇焕。但《明季北略》有另一种说法,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更接受于历史真相:
毛文龙被杀,是袁崇焕早有图谋?是受皇太极蛊惑……袁崇焕因担心驾驭不了毛文龙,就与大学士钱龙锡商议,想出处死毛文龙的办法,随后袁崇焕被赐尚方宝剑。
此时明朝降将李永芳献策皇太极:如果出兵关内,毛文龙会从背后袭击,可以写信给袁崇焕,让他杀毛文龙,假装同意归还辽地。皇太极依计从事。袁崇焕果真同意,秘密回信。袁崇焕是如何算计的呢?原来他认为杀掉毛文龙,辽地可得,这个交换很合适。
有什么理由杀毛文龙?袁崇焕的办法是:奏请崇祯减少皮岛粮饷,引发兵变,借机杀掉毛文龙。于是皮岛8万人的粮饷,降至2.8万人。此举当时就引发争议:未有如毛师开镇9年,护持两国,复城献俘者。而庙堂诸臣,反生异议,裁减军饷,军饷一减,则将士灰心矣。
翻译一下:大明守辽,从来没有人如毛文龙这样,守皮岛9年,护卫大明和朝鲜两国,收复城池,抓了很多清兵。现在朝廷的很多大臣,反而对毛文龙有不同看法,要求减少皮岛军饷,真要这样,会让皮岛将士灰心啊。
《明季北略》认为:“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这个评价与《明史》截然不同:袁崇焕捏造十二罪擅杀毛文龙,此举和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杀掉,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袁崇焕之死的最大原因就是擅杀毛文龙,如果认为反间计是主因,那太小看崇祯的智商了。当然,《明季北略》的说法有多少可信度,也是存疑的。
答:反间计?不存在的。
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出任督师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昏招迭出,连犯十大滔天之罪,罪无可恕,不得不杀。
实际上,查相关史料,所谓的皇太极的反间计,疑点重重,可能纯属清朝史官凭空捏造,事实上并没存在过。
退一万步说,就算皇太极真的煞费苦心使用了所谓的反间计,但崇祯杀袁崇焕和他的反间计并无半毛钱关系。袁崇焕的十大罪证,历历在目,辩无可辩。
一句话,袁崇焕的死,和皇太极有无实施反间计,并没有什么联系。
绝不能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就认定是皇太极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有杀人于千里之外的技能。
这种情形,就好比我怨恨某人,诅咒他说,明天上班活该你被老板批。其实,此人一向工作懒散,被老板批是常有的事,明天他果然又被老板批了,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我法力无边,既可以让人荣、也可以让人衰,那我可担当不起。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皇太极的“反间计”是怎么出笼的。
最早记载此事的,是《满文老档》,其记载得非常简洁:“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
这段记载,一看就有问题。
第一,皇太极兵围北京城是崇祯二年十二月的事,如果其实施反间计,就应该发生在这段时间,那么其所记载的“二十九日”,就是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了。但是,崇祯“磔”袁崇焕,却是在崇祯三年八月,二者间时间跨度有八个月。那么,这句话就不是实时记录,写这句话,必须是在崇祯三年八月之后,即其真实性并不可靠。
第二,皇太极若真是在八个月前实施过反间计,但时间跨度如此漫长,他是根据什么得出袁崇焕就是死于他的计,而不是别的其他原因呢?换句话说,按照皇太极们的逻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只要他实施过反间计,袁崇焕不死就算了,袁崇焕只要死了,不管是死在八个月之后,还是一年之后,抑或十年之后,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都是他计策收到的奇效?
第三,彼时后金和明朝是敌对双方,皇太极如何导演反间计,如何遣返杨太监,这些细节他当然可以清清楚楚;问题是,杨太监回去之后,有没有见到崇祯,见到了崇祯,有没有像复读机一样把“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背给崇祯听,后金方面是无从得见,也无从得知的,则“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的过程,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猜测。
让人觉得更加难以置信的是,《清太宗实录》还把《满文老档》这条记载进行添枝加叶,着墨上色,绘声绘色地记:“先是。获明太监二人。令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监守之。至是还兵。高鸿中、鲍承先遵上所授密计。坐近二太监。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时杨太监者,佯卧窃听,悉记其言。庚戌,纵杨太监归。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
这段叙述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这些人学周瑜戏耍蒋干,所作的“耳语”声音肯定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小了,杨太监就听不清;大了,就不适合“耳语”的语境了,只能露馅、穿帮,自显其伪;再有,作为后金高层、军事要员,他们在“耳语”时,是说满语呢,还是说汉语?说满语,杨太监肯定是如听天书、一窍不通;说汉语,可不自显其伪?
被袁崇焕私自处斩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乃是使用“行间之计”的高手,曾诱杀了多名后金要员,其中一个名叫阔科的,被毛文龙押送入北京。当时,京师竟无一人听得懂阔科所操满语,最后,稀里糊涂地将之处死了。
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施行的反间计,其实是不存在的。
后人之所以相信有“皇太极施反间计”之说,一则清人所修《明史•袁崇焕传》里言之凿凿:“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二是《崇祯长编》有记:“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但,《崇祯长编》里只说杨春、王成德有代为向崇祯送信,没说告密。
实际上,“马房太监”,是一个等级很低很低的小宦官,根本就没有资格觐见皇帝。再有,崇祯平生最引以为豪的事就是铲除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其本人最恨阉人染指军政大事,又岂会轻信两个“马房太监”的片言只语而去杀边疆大臣?!
所以,“皇太极施反间计”之说,应该消停了。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应该有专业学者回答。我答只能是笑谈。 崇祯杀袁崇焕已做为反间计的最成功案例流传久矣。 现在问是真的吗?我答,只能老老实实的说,是真的。 真的是真的吗? 袁崇焕,手握重兵居要冲对抗强敌,千里救驾,却被疑通敌卖国而处以极刑。这怎么看都符合反间计的套路。当然,崇祯手上大明就亡国了。历史有清人来写。明白写下中了反间计。 那么,我们深问一句,如果没有反间的因素,崇祯有没有可能杀袁崇焕? 毕竟,袁崇焕的死,满城皆曰可杀。甚至到了袁崇焕的肉被人分食,不,被人抢食。 所以,没有反间的因素,崇祯会杀袁崇焕吗? 我个人认为,会。大概率会! 辽东的军队是对抗后金的前线,是京师的屏障。而后金大军偷过边防,直插京师,后果及其可怕。性质非常严重。以崇祯多疑忮刻的性格怎么判断这事都不为过。(我想,满朝文武满城百姓都在诅咒边将。)有人说袁崇焕来救驾可以释疑。不!你想啊,后金兵行动如风来去自如,你来了他闪了,但他可能只是拐了个墙角啊。你是来救驾还是来诈城?从事后来说,也可以认为是处死了内奸,皇太极攻城无望才最终撤兵的。结合袁崇焕在边关擅杀大将,可以说,袁崇焕当时或者事后被杀都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崇祯帝对官僚的一贯痛恨态度和杀也不足平忿的心理,袁崇焕必死! 反间计或许是有的。但,皇太极对北京的成功突袭是袁崇焕致死的主因。而皇太极的反间计更多是大清贴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