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赵王刘友富贵至极,为何最后却是饿死的?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刘邦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步入晚年变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特别是那些异姓王们,汉朝开国共封了七个异姓王。结果除了长沙王吴芮以外,其余的六个,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先后被废杀, 他们的封国则转入刘氏子孙手中。
长沙王吴芮之所以能躲过这一劫,一个是他当王的地方,地处南蛮荒夷之地,地盘是异姓王中最小的,另外一个还需要他安抚那些少数民族。
公元前195年,刘邦曾杀白马,和诸臣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但由于继位时才16岁,还未成年,刘盈继位后,吕后掌控朝政大权,萧何继续为相国。朝政大事内,皆取决于吕后,外事决于萧何。惠帝只有拱手垂听的份。
但汉朝是在秦末的乱世中建立起来的,当时全国都是一片民生凋敝的景象,所以国家的要务在于休养生息。那时的国家基本上无事。惠帝二年,萧何去世。
萧何去世前,惠帝问其身后安排,萧何推荐了齐相平阳侯曹参。萧何去世,曹参继为相国。
吕后在这期间,开始算起旧账来。
当年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身边的嫔妃多了,个个花枝招展,谁看了不喜欢?而此时吕后已经人老珠黄,所以,刘邦的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哪些嫔妃身上。这让吕后是饱尝深宫寂寞之苦。
现在她说了算,开始对这些人进行疯狂的报复。有的打入冷宫,有的则处以极刑。就像和他争宠最厉害的戚夫人,把她直接做成了“人彘”,以泄心头之愤。他的儿子刘如意则被毒死。
当年刘如意的封地,是在赵地。他一死,那里空出来了。于是就把刘邦的老六儿子刘友派到赵地,当了赵王。
此时的吕后野心膨胀,正在大力发展吕氏势力,对这些刘姓王爷是连拉带打。
公元前194年,刘友在去赵地赴任前,吕后做主先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这是皇太后的赐婚,是天大的荣耀?不由刘友不从。同时,嫁过去的侄女,只能做王后。
不管是什么原因,刘友对这桩婚姻打心眼里感到别扭。
把侄女婚赐给他是给了他很大荣耀吗?刘友总觉得是给自己身边派来了一个卧底,这样一想起来就起鸡皮疙瘩。你想,在这种行情下,他对王后哪里还能有一点怜香惜玉之心?躲都躲不及呢。所以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其他的姬妾身上。
就这样,吕王后今天盼,明天盼,总盼着刘长能眷顾自己,至少给自己来个雨露均沾也行啊。可是她望断云霓也没有盼来一丝雨露呀。
自己这里是干涸的处女地,那边的姬妾却是雨露滋润,这反差得多大!而且这一等就是十年之久。
吕王后又一开始的盼望,变成了哀怨,进而又由怨恨,变成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公元前181年正月,吕王后在恼怒之下离开王府,回到长安。她开始在吕后面前诽谤刘友,诬告刘友曾经说:“吕氏怎么能封王,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收拾他们。”
“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
侄女一回来,吕后其实早就知道信了,以为是夫妻之间闹了一些小矛盾而已,并没有引起重视。担当侄女汇报了刘长的反状,顿时大怒,立即召赵王刘友进京。
刘友来到京城后,吕后把他安置在官邸里给凉了起来,不接见他。
其实吕后早就清楚,刘长并没有狗胆说这些反话。但是她知道深闺的寂寞。因为当年刘邦就是这么对待她的。所以,对侄女的遭遇深表同情。
吕后心里想,既然已经撕破脸皮,这个老六也没必要留了。你让我侄女性饥渴,那我就让你胃饥渴。
于是派护卫队将他围困起来,不给他饭吃。刘友的臣下有偷着给送饭的,就抓起来问罪。
刘友饥饿期间,还作了一首诗歌(幽歌),以抒发哀怨愤懑之情。
吕家专权啊,刘家完蛋啊,
我堂堂赵王,硬给我王后,
王后心眼坏,给我穿小鞋,
女人乱国家,皇帝不知道,
没人帮助我,让我沦落此,
我想出去啊,老天评评理,
后悔已晚矣,不如早归天,
就要饿死了,谁来可怜我,
吕家不讲理,天为我报仇!
唱着唱着就没劲了,由大展歌喉变成了微微的呻吟,刘友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刘友死后,按照民间葬礼,把他埋葬在长安百姓坟墓的旁边。因刘友是幽禁而死,所以给他上谥号为幽王。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刘友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第六子,刘友身为刘邦之子,所以后来他被封为淮阳王,后汉惠帝刘盈登基为帝,吕后掌权临朝听政,当时的赵王是刘如意,吕后因为刘如意之母戚夫人和刘如意曾经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吕后掌权后,就对戚夫人进行了迫害,同时刘如意也被毒杀。
刘如意被毒杀后,赵王之位空缺,于是刘友被封为赵王。但是后来吕后却把刘友叫到京城后,把他软禁,并且不给他食物,最终赵王刘友被饿死在软禁之地。
那为什么身为赵王的刘友最后会被饿死呢?
其实,主要原因是吕雉掌权,当时刘友虽然是赵王的爵位,看似尊贵,但其实却受制于吕雉。当时不仅赵王刘友,连他刘邦之子都受到吕雉的打压。
吕雉掌权后,虽然说的是刘吕一家,但做的却是背刘向吕之事,他打压刘室宗亲的同时,又大封吕家之人来稳固地位。
吕雉为了她的地位不被威胁,就会对刘室宗亲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当然她也知道大汉皇帝毕竟是刘姓,所以她在打压刘室宗亲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安抚,用联姻的方法来维护刘吕两家的关系。
因此吕雉就把吕氏家族之女嫁于刘氏藩王,其中刘友就是其中一位。
在吕后的主持下,刘友娶吕氏之女为王后,但刘友并不喜欢她,然而刘友因为吕雉的权势又不能拒绝。
刘友娶了吕氏之女为王后之后,他又喜欢了别的女子,因此刘友的王后非常的生气和嫉妒,所以她就跑到吕雉那里说刘友的坏话,说刘友在吕雉去世后,会收拾吕家的人,说刘友有反心。
吕雉听后大怒,于是就把刘友叫到京城,刘友进京后,吕雉就把刘友软禁了起来,并且还不给他食物,最终刘友饿死于禁所。
刘友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六子,本应荣华富贵,为何最后落得一个饿死的下场呢?
汉高祖十一年三月,刘友被刘邦封为淮阳王。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去世,刘友二哥刘盈继位,奉吕雉为皇太后,吕后临政涉朝。
汉惠帝元年,吕后派人毒杀刘友的三哥刘如意,封刘友为赵王。这可以说是刘友生前最好的时光了,而刘友被饿死的原因却出来他妻子身上。
刘友的妻子是吕后的亲戚(是女儿还是侄女无法考证),但就是因为刘友不喜欢这个女人,故意疏远她,于是刘友妻子一气之下跑到吕后面前说刘友坏话。吕后便把刘友召唤进京,软禁起来,不给饭吃,最后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但是不得不说,吕雉和武则天这两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确实有大本事。吕后属于汉朝,我们现在以汉人自居。武则天出生唐朝,现在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
优秀!😄
唐中宗李显两次称帝,为何都被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唐中宗李显,这个出身高贵,本该有所作为,却做了一生傀儡的皇帝,被母亲、妻子、女儿玩弄于股掌之间,归根结底,是源于他的懦弱和昏庸。
李显的运气很好,身为武后第三子的他,本无缘皇位,却因生性懦弱,便于控制,被母亲武则天推上了皇位,他若是知道自己的下半生一直被女人所掌控,怕是死也不会当这个皇帝。
登基
显庆五年(660年)之后,高宗李治总是头晕目眩,并伴有两眼模糊,影响到了对政务的处理,武则天瞅准时机,借帮忙处理政务为由,培养自己的势力,日积月累,竟逐渐将朝政掌握在手,随着高宗越病越重,武则天开始着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她先是将原太子李忠废掉,立她的儿子李弘为太子,李弘死后,她又立二儿子李贤为太子,李贤颇有作为,受李治与朝臣称赞,武则天害怕李贤继位后不好控制,便以“谋反”之名将其废掉,思前想后,武则天决定立自己的三儿子李显为太子,李显为人懦弱,便于控制,是个当傀儡的好材料,而李显呢,白得了个太子,正得意呢,殊不知他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李显于十二月甲子日继承皇位。
被废
李显登基之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憋屈的生活使李显十分不满,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一国之君”李显呢?他开始试图反击,他听从韦后之计,重用其亲戚,欲建立自己的势力,他将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再提拔其为侍中,托孤大臣裴炎不同意,认为这过于草率,唐中宗怒怼道:“就算我要把天下给韦玄贞也是我的权力,我的自由,更何况一个侍中之位?”裴炎心想,既然你不信任我,那就休怪我无情了!他直接将这话原封不动送与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心想给你脸了,敢拉帮结派,于是怒火中烧的武则天将李显废为庐陵王,赶出了长安。李显身在乱局,势力单薄,却不知韬光养晦,听从韦氏的枕边风,提拔其亲属,随意升降官员,引起武则天不满,还说气话,把裴炎逼到了政敌武则天手下,这次被废就可见其毫无本事,昏庸至极。
再次登基
被废后,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房州,在他被废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不久唐睿宗逊位给武则天,武则天上位后,杀李唐子孙无数,再加之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以“匡复庐陵王”为旗号叛乱。这些让李显很害怕,经常作噩梦,韦后跟在他左右,常劝慰他,这让他坚持了下来。也许是运气好吧,武则天称帝后不知立谁为太子,经狄仁杰建议后,还是觉得立子为妙,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假称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召回李显及家人。同年九月,李显又重新成为皇太子,这次,李显学乖了,不再仵逆武则天,积极讨好武则天,他将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侄孙武延基,却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则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即梁王武三思的儿媳,这使武则天很满意。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当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一同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迫于无奈,禅位于李显。李显于通天宫再次登基。
悲惨结局
李显再次登基后,不吸取教训,一意孤行,追封韦后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与朝政,将神龙政变之功臣却加以疏远,这为其悲惨结局理下了伏笔。韦后参政后,欲学武则天,借与武三思亲家关系横行朝堂,结党营私,把控朝政,将李显再一次架空,甚至与武三思通奸,李显对此无能为力,或者说李显在纵容,在忍让。
李显无休止的纵容与忍让,换来的是韦后气焰更加嚣张。不仅如此,她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也让人省心,安乐公主长得漂亮,深受李显韦后宠爱,从小就骄横无礼,李显登基后,更加无所顾忌,卖官鬻爵,奢靡无度,随意辱骂太子,甚至要求李显封其为皇太女,要不是群臣反对,李显也许真同意了。见李显不同意,她竟与母亲联手将父亲李显毒死(尚有争议),李显这一生,两次称帝,却一生都在被女人玩弄,作了一辈子的傀儡,在他二次为帝后,不吸取前朝之鉴,让韦后参政,最终,他吃下了由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真可谓“死不足惜”!
李显被女人玩弄,与武则天的影响有关。武则天称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她的称帝,对她身边的女性发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她身边的女人,无形中有了榜样。她活着的时候,她们惧怕她,同时也想的威福。她一死,这些常年在她身边,如太平公主和韦皇后,她们也想学武则天当皇帝,她们认为她们离皇帝一步之遥,因此,太平想与玄宗争,韦皇后不顾中宗对她的感激信任和依赖,丧心病狂‘毒死中宗,要学武则天当女皇,但他们都没有武则天的本事,都最终走上了绝路。最后再说一下中宗,事实证明武则天当皇帝是正确的,中宗和相王都不是当皇帝‘料,要是他们早早当皇帝,唐朝在他后手里完蛋也不定。中宗根本就不懂帝王之术,先是说要把天下给岳父,后又因曾与韦皇后共患难,过份放纵韦皇后,倒致韦皇后逐渐有了非份之想,走到最后谋害亲夫自己当女皇。真是苛葩。
唐中宗李显是在高宗李治去世后上位的唐朝第四位皇帝。他的母亲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女皇武则天。由于武则天在高宗李治时期就参与朝政,因此手中权利可谓十分了得。中宗李显继承皇位后,擅自重用皇后家人,遭到武则天反对,进而被废皇位。
第二次重新登基是在武则天晚年时期,虽然第二次登基之后有了话语权,但是宠信自己老婆的缺点依然没有改正,最后被自己野心勃勃的老婆韦皇后害死,结束其悲剧人生,我想题主所说被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是指这两个女人。那么我们就详细说明一下中宗李显和这两个最亲近的两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高宗李治去世之后,儿子李显继位,就是唐中宗。高宗李治期间,由于身体原因,武则天经常陪伴皇帝李治处理朝中大事,高宗李治也非常信任武则天,久而久之,野心勃勃的武则天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权利越来越大。到高宗李治去世的时候,可谓权倾朝野。
中宗李显由于性格比较软弱,继位之初朝中大事很多必须请示武则天之后才能实施。大权基本被武则天所掌握。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宗李显越来越反感自己母亲的干政,私下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任用自己岳父一事上由于没有和母亲武则天请示,遭到武则天责难,最后被手握大权的武则天强行废掉皇位。被贬为庐陵王,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软禁生活。这时候他的另一个非常亲近的人,也就是他的老婆韦氏尽心陪伴李显的软禁生活,正所谓患难夫妻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随着武则天逐渐年老体衰,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幸得老臣狄仁杰多次劝谏后,重新把废掉皇帝的李显册立为太子,并召回长安。后在大臣张谏之等的帮助下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禅让皇位,重新回到皇帝宝座。这次重回宝座的中宗李显由于母亲武则天已经去世,因此自己开始大权在握,拥有话语权。并开始大量提拔自己老婆韦皇后的家人亲戚。以致最后大唐江山的大部分权利都被韦皇后家族群掌握。并且韦皇后勾结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在朝中结党营私,大搞权钱交易。使得朝廷上下腐败盛行。
韦皇后为人歹毒凶残,而且野心勃勃,妄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在后期,残忍的韦皇后为了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一起把唐中宗李显毒死,妄图窃取更大权利。后来被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一起发动政变,斩杀韦皇后和其家族成员,避免了大唐江山再次陷入没落之路。而中宗李显也走完了其软弱悲剧的人生。
杜牧“赢得青楼薄幸名”,在唐代,青楼女子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将“青楼女子”分开解释了。事实上最早出现的“青楼”并无贬义,可以说带有褒义的原意为“青漆粉饰之楼”的工作场所,指的是华丽甚至豪华高档的建筑,老漁在这里要多一句:类似于当今的高档会所北京的“天上人间”,“郑州皇家一号”,“厦门红楼”歌舞场所。到了唐代以后“青楼”有了其专指性,比起当时勾栏瓦肆间类似于当今的发廊,洗头房,洗脚房的按摩房的“平康里”“平章”等娼妓集中之地,“青楼”多了许多清雅端庄的高贵感,用当今的话叫“高大上”。再说在“青楼”里工作或从业者。青楼工作者多为女性,统称“妓女”。传统上“妓女”一词多为贬义的蔑视,其实这也是传统的误解。妓女,是指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从事艺术服务的女子,属于消遣娱乐行业。历史上妓娼有别,妓者卖艺不卖身(不包括暗箱),娼者包括卖身。古代青楼属清雅之地,文人墨客多去,这里也是卖艺的艺妓展示自己才华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就出身于艺妓。词性为中性的“妓”字,原则上不存在贬义,只是中性词的随机性决定了“妓”字被利用后产生的褒贬效果。所以说古代的“青楼女子”应该是类似于现代的高档娱乐会馆以及大众化的歌厅舞厅等民间娱乐场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遣怀》,题目的“遣”字表示诗人责问自己:扬州的十年里纵情于声色,就像一场梦,醒悟反省,感触到得来的却是青楼逍遥中的一个薄情郎的名声。(图片来自网络)
1.大唐的青楼女子们就像艺人一样,自身的才艺就是收入的来源。她们就像是在一个大型的娱乐公司一样,根据自身条件和才艺,按照各自的分工,维持着生活,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在一些满是知识分子的宴会场合中,她们承办着该宴会的大部分娱乐项目,充分地与宴会中的客人进行互动。有的姑娘负责演奏乐器,有的姑娘负责唱歌,有的姑娘负责跳舞,还有的姑娘负责和客人作诗聊天。但光是这样的分工还不够,因为晚会里少不了主持人。
2.大唐的青楼女子分三类,一种是地位比较高的,专门接待文人才子的一类女子。这样的女子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百分百的纯才女。她们多半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才名出众,还喜爱和才子交流。这种女子就像今天的艺人一样,如果有哪位名士愿为她大费笔墨,那她一定会名气大增、身价大涨,在年老色衰之前,生活无忧无虑。而在大唐宴会上充当主持人的青楼女子,比才名出众的女子要更胜一筹。她们不仅博学多才、能歌善舞,还要在不让人反感的条件下做一个能说会道的姑娘。
3.大唐对这些青楼女子中的主持人有专门称谓,叫“都知”。在当时酒会特别流行的时候,郑举举、薛楚儿和颜令宾三位都是有名的主持人。这三位虽然没有像薛涛那样留下自己的作品,也不像杜秋娘那样有着进过宫的经历,但她们依然被历史铭记。而之所以被人铭记,大概就是因为她们那让人称赞的言谈举止和无法忽略的个人魅力。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说起古代的青楼女子,人们一般会想到妓女,也就是娼妓。但实际上,古代娼和妓是有区别的:妓指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来从事一定艺术服务的女子,如歌姬、舞妓,人家可是凭本事吃饭,属于演职人员;娼则不一样,没啥技艺只能靠出卖肉体换取收入。古代的青楼属于清雅之地,文人墨客、特别是那些怀才不遇或对现实有点小牢骚的人特别喜欢去这里找点小安慰,相当于去娱乐圈消遣娱乐一下吧!
唐代娱乐业已经很发达,原因在于唐代可是大唐盛世!有钱的金主很多,寻刺激的无聊找乐子的市场刚需很大啊!
话说杜牧,生在晚唐靡靡之风之际,又是宰相杜佑之孙、高干子弟,再加上小杜的文采举世公认,怎么着,妥妥的一个一顶一的公子才子加金主呀!这样的人要是今天上《非诚勿扰》能不能让美女们抢人打起来?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咖牛人,却没能与心爱的女人在一起,最后只能怅然若失、以诗感怀: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在扬州的难忘岁月而作。
在扬州那年是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这时的杜牧三十一、二岁。
扬州,历来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诗篇,可是在这些诗篇中,却都抵不上杜牧的一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仙李白也来过扬州,他也写过有关扬州的诗句,可是与杜牧比起来,终究是多了一点矫情与妩媚,仍没有杜牧的这句诗来得直击心灵,震撼到人的内心最深处。
我们抛开诗里边有杜牧借诗发泄自己对现实的牢骚和不满,单就怀念本身即让我们联想,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能让杜牧如此惆怅、哀婉、感慨、悔悟、自责,感叹青春流逝,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悲伤?!
诗中的女子是个情窦初开的歌妓,年芳十三,在这里要说明,在古代十三岁就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年纪了,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即可结婚。杜牧很痴迷地爱上这名女子,杜牧用“十年一梦”来表达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像梦境一样美好,但是,好景不长,杜牧因为有了新的差事被调往长安为官。在前途和女人面前,杜牧选择了前者。
我们无从知晓他们为什么没能在一起,是他变了心?还是她不肯远嫁?还是另有隐情?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青楼女子也有爱情,感情同样是真挚的。说戏子无情那是贬损的话。既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又有多少无情者?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古代包括唐代,青楼女子只是一种职业。人家可能只卖艺不卖身,也可能是职业习惯地逢场作戏,是你小杜自作多情也说不定!再者,青楼女子这种职业自古就是低人一等的,她们是属于供人消遣娱乐的社会最底层,能够攀上高枝儿的毕竟凤毛麟角,能够提前走出青楼而不是“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应该都是幸运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