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小编 71 0

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兵马俑是陕西省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发现的。

1974年3月,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一号兵马俑坑。

1976年4月、5月在一号俑坑的两侧,又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每个坑的大小、形状、出土器具各有不同。

1974年3月临潼大旱,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瘠的砂石地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临潼县文化馆主管文物工作的赵康民先生闻讯立即赶到现场,让农民把挖井的工程暂停,搜集了已经散失的文物,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清理。 这一发现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家文物局随即派出考古、文物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决定由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

考古队于1974年7月15日进入考古工地,经过一年多精心的钻探和试掘,发现这是一座大型的兵马俑坑,即1号俑坑。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深4.5~6.5米,面积达14260平方米。根据试掘部分陶俑、陶马排列的密度推算,1号坑内有陶俑、陶马约6000件。

1976年在1号坑的北侧,又先后发现了2号和3号兵马俑坑。2号俑坑位于1号俑坑的东端北侧,两坑相距约20米,2号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距现地表深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

3号俑坑位于1号俑坑的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3号坑的平面呈不规则的“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陶马70件。1、2、3号兵马俑坑的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目前,1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计4000平方米),三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2号兵马俑坑正在发掘。3个俑坑内现已发掘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战车3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40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其他遗迹、遗物。陶俑、陶马的大小和真人、真马相似,种类众多,有车兵、步兵、骑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为什么说秦始皇的陵墓中有水银,而且深度达到35米?

先来看段史实

(西汉)司马迁:《史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关键词: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有了万历陵的先车之鉴,国家明文规定在技术未成熟之前不准再挖掘任何帝陵。

所以在勘探秦始皇陵之前,专家参考了大量文献,以求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

也可以说,这是有关记载中,可验证的,也是唯一能验证的一条。

一般汞量测量的方法有三种:1)土壤汞量测量,2)壤中气汞测量,3)α杯氡气测量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封土中发现了大量的汞含量异常区,且约中心位置,波动越强烈,这充分说明了其陵墓中大量的水银挥发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那么为什么有水银存放在其中呢

像齐王墓,吴王阖闾墓中,都有水银的详细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炼丹家,早就掌握了加热硫化汞,取得水银的技术。

偶然发现,这种在空气中极易挥发,且伴有剧毒的物质,可以让尸体,陪葬品长时间保持不腐,这使得水银成了陪葬的必备品。

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恃的秦始皇,必要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阵仗来厚葬自己,这势必要使用大量的水银。据专家推测,秦始皇陵预计有100吨的水银,这在如今,也让人瞋目结舌的数字,在当时显然是不可思议的工程。

在常温条件下也可以挥发的水银,同时也劝退了许多慕名而来的盗墓者。

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秦始皇陵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大量的水银。

根据勘查,确实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汞含量异常,学者认为如果地宫打开过,汞会很快挥发。因此初步证实了秦始皇陵内含大量水银的说法。但是有人认为盗墓的洞穴太小,挥发需要时间,如果洞穴后来因坍塌或人工重新封闭,水银也不会完全挥发。还有人认为秦陵已经被盗,但后来经过修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指出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七十余万人。凿穿了三层地下水,灌注铜水来填补缝隙,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来模拟江河的流动,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陵墓中还有许多机关。为了防止泄密,在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又下令将工匠封闭在地宫内城和外城之间。从科学探测和局部发掘来看,地宫里存在许多金属物质,也有很好的排水系统。至于地宫究竟有多深,学界争议很大,从20米到50米说法不一。

水银探测则发现强烈讯号区只集中在封土正上方小平台,且分布图形似乎有江山地形的轮廓,与史书一致,而周边其他地方皆未有同等强度的水银异常区,所以唯一来源只可能是地宫。至于历史记载的项羽盗墓焚烧等传说,考古界已经有共识他闯入的是兵马俑区和周边建筑群,也是兵马俑坑道诸多焚烧痕迹的证明。总之究竟为何漫长岁月中天下人皆知位置的秦始皇陵从未被盗成功,或有些许谜团,一切只能待开挖那天才能真相大白。

首先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的人,其二就是有史书记载。《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意思就是说,用水银浇灌出了当时国内的大河江流。这些水银被灌注在地宫之中,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应该有一片地方,水银里的汞的含量,应该明显增加,而且根据这些水银的分布,应该能绘出大概的国内江流的分布图。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秦始皇陵地宫在封土堆的正下方,距离地表有35米深,东西长170米,宽145米,如此大的地方,专家对水银浇灌的用量做了一个估计,大约在100吨左右。司马迁的记载属实,地宫之内确实有水银,而且确实如史书中所载,浇灌成了海域分布图。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这些水银大部分都是在秦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巴寡妇的女子,她找到了一个富含丹砂的洞穴。在当时这个寡妇利用自己的丹砂行业让自己成为了秦朝一个比较大的富豪,在当时人们也是通过炼丹来让自己长生不老的,虽然这个方法最后我们都知道是不靠谱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就是相信这样会让自己长生不老。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_兵马俑发现和发掘过程?

而秦始皇对于炼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当然了秦始皇更感兴趣的是能否让自己长生不老,在统一六国之后这是他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当时他专门请到了这个巴寡妇来到了自己的宫中,还专门把这个女子封为清妃。当然了秦始皇没有兴趣来临幸这位寡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这个人可以为自己炼丹。而在后来人们惊讶的发现,丹砂燃烧提炼出来的东西就是水银,因此他们相信水银就是能让自己才行省不老的东西,然而在那个时候秦始皇已经快不行了。所以当时巴寡妇只好把所有的水银都放进了秦始皇的陵墓之中,以希望他在那边可以过的长久一点,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陵墓里有水银的原因。在加上当时巴寡妇把所有的存货基本上都放进了秦始皇的陵墓之中所以堆积起来有将近35米之深。

第一个发现秦始皇陵的人?

秦始皇兵马俑第一个发现的人是下和村的农民。

秦始皇兵马俑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

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1976年—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

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0多个修复组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

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兵马俑的第一个发现者是一个农民,姓杨,在兵马俑博物馆一提到老杨,大家都知道,就指的是他。老杨,本来是在田间打水井,有一次打水井,打到了很多的,陶瓦片,起初老杨并不是很在意,原因是这个附近很多农民在田间干活,打井时都会发现这种陶片。

后来老杨继续往下打,发现这陶片有点不对劲,因为带颜色,后来又发现有的做成人形了,于是老杨赶紧上报给文物机关,经文物工作者鉴定之后发现,这就是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坑

真正的秦始皇陵墓到底有没有找到?

有找到,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桶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调查发现,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但没有打开

秦始皇墓太大,而且土质含汞量比较大,传说中始皇陵有三层每层都充满了水银,秦始皇的棺椁就漂浮其中。因为中国目前的考古发掘水平还没达到,所以发掘行动一直搁浅,日本曾一度想帮助中国发掘,可因为其收费较高且要求部分文物需归期所有而遭到我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