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天中塔的传说?
天中塔,也称“天中柱”,高59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这样的高度显然有些寒伧。不过,设计者巧妙地把它建在两条大道的中心环岛之上,四周有广场和绿地将那些高楼大厦远远隔开,只让车辆在它身边穿梭,倒也衬托得挺拔高耸了。
这座塔,为何冠以“天中”二字呢?
古人的思想,总会受到唯心主义的影响。
我们的祖先认定:华夏是天地的中心,豫州是华夏的中心,天中山又是豫州的中心!
天中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境内。
相传,那位赫赫有名的周公曾经特意莅临此地,立起土圭,测量日影,“用数据说话”,认定了“天地之中”的原点。兴奋之际,命令手下搬来石块、覆上泥土,堆成一座小丘,作为标志。
于是,“天中山”横空出世!
那些年,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宣传与造势,打算用“天中市”的气派名称,来替换“驻马店市”的俗气味道。街头巷尾,缀有“天中”字样的商业招牌,也很是不少。
可惜,2010年8月,河南省登封市凭借嵩山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观星台等厚重底蕴,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名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随之,驻马店市“天地之中”的色彩黯淡了许多,甚至有了“山寨”的嫌疑。更改市名的愿望,也只能伴着一声长叹,压在心底了。
天中塔虽然不高,却分为56层,乍看有些密檐式佛塔的模样,但在塔顶立了一根不锈钢标杆,直刺天空,又有了几分现代的进取意味。
塔基是一个直径50米的环岛花坛,中间又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瓷砖砌成一个八卦图案,让它有了中国的和中原的味道。塔的底层是四块巨型花岗岩浮雕,刻着与这个地区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和名人,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个城市的名片。底层以上的十层,是石、陶、玉、青铜、甲骨文化和古兵器等各种图案的浅浮雕,为了醒目,图案涂成黑色,更有了厚重的感觉。
天中塔的一侧
这座方形、锥状、白色的天中塔,静静立在一派车水马龙之中,被有心人端详着和阅读着,也被无心人忽略着和冷漠着。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四块浮雕,是天中塔的精髓。
第一块浮雕,盘古开天地;第二块浮雕,周公定天中;第三块浮雕,梁祝化蝶;第四块浮雕,天中五杰(李斯、韩非、桓宽、范缜、干宝)。
盘古开天地
周公定天中
梁祝化蝶
天中五杰
李商隐为什么要“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不是剪东窗烛或剪北窗烛呢?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厚,遗憾的是,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王氏便去逝了。
两人结婚后的十几年中,李商隐四处飘泊,无法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巴蜀在下雨,而我在想你;雨越下越大,思念越来越深。在孤寂的暗夜里,在孤独的命运里,思念与情感一时间如潮水袭来,不也如那涨秋池的秋水一般吗?你可知道,此时此刻潮湿的思念一下子淹没了暗夜里的我,可是这种思念如何才能让你知道呢?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是为了“夜话”。古代那个蜡烛点的那个时候,时间长了之后,它的那个灯芯,就会变长而且分叉,为了保证烛火明亮,所以要不停地去剪烛。
为什么要让烛火明亮呢?是因为要让暗夜不暗,是因为要和你西窗夜话,是因为要在那一晚的重逢之夜,和你说尽今晚我在巴山夜雨中的不尽的思念。
所以,因为思念,诗人竟然可以穿越时光,从这一晚望到“共剪西窗烛”的那一晚。这就是孤独中的一丝温暖、黑暗中的一缕光明啊!只要有那一晚,有可以“共剪西窗烛”的深情倾诉的那一晚,那么这一晚,今夜“巴山夜雨”中的凄苦、孤独、思念与深情都算有了寄托,都算有了回报,都是值得的。
那为什么是西窗剪烛呢?我想应该是西窗有两人共同的回忆,就像写情书,要写到两人一起漫步的街的名字,你要问为什么是张三街不是李四街,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涨秋池”看似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实则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这个话题主要看窗户与季节的关系,有春夏秋冬,就有东南西北,一一对应。
东窗。东窗属春,是暖意。文同《东窗》“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陆游《东窗》“东窗且复焚香坐,闲看微云自卷舒。”
但东窗也有不好的意思,就是容易出事,古人说“东窗”宜密谋造反,滋生恶念。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四记载:相传秦桧杀岳飞时,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策划。后来秦桧死了,在地狱里受尽千般苦。其妻王氏便给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探访。秦桧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元代孔文卿依此传说作杂剧《秦太师东窗事犯》,昆剧《疯僧扫秦》是据其第二折改编的。
南窗。南窗属夏,主炎热。宋曹勋《冲啬书事》“山居终日不开门,室有南窗气自温。”宋陈著《到西山怀赵景文》“晓日南窗一暖烘,采薇人去与谁同。”其实中国传统建筑,窗户多朝南,南窗也泛指窗户。陆游《入省》“今朝凉冷文书少,隐几南窗听转雷。”
西窗属秋,主凉爽。宋邵雍《不寝》“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宋方岳《以梅送王尉》“夜寒梦到西窗竹,明月一床冰一壶。”
西窗还有一个含义西”宜挑灯夜读,剪烛谈情。”白居易《对琴酒》“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一出,“西窗剪烛”成为夫妻夜读的固定意象了。宋连文凤《中秋夜坐》“寂寞无如此夜坐,西窗剪烛读离骚。”元钱应庚《八声甘州 和邵复孺》“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直到王国维还有“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不堪重梦十年间”的词句。
北窗属冬,是寒冷之风。宋王蔺《中塔悟空禅院》“重到招提恰两年,北窗风雪接衾眠。”陆游《初夜》“奇寒不可耐,归对北窗灯。”
但诗人似乎更喜欢夏季北窗下的凉爽。陆游《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岁月不相贷,布谷忽已鸣。新夏亦自佳,北窗绿阴成。”宋杨愿《与王伯刍》“冷官厅事客来稀,种绿阴阴结夏帷。忽得君诗惬人意,陶家风到北窗时。”宋宋自逊《五月菊》“东篱千古属重阳,此本偏宜夏日长。会得渊明高卧意,故来同占北窗凉。”
东南西北的窗户都讲了,看来西窗更适宜剪烛读书。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以其时空交错的回环往复所造成的无穷韵味而名留诗史。但细究这首诗的用语,"西窗"似是一个古代文学中常出现的词汇,与"东窗"、"南窗"、"北窗"共构了"窗"意象的隐晦涵义。
那么,这四面"窗"究竟指代了什么呢?
首先,这就不得不提到"东"、"西"、"南"、"北"所蕴含的意义。在古代社会,这四个方位与五行、时序与颜色都存在着观念上的联系。因此,《夜雨寄北》中的怀人之想自然也是在"西窗"生发而涨满"秋池"。"西窗"的使用工具首先就满足了这种古代常识认知下的对应关系。
经过上文的解释,"秋"与"西窗"便得以联系。而在古代文学中,又有"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的文学传统,"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由此成为文人骚客乃至"秋闺怨女"颇得感触的季节,这样来看,西窗相聚便成为他在清冷的秋色中关于故人怀念的畅想。小小西窗二字,包孕了这种时序的对应以及深厚悲秋传统下文学的积淀,充满了含蓄典雅的韵味,这种诗意的表达甚至传承到了当代。
不管是西窗所代表的秋,亦或是秋季所生发的愁,事实上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这种观念自中国古代神话作品便可见一斑,无论是夸父逐日不成后身体化为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还是烛阴之神开目为昼,闭目为夜,都是将人类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进行联系。在当今时代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十分幼稚,但却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青少年时期浪漫热忱的想象与天真的情怀。在这种悠久传说统摄下的"西窗"之说也称为中国古代文人不言自明的典实,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雅丽墨香之中。
伦敦塔是大本钟吗?
伦敦塔和大本钟不是一回事。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是英国伦敦一座标志性的宫殿、要塞,选址在泰晤士河。
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
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伦敦塔是一组塔群,其中心是一座诺曼底式建筑的白塔,这是塔内最古老的建筑,也称为大塔和中央要塞,高三层,在其上端建有塔楼,除东北角塔楼为园形外,其他三个塔群都是方形。白塔高90英尺,墙的根基部分厚15英尺,上部厚11英尺。白塔的四周有内外四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作为内层防御性的是13个塔,以威克菲塔,白塔和比彻姆塔最为有名。作为一外层防御的有中塔,井塔等6个塔和2个棱堡,在最外层的四周还没有护城壕作为监狱,这里关押过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也曾被囚禁于此。白塔内的圣约翰教堂是现存教堂中最为古老的一座,整个教堂按典型诺曼底式结构修筑,显得宏伟肃穆。
伦敦塔本来是为控制整个伦敦城而建,占地18英亩,因为经过两代君主的扩建和整修所以它也反映着英国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 伦敦塔如下图所示。
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钟塔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每15分钟敲响一次。塔钟用人工发条。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著名地标“大本钟”的钟塔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英国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转换时会将钟停止运行,进行维修和调试。 大本钟塔楼四面装有四个镀金的大钟。塔楼的名称来自安置在里面的巨钟——大本钟。“大本钟”从塔底到塔顶共有393级台阶。在英国,它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要地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的一年。 大本钟如下图所示。
不是。伦敦塔和大本钟是两个不同的建筑物。伦敦塔是位于伦敦市中心北岸泰晤士河边的一座古老城堡,建于11世纪,历史悠久,曾经作为皇家宫殿、监狱和军火库等多种用途。而大本钟是位于伦敦议会大厦的钟楼,是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伦敦的著名景点之一。大本钟建于1859年,高96米,钟面直径7米,钟铃重达13.5吨,每小时敲响一次,声音可听到10英里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