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购物经历让你觉得自己膨胀了?
其实我是一个蛮节约的人的,平时花钱都是有目的的,还有实用性,不实用的东西,一般我都不会选择去购买。
要说到哪次购物经历让我膨胀了,应该就是我买了周大福的传承手镯一万多块钱呢!
我结婚的时候老公家里面并不富裕,但是依旧给了我结婚用了三金,这三金加起来都没有超过4000块,那个时候我觉得蛮可以了,只要老公喜欢我,什么都行。
现在的女孩子越来越喜欢攀比,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今天你买的什么衣服,街边的几百块钱的都不入眼,还一定选大牌的,别管穿的好不好看是大牌就行?我多少被这些熏陶了,后来,在发年终奖的时候奖金高了,大概有九千来块钱这个劲儿吧,加上我的工资也就一万二三了。
也不敢和老公打招呼,直接拿这些钱让代购从香港给我买回来了,传承手镯戴在手上,喜悦感是挺足的,过年也让我风光啦,老公知道后只是说了我两句,也没怎么着,但是我自己觉得心虚,觉得这个钱花的不值,毕竟价格在那里,是我唯一一件比较奢侈的首饰,所以我还是把它当宝贝一样放在我的梳妆柜里。
我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吃火锅,重庆火锅是我的最爱。脆脆的毛肚和黄喉、七上八下煮到打卷的鸭肠、嫩滑麻辣的麻辣牛肉、炸到口感酥软的小酥肉、入口即化的冰粉,再配上解辣的豆奶,天呐,太幸福了吧。
应该是我买车的时候吧,结了婚了,我家比较穷,但是老婆家比较富裕,我想买车,跟老婆还闹了点不痛快,才将车买了回来,买的车不是这个小数目15万,老婆家出了首付的钱,其他的都是我们两个人月供。
刚提到车的时候是心血,每天开着车东奔西跑的约上三五个好朋友一起吃饭,显摆一下那些情别提酒多爽了,但是每到还钱的时候,自己就开始后悔,还是老婆体贴我,他跟着我在两年的时间内没有买过好看的衣服,没有买过像样的首饰,甚至跟我一起都吃的是不像样的饭菜,我觉得我是有些飘了。
太自私,不切实际,总是想满足于自己的愿望,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承受,自己愿望实现了却将罪给别人受,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与我一起同甘共苦的老婆。
每当别人称赞我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的时候,对我的良心就是一种谴责,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内心提醒自己,我欠她的欠她一辈子,我要好好的挣钱,努力去偿还她,他肯陪我受罪,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这个家,因为她爱我,她心里有我,这份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
裂变营销的效果好吗?有何利弊?
谢谢关注,摩天之星商学院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把社会当做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市场则是让这台机器运转更加顺畅的润滑油。营销是将机器各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起来的重要工具。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营销手段不胜枚举。裂变营销作为一种后劲足的方式,在市场营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谓裂变,是指从一个点开始,将全部重心放在一个核心上,率先攻克,然后由这个核心点成功的去复制另一个点,由一个裂变到两个,由两个裂变到四个,依次类推,积蓄到足够的能量,最后达到全面启动整个市场的效果,首当其冲的优势是效果迅速,覆盖面广,用户的裂变速度超级快。其次是节省成本,最后是口碑好,数量庞大的参与者无形中都成了口碑。
弊端大概是易招致在非目标消费者的极度反感,疑似传销之嫌吧!不过既然都不是非目标消费者了,也就无所谓了。
以上是本人的回答,欢迎讨论和指正!
国外的咖啡馆靠什么盈利?
以我在大城市里看到的情况而言,目前咖啡馆盈利不高的原因是懂得喝咖啡的人在比例上还偏小。在讲情调的咖啡馆里的客人要么是老年咖啡客,要么是有高学历的知识人群。所以那里看上去生意是很清淡的。但是“门庭若市”又会赶走上面那种真的咖啡客。
而真能培养出懂得咖啡的客人的也只有这样的情调咖啡馆。一般赶时髦的咖啡店,有的甚至调不出合格的浓缩咖啡。到那里去喝咖啡的会学出什么品尝水平,可想而知。这样的客人通常不会是回头客。
根据杨老师在欧洲多年的生活学习经验总结,他们大大小小咖啡厅主要还是靠单纯的咖啡盈利的。因为欧美人都有喝咖啡习惯,家里都有咖啡机。然而速溶咖啡的品质和口味满足不了他们的习惯和需求。所以出门在外都会选择咖啡厅。世界有两种咖啡厅,一种是咖啡厅,另一种是中国的咖啡厅。国外是生活刚需,男女老少皆有瘾的。而国人谈事除了传统的酒桌饭局似乎无处可去。国内喝茶的人也不可谓不多,但大众消费水平的茶馆真没有。目前中国年轻人形成了个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的奶茶风,可能是社交刚需。所以说国外咖啡馆怎么盈利,就相当于中国北方面馆怎么盈利。咖啡馆靠咖啡赚钱,面馆靠面赚钱。
传说中整日闲坐在巴黎咖啡馆里的人不是艺术家,就是思想家。所以,他们点一支烟呆坐发痴都是有型有款,说是在工作都不为过
然而,在现实且物欲的美国,你若是碰见一些神情专注的型男或酷女耳朵上夹着蓝牙耳机、面前摊着“苹果”,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猛嘬着一大杯冰拿铁,可千万不要把他们和法国闲人们混为一谈。这些年轻人都是正儿八经在赚工资的,只不过把办公地点搬到咖啡馆里罢了。
根据《今日美国》的报道,目前全美已有三千万上班族在相当长的上班时间“定居”咖啡馆,这个数字占整个劳动大军的五分之一,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曾经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来说,咖啡馆里的人气多少消除了由于长期独自在家而产生的“幽闭恐惧症”倾向;对于公司来说,只要职员有定时定量的“产出”,咖啡馆要比不断扩大公司办公面积划算得多。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提升,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咖啡馆里一边享受阳光,一边喝着拿铁而搞定。收发EMAIL、网上即时沟通、阅读和调查资料、手机与客户通话,接着把完成好的文件发到附近的复印店,然后在去开会的路上顺便取走打印成册的文件。
这些被称为“金考一代”(Kinko's generation)的上班族,大多从事工作方式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顾问、销售、市场策划和经纪等工作。据说最近联邦政府都开始推行雇佣“室外”工作人员的方案,可见这种新型工作方式之走俏。由此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咖啡馆们为了招揽这些固定客户们而竞相出招争抢生意了。地段好、气氛环境对路、周围配套设施齐备(比如毗邻图书馆、复印店等)、有无线网络和良好周到的服务,会成为人们“上班”的首选,当然饮料食品价廉物美也是必不可少的。
久而久之,在同一个咖啡馆上班的“同事”,居然也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不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没有令人头疼的“办公室政治”需要解决,的确是理想不过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圈子吸引不同兴趣和职业的人,所谓的人气和名气也就这么传开了。有的咖啡馆甚至还利用一些“上班族”来招揽其他顾客,比如某个设计师定时为咖啡馆客人做点免费小设计什么的,像这样的你情我愿何乐而不为,还同时给双方带来互惠互利。
当然,这样松散的工作团队搞不好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麻烦。上了一年的班,很有可能你连同事的脸都不怎么记得清,最熟悉的人倒是那个不断给你续杯的服务员。对于重视传统形式的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的公司来说,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也有点不着边际,尽管这本身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突破。
尽管没有了传统办公室死板的条条框框、严格的着装礼仪和无聊费时的插科打诨,在咖啡馆上班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工作成果。喝咖啡也好、果汁也成,老板和客户要的东西总还是定时交待,否则很快就没人为你的午饭买单了。其次,“咖啡馆办公室”也有不少不成文的规定和彼此心知肚明的套路,你要是不识相,可别怪服务员不客气,那个靠窗的宝座可就难坐稳了。
小费要给大方了,自然不用说,否则这一整天你自己都坐得不自在。光坐着还远远不够,每隔一段时间,总得叫点东西,就当是花钱买个座,总比同样地段的办公楼租金要便宜多了吧。但即便如此,碰到客源高峰时,还是识趣点出门转一圈透透气,免得遭受其他顾客恶狠狠的白眼,有“占着茅坑不拉屎”之嫌。手机和电脑最好都设置成静音,免得骚扰其他人;而自己的东西也最好码码齐放好了,不要把文件堆得满桌子都是,电线绕得三尺长,好像真跟自个儿家似的。大家都是来做正经事的,不要很八卦地乱搭讪,除非别人也主动招呼,否则没人有空陪你瞎聊,更别伸长了脖子偷看别人的电脑屏幕,弄不好告你个企图盗窃商业机密!自己的东西也要看住了,毕竟是公共场合,小贼难防。
从选址到点单,以及如何和服务员打好交道,这一切由常客们做来都驾轻就熟,新手们不得不暗自偷学几招,才能使自己成为“咖啡馆最受欢迎的员工”。但无论如何,这些都算不上麻烦和障碍,只要不是在公司办公室和家里,咖啡馆仍然是另类上班族们的钟爱之地。只是“工作在别处”果真能给依旧为资本家们打工的“奴隶”们某种心理上的转变吗?这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在咖啡馆办公肯定能给上班族们不一样的感觉,而他们要的也正是这种感觉。
其实在国内一些一线城市
也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去咖啡馆工作
可能就像文章说的比较自由
也可以避免办公室政治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咖啡馆工作
......
如果不能去咖啡馆办公,那就把办公室打造成咖啡馆吧
你有什么在办公室喝咖啡的有趣经历吗
来下面的留言区和各位咖友们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