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的13.2毫米高射机枪性能如何?
我估计问的是日本93式13.2毫米舰用高射机枪吧?该枪是日本海军除96式25毫米舰炮外最主要的近程防空武器并一直使用到覆灭那天,它身上有着标准的法兰西血统,该枪的原型是法国哈乞开斯1929型13.2毫米舰用高射机枪,于1929年设计完成,1930年进入法军服役,日本帝国海军于1933年进口该枪,认为其性能不错,并于1935年开始仿制生产,在它诞生的年代,其性能还是不错的,射速太慢,由于采用弹匣式供弹导致其理论射速虽达450发/分,实际射速只有120发/分,与当时的美制M2式12.7毫米重机枪和苏制DShKM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相比,差距相当大,而作为一型高射机枪,这一缺点无疑是相当致命的。
九三式13.2毫米大口径舰用高射机枪枪身重42千克,枪长1.4米,初速:805米/秒,理论射速475发/分,实际射速120发/分(单管),最大射程6500米,最大射高4500米,有效射高3980米,有单装、双联装(这是最主要的形式)和四联装三种形式,单装枪架质量213千克,双联装枪架质量314千克,四联装枪架质量1163千克。法国海军没有装备过单装枪架,这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特色。
除了射速慢外,该枪的缺点还有质量大、体积大、结构复杂,加上战后西方的舰用机枪被美制勃朗宁M2式12.7毫米舰用重机枪所统治,所以在二战后也就没人再用了。不过,公正的说,13.2毫米大口径机枪弹本身还是不错的,精度高、威力大,比主流的12.7毫米机枪弹初速低,但是弹丸质量更大。缺点也有,弹种少,尤其是缺乏能破坏飞机结构的爆炸弹。
1922年日本确定13毫米作为未来高射机枪的口径,但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927年向法国哈乞开斯就13.2毫米高射机枪提出采购要求。1929年开始日本海军在日本的驱逐舰和潜艇上开始装备。1933年日本海军将该枪命名为"93式13厘米机炮。
该枪参数如下:
口径 13.2毫米 枪管长 915毫米 重量 31.75千克 装弹数量
30发弹匣 射速 450发/分钟 子弹初速 765米/秒 射高 3000米
射程6000米。
该枪系日本海军的装备(日本陆军也有装备陆军命名同海军不同),在侵华战争中,太平洋战争初期有出色的发挥。而后期该枪的火力持续性差、初速低、作为防空武器口径小的缺点显现了出来。
日本二战时大量使用的93式舰用高射机枪有什么优点?
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的93式13.2毫米高射机枪是一种优缺点同样明显的武器。该枪是购自法国哈乞开斯公司,并取得了特许生产许可证,1935年开始在日本国内生产。其优点是可以方便的由单装改为双联装和四联装,其单装型号能追踪飞行速度较快的空中目标,枪架重量很轻,仅为113千克,加上机枪本身的重量也不过315千克,双联装型号也不过340千克,最重的四联装型号芤不过1200千克。而且该枪占用舰上空间小、适装性好,广泛装备了日本海军大到航空母舰小到驱潜艇的几乎所有水面舰艇。
该枪最大的缺点是射速较低,最大射速仅为450发/分,只相当于美制M2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射速的一半。而且该枪是由弹供弹的,不仅射速慢而且单管高射机枪就需要3名射手伺候。而且该枪发射的13.2×99毫米枪弹的初速仅为800米/秒,号称最大射程为4150米,但实战中只能用于射击1500米以内的目标。而且日军没有为该枪研制爆炸枪弹,该枪使用最多的弹种是穿甲弹,该弹是仿自法国同款产品,弹丸采用两件式结构,没有铅套、对枪管磨损严重并且导致穿甲能力低下。所以二战前四联装型号就已经被九六式25毫米舰用高射炮,但双联装和单联装型号仍然大量装备日本海军各型舰艇。尽管该枪的最大俯仰角度为:正85度到负5度,但实际上的防空作战效能很差,小艇装备该机枪后有一定的对舰攻击能力,二战结束后,该枪被美制M2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取代。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军用战舰十分发达,在当时军舰是战争的有力武器,一定程度上军舰不止拼基本构造,而是拼舰载装备。日军在军舰装备方面虽算不上顶尖但也是走在当时各国的前端,水平较高、实力雄厚,日本军舰上不仅装备有96式防空炮,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93式舰用高射机枪,这也就使日军整体实力水平中等偏上。
日本军队的93式机枪先购买于法国后因性能好、战斗力强,日军购买了93式机枪的生产权,从此开始了大量生产93式机枪的道路。
93式机枪为日军在二战时期的重型火器,它与上一代92式机枪相比机身更轻,方便安装于携带,而且最大射程可达5000m之远。
除此之外,93式机枪最主要的任务是扫射周围敌人以保证军舰及自身军队的安全,还可以加大火力对敌人进行猛烈的攻击。
93式机枪分双联装和单联装两个种类,单连装极易操作,但双连装则需要四名士兵一起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在当时93式机枪是世界上最轻便的机枪,这也就决定了它在军舰上所占地位势必比其他机枪要小,这个优点就使一艘军舰可以携带更多的机枪来保证火力充足,保障自身战斗力强劲。
虽然93式机枪能有效射击低空飞行的目标,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制约下日军并没有生产太多93式机枪,而且双联装机枪浪费人力,不值得一用。
相比于93式机枪,有很多比它综合性能好的机枪在其他国家被广泛使用,比如M2机枪,这种机枪的双连装只需1人即可操作,在人力节省了四倍,而且这种机枪采用弹链供弹的方式,这也比93式机枪便利的多。
虽然93式机枪射程远,轻便易携带而且火力威猛,但从综合角度看,这种机枪在当时的日本并不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的岛国,要想4个人伺候一台机枪,这确实是对人力的一大浪费。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军舰除了大量装备96式25毫米防空炮以外还大量装备了,九三式13.2毫米机枪,它与25毫米机炮一样,是从法国的哈奇开斯开始公司购入,同时购入的还有生产权。并大量装备在战列舰巡洋舰的舰桥周边,扫射敌机,保护舰桥为主要任务,而驱逐舰炮舰在内的各舰艇都曾装备这种武器。
这款高射机枪有单联装和双联装两种。搬砖的形式有利于追踪高速飞行的敌机,而且枪架重量仅为113公斤,是当时使用的机枪中重量最轻的,而且占用的地方较小,适用于各种舰艇。
不过相对于优点它的缺点更为明显,那就是采用弹匣供弹限制它的射速,火力持续性弱。这对于近程防空来说是极为致命的,你还没把它打下来你的弹匣一下就用完了,当你换弹匣的时候也许敌人开枪你也就毙命。而且射速也不高,理论速度达到每300发一分,而美军m2重机枪的射速为458到580发,采用的是450发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强。
四联装马克沁机枪的生产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提升火力密度,用于防空等这些用途,而不是用于在陆战中加强火力。
自从航空兵出现后,如何拦截这些高速目标成了各个国家军队都要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往往都是使用数量众多的机枪来一起射击,达到较高的火力密度,以此来击落击伤敌机,或者以此来驱逐敌机。
但是采用多挺机枪射击,组织起来较为麻烦,毕竟不如整合到一起的武器系统便于控制,因此后来出现了多挺机枪或者机炮装到一起,这样一来便于控制射击。而且这样一来,容易整合到汽车、战舰等这些武器上使用,仅需少量的人员就可以有效操作,形成较精确方向上的密集火力。
比如苏军的四联装马克辛机枪,就被装到汽车或者军舰上,用于进行防空任务。而这样的作法也有很多,比如德军的Flak38式四联装20毫米高射炮,由于是四联装,所以瞬时火力密度大大提升,完全可以有效打击低空飞行的敌军目标,杀伤效果很好,后来也被装备到军舰、汽车、坦克等底盘上,
而在如今,新技术的出现让武器的射速大大提高,比如多管近防炮,射速就高达数千发,形成的密集火力完全可以歼灭来袭目标。
世界上第一挺真正成功且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陆战自动武器,就是水冷枪管马克沁重机枪,口径为11.43毫米,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采用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发。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军队使用的枪械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射一颗,战场上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射手装弹速度的快慢,有些士兵还没来得及装上第二发子弹时,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所以马克沁重机枪问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毕竟具备连续射击能力,战斗威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将一种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发的重机枪搞成4联装战斗模式,一定是用来对付不容易对付的高价值目标,譬如对地面威胁非常大的空中战斗机。
事实上就是如此,因为马克沁重机枪比较笨重,单挺重量就有几十公斤,将4挺马克沁重机枪联装在一起,尽管貌似非常威武雄壮,但却也笨重无比,不利于机动灵活作战,所以只能成为车载重机枪或水面舰艇防空用重机枪。
俄国人在一个立架上整合了4联装的马克沁重机枪,每挺枪下都有一只弹药箱,共用一个对空光学瞄准镜,被命名为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与后来的气冷式重机枪相比,这种水冷式的重机枪显得非常臃肿。
由于4联装的马克沁重机枪重量实在是太沉了,远超步兵班所能承受的载荷,徒步的士兵是吃不消玩了,所以就成了一挺车载联装重机枪,既有了搭载平台,又有了机动能力。
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可以随搭载的车辆,进入阵地布置,也可将此枪卸下车来,进入攻击位置,既可用来扫射敌集群步兵的冲锋,又能打击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对步兵用航空机枪扫射。
车载PM M1910型马克沁重机枪战斗小组配有望远镜,便于对空观察,4挺联装马克沁重机枪发射时的场景,一定非常壮观,当然只能是想象了,因为现在这种4联装的重机枪,估计也只能在军事博物馆内才能见到了,况且还不一样就有。
综上,俄国人整出来的4联装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其开发目的就是为了对付空中的战斗机对地面部队的打击;无独有偶,美国人也开发出了4联装风冷式勃朗宁重机枪,是用于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自网络,其中,有4幅图片,“云上的空母”已打上了水印,表示首发图片,个人在此表示感谢。
“火力密度不够,数量来凑”,俗话说得好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发只要是两联装以上的武器都不是针对地面目标的,因为联装的武器重量是非常重,必须安装在相关的搭载平台上,而且对付地面目标单联装的重机枪的火力密度是完全足够了。
小口径的联装机枪是用来防空的,因为飞机的扛伤害能力更强,而且速度快,战场生存能力更强。所以为了增加伤害小口径的防空机枪和防空炮往往以联装的方式增加输出伤害,而一般的防空机枪和防空炮有单联装、双联装、三联装、四联装、八联装的。
双联装高炮,看看着弹壳,就知道这射速不慢了美军四联装M2
高射机枪
而四联装的马克沁用来对空防御已经是属于伤害最小的了,因为二战只有苏联用过四联装7.62毫米的防空机枪,而相比于美国陆用和舰用的联装机枪是M2高射机枪口径是12.7毫米的。而法国和日本的舰用防空机枪也是四联装,但是它的口径是13.2毫米。而用八联装的也就是英国一家,就是口径为40毫米的“砰砰炮”。
,舰员直接用铲和箩筐清理弹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