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火炮“令人心寒的巴黎大炮”
1918年3月2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着。初春的清晨,巴黎街头,车来人往。早上七点十五分,正当人们陆续走向街头时,突然一阵刺耳的啸叫声划破长空,接着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岸上响起了剧烈的爆炸声。十五分钟后,另一个剧烈的爆炸声在塞纳河附近的查尔斯五世大街上响起。再过十五分钟,距巴黎东车站不远的斯塔布尔林荫大道上又响起了爆炸声 ……。这一连串巨大的爆炸,震撼了整个巴黎,人们都被这突然的袭击惊呆了。商店的大门紧闭着,就连火车站的售票处和闻名世界的巴黎地下铁路也停止了营业。一些胆大的人站在马路上,眼睛紧盯着天空,试图找到扔炸弹的飞机。因为在此之前,巴黎曾遭到飞机和硬式飞艇的空袭,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这次袭击也是飞机于的。但是,既没有听到飞机的声音,也看不到一个飞机的影子。
被“巴黎大炮”击中的圣热尔瓦教堂,摄于1918年
整个上午,爆炸声此起彼伏,而且很有节奏,差不多每隔十五分钟响一次,象鸣礼炮一样。到下午两点,整整响了二十一响。 原来,这些炮弹是从德国用火炮射来的,直接飞到了巴黎。这门火炮,因轰击巴黎而著称,事后人们叫它“巴黎大炮”。
抬起身管的“巴黎大炮”
19世纪末叶,应用科学和工艺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机器制造业已在欧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刺激了兵器工业的发展。各种高初速、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在欧洲国家层出不穷。弹道学的研究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已经建立了好几个空气阻力定律。人们对大气性质的了解也丰富多了。
1917年9月5日,一战西线的法军士兵正在为自己的370毫米铁道炮盖上伪装网。科技的进步使得火炮口径越来越大
我们知道,空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距地面高度5000米范围内,约含有全部空气质量的近50%,高度在20000米范围内,含有全部空气质量的90%,在高度大于30000米的同温层,空气密度很稀薄,已近于真空。炮弹在同温层中飞行,可认为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从射距来讲,当火炮的射角为45°时它的射程最大。“巴黎大炮”就是在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战争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巴黎大炮”的炮弹主要是在同温层中飞行。它的射角是53°,初速 1700米/秒,最大弹道高达 40000米。当炮弹进入同温层时,它还有1000米/秒的速度,这时弹道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恰在45°左右。当炮弹在同温层中飞行约100千米以后,重新进入对流层落到地面时,它已在距发射点120千米之外的巴黎市区了。
“巴黎大炮”所使用的弹丸
“巴黎大炮”的炮弹作跨国远距离飞行,射击的目标又是法国首都,一时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称它为“令人心寒的巴黎大炮”。这门大炮,看起来确实相当壮观。它的口径不算太大——8.26英寸(210毫米左右),但炮身相当长——34米。若把炮身竖立起来,它的炮口要超出十层大厦的楼顶。
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测试“巴黎大炮”
这样长的炮身,用一般的炮架是支持不住的,甚至炮身自己的重量就使它本身产生很大弯曲变形,炮口要向下垂好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炮身后半部的上面加了一个支架,用很粗的钢杆通过支架拉着炮身的前半部,同时又与后面的炮身尾部相连。
“巴黎大炮”结构示意图
既然轰击一百多千米以外的目标,炮弹的散布也相当大,如果炮弹威力不大,那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德国人设计的炮弹重约120公斤,而且有着尖头细长的远射程弹丸的外形。弹丸后部有两排突起,使它沿着火炮的膛线运动。为了使这么重的炮弹能得到 1700米/秒的初速,必须给炮弹以17700000公斤米的初始动能,因而一发炮弹的发射药就有约200公斤。膛压非常高,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非常大,所以要求有十分重而坚的炮架。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就使得“巴黎大炮”非常笨重,它的全部重量约750吨。德国人把它从工厂运到德法边界的库垒堡的森林地区,事先卸成许多部分,装了近五十节火车车皮,到发射地还得用龙门吊车来组装。火炮行列中,这么大的庞然大物,在当时确实是空前的。
通过铁路机动的“巴黎大炮”
这门大炮不仅显示了很高的工艺水平,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平。1974年,曾有两个美国研究人员用电子计算机对“巴黎大炮” 的弹道进行过分析。结果表明,就以现在的尺度来衡量,“巴黎大炮”的弹道设计仍具有很高的水平。 可惜的是,由于弹重、初速和膛压都很大,发射时炮管膛线磨损得很厉害。才打了一二十发炮弹,射击精度就明显降低。一个炮管打不了一百发炮弹,就要用吊车把它卸下来,“寿终正寝”了。它的寿命不及普通火炮的百分之一。
“巴黎大炮”发射瞬间
建造超远射程火炮的设想通过“巴黎大炮”变成了现实,人们也从它身上获得很大教益:单纯用身管武器作超远距离射击,优越性并不大。费了大量的钢铁、时间和人力,一个炮管打不了多少炮弹,而且有不少还打不中预定的目标。火炮又极其笨重,根本谈不上机动性。由于“巴黎大炮”的这些致命弱点,加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因而在“巴黎大炮”之后,就没有再设计制造过这么大的火炮。人们在继续提高一般火炮性能的同时,又致力于火箭的研究。所以,“巴黎大炮”就成为不仅是空前的,同时也是绝后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炮了。
【作者:爆炬】
制裁欧洲的拿破仑大炮,到底有多先进 #科普一下
拿破仑大炮。
发明拿破仑大炮的人真是个天才,发射它只需要一根针。当针头刺破内部的火药包后,再对准刺破的火药位置放入引燃装置,随后拉动引燃绳,炮弹就会以每小时400公里的速度飞出。
他们不会组装能爆炸的炮弹,发射的是纯铁球,不过这就足够了。它一体成型的青铜炮管使得密封性异常的好,以至于能把5.5公斤的铁球瞬间发射到1500米以外的地点。炮弹的瞄准在于下方齿轮的高度,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清理炮管,防止有异物导致炸膛。
这个就是炮弹了,后方就是火药包,前方是要发射的铁球。炮弹不光有实心铁球,还有散弹。别看它不会爆炸,被这种不会爆炸的炮弹击中,只有领盒饭一种可能。它不像现代炮弹,只要没在爆炸中心点,死亡几率就不是100%。
现在法国的博物馆里还有被拿破仑大炮打出大洞的盔甲,这种大炮在当时法国拿破仑手里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以至于当时欧洲不得不十二国联军170多万人去抗衡法国的110万人。
传说中的“意大利炮”,竟然是法国造?丨局器
文/紫电
相信只要一听到到“意大利炮”几个字,大家的眼前就已经有画面了:
在《亮剑》中,这门“意大利炮”的出场和剧中的表现,无疑令所有人印象深刻,也成为了全剧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不过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门“意大利炮”其实并非是意大利货,而是一门正经的法国炮:昵称“75小姐”的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
巴黎荣军院展出的“75小姐”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从名字就能够看出,“75小姐”早已经是一位“老姑娘”了: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诞生自1897年,1898年进入法国陆军服役,是一种典型的野战炮。这种火炮以轻便的重量和极高的射速而闻名。
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的设计师
约瑟夫·阿尔伯特·德波特中尉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自火炮诞生以来,巨大的后坐力就是制约火炮射速的主要因素。由于每次发射后,巨大的后坐力都会将炮身向后推动一段距离,炮兵必须先将火炮推回原位才能继续发射。而配备了反后坐装置后,火炮的后坐力将会被机械结构抵消,避免了因为后坐力造成的移位,从而大大加快了火炮的射速。
普法战争期间的法国火炮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都已经开始研制火炮的反后坐装置,其中液压气动长后坐结构的反后坐装置最为常见,但都没有推出一种成熟可靠的产品,直到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出现。也正是由于率先采用了液压气动反后坐装置,“75小姐”在火炮发展史上拥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现代火炮。
英国QF 4.7英寸海军炮的反后坐装置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虽然是一门法国火炮,但M1897式野战炮的反后坐装置其实起源自德国:正在法国人想办法完善不成熟的反后坐装置时,一位德国工程师康拉德·豪塞尔开始推销自己的液压气动反后坐装置——但这套系统实际上是德国克虏伯淘汰的不成熟设计。
法国人并没有直接买下这位工程师的专利,而是参照了这套液压气动反后坐装置“山寨”了一套,装在自己的新型75毫米火炮上。测试的效果比较成功,火炮的精度和射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很快法国人就发现了克虏伯拒绝这一设计的原因:液压系统存在严重的漏油隐患。
美国陆军军械博物馆收藏的M1897式野战炮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在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实验和测试后,两名来自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年轻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制动活塞,大幅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即使在最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也不会发生漏油故障。1896年,完成了改进的新型75毫米炮通过了进一步的测试,并得到了法国军队的认可。
除了划时代的反后坐装置外,M1897式野战炮还采用了一系列当时的“尖端科技”——包括无烟火药、金属定装弹和螺式炮闩。这样的设计让M1897式野战炮的性能远远将所有同类产品甩在背后。而M1897式野战炮的先进性能,对法国陆军的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M1897式野战炮的螺式炮闩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由于M1897式野战炮每分钟可以发射超过15发炮弹,是同时期同类火炮的3倍还要多,因此法国陆军将炮兵连的火炮数量从6门缩减到4门,这样能够达到更高的机动性和隐蔽性。由于法军对M1897式野战炮的性能高度保密,这样的编制也令其他各国都无法理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法军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M1897式野战炮的优越性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德军士兵向法国人炫耀自己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炮弹的7.7 cm FK 96速射炮时,却被法国人的M1897式野战炮每分钟30发的恐怖射速无情打脸。事实上,“75小姐”的强大火力震惊了整个欧洲军界!
在一次战斗中,法军一个半连的士兵在2门M1897式野战炮的掩护下,向一个由2000名拳民防守的村庄发起了进攻。两门火炮交替推进到距离村庄600米的距离上,随后以最大射速向村庄猛烈射击,掩护法军步兵的刺刀冲锋。在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下,法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村庄,仅有1名士兵受伤。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军几乎将所有火炮都替换为M1897式野战炮,但很快发现这种中口径火炮的作用范围仍然有限,并且弹药消耗实在太快。因此没过多久,法国人就开始换装口径更大的新型火炮。不过,仍然有大量的“75小姐”继续活跃在战场上。
一战期间作为高射炮的M1897式野战炮
(图源:WW2DB)
安装M1897式野战炮的“圣沙蒙”坦克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仍然保留着大量的M1897式野战炮,不过主要用于反坦克。但事实上这种火炮的穿甲能力并不理想。由于法国投降的速度过快,这些“75小姐”并没有得到发挥作用的机会。
德军在M1897式野战炮基础上
改装的7.5cm Pak 97/38反坦克炮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除了法国军队之外,M1897式野战炮也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都有装备。二战爆发后,德军缴获了大量的M1897式野战炮,并进行了改装,继续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实战中德军发现M1897式野战炮虽然能够威胁苏军的T-34和KV-1坦克,但精度难以满足需求,也无法与德国火炮通用弹药,因此很快退出了一线部队。
而毫无疑问的是,这位来自法国的“75小姐”也曾经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部分军阀曾经购买了少数的M1897式野战炮。而在抗日战争期间,苏军也向中国军队援助了少数M1897式野战炮。总的来说,这些火炮的性能在中国已经相当优秀,但数量很少,弹药也不多,很难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
至于为什么在《亮剑》中,这门法国炮被称作是“意大利炮”,部分说法认为是意大利贩子将这些法国炮转手出售给中国,因此这些火炮就被当成了“意大利炮”,不过笔者并未找到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资料——或许这个小小的错误完全只是剧组的无心之失而已。
在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就任仪式上
“75小姐”的21声炮响再次鸣响在巴黎荣军院前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作为一种划时代的经典之作,“75小姐”无疑是法国人的骄傲——直到今天,法军仍然将M1897式野战炮作为礼炮使用。而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库中,也各有一位“75小姐”保留到了今天,似乎仍在讲述她们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
M1897式野战炮
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图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