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天下》正在直播!
《朝闻天下》正在直播!这个时刻,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观众,都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新闻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突发状况,播报的内容往往引起人们的热议和争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备受质疑。有时候,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完全相悖,甚至截然相反,这给民众带来了困惑和迷茫。在此背景下,对待新闻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多渠道、多角度的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正是由于新闻的争议性,各家媒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不同媒体往往都会通过自己独特的角度去报道。这样的多元化报道不仅让观众有机会了解更全面的信息,也能够促进媒体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促进。
但是,新闻的争议性也有可能被滥用或误导。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不惜夸大事件的影响力和后果,甚至是编造虚假信息来吸引公众的关注。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新闻事实的扭曲,也是对公众的欺骗和误导。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如何辨别新闻的真实性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分辨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比对和验证来判断新闻报道的可靠性。同时,也要注重从不同媒体获取信息,以免被某一媒体单一的观点所影响。
新闻的争议性也常常引发社会舆论的讨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这种讨论必须建立在理性和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观点,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总的来说,新闻的争议性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它既有助于激发公众对于新闻的兴趣,也有可能引发舆论的争议。对此,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理性的心态,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保持对他人不同观点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新闻的争议性,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公正、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距今31亿年!“撞脸”巧克力脆筒
山西省阳泉市水泉沟村和荫营镇一带,有一个3.1亿年前的木化石群。2022年开始,科研人员就持续在这里发掘、研究。近日,他们新发现了大量鳞木类化石,这也是目前我国古生物化石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
“撞脸”巧克力脆筒3.1亿年前鳞木类化石长这样
鳞木,是生活在古生代晚期的一种已灭绝的远古石松纲植物。
从发掘现场采集的两块鳞木化石,凹凸不平,一片挨着一片。不仅如此,它们的排列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个是竖着的,另一个是横着的。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白志君介绍,不同排列方式反映出不同的鳞木种类,反映了当时鳞木的多样性。
这两件鳞木化石,一个呈平面,一个呈立体形态。平面的这件化石当时埋藏条件不好,已经变成一层煤炭了。立体的鳞木化石保存环境很特殊,是在半咸水的盐水里,隔绝了腐烂的过程,被矿物质填充,形成了钙化的鳞木化石。目前国内没有找到比这更好的,凸显出阳泉石炭纪矿化木化石的珍贵。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近十种鳞木类化石,集中在距今3.1亿~2.9亿年之间,也就是石炭纪,这是地球上形成大规模茂密森林并孕育煤炭资源的重要时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 王军:这是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首先是科学上的价值,比如说人们都知道煤是植物形成的,那究竟是什么植物形成的?传统上的标本让我们难以达到研究深度,而现在这种化石材料就能明确、清楚地展示这是什么物种。
不戴手套触摸
会破坏古生物化石吗?
科研人员触摸古生物化石时没戴手套,会对化石造成破坏吗?
专家表示,古生物科考和文物考古不同,文物大多保存在松软的土层中,而化石保存在坚硬的岩层里。由于文物年代较近,可以做碳-14测年,或检测物质组成,一些文物也容易受到汗液的侵蚀,所以触摸时要佩戴手套。而古生物化石在地下埋藏较久,本身已经是岩石,清理杂土或者用胶水加固时,佩戴手套会操作不便,所以接触古生物化石时不需要佩戴手套。
显微镜下木化石长啥样?
除了树木的种类,木化石群还揭开了3.1亿年前植物的哪些秘密?研究人员使用显微镜,将鳞木类化石、科达类木化石的内部微观结构放大数百倍,又将有哪些细节展现在我们面前?
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 白志君:在显微镜下看,距今3.1亿年的鳞木化石保留了树木髓部的木质结构,现在科学家正在实验室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据了解,中科院对阳泉3.1亿年前木化石群进一步研究分析后,科研人员在树木内部发现了数量可观、结构精美的化石真菌和大量疑似甲螨粪便的化石;而且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扎根在另一种树木内部的“哺育木”现象。
一棵倒伏的大树
竟能推测出大海的方向?
在山西阳泉3.1亿年前的木化石群发掘现场,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目前国内个体最大的科达类木化石,距今约2.95亿年。那么,科达是一种什么植物?科达类木化石又有哪些科考价值?
据了解,科达是一类已经绝灭的裸子植物,多为高大的乔木,也是重要的可以形成煤炭的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相关复原技术,推测这株科达木在当时大约有43.5米高。专家介绍,这棵树倒的方向朝东,反映了当时水流的方向是由西向东,推测当时大海可能就在阳泉东南方向。
综合《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
来源: 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