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以暴抗恶不是出路,宽容与博爱才是救赎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知
编辑|小阿陈
步入19世纪欧洲文学殿堂,读者们在书页间被人道主义思想吸引。
当前学界公认“维克多·雨果和查尔斯·狄更斯两位文学巨匠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并且二者的代表作,如《巴黎圣母院》《双城记》,终将因其对人生而为人的注视而永垂不朽。
本文尝试通过《双城记》浅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探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狄更斯
博爱与宽恕——勿以暴抗恶及自我牺牲
作家一般有两重身份。
作为个体言说者,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他出生在一个孩子众多的贫困家庭,十二岁便到鞋油厂打工,用微薄的薪水补贴家用,后来父亲又因负债进入监狱,使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更加艰苦。
长大后,他做记者、在律所工作等经历使他较广泛地接触上层社会的虚伪贪婪和下层社会的卑微穷困。
他同情受害者并回顾自己的苦难,这塑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为社会代言人,狄更斯被社会情势驱使挺身而出。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底层人民纷纷反抗贵族的残暴,取得胜利后,他们建立共和国,而这却是新一轮残暴的开始。
《双城记》结尾提及的“一个女人”,便是死于这轮残暴的罗兰夫人。临死之前,她说:“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发人深思。
自然而然地,这场滥杀被欧洲各国思想家关注。
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推进,人道主义的内涵产生了诸多变异,以狄更斯为代表的“勿以暴抗恶”就是其中的一种显现。
露西
这在《双城记》中体现为博爱与宽恕,即狄更斯本人直言的“本书的主要思想即为了爱而自我牺牲”。
所以,《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植根于作家经历的现实。
《双城记》塑造了众多形象立体的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而这些人物的人生走向渗透了作者“勿以暴抗恶”或自我牺牲的思想。
在《起死回生》中,狄更斯设置悬念,又层层铺开,引出“幽灵”马内特医生的“起死回生”。
因为一次出诊,马内特医生见到了惨遭贵族艾弗勒蒙德兄弟迫害的一对姐弟,并得知了他们的故事。
面对威逼利诱,医生坚持写信举报贵族兄弟,而这一行为成为他正面人物和人道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
对金钱的不动摇、对受害家庭的同情,体现了他对拜金主义的坚决抵抗和人道主义的顽强生命力;
对黑暗庸常现实的接纳、对纯真信念的坚持,是他在面对增加自身利益与置身事外的诱惑时,为人类如何处置自己留下的光辉楷模。
在狄更斯笔下,他因此被关入巴士底狱,活活埋了十八年,妻离子散,他遭遇的灾祸和不幸,是贵族残暴带来的悲剧。
露西与达奈
道义上强大的马内特医生与利己主义的罪恶势力的斗争,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善良与邪恶的斗争;
善的一方的毁灭对读者产生了愤怒的情感召唤,对艾弗勒蒙德兄弟的复仇的合乎正义是显而易见的。
在狱中,医生含着血泪写下一字一句:“在难以容忍的痛苦中,我向时代控告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直至最后一个子孙!”
出狱时,他甚至痛苦到放弃了思考,这种灵肉分离并扼杀灵的做法,鲜明有力地写出了恶力量的强大——
医生不是佯装疯癫,而是在年复一年的折磨中认为自己通向真理的道路或许将完全是被焚毁的,他的理性无法安息在邪恶之上,所以只留下肉体面对这人世间。
医生这血泪俱下的控告是否将以暴力的形式吞噬施害者?答案是否定的。
于是在露西小姐的举动中,狄更斯又暗含了一层“以善抗恶”的价值导向:在女儿的精心呵护下,马内特医生终于把遭受苦难的过去和幸福安乐的当下区分开,拥有了正常的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狄更斯将马内特的孩子设置为女性,又安排贵族的后代作为其女婿,一定程度上有以母性化光辉凸显博爱和以父婿亲缘关系引入宽恕的用意。
马内特
露西小姐的存在使哈姆雷特般疯癫复仇的子系行为的缺失合理化,年老的医生和强壮善良的达奈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不再重演合理化。
就马内特医生而言,他在女儿婚礼前的谈话中“被早就隐约预见到并与之斗争的很复杂的事所压垮”,谁能想到女婿真的是迫害自己的贵族的后代呢?
尽管他万分痛苦,但还是自我牺牲,用博爱和宽恕去接受、成全、包容了达奈,从而灵魂得救,真正地“起死回生”。
这明确传达了“自我牺牲”“勿以暴抗恶”的思想,也暗含了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德报怨”的思想。
面对冲突时以“爱”柔和世界,成为狄更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永恒的选择注本。
而与医生做出相反选择的德法日太太,则作为复仇女神,在作者心中走向死亡。
作为那个被蹂躏的家庭的唯一幸存者,她记录贵族暴行时的聪敏、坚定和大革命初期的勇敢都备受肯定。
赴死的达奈
但不幸的是,在大革命爆发时,德法日太太的真正仇人已不在人世,没有邪恶贵族气质的后人达奈显然是无辜的。
而她却处心积虑地谋害达奈,甚至想要斩草除根,伤害马内特一家,这种想法是被仇恨蒙蔽双眼的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种无理性的对生命的肆意残害,那种以血还血的野蛮,那种贵族习惯法的统治方式,在大革命中得到了“起死回生”。
贵族蛮横的统治促进了革命的爆发,但革命终究还是成了这种残忍的复活,而以善的名义毁灭善的德法日太太也必将付出代价。
由此,狄更斯对她的态度变化了,她迎来了在和普罗斯小姐的打斗中死亡的结局。
狄更斯让她在复仇过程中死亡,可能是想借此表现出他对这种满脑子都是仇恨的复仇方式的痛恨,同时也表达他对人民暴力革命、以暴抗恶的否定。
他认为,面对伤害和压迫,只有宽恕可以得到赦免和幸福,而缺乏宽恕的暴力复仇必然迎来自身的毁灭。
除此之外,为了完成理想世界的建构,狄更斯还塑造了善良、博爱、对周围的人极尽关怀的露西小姐,爱护底层民众、自立、重情义的达奈先生和表面冷漠、实质热情、为了露西的幸福牺牲自我生命的卡顿先生等。
他们无一不体现着狄更斯的观点——暴力导致悲剧,而博爱和宽恕永远闪光。
本属于贵族后代的达奈的“去贵族化”更是狄更斯的巧妙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社会和平过渡中贵族发展的期望。
巴士底狱
达奈厌恶被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侵染得丧失人性的叔叔,在人民的苦难面前,拒绝继承肮脏的贵族土地和世袭爵位,到法国独立生活,在经济上脱离了家族,在人格上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真诚、正直的、人民理想中的绅士,在精神上却为家族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歉疚和羞耻。
作为受过先进教育的男士,他诚挚地、平等地爱着露西;作为恶者后代这一身份的承受者,他愿意面对医生可能施加的所有惩罚;
作为生活富足的贵族,他给人民粮食和木柴,竭尽所能地帮助自己的仆人,并因此被捕入狱,这有力地彰显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
被判处死刑时,他考虑最多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妻子和岳父。
这位理想的、值得尊敬的青年自然得到了宽恕,被秘密送回了伦敦。
达奈“去贵族化”的高尚品格是这一宽恕达成的必备条件。
这种对博爱和宽恕的歌颂扎根于当世,反映了时代思潮,也体现了文学真善美的审美价值,有利于营造和谐宽容的社会风气,为后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提供借鉴,具有进步意义;
但《双城记》也体现了狄更斯看待问题不深刻导致的理想化、妥协性,以及人道主义观念表象下的不平等意识。
法国大革命
空中楼阁——以博爱和宽恕化解阶级矛盾
《双城记》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描述一直备受争议,理由大多为:
虽然狄更斯写作前对法国大革命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多次阅读《法国革命史》等,但是他只选取攻陷巴士底狱等部分史实,大多由自己构思去诠释法国大革命,而他出于人道主义思想,不赞同法国大革命的暴力革命方式。
任何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都不会完完全全地反映历史,所以,引发争议的与其说是描述,不如说是狄更斯对于暴力革命与阶级矛盾的态度。
由于时代局限性,狄更斯难以深刻认识阶级矛盾,便理想化地认为:阶级矛盾可以通过博爱和宽恕化解,即人们以博爱和宽恕为手段,必将实现进入美好社会的愿望。
对于压迫人民、肆无忌惮的贵族,狄更斯极尽讽刺,“因竭力追求阁下倡导的高贵,素雅的时尚,要是衣袋里揣的金表少于两只,就活不下去。”
马车撞死一个孩子之后,侯爵老爷说:“我怎么知道你们把我的马伤得多重?”
又扔出一枚金币,“一条普通的小疯狗!他逼我弟弟拔出剑来,我弟弟就一剑把他刺倒——像绅士那样。”
贵族
对于人民的苦难,狄更斯也表露了深切的同情,“蜡黄的面孔”“破旧的衣兜”等描写,马内特一家、目睹孩子死去的带睡帽的高个子等具体人物的经历,令人愤慨。
从类似于对阁下府邸的奢华装饰“叮当声,以及绸缎,麻纱的沙沙声,引起空气一阵颤动,把圣安东区和该区会狼吞虎咽的饥饿吹到了九霄云外”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狄更斯看到了贵族与平民之间尖锐的矛盾。
但是,他不支持所有暴力。
所以当人民以暴力的形式反抗他所认为他们应该反抗的贵族的时候,他又开始了满含批判的讽刺,“戴这顶帽子的人,要你的命,有多容易”“‘复仇女神’的美名”“反而使其更丑恶”的卡曼纽歌舞;
“发出最粗野的叫喊,做出最粗野的举动……抓住自己的朋友又撕又打”,并将暴力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德法日太太写成不顾德法日先生和马内特医生的主仆情义、不管是否无辜,一定要赶尽杀绝的、冷血无情的、在盲目复仇中死去的人。
狄更斯坚定认为,只有靠博爱和宽恕解决尖锐的阶级矛盾,才能让人们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希望众人都像达奈和露西一样。
和达奈一样的贵族,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厌恶剥削压迫,放弃地位和金钱,关心底层平民,从而化解矛盾;
和露西一样的民众,应该善良、温暖、博爱、关心一切有不幸遭遇的人,用“金线”一般的圣洁美好的爱连接两个阶级,从而和平地过渡到幸福社会。
平民
从基督教博爱精神中寻找扭转乾坤的良方,将对贵族的教诲和对弱者平民的同情结合起来,狄更斯提出了“爱”的主张,但这种主张像空中楼阁,过于理想,软弱无力。
马克思在著作中多次提道:“阶级之间在议会政治中达成的‘和解’和所谓矛盾的解决都具有暂时性、妥协性,各个阶级之间不同的‘物质利益’决定他们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斗争来解决矛盾。
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不可能有和平。
一个社会必然获得胜利,而另一个社会必然要遭到失败。这是它们之间唯一可能的和解。”
马克思还写道:“凡是反革命当局用暴力手段阻挠这些安全委员会成立和活动的地方,都应当用一切暴力手段来还击暴力。消极反抗应当以积极反抗为后盾。否则这种反抗就像被屠夫拉去屠宰的牛犊的反抗一样。”
这便是工人阶级要联合起来进行暴力革命、反抗压迫的原因所在。
就时代背景来看,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稳定运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工人运动屡次被镇压,加之他个人没有充分的底层生活经历,又受到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所以形成了理想化的以博爱和宽恕化解阶级矛盾的看法。
社会一隅
这是他把人性理想化的结果。
信奉乐观的人道主义观念的狄更斯,把人想得太好了,所以引导世人都向达奈和露西的方向发展,这一预设使现实主义带上了前途上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而且,狄更斯所刻画的许多人物都体现了深层的阶级矛盾,但是他只浅显指出了封建贵族和平民百姓之间的表面上的社会关系矛盾,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苦难遭遇仿佛只归根于贵族的恶毒、利己、享乐和奢靡,而不是两个阶级之间存在的必然要爆发的矛盾。
实践已经证明,封建贵族必须灭亡,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才能存活,要通过暴力革命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和统治阶级等。
正是狄更斯思想的深刻性带来了偏激性,所以人们既要看到他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也不能否认他对人的真善美本性的注视和对社会怀有理想化期待的重要意义。
巴士底狱
有个人倾向性的博爱——底层偏见与贵族挽歌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是指作者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个人价值取向。
如果说,狄更斯创造文学价值的时候着眼于人道主义,体现了他的博爱倾向;
那么读者在接受《双城记》的时候,除了感受到他博爱、宽恕的人道主义思想,可能还感受到了他对底层人民的些许偏见和为贵族唱挽歌的倾向。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第一次大规模描写下层民众,便是“喝红葡萄酒竞赛”。
尽管作者想以此表达百姓生活的困苦,但描写上过于展示他们的饥渴和难看的吃相,如“不仅酒被清除一净,也连带清除了许多烂泥,就好像街上来吃过腐肉动物似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底层人民做派的轻视,也易使人产生恶心和反感的情绪。
当洛里先生和马内特小姐在德法日先生的带领下去看马内特医生的时候,下层人民住的巴黎较破旧的地区居然和“污秽”常常挂钩,“当然觉得它令人厌恶”“即使贫穷,匮乏没有把它们无形的污秽充满空气……这儿的空气简直无法忍受”“一切污浊的令人作呕的蒸汽”等描绘;
绞刑架
体现出在狄更斯心中,穷困本身就既有无形的污秽,又有令人厌恶的有形的脏乱差,由此而表现人民的悲惨;
实际上是作者带领读者高高在上地去看生活在“漆黑、肮脏、有毒”的地方的底层民众。
与其说这是博爱,不如说这是怜悯,或者说这是本身就带有丑陋的偏见。
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的英国,面对悲惨的底层民众和自由富裕的英国绅士;
或许狄更斯不自觉地对上层社会产生了向往,又把这种向往不自觉地流露在对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的描述中。
抛开他的理想主义形象是拥有贵族身份和气度的达奈不谈,只看文本中对被关在监狱里的贵族们的描述,
如“以当时时髦的种种文雅姿态,世间一切优美动人的礼节,迎接他”“美丽的幽灵、华贵的幽灵……”“一位仪表堂堂,谈吐优雅的绅士”“一片同情的低语声……向他表示良好的祝愿,给以鼓励”等,
营造了一群优雅、亲和的贵族形象,虽然这些贵族们被困在监狱中,即将面临死亡,但仍旧保留着他们精致的礼节和永恒的优雅,
还给予素不相识的达奈以热情有礼的对待和真挚动人的祝愿,在读者代入无辜善良的达奈遇到革命者不公正的待遇的情况下,易对贵族产生好感甚至向往。
今日巴黎
就“幽灵”这个词来看,一方面直接暗示贵族即将消失,另一方面可能含有对达奈觉得这一切都不真实的暗示。
从下文来看,可能还带有对贵族具有某些优秀品质的暗示,因为在英文中,偏恶的存在写作“demon”,译为“恶魔”,带有恶属性;
“幽灵”一词应为“ghost”,在西方小说中可善可恶。这可能反映出狄更斯为贵族唱挽歌的倾向。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跟随狄更斯领略他所了解的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与众多人物对话,领悟其对人性中的博爱、宽恕等真善美特质的追求,是十分值得也十分幸福的体验。
但不能忽视的是,狄更斯过于理想化的人道主义思想注定他难以摆脱局限性、难以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的正确道路。
从总体来说,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力著,无论是从作品风格、内容、思想,还是从读者反馈,《双城记》都将永远带着其特有的对人生而为人的注视,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双城记》爱到骨子里男人有多卑微?看完这本书我又相信爱情了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意思是说如果你用善行回报恶行,那又该拿什么来偿还善行呢? 这里人们通常会理解为两个极端,
要么主张我们事事睚眦必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么要求我们无限制地去宽容一个不断作恶的坏人,可实际上,孔子却只是想提醒人们一下,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就应该,既不要一味地沉溺于仇恨,也不要总感动于自我的牺牲 ,
所以,这两句话后面他接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大家好,今天给您带来的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
法国的一家酒店内,特尔森银行的工作人员洛里正在和露西·马内特接头,
露西小姐的父亲马内特先生十八年前曾是该家银行的重要客户,后来因为意外失踪了,但现在却被救了出来 ,
所以,洛里此行是要和露西一起去接人的
那是1757年的12月 ,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马内特正在散步,突然就被有权有势的厄弗里蒙地侯爵拉上马车强迫出诊了,
在侯爵的府第里,马内特亲眼见证了一个美艳的农妇与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被逼得双双赴死的惨景 ,
原来,这姐弟俩是侯爵府的佃农,而侯爵兄弟却为了片刻淫乐,而将他们的家人全部杀害了,
后来,为了遮蔽自己的暴行,侯爵兄弟便想要重金贿赂马内特医生 ,但是正直的马内特严词拒绝了,并向上级写了告发信 ,
但是这封信多方辗转之后,最终竟落到了被告者的手中,于是,马内特被关进了巴士底狱,开始了他与世隔绝的悲惨生活
两年后,马内特的妻子怀着对丈夫的无限思念痛苦地离世了 ,临终前,她委托特尔森银行担任了小女儿露西的监护者 ,
就这样,幼小的孤女露西被洛里从巴黎接到了伦敦,并在善良的女仆普洛斯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成人了,
而马内特医生,也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监禁后,终于重见了天日 ,现在,他被旧日仆人德发日收留,蜗居在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个小店里苟且度日,
洛里带着露西来到这家小店时,马内特正在里面做鞋,这里空间狭小,环境极差 ,但是对于长时期与外界脱轨的马内特来说,却有很好的安抚作用
见到马内特时,露西非常激动,可是她知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
于是,便拿起了自己很有特色的头发给父亲看,以唤起对方的熟悉感 ,可马内特却显得有些迟钝,他看上去面容苍老、神情倦怠,身体上也有很多旧伤,
所以,为了方便照顾父亲,露西最终决定要带马内特离开巴黎到伦敦去 ,
在去往巴黎的途中,父女俩偶遇了法国青年查理·达尔奈 ,并受到了对方的悉心照顾,这让露西很是感动,且在心底生出了好感,
但是看着达尔奈,马内特却表现出了异样,因为他并非其他人,正是仇人厄弗里蒙地侯爵的儿子 ,
可令马内特稍稍安心的是,达尔奈对自己家族的罪恶也十分憎恨 ,眼下他正打算放弃继承权和姓氏移居去英国
但达尔奈却有点不走运,刚抵达英国不久,他就陷入到一场官司里了,审判的内容是:达尔奈是否是本国的叛徒?
法庭上律师们争辩不休,还陆续传唤了很多证人,露西和马内特也在其中 ,但所有人的证词均不能定达尔奈有罪,
这里面最有力的助攻是一个名叫卡顿的律师 ,他长得几乎和达尔奈一模一样,
于是,就以自身为例证向大家展示,也许达尔奈只是和那叛徒长得有点相像了而已,
最终,达尔奈被无罪释放,并且很快在英国站稳了脚跟 ,成了一名在当地备受尊敬的法文教师
露西和马内特呢,也早已经在英国安顿了下来 ,现在,他们住在伦敦的一个街道拐角里,马内特先生又重操旧业做起了原来的营生,
他医术和医德都非常好,因此很受病人们的欢迎,露西眼见着父亲的状态越来越好,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洛里常常来串门,把这儿熟悉的跟自己家一样,唯有女仆普洛斯对现在的日子有些不满,因为那些企图追求露西小姐的男人们,总让她担忧不已
这天,达尔奈便趁着露西外出,找到了马内特医生,他表达了自己爱慕露西的心意,并想提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
但是马内特却阻止了他,表示只要露西愿意,自己就不反对。
当然,追求露西小姐的人绝不止达尔奈一个,除了他,律师卡顿以及为达尔奈打过官司的斯特莱佛也都对露西心存倾慕 ,
这其中,卡顿因为自己身患肺病,将不久于人世而自卑地退缩了,斯特莱佛倒是很十分自信,
但也没有告白成功,因为露西小姐只钟情于达尔奈,且他们马上就要结婚了
婚礼举行前,露西和父亲在家门口的梧桐树
下,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
他们彼此敞开心扉,马内特也不再向女儿隐瞒自己曾被囚禁的痛苦遭遇 ,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坦然的面对过往了,
但是结婚那天,当马内特和达尔奈在屋子里谈过的时候,他还是犯病了 ,
不过,马内特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等露西和丈夫动身去新婚旅行后,才默默拿起自己的工具又去修鞋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露西和达尔奈幸福地生活着 ,他们的女儿小露西也健康地长大了,
但是卡顿却一直没有停止对露西的爱, 虽然他极力的克制着,但这份被压抑的长情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则正在动荡之中,达尔奈的父母相继去世 ,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也终于在轧死了一个农民的孩子后,而被那孩子的父亲用刀杀死了 ,
一场革命在酝酿之中,德发日的小店正是革命的联络点,德发日太太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编织到围巾上,用以传递消息,而这其中就有达尔奈的大名
1789年,法国大革命终于爆发 ,平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贵族一个个被送上了断头台,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封求救信传到了达尔奈的手中,
这是曾经的管家盖白勒的字迹,他正被革命党人囚禁,即将要被处以死刑 ,
达尔奈痛心疾首,自己早已经放弃财产,也没有迫害过穷人,为何还会成为被革命的对象,但为了营救管家,他还是一个人远赴巴黎了。
可是,达尔奈并没有走多远就被人认了出来,并以“逃亡贵族”的罪名被秘密囚禁于第三监狱
因为银行业务的关系,洛里此时也在法国, 他亲眼见证了这些“爱国人士”的疯狂举动,心中难免瑟缩,
这日,担惊受怕的洛里突然被人推开了房门,他正要大叫,定眼一看竟是马内特与露西 ,毫无疑问的,父女俩来这儿是要拯救达尔奈的,
于是,洛里提议,让曾经接触过爱国人士的马内特前去走动,果然,因为曾经的痛苦经历,马内特很快就在爱国人士中获得认可 ,且得到了一个探视达尔奈的机会,
在他的积极周旋下,达尔奈很快从秘密监狱调出,和普通的囚犯们关在了一起 ,这让马内特看到了希望,并坚信自己被监禁的经历将会成为他的万能通行证,助他救出女婿,
没多久,达尔奈被正式开庭审判,在一系列的证据之下,终于自证无罪被当庭释放了
可是,露西却没有因此缓解焦虑, 但凡外面有任何风吹草动,她都紧张到不行,事实证明,女人预判坏事的直觉总是精准无比的,
这天,女仆普洛斯刚出去买东西,就有四个人破门而入了,他们宣布达尔奈因人举报再次被捕,且第二天就要被审判
翌日,达尔奈被带上法庭,爱国者也依次序请出了三位证人,令人震惊的是,其中就有马内特先生 ,
马内特见状大喊自己不是证人,但是爱国者们却出示了他当年被秘密囚禁时曾写下的手稿,手稿上记录了达尔奈家族的罪行,
“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最后一个人”,
这正是马内特医生曾经的控诉,现在,依据这份手稿,法庭将判处他的女婿达尔奈在二十四小时内被处以死刑
法槌敲定时,所有人都陷入到了绝望之中,马内特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再拯救达尔奈了,露西也早已经哭晕在地,
但是达尔奈却表示他不怨恨将自己送上刑场的岳父,相反的,他终于明白了马内特对女儿露西的爱,以及对方因自己家族所承受的痛苦 ,
可是,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卡顿却悄悄抱起了露西离开了
卡顿是来兑现自己承诺的,他曾对露西表白他会“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
所以,为了不让露西伤心,卡顿决定利用自己和达尔奈容貌相像这一点,帮死囚达尔奈来个金蝉脱壳,
他找了一个暗探帮忙,将迷晕过去的达尔奈带了出去,然后换上对方的衣服,等待死亡
可就在52名囚犯即将被处死时,一名编织者却发现德发日太太不见了踪迹 ,
原来,她正是当年被侯爵兄弟逼得家破人亡的那户佃农的小女儿 ,这样看来,她执意处死达尔奈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那么,在达尔奈将要砍脑袋的时候,她不亲眼看着仇人赴死,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德发日太太当然不是觉得大仇得报,去看风景了,而是偷偷来到了达尔奈的家中,企图将仇人的妻子和女儿也一并送下地狱去,
好在卡顿早有安排,露西一家已经悄悄离开了法国,可是,德发日太太却和留下来的女仆普洛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被对方失手误杀了
狄更斯说:“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我们全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全都在直下地狱”,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这里阶级分明,贵族残暴,平民愤懑,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但是“鲜血却无法代替仇恨,更不能代替爱,它只会让人变得更狭窄”,
这就像书中的马内特和卡顿,他们一个为成全女儿的幸福而埋葬了过去的痛苦,将至亲嫁与仇人的儿子 ,
一个因为爱情而独自承受无尽的孤独,最后甚至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仇恨终究化解不了仇恨,困在苦难的记忆里也不能让人活得更清醒,反而还会像德发日太太一样,为了复仇连带着把自己也一起毁灭,
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冤冤相报无尽头,而爱却总是比恨更有力量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逊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杰斐逊这么说的主要理由是( ) A.美国在独立战争中曾得到法国的帮助 B.法国大革命鼓舞了美国的民族革命 C.起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影响深远 D.美国人大多是法国人的后裔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
上面是初中的一道历史考题,正确答案为C。以此题作为引言讲述今天要介绍的小说《双城记》我觉得是再好不过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双城记》,对其开篇“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记忆犹新,即使不清楚这句话来源于狄更斯的《双城记》,也一定看过香港电影《无间道》。当年黄秋生在以《无间道》夺得金像奖男配致领奖词的时候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后来海报上就化用了这句名言(这张海报我只在当年的VCD上看到过,网上没找到)。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也来源这张海报,只是当时不知道,这是狄更斯所写的。全文是“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走向地狱。 ”(《双城记》,张玲、张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句一般翻译成“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无间道》海报
这部小说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所处的历史则风云变幻,那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说不仅仅影响了当时的法国,以现在眼光来看,它真真切切影响世界的历史和政治走向,因此今天介绍《双城记》是辅,说说这段历史是核。
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所作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我们都知道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即名义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英国人没有把帝制扫进垃圾堆,而与他隔了一个英吉利海峡(又叫拉芒什海峡,法文是写作La Manche根据音译所以就成了拉芒什)的法国却是共和政体,实际上在当时欧洲土地上普遍都是帝制国家,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直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就是著名的“法国大革命”。
1494年9月12日,法国一位伟大的国王诞生在它的这片土地上,他就是法兰西瓦卢瓦王朝第九位国王(1515年—1547年在位)——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éme)。在他出生那一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首先发动了意大利战争,而这场耗时费力的战争却影响了弗朗索瓦的一生,也为他未来的历史评价埋下了种子。我们都知道,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地,它以复兴古希腊的文化为契机,实质是冲破黑暗的中世纪神学禁锢,宣扬和肯定人的价值,主张追求个人的思想解放和现实生活,反对封建神学思想,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进步和激进的,其代表人物是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弗朗索瓦一世
弗朗索瓦一世即位后继续实行对意大利的侵略,但在军事之外,他也被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所侵略,这位开明的君主非常热爱读书,他经常号召臣民多读书,尤其推崇文艺风尚,他和妻子玛格丽特王后成了当时艺术家的最大支持者和保护人。以王权为核心的法国开始沐浴着文艺复兴的春风,其中两位代表人物就是蒙田和拉伯雷。
拉伯雷《巨人传》插图
《蒙田随笔集》
但是文艺复兴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封建皇帝和艺术家们的一厢情愿,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通俗来讲就是城市手工业、商业逐步繁荣,“经商” 成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这就导致这些人开始追求最直接的目的——利润。这个时候,神权和封建王权开始慢慢成了他们的阻碍了,而这个利益的代言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资产阶级(请注意,此时并没有真正的资产阶级,这不是一个历史节点,而是一个阶段 )。此时的资产阶级还只是一个幼儿孩童,无力对抗封建皇帝和神学教会。上文提到的弗朗索瓦一世可以看成是它的支持者,资产阶级依附于开明皇帝身边,吮吸着卑微、肮脏和龌龊的残羹冷炙,他们的胃口很大,随着自身的发展,开始蚕食工人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液和骨髓,而一旦王权和教权挡住了去路,它会连他们一起弑杀,直至吞下整个世界。
欧洲当时乡村的商业贸易场景
文艺复兴之后,迎来了更为深远的启蒙运动,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只是萌芽状态,到了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已经露出了它的伶牙俐齿了,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双城记》,本质上就是这个新兴势力为了赢取天下的一次尝试。文艺复兴的中心是意大利,启蒙运动的中心则是在法国。当时的法国综合国力已经相当强悍,海外殖民地众多,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为迅速,资产阶级开始认为皇帝和上帝有点碍手碍脚了。作为他们思想的代言人,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一批思想家的出现,他们提出了“天赋人权 ”,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给深陷囹圄的资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和斗争策略。显然,上帝不同于皇帝,前者并不能通过造反和革命除杀,那么启蒙思想家们想出了一个新的策略,改造上帝。从此,宗教改革运动也迎来高潮,原来需要通过教士、教会发声的上帝直接来到民众中间,“以上帝的名义 ”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法国曾经拥有的殖民地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788年春,法国迎来了大旱,这成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最直接的原因。逻辑是这样的,三年前法国已经经历了一次旱灾,人们为了活命,屠杀了大量牲畜(一是为了食物二是没那么多粮食供给牲口),这次旱灾直接让还没从上一次灾难中恢复过来的农民雪上加霜,人们的不满逐渐加剧。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第三等级最多的农民和农奴还承受着沉重的赋税负担,百姓苦不堪言,但也仅仅是苦不堪言而已,因为这场演出的主角资产阶级还没登台。
被压迫的法国农民,这张图片多次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
在当时的法国有一种政治制度形式,称“三级会议”。“三级”指的是三个等级,分别是代表教会(教士)的第一等级,代表封建王权(皇帝、贵族)的第二等级和市民(包括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和农民等)的第三等级。三级中第一、二等级人数很少,但他们拥有大片土地和财富,却有不需要缴纳赋税等各种特权;而作为占人口百分之90以上的第三等级,不仅缺少土地,而且赋税高且杂。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连年战争、奢侈挥霍),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他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遭到第三等级的唾弃。路易十六被迫关闭会议,但第三等级已经不再为其马首是瞻,自行成立了国民议会,并宣布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定,不久国民议会更名为制宪议会,他们开始准备制定法律,希望以法律的枷锁限制国王的权力。
当时法国的等级制度
历史来到了这个节点,如果可以选择,路易十六接受制宪议会的主张,法国就有可能像英国一样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历史没有如果,路易十六也不可能妥协,他匆忙调集军队镇压,法国大革命至此爆发。
路易十六国王,他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位被执行死刑的国王。
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国庆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接下来的历史情节如疾风骤雨般席卷巴黎、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很多具体时间不提(这个我也记不住)。制宪议会取得初步胜利后,颁布了“废除一切旧义务 ”的“八月法令 ”,紧接着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了“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同时还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不仅如此,制宪议会还没收了教会的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再次得罪了教会势力。此时的路易十六不得不承认制宪议会的合法性,起义军的巨大声势让这位国王胆寒,不过制宪议会看名字就可以明白,它并没有废除国王,它只是想限制王权,卢梭的“三权分立”学说在此被实现,这三权分别为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 。1791年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第二天,立法议会 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人权宣言》
轰轰轰烈的革命引起了周边各国的不安,也让罗马教廷震怒,他们组建了外国联军开始进攻法国(此时巴黎在闹革命,但法国还是那个封建法国,外国军队要进来当然第一个面对的法国军队 ),法军战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巴黎人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推翻立法议会的统治,吉伦特派(吉伦特是吉伦特派代表人物的家乡吉伦特省,由此得名,主要代表信奉自由主义的工商业人士,这点很重要 )掌握巴黎权力,宣布成立国民公会 ,国民公会直接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至此法国波旁王朝暂告终结。
路易十六被处死后尸首被示众
历史还没有结束,原来战胜法军的外国联军一看,代表封建帝制的核心国王都被法国人弄死了,这对封建帝制是一个毁灭性的示范,必须扑杀革命烈火,而法国国内的贵族和教会势力也寻求反扑,巴黎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一次次击退了外国联军的干涉。此时,巴黎物价高涨,商人们囤积居奇,巴黎民众生活面临重大危险,人们纷纷要求国民公会限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遭到吉伦特派的反对(看前文吉伦特的成分就知道他为啥反对了 )。不仅如此,吉伦特派在抵御外国干涉军上面也接连失利,巴黎人民发动了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派的核心人物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派 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激进派政治团体,也是当时最激进和恐怖的革命团体,其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圣茹斯特 等。这群人满足了民众的需求,先后颁布三个土地法令,让农民获得大量土地,获得农民的支持,也有效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军,同时严厉打击抬高物价的行为,并清算了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雅各宾派嗜血成性,巴黎成了炼狱,无原则的恐怖主义和屠杀弥漫全城,今天还是优秀公民,明天就可能因为破坏“自由、民主”而被杀掉,这种政策再次激起巴黎人民的不满。再则,雅各宾派内部意见不一、分裂严重(这个情节请参考雨果先生的小说《九三年》,里面有雅各宾派几位领导人的激烈交锋,写得相当精彩 ),最终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1794年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庇尔并将他斩首。
雨果在他的小说《九三年》中深度描绘了雅各宾派内部的斗争
画作《罗伯斯庇尔、丹东与马拉》
油画《马拉之死》
罗伯斯庇尔被处死的场景
热月党人 上台后宣布废除国民公会,成立督政府。督政府在一个不稳定的政局面前开始了骚操作,首先,它为了对抗外军放纵了军队权力,军人势力抬头,代表人物就是拿破仑;其次,它召开的立法机构选举混进了大量的保王党和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政策左右摇摆不定。1799年为了应对反法同盟的入侵,督政府中的右翼(相当于妥协势力)寄希望军队力量控制局面。不曾想被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夺取权力,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雾月政变”让拿破仑一举掌控了法国大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此变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小说人物:
加维斯·劳瑞先生:英国人,英国台鲁森银行的经理人,马奈特小姐从小在他的关爱下长大,是马奈特一家的朋友。台鲁森银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聚集了大量的法国逃亡贵族,他们通过台鲁森银行驻法国办事处了解国内局势和传播讯息。
马奈特先生:一位医生,含冤入狱多年
马奈特小姐:马奈特先生的女儿
夏尔·达奈:法国贵族后裔,他放弃了贵族头衔和财富来到英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娶了马奈特小姐为妻。
斯揣沃先生:夏尔·达奈的辩护律师,夏尔来到英国后被当做敌对势力遭到审判(当时英法两国关系不好,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帮助美军对抗了英军 ),后因无罪释放
卡屯先生:斯揣沃先生的助手,长相酷似夏尔的一位法律界人士,他们的朋友
德发日先生:马奈特医生旧日的仆人,后来经营了一家酒馆,酒馆成了革命分子联络的中心,他是真正的民主自由斗士,在狄更斯小说中呈现正面形象。
德发日太太:德发日先生的妻子,一位坚定的女革命者,在狄更斯小说中呈现反面形象,她比她丈夫更激进、冷酷和凶残(这个人物的描写差不多就看出了狄更斯对革命的观点了 )
埃弗瑞蒙德侯爵:夏尔·达奈的叔父,害死了德发日太太一家。
故事大概:
1757年12月的一个晚上,年轻的马奈特医生在散步时被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到了府邸后,马奈特医生发现一个已经断气的少年和细若游丝的美丽农妇。原来这两位是侯爵的佃农夫妇,侯爵看中农妇美貌将其玷污并杀害其全家。侯爵兄弟通过威逼利诱迫使马奈特医生保守秘密,遭到拒绝,不仅如此,马奈特还写信向朝廷告发,但控告信被截胡,他本人也被投进巴士底监狱。
马奈特太太得知道丈夫的噩耗后悲痛欲绝,不久离开人世。在死之前,她委托台鲁森银行的经理人劳瑞先生负责照顾自己的女儿,并全权处理她的资产。18年后,马奈特医生获释,通过劳瑞先生的从中帮助,他们父女俩再次聚首。
年轻的法国贵族夏尔·达奈从小被母亲教导要放弃这个爵位赎罪(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正是这位母亲的丈夫和小叔子 ),他只身来到英国,“这份家产和法兰西对我来说是没指望了,’侄子悲戚地说,‘我放弃它们。我必须以劳作为生,这是我的同胞甚至有高贵出身作靠山的那些同胞有朝一日也不得不做的——劳作。’” 靠自己的劳动活命,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他和马奈特小姐竟然相爱。在婚礼的前夜,马奈特医生了解事情真相,但他没有反对,仍旧祝福这对鸳鸯。
此时,法国大革命已经爆发,以德发日先生和太太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开始攻占巴士底狱,并清算贵族们及其走狗。夏尔·达奈的管家也深陷囹圄(这位管家按照夏尔的指示帮助穷人、减轻赋税,仍旧被当做反动势力入狱 ),他写信夏尔寻求帮助,闻讯后的夏尔决定去巴黎救人……(想了解更多欢迎去看原文,只有看原文才能深刻体会大革命时期巴黎人民的怒火和前文说到的恐怖气氛,不过狄更斯对革命分子进行了不折不扣的丑化,我觉得这也是事实 )
狄更斯的主张:
《双城记》是狄更斯的晚期作品,内容成熟饱满,少了幽默诙谐,多了对世界和人生的冷静思考,但狄更斯的思想主张却一直没有变。当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各阶层人士都为之震动,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其进行抵制和批判,当时英国文艺界人士也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态度。虽然这个事件本身和狄更斯时代相距甚远,但在同情法国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的同时,以狄更斯为代表的人道主义作家认为应该放弃仇恨和报复,主张阶级和解,宣扬爱和包容。这从他对德发日夫妇的描写就可以看出,他们俩都是坚定的革命分子,但德发日先生作为斗士彰显出的是沉着、冷静和勇敢;德发日太太表现出的是残暴、冷酷和嗜血(要知道她的一家是被侯爵活活害死的,此时的她眼里怎能不黑暗?)所以这部书也常遭批评家的贬斥和否定。有的说它歪曲历史,丑化贵族统治者;有的说它从另一方面歪曲历史,丑化革命群众;有的说它是庸俗的政治宣传文字;还有的认为它陈旧过时。 (总之就是两边不讨好)
现如今的我们作为一个读者对这本书的态度其实无关紧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的,关于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是关于这段历史最著名的一本书。当然相关的书籍还有很多,而作为读者应该注意的是写这段历史的书籍作者大多和狄更斯一样,倾入了比较重的个人感情在里面,这是需要加以鉴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