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明显强于东德,为何德国统一后,却将首都定在弱小的东德地区
二战之后,德国被战胜国集团瓜分成两块地区。由英、法、美联手控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叫做西德。由苏联控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被称为东德。在两德统一之前,西德和东德都各自设立了首都。两德统一后,德国则将首都定在了东德地区的柏林。
(柏林风光)
我们知道,二战之后的西德,受到了西方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扶持,其综合国力是远远超过苏联管控的东德。那么,为什么两德统一后,德国却要把首都定到相对落后的东德地区呢?
二战之中,尽管苏联军队率先攻破柏林,但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占有了柏林。早在雅尔塔会议中,盟国就已经商定好了战后瓜分德国的方案。其中,柏林城是必须要由四国来共同掌控的。
因此到战争结束后,柏林就被划分为了两块区域。其中由英、法、美掌控的叫做西柏林,由苏联掌控的叫做东柏林。两个柏林之间由柏林墙隔开,双方的居民不得互通。
不过,虽说柏林被分成了两块,但其实西柏林完全是处于东柏林的包围之中。而东德之后又立即将首都定在了柏林,这就让西德陷入了尴尬境地。
实际上,本来西德也想把首都定在柏林,但二战后的世界,进入了苏美争霸的冷战格局中。一旦苏美开战,两德首都之间将没有任何缓冲的空间。如果苏联率先出手,那么西柏林很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沦陷。所以把首都送到敌人的门口,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此,西德的首都,就只能回到西德内部来寻找。
(原联邦德国首府——波恩)
说起来,在西德境内,其实还有不少像慕尼黑、汉堡这样的大城市。但西德政府在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之后,最终将首都定在了波恩。
比起众多大城市来说,波恩的城市规模确实小了很多。但从历史底蕴上来说,波恩直到18世纪末,仍是科隆公国的首都,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作为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恩肯定是能够担当政治中心的。
不过,西德政府选择波恩,更多的还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波恩位于德国的西部,与柏林之前有一段较大的战略缓冲地带。哪怕苏美翻脸,苏军想在短时间内攻入波恩,显然是困难的。
1949年,波恩正式被西德定为首都。此后两德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1989年3月,东德开始实行新的边境管理制度,东德公民的出入境自由被一定程度的放宽。在政策出台后的半年时间里,东德有十多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移民到了西德。两德人民的联系,开始被东德政府刻意加深。
同年10月,东德统一社会党领导人变更,新上台的克仑兹宣布进行“彻底改革”,正式与西德政府接触。
1990年,两德政府给美苏等国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来苏联表示,只要德国不加入北约,苏联就不会干涉德国的统一。但这一声明却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随后,德国总理科尔向戈尔巴乔夫许诺了大量好处,包括德国一次性向苏联提供200亿马克的无息贷款,并且还有大量的物资援助等等。这最终让戈尔巴乔夫选择了妥协。
(举杯庆祝的科尔和戈尔巴乔夫)
1990年9月,英、美、法、苏和两德代表在莫斯科进行了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1990年10月3日,东西两德终于完成了统一。
尽管重归统一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东西德双方,还是在定都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在东德人看来,德国的首都毫无疑问应该是柏林。然而西德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事实上,在50多年的分裂中,西德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完全碾压东德。西德人也普遍产生了一种东德比较落后的认知。如果把首都定在苏占区,并且各方面设施都相对落后的柏林。一来脸上不好看,二来肯定是要大兴土木,颇费一番工夫。
不过,同样有西德人支持定都柏林。在他们看来,无论是从文化底蕴还是战略角度来看,德国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比柏林更适合作为首都。定都柏林,不仅会带动整个东德地区进行高速发展,而且还昭示了两德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统一。
1991年6月,德国议会就新首都的问题,进行了一轮投票。最终,柏林以338票赞成,320反对的微弱优势,正式成为了德国的新首都。
(参考资料:《德国史1918-2008》等)
二战后,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两边的差距有多大?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东德、西德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二战纳粹德国战败投降,苏联以及美、英、法分别从东西两线对德国实行占领。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本来分裂成四个占领区,如下图所示。后来,美、英、法三国的德国占领区合并。这样德国就一分为二,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就是西德;东部的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便是东德。
东德与西德从此成为历史概念,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几乎与德国分治一致的是,柏林也被盟军划分为四块,后来由于英、法、美管辖区的合并,而变成了两大块,这便是后来的西柏林和东柏林。
东西柏林乃至两德之间,人口一直进行着流动。这种流动大致有个方向,那就是东德居民向西流动。
有数据表明,在1945年-1961年,也就是柏林墙建成之前,东德向西德移民的数量在300万人以上。从时间上来看,这300万人中,不少是1949年东德成立之前就逃走的,但也有不少是后来陆陆续续逃离的。从构成来看,除掉东欧驱逐德意志人外,还有部分是知识分子,如教授、工程师、医生、教师自动逃离的。
大家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定是西德有什么比东德好的地方。事实上,仅收入这一块西德的教师就比东德高的多。
在畅销书《永恒的边缘:冷战的权力游戏》中,作家是肯·福莱特对此就曾有过描述:主人公之一丽贝卡所在的东德学校就有很多老师,包括教导主任安塞姆·韦伯都到西德去了。毕竟,在西德的繁荣和自由面前,老师们根本抵挡不住诱惑。
这虽然是小说,但大抵反映了人才流亡西德的实情。东德与西德之间发展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有很多数字可以佐证。如1989年,人均GDP、每百人轿车拥有量,西德几乎是东德的两倍。由于双方自主统计数字,这里面部分数字是失真,大家感受到差距即可。
东德与西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德国东西部的差距一直就存在。我们知道,德国南北有差距,其实东西也有。
德国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铁矿基本上就在西部,而东部稍显贫瘠。围绕着矿产资源,德国在二战之前有鲁尔、萨尔、西里西亚等三大工业区,其中鲁尔、萨尔分布在德国西部,西里西亚位于东部,但后来被割让给波兰。工业区也就是工业集聚区,工业区的分布反映了发展的实际。
其次,在战中东德受到的伤害最大。当然,西德也有,但东德更为严重,几乎沦为废墟。据统计,战争将东德地区130多万套住宅夷为平地,80多万套住宅变为废墟,战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房屋都是极为紧俏的稀缺物。不仅如此,东德开姆尼茨、德累斯顿等几个主要工业城市,要么在战争中被摧毁,要么被苏联人拆走了设备。总而言之,东德是在废墟中建立起来的。
民主德国的国歌《从废墟中崛起》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再次,受苏联影响,东德走上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以重工业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道路。
这种方式一开始很给力,可以大量刷GDP。不过,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一则重工业意味着高污染、高排放,二则东德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占有率也比较低。
而对于西德而言,除了自身禀赋之外,战后西德还得到了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这里面有赠予,也有贷款。在计划落实的四年时间内,西德得到了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当1951年计划临近结束时,西德同西欧国家一样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西德步入了高速发展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将东德进一步甩在身后。
值得一说的是,东德与西德虽然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相反,东德与其他社会主义拉开了差距,而且差距还比较大。
当时,整个东德的发展水平,比苏联、匈牙利要高的多,在东欧社会里是最高的。难怪当时苏联新闻工作者就说,到东德做记者就是一种福利。
总体来看,东德和西德的差距是温和的。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差距并没有随着德国的统一而消失。
甚至在德国统一30年后,两者的差距依然存在。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德国统一后,东部即原东德地区人口流失了200万,西部则增加了500万,人口由东向西流动的历史继续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