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起就没有“荷兰”了?荷兰将正式取消“Holland”昵称,只使用“Netherlands”
据报道,欧洲国家荷兰打算在新的一年中重新梳理自己的国家品牌,他们将放弃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国家名字荷兰(Holland)。
“荷兰”只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图源 | Fox新闻
从明年1月起,荷兰政府将正式取消这个已经使用了25年多的昵称。取而代之的是,在所有的文学和营销材料商只使用Netherlands。
据《悉尼先驱晨报》援引EFE通讯社的消息称,这一品牌的重新命名预计将花费近32万美元,还包括一个将缩写NL与荷兰国花橙色郁金香相结合的标志。
荷兰(Holland)并不是这个国家的正式名称,它实际上是荷兰的一个地区,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等著名城市。
然而,在平常的使用中,Holland和Netherlands经常互换使用,来描述这个北欧国家。
荷兰的旅游业从25年前就开始使用Holland来宣传这个国家,但是现在,他们明显想要将重点放在整个国家。
Netherland如果音译的话是尼德兰,但是以往在使用这个词时,我们也会将其称为荷兰。
荷兰外交部发言人对EFE通讯社说:“在国外只宣传荷兰的一小部分,即荷兰地区,这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作为新战略的一部分,市场影响将着眼于在已经很受欢迎的城市以外停留时间更长的游客,从而加大对可持续旅游业的关注。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拥有100万居民的城市,每年接待约1700万游客。
除了名字和商标之外,EFE报道说,荷兰旅游部将在2020年春天关闭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办事处,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将更多经常性游客送到荷兰的国家。
荷兰为什么会有“荷兰”和“尼德兰”两个称呼?到底该叫哪一个?
在欧洲大陆的西北部有一个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实力却不容小觑。
▲荷兰地图
14世纪初,该国所在的地区因具有连接东欧、西欧和北欧的优势,成为欧洲最繁忙的商业中心之一。然而16世纪初,该地区迟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沦为了当时欧陆霸主—西班牙的殖民地。
16世纪末,在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该国凭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发达的手工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重要商业帝国和殖民帝国。
虽然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但他们依然在欧洲的经济和文化舞台上发挥着作用。风车、围海大堤以及郁金香是这个国家的重要名片。
▲风车,该国的名片之一
不过长期以来,这个以风车闻名于世的国家有着自己的烦恼,就是“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 该国的正式名称虽然是“the Netherlands”,即尼德兰,但中文世界里,它通常被称为荷兰(Holland)。
出于打造国际品牌和以及宣扬国家文化的需要,2019年10月,该国政府宣布从2020年1月起将不再使用“Holland”这个名称,一律使用官方的正式名称“the Netherlands”。
这就意味这该国的中文名称有可能要从“荷兰”变成“尼德兰”。
一、尼德兰南北走向分离
尼德兰(Netherlands)一词有两层含义。其中狭义的尼德兰就是今天的“尼德兰王国”,即俗称的“荷兰王国”。广义的尼德兰指欧洲西北部的历史地区。它包括北海之滨的莱茵河、马斯河与埃斯考河流域的下游地区。
▲欧洲尼德兰地区
该地地处多条河流的下游地带,受河流,尤其是径流量最大的莱茵河冲刷,平均海拔高于海平面不到1米,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海平面,是欧洲的低洼地带。 因此该地区的日耳曼名称为尼德兰(Netherland),即低地地区。
▲红色部分为尼德兰地区,该地区为低洼地带
广义上的尼德兰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东北部以及德国西北部部分地区。
这里地势低、水网稠密、土壤肥沃,历来都是欧洲各民族相互争夺的地方。最早居住在尼德兰地区的是凯尔特人。 但随着南方的罗马人逐渐壮大,他们建立的罗马共和国及后来的罗马帝国把扩张的触手伸到了这里。公元前58年,罗马人征服了尼德兰地区。
由于罗马此后陷入了多线作战的压力,始终没有控制整个尼德兰地区。因此,罗马人决定以莱茵河为界,占据了尼德兰地区的南部,北部被日耳曼部落所控制。
莱茵河径流量大,是欧洲大陆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地处莱茵河下游甚至入海口地区的尼德兰,地理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莱茵河,欧洲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大国的争夺也给这里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尼德兰南部受拉丁文化影响,当地居民说拉丁语系的法语。北部地区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居民说日耳曼语系的荷兰语。
语言的不同也往往也伴随着宗教冲突。 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天主教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教会凭借着掌握基督教《圣经》的权力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控制着西欧各国。
为了反抗天主教会的残酷压迫,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展开。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和新教因为教义解释权的问题从此水火不容。尼德兰地区恰恰是斗争的焦点。
▲宗教改革,尼德兰恰恰是改革的中心
工商业发达的北部越来越不满基督教义受天主教会的控制,他们热情拥护新教。以农业为主的南部则固守天主教传统。文化和宗教矛盾在这里交织,为尼德兰的南北分离奠定了基础。
二、北方成立资产阶级国家
14世纪起,欧洲的工场手工业迅猛发展,工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路重心也从地中海向大西洋转变。
尼德兰地区地处黄金水道莱茵河的下游,多优良港口,且背靠广阔的经济腹地。这些优势共同作用,使尼德兰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工商业繁荣。 在当时,尼德兰是西欧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尼德兰富裕的场景
随着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在尼德兰地区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也诞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却面临着来自宗主国西班牙的压迫。 16世纪初,西班牙通过欧洲王室联姻的方式,获得了尼德兰地区的统治权,成为了事实上的统治者。
▲西班牙通过政治联姻占领尼德兰(红色)
尼德兰人创造的财富足以让“宗主国”西班牙眼红。为了独霸尼德兰的财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采取了征高税、不允许尼德兰商船停留西班牙港口的政策, 使尼德兰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此外,在当时西班牙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国家, 北部新兴的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愿意受到天主教教义的束缚。
尼德兰革命一触即发。西班牙的宗教迫害政策成了革命的导火索。为了压制新教运动,西班牙国王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疯狂迫害新教徒。
1568年,不堪宗教压迫的尼德兰人冲进西班牙在这里建立的教堂、寺庙,将神龛里的圣母像掀倒在地,尼德兰革命拉开序幕。
▲圣像破坏运动,尼德兰革命序幕
革命初期,西班牙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尼德兰不仅面积小,人口少,实力弱,更要命的是该地区的10几个省各自为战。尼德兰在斗争中屡战屡败。
残酷的现实也让尼德兰人意识到,各自为政是无法抗击西班牙殖民者的。1576年11月,尼德兰南北各省签署《根特协议》,宣布各城市恢复自治权、废除宗教迫害政策,各省联合抗击西班牙。
但该协定依然没有解决尼德兰的前途以及宗教问题。加上新教徒的发展壮大触及到了南部天主教势力的利益,1579年1月,南方省份发动叛乱,同西班牙国王妥协。
南方宣布退出后,北方省份于1579年成立了“乌德勒支同盟”以对抗南方叛乱。 加盟各省建立了统一的军事外交政策、税制、货币以及度量衡制度,结束了北方的松散状态。
▲尼德兰革命在奥兰治亲王带领下完成
1581年,北方各省在威廉·奥兰治亲王的带领下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北方地区率先成立资产阶级国家。但不甘心失败的西班牙时刻调兵遣将决定反扑。新生的共和国时刻面临着被重新颠覆的危险。
但此时国际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尼德兰的转变。1588年,西班牙在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中失败,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全歼。这场战争导致西班牙元气大伤,无力再干涉尼德兰革命。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尼德兰独立的绝佳外部契机
1609年,西班牙国王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达成了停战协定,承认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共和国的独立,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国家在欧洲大陆西北部诞生。
三、荷兰成为北方代名词
推翻西班牙统治之后,尼德兰成为了这个崭新国家的名称。17世纪,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凭借自己发达的商业和海运业,垄断了地中海、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商业贸易。那时候的联省共和国外号“海上马车夫”。
除掌控了海上贸易外,联省共和国又创办了多家资本主义类型的银行,为殖民扩张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17世纪初,联省共和国成立西印度公司和东印度公司,建立强大的海军,垄断东西方贸易。
▲独立后的尼德兰船队
当各种硬件相继具备之后,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挤掉了传统殖民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了海上的另一个霸主。而此时,这个海上霸主的名字逐渐从尼德兰变成了荷兰。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共和国的权力主要来源于荷兰、泽兰、乌德勒支、海尔德兰、上艾瑟尔、菲仕兰和格罗宁根7个省,各个省有自己独立的议会。
▲尼德兰七省中荷兰省(今天分为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的位置
联省共和国虽然七个省名义上拥有自己独立的权利,但国家领导权依然掌握在经济实力最强的省手里。其中,荷兰省既地处入海口,又拥有便利的港口条件,成为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中最富裕、人口最多的省份。
在整个共和国的运行中,荷兰省贡献了一半的社会财富, 成为了共和国事实上的主导者。此后,荷兰成为了尼德兰的代表,很多欧洲人都把这个国家俗称为“荷兰”。这就是该国的正式名字为尼德兰,而荷兰成为非正式称呼的原因。
1794年,尼德兰在同当时的清政府来往的时候,乾隆皇帝下旨将该国叫做荷兰,从此,荷兰成为了该国的正式中文名称。
四、荷兰还是尼德兰?
虽然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这个国家依然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名片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但名字依然困扰不少人。在西方的正式场合,它的名称为尼德兰,但许多人还是习惯把它称为荷兰。而在中国,荷兰早就取代尼德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正式称呼。 那么,这个国家的真名究竟是什么呢?
在一些人看来,尼德兰是欧洲的一个历史地区的名称。 包括今天的荷兰(尼德兰王国)和比利时。长期以来,荷兰已经取代尼德兰成为了中国、日本、西语国家和葡语国家等世界诸多国家对该国的正式称呼,如果改名的话,那就意味着众多外交文件和手续也要跟着变化。
▲今天,中国依然称该国为荷兰
但该国民众更喜欢用自己的正式名称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即荷兰语“尼德兰王国”。有人说,尼德兰既然曾经是历史地区的名称,除了今天的尼德兰王国(即荷兰王国)之外,还包括今天的比利时全境。那么会不会引起南方比利时的抗议呢?
答案是否定的。自从该国成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以来,尼德兰就成为了国家的正式名称。南方在脱离北方独立之后,也认同了尼德兰成为北方的正式名称。
▲比利时独立运动
因此,在该国民众看来,荷兰只是本国两个省份—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的名字。用这两个省称呼自己的国家对于别的省份来说是不公平的。
▲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的位置,今天,这两个省依然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由于多年的习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依然把它称之为荷兰。这就是为什么该国拥有尼德兰和荷兰两个名字的原因。
作者:雄鹰
编辑:Thomas (唐)
重塑国家形象:荷兰英文名称弃用Holland 中文名称到底如何翻译?
位置图
据报道,近日,荷兰政府宣布,今年稍后将不再以Holland自称,只会使用正式名称the Netherlands,以突显现代形象。
荷兰王国
当荷兰(Holland)最常用来谈及荷兰(Netherlands)时,“荷兰”(Holland)实际上只是荷兰(Netherlands)的一部分。当荷兰人谈及荷兰(Holland)时,他们的意思是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但荷兰(Netherlands)还有十个省份。到19世纪the Netherlands(意指低地)成为荷兰的正式国名,但对外仍不时沿用Holland。此变动是荷兰重塑国家形象计划的一部分。
荷兰省份区划示意图
壹
重塑形象,展示开明、创意、包容的“品牌名称”:荷兰英文名称弃用Holland 正名the Netherlands。
荷兰外交部发言人称,计划旨在将国际对荷兰的焦点由以往常见的联想,例如吸食大麻等消闲性药物文化,或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等,改为展示荷兰开明、具创意及包容的面貌,因此需要统一的“品牌名称”。
发言人续称,以往政府为求国名便于外界辨认,以助推动出口、旅游及宣扬荷兰文化与价值,而继续使用Holland,但公众均同意最好使用国家的官方名称,今后国家足球队及其他国家队代表均会以the Netherlands的名义出赛。
发言人表示,“荷兰政府、荷兰旅游与公约理事会、私营机构(包括荷兰工业和雇主联合会)的有关各方,就荷兰的形象达成协议,我们希望以实质性和明确的方式,让世界其他地区知道有关荷兰的正式名称。”
荷兰预料在2030年,将有4200万名游客到该国旅游,去年到荷兰旅游的外国游客有2400万人。荷兰希望在国家正名后,能吸引游客到荷兰的其他地区旅游,而并非只是到阿姆斯特丹旅游而已。
贰
荷兰在哪里?
卫星地图,2000年5月
荷兰(荷兰语:Nederland),音译尼德兰,直译低地之国,是主权国家荷兰王国下的主要构成国,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等四个主体,共同组成这个主权国家。
荷兰的领土可分为欧洲区与加勒比区两个部分。
“黄金时代”的荷属殖民地示意图。荷兰东印度公司管理浅绿色地区;深绿色地区则为荷兰西印度公司掌控
欧洲区领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该国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比邻,并与英国隔海相望。
加勒比海区,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三个小岛。荷兰加勒比区是荷兰本土三个特别行政区,又称BES岛屿。
加勒比地区的领土由荷兰本土管辖(绿色部分)
荷兰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与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国王的王宫和大多数外国驻荷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于鹿特丹,为全世界进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俗称的荷兰国土中,只有约50%的土地高于海拔1米。其国土中,低于海平面的土地,绝大多数是人造的。从16世纪开始,荷兰人利用风车及堤防排干积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制造出圩田。现今荷兰国土总面积中,有17%是人造的。荷兰是一个人口非常稠密的国家,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计入水域面积则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中国台湾省、韩国的总人口数与人口密度,同时高于荷兰。尽管如此,荷兰是世界第二大的粮食与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荷兰的最高点是位于南部林堡省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3米。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
叁
荷兰(Netherlands)还是荷兰(Holland)?Nederland中文名称到底怎样翻译?
荷兰的正式国名,为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中文所称的荷兰(荷兰语:Holland),严格来说,是指尼德兰王国中一个地区的名称,也就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两地的合称。荷兰的名字首先出现在哈勒姆周边地区,到1064年被用作整个县的名称。到了12世纪初,荷兰的居民在拉丁文本中被称为Hollandi,非正式地用于英语和其他语言,有时包括荷兰语本身,意味着荷兰的整个现代国家。在七省联合王国时代,荷兰是其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被用来转喻代指荷兰王国整体。荷兰的名称也经常被非正式地用于指荷兰的整个国家。这种用法在其他国家被普遍接受,也被荷兰人自己使用,但也有对此称呼敏感的人。但在其国内不一定被广为接受,特别是对来自其他省份的居民来说,使用荷兰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并不礼貌。在正式场合中,则使用其正式国名“Nederlanden”。
在许多其它语言中,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区,常把“荷兰”(Holland)当成这个国家的国名。因为历史因素,汉语将荷兰(Holland)这个非正式名称承袭下来,作为尼德兰(Nederland)这个国家的正式称呼。中文环境下一般不区分“Nederland”(尼德兰)和“Holland”(荷兰)及Dutch,一律翻译为“荷兰”,因此容易导致混淆。例如1806年至1810年期间,由法兰西第一帝国所扶持的一个傀儡国的正式国名是法文“Royaume de Hollande”与荷兰文“Koninkrijk Holland”,在中文中常一律翻为“荷兰王国”,但它们的原始名称其实是不同的。
风车
尼德兰的字面意义,为“低地”,即低地国家之意,这个名称来自于它国内平坦而低湿的地形。以普通名词的单数形式出现时,即Nederland,通常指的只有这个构成国在欧洲区的领土部分;使用普通名词的复数形式,加上冠词,就成为专属名词,用来作为整个主权国家的名称。但因为比利时与卢森堡在历史上曾经属于荷兰的一部分,在法语及西班牙语中,包括比利时与卢森堡,都可以称为低地国,要视语句的情境来决定它所说的国家。
在尼德兰这个正式名称之外,因为历史因素,这个国家还有一些俗称。例如,在16世纪时,这个国家常被称为佛兰德(Vlaanderen)。在中国,直到清末,都还有人曾经用法兰得斯来作为这个国家的称呼。
另一个常见的英语俗称“Dutch”,用于称呼荷兰的主要族群,也就是荷兰人。
肆
中国古籍中的“荷兰”
尼德兰在明朝末年开始与中国交往,最早中国人称之为红毛鬼、米粟果、红毛番,也称为荷兰、波斯胡、红夷、红彝。
《职方外记》和《瀛寰志略》称呼为法兰得斯。《广东通史》称“红毛鬼,不知何国。万历二十九年,二、三大舶顿至豪镜之口。其人衣红,眉发连须皆赤,足踵及趾,长尺二寸,形壮大倍常,似悍澳夷。”张燮《东西洋考》称为红毛番,《台湾府志》称为红夷。《明史》中,称为和兰、阿南,《清史稿》同样称和兰。在《海录》称为荷囒,又有贺兰、荷南等称呼,在1794年,乾隆皇帝下旨改称荷兰,此后成为官方称呼。然据同治2年签署之《中荷天津条约暨另款》与光绪27年《辛丑和约》,皆称荷兰为大和,因此大和、和国可视为晚清官方对荷兰之正式译名。《海国图志》称此地区为尼达兰,此国为荷兰。汉语中,称呼为荷兰、和兰、贺兰、阿兰陀、荷兰陀等,皆源自于荷兰语。日文汉字译为“和蘭”。
荷兰(Netherlands)是一个自由和宽容的国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允许的,但荷兰人一般对言论自由、同性恋婚姻和使用软性药物持有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