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视同族挨打,1999年俄罗斯多低落?普京感叹:姿态真像三流国家
1999年,一个被冲突撕裂的地区——科索沃,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一年的尾声,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在其同族兄弟遭受外力干预的危机中,选择了沉默与无力回应。这不仅是对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其国内政治稳定的巨大挑战。
在这场危机中,俄罗斯的表现显得尤为复杂。一方面,作为斯拉夫民族的重要一员,俄罗斯与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联系;另一方面,俄罗斯自身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对西方的经济援助依赖重重。
南斯拉夫解体与地缘政治变局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这一时期,多极化和地缘政治复杂化成为国际关系的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原本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在历经经济挑战和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后,开始出现了裂痕。
这些裂痕首先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出现,这两个地区对南斯拉夫中央政府的不满最为强烈。他们对经济状况的恶化和政治自主权的缺乏感到不满,这促使它们采取了独立的行动。随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马其顿也相继宣布独立。这些新成立的国家迅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而确立了它们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仅剩塞尔维亚和黑山决定继续维持联盟,共同组成了所谓的“南斯拉夫联盟”。这个新的政治实体试图保持一种联邦制的形式,但它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内部挑战与以往大为不同。在经历了其他共和国的相继独立后,南斯拉夫联盟的国际地位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米洛舍维奇的统治与民族主义
在南斯拉夫联盟的最后岁月中,米洛舍维奇的统治手段和政治哲学对该地区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理念,深受布尔什维克主义和苏联式一党执政方式的影响,塑造了他对塞尔维亚和整个南斯拉夫联盟治理的方法。这一理念在塞尔维亚试图通过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维系对残存联盟的控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米洛舍维奇看来,强化民族主义不仅是巩固其政权的手段,也是对抗解体趋势、维持南斯拉夫联盟统一的策略。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它加剧了区域内的民族矛盾和分裂,塑造了一种紧张且对立的氛围,不仅影响了塞尔维亚内部,也影响了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这种民族主义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科索沃战争的爆发。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历史悠久,但在米洛舍维奇的领导下,这些矛盾被进一步激化。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寻求更大的自治权甚至独立,而塞尔维亚政府则试图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强化对该地区的控制,这种做法激发了激烈的对立和冲突。
科索沃危机与国际干预
1999年,在巴尔干半岛的心脏地带,科索沃的独立运动迅速升级,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为科索沃战争。这场冲突的根源深植于科索沃地区长期以来的民族矛盾之中,其中阿尔巴尼亚族群求独立的强烈愿望与南斯拉夫联盟政府维持统一国家的决心发生了直接对抗。面对分裂势力的增强,南斯拉夫联盟政府,特别是塞尔维亚,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武力压制科索沃地区的独立运动。
随着军事介入的开始,科索沃地区迅速沦为战场。塞尔维亚军队与科索沃解放军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大量平民的伤亡和流离失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场冲突中,南斯拉夫联盟政府的军事行动被广泛认为是对科索沃平民进行的压迫和暴力行为,这进一步激化了国际社会对南斯拉夫政府的谴责。
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约成员国,对南斯拉夫联盟政府的行动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在他们看来,科索沃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需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来保护平民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定对科索沃及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旨在迫使南斯拉夫政府停止对科索沃平民的军事行动,达成和平解决冲突的目的。
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尤其是北约的军事干预,米洛舍维奇政府发现自己处于越来越孤立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寻求到了俄罗斯的支持,希望通过俄罗斯的政治和外交手段来抵抗西方国家的干预。俄罗斯,作为南斯拉夫的传统盟友以及在国际上拥有影响力的国家,其立场对南斯拉夫联盟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俄罗斯的立场与经济困境
在1999年科索沃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与南斯拉夫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阶段。虽然两国都属于斯拉夫民族,这种血缘和文化上的联系使得俄罗斯在政治上与南斯拉夫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在科索沃危机期间,俄罗斯所能提供的支持远没有达到南斯拉夫的期望。
此时的俄罗斯,正处于一段深刻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不稳定期。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面临了重大的经济困境。到了1998年,这种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俄罗斯爆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通货膨胀率飙升,政府财政赤字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急需外部的经济援助来稳定其摇摇欲坠的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1998年,IMF同意向俄罗斯提供40亿美元的贷款,这笔资金对于缓解俄罗斯的经济危机至关重要。这样的国际援助不仅有助于俄罗斯政府短期内缓解财政压力,还是其进行长期经济改革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俄罗斯政府,在叶利钦的领导下,对南斯拉夫表示了口头上的支持,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强硬的言辞,包括威胁要“核平欧洲”,但这些主要还是政治上的表态,而非实际的行动。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国内经济形势的限制。俄罗斯政府深知,任何可能导致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经济援助国家关系恶化的行动,都可能危及到来自IMF的贷款,从而加剧国内经济的困境。
因此,在科索沃危机期间,尽管俄罗斯在外交上表示支持南斯拉夫,实质上却未能提供有效的军事或经济援助。
普京时代的转变与独立自主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没多久,叶利钦从俄罗斯总统的宝座上被赶下来,1999年12月31日,这一天不仅标志着千年的结束,也见证了俄罗斯政治舞台上的一次重要交接。在全国电视直播的新年贺词结束后,叶利钦宣布了他的辞职决定,将总统职务交给了时任总理的弗拉基米尔·普京。这一刻,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纪元的开始。
叶利钦的辞职和权力的交接发生在一个特别的历史时刻。科索沃战争刚刚结束不久,俄罗斯自身也正处于深刻的国内危机之中。经济的不稳定、政治的动荡和国际地位的下降使得俄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叶利钦将总统的重担交给了普京,这不仅是一次权力的简单交接,更是对俄罗斯未来命运的一次重大赌注。
普京接手总统职务的2000年,正是俄罗斯国家改革陷入困境的时期。经济改革的进程缓慢,国家机构的效率低下,外债累累,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也大大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普京在对全国的讲话中做出了严峻的判断:“这是近300年来第一次,我们的俄罗斯有变成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这是俄罗斯人应该警醒的。”
普京上任后迅速采取措施,调整国家的发展方向。他强调俄罗斯需要摆脱对西方国家过度依赖的现状,倡导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发展策略。普京认为,俄罗斯的复兴不应仅仅依靠模仿西方,而应立足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实际,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和优化外部环境来实现。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政府努力稳定经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投资和消费。同时,通过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增加国家收入,以此来偿还外债,并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提供资金保障。此外,普京还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以保证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MCN首发激励计划#
《简析俄罗斯在科索沃战争中的根本立场》
沙俄一直眼馋巴尔干?同样是斯拉夫人,苏联为何没能收编南斯拉夫
斯拉夫人是欧洲的主要人种之一,在罗马时期,他们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3大蛮族。不过罗马人伴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逐渐走下神坛,反倒是这3大蛮族,成为了欧洲的主人。
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主宰着西欧、中欧,斯拉夫人则主要定居在东欧。和日耳曼人有众多分支一样,其实斯拉夫人也有不少分支。
总体来说他们分成了三大部分:
东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西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也就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由于都是斯拉夫人的地盘,因此沙俄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自然想要全部兼并。西斯拉夫还是比较好对付的,在18世纪末,波兰立陶宛联邦覆灭后,沙俄占领了大片西斯拉夫的地盘。
但是南斯拉夫人的聚居地,却成了沙俄的一块心病。因为当时巴尔干半岛归奥斯曼土耳其管,这可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家伙。
沙俄馋了巴尔干半岛近百年
中世纪之前,巴尔干半岛是东罗马帝国的主场,那时候沙俄还是渺小的莫斯科公国,自保能力尚且不足,更别提眼馋巴尔干半岛了。
不过伴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覆灭,奥斯曼土耳其入主君士坦丁堡以后,东欧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莫斯科公国摆脱了蒙古人的束缚,逐渐开始统一东北欧地区的罗斯诸国。而且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还迎娶了东罗马的末代公主索菲娅,因此他们自称第三罗马。
此后的莫斯科公国包括后来的沙俄,便一直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他们将国徽换成了东罗马的双头鹰,将东正教定为国教,引进包括元老院在内的一整套东罗马的制度。
从15世纪开始,俄国人便有了一个梦想,攻入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半岛,再造罗马帝国的辉煌。
然而道路是异常曲折的,这事儿埋在了俄国人心里几百年时间,真正开始实施,则已经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
1700年,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取了亚速地区,开始在黑海有了一席之地。开了这个头,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便进入了无休止阶段。
前期奥斯曼土耳其实力强盛,对沙俄基本就是碾压状态。但后期奥斯曼土耳其逐渐跟不上时代了,科技水平逐步落后,便逐渐丢了克里米亚、部分格鲁吉亚等黑海沿岸地区。
沙俄在18世纪末夺取克里米亚以后,终于有了眺望巴尔干半岛的实力。
1812年结束的第七次俄土战争中,沙俄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夺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 正式开启了他们染指巴尔干半岛的计划。1853年,沙俄妄图一举击溃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全部收入囊中。 结果却在英法联军的打击之下,功亏一篑。1877年,沙俄卷土重来,直接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奥斯曼土耳其签订城下之盟,将保加利亚的保护权转交给了沙俄, 同时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独立。这是沙俄的一贯伎俩,让当地各民族先带着地盘出来单干,时机成熟了再找个理由让他们投票加入沙俄。
不过沙俄并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1917年沙俄就在一战中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国,还忙着独立运动,压根没加入沙俄的打算。得知沙俄覆灭后,他们自然更加不可能答应和俄国合并了。
南斯拉夫的建立,和苏联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一战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那么萨拉热窝在哪里呢?其实这地方是波黑的首都,波黑则是巴尔干半岛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时候除了沙俄盯着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也盯着不放,毕竟靠的近,从距离角度来说,奥匈帝国比沙俄更有优势。不过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相对来说自然东斯拉夫人为主的沙俄与巴尔干半岛更近亲。总而言之,这俩货都没安好心,整天惦记着这块地盘。
结果奥匈帝国和沙俄,全都在巴尔干半岛折戟沉沙,于一战期间覆灭。巴尔干半岛上立刻组建起了南斯拉夫王国,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建国。不过当时该国只包含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
二战期间,德国于1941年灭了南斯拉夫王国,巴尔干半岛再次群龙无首。不光日耳曼人为代表的德国对这里垂涎三尺,东斯拉夫人为主的苏联,继承了沙俄的遗志,也盯上了巴尔干半岛。
虽说不能直接将南斯拉夫给吃了,但至少可以用自己的理念去影响南斯拉夫,从而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
当时有个叫约瑟普的克罗地亚年轻人,在1913年的时候被奥匈帝国强行编入军队,结果在一战中被俄军所俘。
成了战俘以后,约瑟普在沙俄干了不少苦力,也是在此期间,他学会了俄语,并且接触到了苏俄的一些领导。
1917年,沙俄覆灭,苏俄逐步夺取了俄国的权柄。而约瑟普则加入了苏俄的军队,参与了对沙俄余部高尔察克部的战争。
也正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约瑟普认定了这一生的主要工作,那就是立志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一个类似苏俄、苏联一样的集团,完成对南斯拉夫人的团结统一工作。
这条路自然十分漫长,期间约瑟普经历了不少磨难,甚至多次被捕入狱。1934年,刚刚出狱的约瑟普,为了便于地下工作,得到了一个新的名字:铁托。
此后数年,铁托多次前往莫斯科,接受苏联的指导和培训,为后来重建南斯拉夫奠定了基础。当时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他们秘密组建了一系列分部,并且进行各种地下工作。
二战爆发以后,南斯拉夫王国覆灭,属于铁托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在苏联的帮助下,铁托顺利击败入侵者,基本完成了南斯拉夫的统一工作。
此时的南斯拉夫包含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马其顿,该联盟占据了巴尔干半岛绝大多数地盘,深受苏联的影响。那么这代表沙俄没能完成的工作,苏联完成了吗?这倒也不是。
苏联为何没能收编南斯拉夫
二战结束以后,作为苏联一手拉扯起来的小弟,南斯拉夫按道理应该和苏联的关系非常融洽才对。然而还偏偏出了意外。
二战后的南斯拉夫,虽然和苏联有着相同的体制,但两家的关系却很一般,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铁托还是那个铁托,但铁托不仅不愿意和苏联有过多接触,而且不愿意加入华约。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南斯拉夫人打算自己单干
南斯拉夫人,过去一直接受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后来沙俄和奥匈帝国也想将其收入囊中。寄人篱下的日子他们实在是不想过了,他们就是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而苏联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领导南斯拉夫的工作,也就是将其纳入自己麾下,成为自己的小弟。如果能成为其一部分,那就更好了。这事儿当然是包括铁托在内的广大南斯拉夫人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南斯拉夫和苏联的矛盾逐步升级
早在二战期间,铁托和苏联就产生了一些矛盾。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覆灭以后,流亡的王室得到了盟军的认可,可真正在巴尔干半岛抗击德军的是铁托集团。
而苏联当时为了维持和英美之间的盟友关系,也承认南斯拉夫流亡朝廷的合法性,这成了铁托的一块心病。
1945年5月,二战胜利前夕,苏联不顾铁托等人的反对,曾私自计划将南斯拉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交给英美管辖,另一部分则交给铁托。这事儿自然遭到了铁托的强烈反对。
不过那时候南斯拉夫还要依靠苏联,因此双方没闹掰。到了南斯拉夫打算把保加利亚也吸收进来组建新联邦的时候,苏联又插手了。
保加利亚是希望和南斯拉夫平级,组成二元制联邦,而南斯拉夫则认为自己内部有6个共和国,保加利亚顶多算第7个。而苏联居然站在了保加利亚这边,因为苏联不可能直接控制南斯拉夫,但可以通过控制保加利亚,从而在未来达到控制南斯拉夫的目的。
还有一点,阿尔巴尼亚也是南斯拉夫极力想要拉入伙的巴尔干一份子。结果苏联又插手了,他们开始重点培养阿尔巴尼亚,增强自身对这里的影响力。只要阿尔巴尼亚加入南斯拉夫,那苏联在南斯拉夫内部,便有了代理人。
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这个自视为东欧二把手的南斯拉夫,觉得和苏联玩不到一块儿去了,因此在1948年双方决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援助和专家。
俄国的终极目标,或许就是统一全斯拉夫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种存在形式。他们作为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终极目标,就是完成整个斯拉夫民族的统一。
沙俄时期,基本完成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人的统一工作,但没多久伴随着沙俄的覆灭,该战绩也随之消亡了。
苏联时期,以联盟的形式,勉强保住了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对西斯拉夫人,苏联只能采取华约的方式,加强对这里的影响力,并没有将其吞并。
至于南斯拉夫,那就更难了,虽然苏联对南斯拉夫的影响力很大,但由于距离上够不着,人家的态度又十分强硬,所以两家根本无法共融。这么一来苏联在合并南斯拉夫人的道路上,也铩羽而归了。
而1991年以后的现代俄国,甚至连东斯拉夫人的统一都没保住,他们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联合乌克兰和白罗斯,组建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
走完这一步,才能考虑西斯拉夫、南斯拉夫的事情。当然了,这也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祖上办成的事情他们一定要办,祖上办不成的事情,他们也必须要试一试。办成了光宗耀祖,办不成大不了重头再来。
针锋相对、反目成仇:南斯拉夫为何会与苏联彻底决裂?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与苏联针锋相对,直至彻底决裂,原因十分复杂。
苏联和南斯拉夫两个国家都位于东欧区域,就都是共产主义政权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这两个国家非但没有结成同盟,友好合作,反而还反目成仇,走到决裂的地步。
两国背道而驰的原因有哪些?同一种意识形态为啥还会有分歧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不少国家的命运因为这场战争而被彻底改写,比如南斯拉夫。
战争持续的阶段,是南斯拉夫历史上值得被反复研究的时间段。它给南斯拉夫民众带来了深刻的苦难,也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
从1941年王国全境被纳粹侵略者占领,到1945年国家全境解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东欧大陆上挺立起来。
按照惯例,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似与地理位置的相近,一定会把南斯拉夫与苏联这两个国家绑在一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一度认为,南斯拉夫会成为苏联又一个强大的盟友。
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两个同样推行共产主义的东欧国家,关系竟然比他们想象的糟糕许多倍。
1948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突然撤走了本国驻守在南斯拉夫的一系列军事顾问与文职专家。世界各国不明所以,纷纷抱着看好戏的态度,静观事情的发展。
此后两个月之内,两个国家的党派代表多次交换信件,阐述各自的观点与主张。不沟通不知道,一沟通吓一跳,原来他们的分歧和矛盾竟然如此明显。
苏联单方面控诉南斯拉夫,不尊重自己的社会主义老大哥地位,现行的各项政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彻底背离,并且还言之凿凿的说,间谍和内奸已经充斥了南斯拉夫的领导机构。
关于苏联的说法,南斯拉夫自然是不敢苟同。他们申辩道,本国并非不承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地位,只是不想呆板僵硬的照搬苏联模式。
他们只是想要在借鉴苏联发展经验的情况下,学习榜样,独立自主,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乍一看,不少朋友应该对此情此景格外熟悉。因为1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同样也遭到了苏联方面类似的控诉。
他们无法接受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自己平起平坐,更不想建立与其他国家之间互助平等的兄弟关系。他们想要建立众星拱月的关系架构,而自己则是最中间的那枚月亮。
南斯拉夫喊出的独立自主的口号,在苏联政府的眼中,成了对自己权威和地位的挑衅。
所以在1948年6月举行的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会议上,苏联提议,将南斯拉夫共产党逐出情报局。
虽说这只是个提议,但苏联提出的意见,情报局中又有谁敢不听。于是,南共就这样被彻底排除在了共产国际之外。
1949年,在苏联的带头下,大部分依附于他们的东欧国家,都断绝了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合作,并且不断对其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把南斯达夫封锁成了一片孤域。
一个发展势头正盛、具有充分发展潜力的国家,就这样遭到了苏联的无情打压。虽然吃了亏,但南斯拉夫仍然不肯低头,苏联也无法如愿以偿。
做出实质性的封锁和打压行为之后,苏联又从舆论层面攻击南斯拉夫,把对方称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奴仆,社会主义制度的叛徒。
两个国家反目成仇,彻底决裂,南斯拉夫也被迫走上了一条完全独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里所说的完全独立,不仅仅指独立自主,更是指他们失去了大量对外合作机会。
然而,为何南斯拉夫不肯向其他东欧国家那样,屈服于苏联的强势地位呢?
上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与南斯拉夫断绝关系,东欧国家对其封锁。
南斯拉夫在苏联的面前,政治态度为何如此强硬?
实际上,这要从南斯拉夫的解放史中寻找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国家内部的情形非常复杂,国民不仅需要应对侵略者的迫害,还需要被迫面对国内两大权力集团的斗争。
1941年,德国和意大利全面占领南斯拉夫。当时国家的政治体制还是君主体制,王国18岁的君主彼得二世带着少数的心腹和支持者,匆匆忙忙逃到伦敦,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南斯拉夫流亡政府。
名为流亡政府,但实际上,这个政权是大塞尔维亚民族仇视主义的集中投射。他们认为,南斯拉夫国土沦陷的原因并不是侵略者的无耻掠夺,而是克罗地亚人对本国的背叛。
这一观点太过讽刺,大敌当前,他们的矛头对准的不是外人,而是与自己在同一蓝天下生活的同胞。
流亡政府组建的祖国军,一方面以敌方交通线为重点,不定期对对方发起突袭。另一方面又与沦陷区的傀儡勾结,闭目塞听,掩耳盗铃,妄图建立一个纯正的塞尔维亚政权。
深感背叛和歧视的克罗地亚后人铁托,毅然决然的举起了无产阶级的旗帜,带领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游击队,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
铁托的政治思想,远比彼得二世更加先进。他的进步之处在于,南斯拉夫共产党不排斥任何一个种族成员,也不强硬干涉成员的宗教信仰。
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充分的自治权还给贫苦民众,把侵略者赶出家园。
让他十分费解的是,明明同为共产主义的信徒,苏联却公开支持南斯拉夫流亡政府,对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临时政权不屑一顾。
不管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政治立场来看,他们都应当与后者更加亲近才是。可苏联却反其道而行之,歹毒用心不得不让人深思。
苏联的站队,为后来苏南冲突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1941年底,德国军队陆陆续续发起了对解放游击队的围剿,并且攻势越发强烈。纳粹敏锐的意识到,只有这支队伍才是他们真正的强敌。
果然,虽然遭到围剿,游击队的声势却越来越浩大,队伍人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甚至跨出了南斯拉夫国界。
英美盟军注意到了这股顽强抵抗的力量,直接跳过所谓的祖国军,和铁托取得了联系。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也绕过流亡政府,直接被送到了游击队的手中。
1944年,迫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声望,身处伦敦的流亡政府代表不得不与铁托展开谈判。双方的实力强弱对比十分明显,谈判主动权自然掌握在铁托手中。
他成功获得了全南斯拉夫抵抗武装总指挥的身份,也得到了彼得二世的声援,从此更加势不可挡。
1945年5月,南斯拉夫全境解放,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六个月之后,在国内大选中,南共领导的人民阵线不出意外的获得了绝对优势,以超过90%的支持率成为最后赢家。
铁托的领导者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并被不少人视作南斯拉夫革命解放斗争的伟大导师。
不管是和纳粹侵略者作斗争,还是与流亡政府博弈,南斯拉夫共产党都没有得到来自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从头到尾,他们最大的依靠只有自己。
光是这一点,他们就和那些靠着苏联的帮助勉强获得独立的东欧小国,有着本质区别。
既然从前苏联对他们不屑一顾,那么在建立民主联盟之后,他们自然也会抵触苏联的指手画脚。
偏偏斯大林依然刚愎自用,非得强硬插手南斯拉夫内政,不断激起南斯拉夫民众的反抗情绪。
说到底,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导致两国彻底决裂的根本原因。而南斯拉夫的独立自主观念,则是两国背道而驰的直接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虽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但他们的发展模式完全不同,双方差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上世纪40年代末,苏联打压南斯拉夫,两国反目成仇,背后原因复杂。
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也是两国无法成为同盟的重要原因,他们有哪些差异之处?
虽然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南斯拉夫和苏联在1948年,却都指责对方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认为,自己坚持的指导思想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两个国家各自以为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却又大相径庭。
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国家公有制,它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强调政治权利凌驾于社会建设的一切领域之上。
单一的公有制让企业失去了自主运转的活力,国家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干涉和掌控企业运行机制,政府官员直接掌握经济大权,底层劳动者则彻底丧失经济话语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间饭店,老板想要根据不同季节的肉菜成本变化调整食物价格,还需要提前向政府相关部门打报告。
只有在获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他才能调整本店产品价格。如果政府不同意,哪怕亏的血本全失,他也不能对价格做丝毫改变。
遇到这样的情况,老板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关店跑路。所以,苏联社会上也因为单一的经济体制出现了许多破产的企业。
国家所有制让工农阶层的主权地位成为笑话,政府官员表面上打着民众做主的旗号,实际上却彻底剥夺了民众自主选择的权利。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底层劳动者连经济积累都无从着手时,他们就更没有精力去插手国家政治事务了。
相比之下,南斯拉夫实行的社会所有制则更加灵活。
他们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开来,虽然任何社会个体与社会团体,都无法享有对社会资本的所有权,但他们可以充分发挥经营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一间工厂,厂长或者经理掌握经营权力,他们能通过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背景的改变,及时调整工厂的经营策略,不管是改变规模也好,还是改变产品线也罢,都能自主决策。
工人委员会则负责监督他们的决策行为,不直接插手经营过程。这样一来,企业也就不再成为国家政权的附属。
这一灵活的发展模式,让南斯拉夫步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在6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的社会产值增长率大约为8.1%,这是个相当可观的比率。
两个社会主义的忠实拥趸对于国家这一概念的认知,也是完全不同的。
斯大林一直强调强化国家职能的重要性,不管是二战时期,还是在二战结束后的建设时期,国家都能直接管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
上世纪30年代,苏联的肃反运动和红军大清洗,本质上都是在加强国家职能,使国家机器高速运转。
相比之下,南斯拉夫则信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国家是消亡中的国家”。
当达到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时,国家的职能应当可以忽略不计。国家应该充分放权,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都交到社会之中。
南斯拉夫还为此提出了自治社会计划制度,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重点是完全放弃国家对于经济的干涉,最大程度上削弱国家的影响力。
在苏联眼里,南斯拉夫连社会主义的管理职能都不尊重。而在南斯拉夫眼中,苏联是马克思主义的极端僵化。
两个国家互相不对付,一直到1955年,才慢慢放下从前的冲突和龃龉,重新恢复正常的交往关系。
不过,苏联在南斯拉夫面前吃过一次瘪却不长教训,3年之后又想来插手中国内政,当然结果是失败的。
两国冲突难以片面评价,但一个原则值得肯定,那就是独立自主。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