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中年男人戴“领结、骑士帽”,听着洋气,实际显老还很油腻
男人到了中年,不光要选对服装、注意搭配,配饰作为造型中点睛之笔,在选择上也要注意,一旦选错配饰加持于穿搭中,点睛不成反倒成为“画蛇添足” 。
领结和骑士帽 ,一个作用于脖颈位置的配饰,一个是戴在头上的单品,直接影响着面部状态和整体穿搭的时尚完成度。
为什么说中年男人不宜佩戴领结、骑士帽呢?本期内容,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为什么不建议中年男人戴领结、骑士帽?
① 领结不符合日常穿搭,显得做作不自然
通常情况下,领结是正式穿搭、正式场合中礼仪服饰的一部分 ,比如参加晚宴、婚礼 等活动,需要佩戴领结来烘托氛围感。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穿衣打扮不用过分正式,容易给人做作违和感 ,想扮高级不成,反倒显得有些滑稽。
② 骑士帽太过个性化,有悖于中年沉稳气质
骑士帽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历史文化悠久,在时尚圈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欧美绅士比较喜爱的帽子之一。
但是,过于个性化的造型,并不适合日常穿搭中,且不太符合中年男性成熟稳重的气质 ,给人一种过于痞气、扮嫩的感觉。
二、中年男人,换成这些配饰更能展现精致魅力
【领结换成丝巾、围巾】
① 丝巾,优雅绅士
打破对丝巾的偏见和误解,丝巾绝不是女性专属,中年男人佩戴丝巾也能展现出优雅高级的绅士品位。选款上忌讳亮色、花哨,遵循“纯色为佳、选小不选大”的原则 ,看似小小的点缀,实际却能为整个穿搭都增添异彩。
② 围巾,实用保暖
不同于丝巾,围巾质地更为厚实,主要在冬季穿搭中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当然也能丰富造型层次感与时尚度。中年男人佩戴的围巾以纯色为主,强调面料质感和品质 ,以羊毛面料为首选,亲肤、舒适、温暖又上档次。
【骑士帽换成这3种帽子】
① 报童帽
报童帽的帽檐偏短、帽顶厚实 ,对头脸都能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整体风格偏成熟稳重,与中年男人气质不谋而合;常见的面料以皮革、粗呢 为主,除了基础的纯色系,也可以尝试复古气息更为浓厚的格纹款式。
② 礼帽
礼帽的帽顶偏高,帽檐偏宽 ,既能纵向拉伸比例,也能横向拉宽视觉,可以起到显高、显脸小 的效果。不同于其它帽子,礼帽给人的感觉比较正式,但对穿搭风格又不受限制,无论是正装还是休闲装,合理搭配都能显得高级。
③ 棒球帽
棒球帽是一种不挑年龄、脸型和风格 的帽子,并且自带时尚减龄的效果,中年男人佩戴起来可以降低视觉年龄,增加造型的活力感 。很多中年男人喜欢将棒球帽与西装混搭,半正式半休闲的造型,不违和反倒很高级。
三、有品位的中年男人,穿搭还做好了这3点
01、衣不臃肿
冬季穿衣,最忌讳的就是为了保暖而穿得过于厚重臃肿,显胖不说还看着很土气。有品味的男人懂得兼顾温度与风度,大衣内搭高领毛衣,佩戴围巾增加保暖效果,整体造型舒适暖和,也看着利落干净。
02、色不花哨
穿衣配色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中年男人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打扮得过于鲜艳、花里胡哨,显得俗不可耐。全身搭配的颜色不要超过3个,尽量看起来清爽干净,才能摆脱油腻感,给人更加干练、减龄的感觉。
03、强调配饰与服装的关系
配饰和服装,两者属于“合作关系”,在搭配上风格尽量要一致,避免显得太过突兀违和。比如礼帽、领带配西装,塑造出绅士得体的男士形象,充斥着高级感,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做作,将高级感演绎得恰到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头上只戴着锁甲帽就没问题了?欧洲骑士头盖骨上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在中世纪题材的电影或者游戏里,有些“头铁”的骑士不戴头盔,只戴了一个锁子甲做成的帽子(mail coif)就奔赴前线厮杀。然而,不少有经验的读者都知道锁甲是软质的,不能防护钝击。只戴一个锁甲帽在头上只能防护劈砍和刺击,但是刀剑的打击力量会直接传到头部,轻则脑震荡重则击晕,如果面对页锤等重型钝器甚至有几率致死。有人可能会说锁甲帽下有一层内衬帽(arming cap), 但是从复原的内衬帽实物来看,其缓冲效果有限,仍然不能保护中世纪骑士脆弱的头部。
▲手抄稿中只戴锁甲帽上战场的骑士
许多国外的玩家也曾质疑这一点。有人猜测,在锁甲帽子下有一个特厚的内衬,某著名Youtuber就这样自制了一个内衬帽。虽然他复原出的“特别加厚版”内衬帽能够有效防护钝器,但是其厚度居然达到了3至4cm,不仅沉重,而且非常的不透气。如果从中世纪手抄本中的插画来看,骑士们的头部并没有那么膨大,相反看上去还很贴合头部,所以这种猜测是错误的。
▲某些摘下锁甲帽的士兵,里面戴在一个特殊的头盔
不过如果我们看看其他的绘画,我们会发现有的士兵摘下锁甲帽以后,头顶上还有个像是瓜皮帽一样的小型头盔。这个头盔只能保护从脑门到头顶的这块头盖骨,看上去非常的贴合头部。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这个头盔的里面会戴一个内衬帽(arming cap)作为缓冲。那么这个头盔难道就是骑士们敢于只戴锁甲帽冲锋上阵的秘密?
▲外国现存和出土的内盔
这种头盔叫做Cervelliere,根据其戴在锁甲帽之内、不易被看出、贴合头部的特点,现在译作“内盔”。内盔起源于12世纪晚期,在当时的十字军骑士中十分流行。这种内盔不但可以戴在锁甲帽底下,如果做的尺寸略微大一点,还可以戴在锁甲帽的外面成为一个“外盔”。在13世纪的时候,“内盔外戴”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及了。
▲国外历史重演爱好者通常还是将内盔戴在外面
通常骑士们会在内盔的上面再加一个巨盔(或桶盔,great helm),以对抗威力巨大的骑枪冲击(在现代骑枪竞技比赛中,被头盔击中头盔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巨盔十分沉重,而且视野非常小,不利于近身格斗。所以在使用长剑战斗的时候,骑士们就会摘下巨盔,用戴在里面的内盔防护敌人的各种攻击。
▲最终内盔和锁甲帽成为一体
当然只用这么小的一个头盔保护头盖骨是不行的,后脑和头的侧面还是只有锁甲保护,一剑砍在后颈上的冲击力也是会造成重创的。于是当时骑士要求甲匠不断的加长内盔的侧面和后面的下沿,以保护后脑和侧面。最终的这种头盔的结构不再适合戴在锁甲下面,只能外戴了。
▲戴在巨盔之下的晚期内盔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猪面盔(bascinet)就是起源于这种戴在巨盔下面的内盔。最终内盔演化为更为先进的猪面盔,并且淘汰了巨盔,成为了战场上新的主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