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受争议的这场美苏篮球比赛,电影《绝杀慕尼黑》都真实还原了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一直是史上备受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如今,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即将于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
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比赛结果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在预告中可以看到,美苏冷战期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火药味儿十足。
苏联队教练加兰任挑战美国的决定备受质疑,面对强敌甚至有人提出退赛,但加兰任相信,“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美国队是可以被打败的!
赛场外意外不断,赛场上强敌抗衡,这场比赛不仅是两个队伍的比拼,更成为两个国家较量,一段历史将被改写。
影片此前在俄罗斯上映时票房口碑双丰收,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 有报道称,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为本片点赞。
目前该片豆瓣上评分也达到了8.1分,好于82%的运动题材电影。
“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凡:美国人至今仍记得它,我们也是如此。”本片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47年前,美国从未在篮球比赛中输给任何一个国家,却在这场比赛中打了败仗。这次失败对美国的打击巨大,以至于到现在美国人仍然不肯承认这场比赛的结果。
在还原这段历史时,导演安东并未倾斜任何一方,而是尽可能冷静客观地记录一段过往,“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他们(美国)描绘成坏人,我们试图理解他们并客观地展示这场比赛,我们尽力真实重现比赛中的双方。”
热血的剧情、真实动人的情感,《绝杀慕尼黑》将点燃6月的影院。
绝杀慕尼黑:苏联男篮1分险胜美国,背后隐藏一段争霸往事
周末看了《绝杀慕尼黑》,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燃”,值得买票进场。鉴于这部片子充满热血与激情,为了提升斗志,某中超球队也组织了集体观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男篮绝杀了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1分终结其36年不败记录。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场比赛的最后3秒钟依然是与一桩悬案,美国人并不服气。
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由大学生组成的美国队长在复赛和决赛先后2次战胜欧洲冠军苏联队。在此后的3届奥运会,苏联男篮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先后3次拿到银牌,而金牌都属于美国队。甚至,苏联体育人在篮球领域产生了“恐美症”。
在慕尼黑,决赛对手又是苦主美国队,再加上主力失踪,苏联篮协和体育部门的主管马上想到的就是利用“慕尼黑事件”退赛,避战和畏战的意味十分明显。不过,北极熊到底还是北极熊,骨子里的不服输令其不能接受退缩,也或许是不愿被看扁,最终还是站到了决赛场上。
只要这口气在,苏联就能战斗到底。30年前的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就是凭着这口气,苏联人以劣势兵力和装备顶住了纳粹德国27万大军、3000门火炮和500辆坦克的进攻,并在次年初取得大反攻的胜利,俘虏1个德军元帅、22个将军和91000名德军士兵,消灭德军14万人。这一战也成为二战转折点。
把这种寸土必争的决心令敌方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代价,在赛场上更是令对手十分不适。在1972年9月10日的决赛里,苏联人大打攻势篮球,几乎从一开场就保持了领先。作为王牌,谢尔盖-别洛夫的中投令美国人见识了他的杀伤力。苏联队一度领先10分。然而篮球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基因,针对苏联队的特点,美国队加强了身体对抗,加快了节奏,也发挥出了快攻的优势。借助苏联人在终场前的致命失误,美国队依靠罚球反超了一分。
时间还剩下最后3秒。苏联人从底线发球,然而球刚出手就响起了终场哨,计时器在关键时刻出了故障,留给苏联人的时间只有1秒。苏联人抗议。这是在德国,苏联钢铁洪流碾压过的地方。裁判承认了错误,宣布苏联队的暂停有效,时间重新回到3秒。叶杰什科从后场甩出一记超远距离的发球,前场的别洛夫力压福布斯和乔伊斯2名美国球员,拿到球之后成功上篮,以51比50击败了美国队。
在奥运会上拿到7次冠军的美国队拒绝领取银牌。
美国人的心情可以理解。1972年的记忆对美国人来说恐怕是苦涩的。尼克松将“光荣的和平”作为结束越战的口号,但美国人为了脱身,选择既不“光荣”、也不“和平”的做法。白宫为了促使北越签署《巴黎协定》,给出了一个秘密承诺:只要别在美军撤离后立即对南越发动袭击或攻势,美国可以默许北越使用军事手段完成南北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北越给个台阶下,让美军能够安全和体面地离开,至于南越盟友的下场如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对当时的美国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从越南脱身。越战成为“美国最漫长的战争”,美国人民不堪其苦,沉重的灾难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更让华盛顿陷入了危机。一手扩大了战争规模的约翰逊总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图和平终战。
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的对越策略,加大了对北越的援助力度。一方面要巩固自己的“老大哥”地位,另一方面就是牵制美国。为了从越南的泥淖中脱身,尼克松选择向苏联求和。美国一边与越南在巴黎进行谈判,一边从苏联寻找突破口,开辟了与莫斯科沟通的基辛格—多勃雷宁秘密渠道。
1972年5月22日,尼克松正式访问苏联,与勃列日涅夫举行“莫斯科峰会”。美国人有求于苏联,希望苏联能够帮助解决越南问题。尼克松不愿成为一个“输掉战争”的总统,但即使对“胡志明小道”进行长达一年的狂轰滥炸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无奈之下,他只好亲自来到莫斯科。
而在美苏争霸史上,1972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1965到1968年间,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在“莫斯科峰会”上,美国人实际上承认了苏联的地位,那就是平起平坐。
体育成绩并不象征国运,但往往会与当时的历史情境产生惊人的巧合。美国男篮可以拒绝承认苏联人的胜利,但白宫不行。从来都不愿当老二的美国人,在1972年不得不选择低眉顺眼地与苏联合作。而苏联则顺势转守为攻。世上从来不会有永远称霸的帝国,美国也概莫能外。苏联能做到的,东方大国也可以,而且会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