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制裁有关?立陶宛两位部长辞职,总理称可能会解散政府
最近,弹丸小国立陶宛可谓是全球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上的常客,出尽了风头的同时,也伤痕累累。
在被中国制裁后,立陶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立陶宛在华企业相继面临破产倒闭风险,不仅中国不与立陶宛做生意,就连第三国企业也对立陶宛躲得远远的,害怕惹一身腥味,不便与中国做生意。
因此,很多立陶宛企业叫苦不迭,跑到立陶宛政府去诉苦,请求恢复中立两国正常经贸交流。
据环球网12月14日消息称,立陶宛两位部长级官员在9日纷纷提交了辞呈,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表示,政府将在当地时间12月14晚间(北京时间12月15日)做出决定。
同时,希莫尼特还称,不排除立陶宛政府集体辞职的可能。
提交辞呈的是立陶宛交通部长和外交部长,为什么会“连累”立陶宛政府?甚至逼得政府集体辞职?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给出的解释是,这主要是受白俄罗斯化肥一事影响,他们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另外,瑙塞达还说,两位部长辞职,不需要等到总理的决定。
据了解,美国对白俄罗斯一家化肥公司实施制裁,但与该公司合作的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并没有在美国的制裁生效之日与之停止合作,致使美国对白俄罗斯化肥公司实施制裁后,立陶宛铁路公司仍在为该公司提供运输服务。
从总统瑙塞达的表态来看,立陶宛两位部长辞职似乎是因为化肥一事,大概是害怕美国追究责任,所以让这两个倒霉的部长出来背黑锅,从而消除美国的怒火。
不过,从总统瑙塞达对总理希莫尼特的态度,以及总理希莫尼特说不排除政府集体辞职的可能来看,此事似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要知道,立陶宛是美国的小弟,可以操控立陶宛政府,干涉立陶宛内政,但不至于随随便便废立立陶宛政府吧!毕竟,白俄罗斯化肥一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让两个倒霉的部长背黑锅就够了,何至于连累整个立陶宛政府。
美国只会对不听话的小弟动手,这届立陶宛政府如此听话,是美国反华的“战斗先锋”,美国怎会轻易舍弃这枚重要棋子。这要传出去,以后美国很难在小弟中立足,哪个小弟还敢死心塌地跟着美国反华?
因此,对于立陶宛两位部长辞职,以及立陶宛整个政府集体辞职的可能。个人认为,白俄罗斯化肥一事并非主要原因,真正原因可能与中国有关。
前文说过,立陶宛被中国制裁后,立陶宛企业损失惨重,几乎天天都有企业向立陶宛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立陶宛政府向中国大陆认错,恢复双边正常经贸关系。被制裁后,立陶宛政府曾辩解与台湾的关系并非“外交关系”,但中国大陆并没有取消对立陶宛的制裁。
对于立陶宛政府而言,一边是立陶宛经济受损,立陶宛企业怨声载道,一边是美国继续挑动与中国作对。立陶宛政府夹在中国、美国、以及立陶宛人民之间非常难受,无论这么做都不会有好下场。
或许,对于立陶宛政府而言,与其被美国搞政变赶下台,还不如主动请辞,解散政府,至少还算体面。至于这个难题如何解决,那就交给下一届政府去伤脑筋吧!
立陶宛学美国制裁中企,被反制之后自己撑不住了,政府或直接解散
自从中国将与立陶宛之间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之后,配套的经济制裁也随之而来。但立陶宛方面却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反而是变本加厉,学起了美国那一套“制裁”中企的小把戏。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12与13日,立陶宛维尔纽斯区行政法院正式裁定中国的同方威视与立陶宛企业的合作对其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威胁,强行终止了双方签订协议的进程。
该行政法院还声称“倘若协议顺利实施,那么中国公司将会获得进入关键系统的使用权,这一公司与中国政府之间存在着联系。”据了解,同方威视公司此次计划出口立陶宛的产品主要是货物、车辆、集装箱的成像检查系统,本将应用在立陶宛国内的海关口岸货物检查上。另外,同方威视也根本不存在所谓威胁立陶宛国家关键系统的可能。
目前同方威视的产品已经遍布澳大利亚、英国、挪威、阿联酋等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产品安全性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立陶宛行政法院的指责完全是子虚乌有。如今即便是失去了立陶宛这一个小市场,对于同方威视来说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毕竟其物美价廉的产品并不缺少市场。但对于立陶宛来说,后果却是严重得多。
如今失去了来自中国的产品,立陶宛不得不转向欧洲采购更为昂贵的设备,大大提升了立陶宛消费者的服务成本。立陶宛制裁中国企业虽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中国企业自发的反制措施却是让立陶宛方面吃到了不少苦头。
此前中国海关曾将立陶宛自系统中“删除”而在立陶宛国内引发了巨大“震动”,如今虽然立陶宛已经回到了海关系统之中,来自中国企业自发的抵制却已经掀起了另一道惊涛骇浪打向立陶宛。根据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负责人萨塔塔维修斯表示,这一次制裁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与中国有着贸易往来的立陶宛合作商。
中国企业正在对与立陶宛有合作的跨国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在立陶宛企业与中国市场之间做出抉择。倘若这些跨国企业继续与立陶宛进行合作,那么它们将会失去来自中国商人的订单。更有甚者连谈判的机会都没给,譬如一家法国制衣公司因为工厂设在立陶宛,如今已经完全失去了来自中国的订单。这一反制的制裁范围几乎涵盖了立陶宛国内的大部分行业。
为此立陶宛方面也在紧急向欧盟“求援”,要求欧盟委员会出面干预。只不过欧盟方面在与中国海关的对话要求被以“没空”拒绝之后,便再也不好“发作”,只是发声表示将会“评估中国的行为”借此安抚立陶宛。
实际上欧盟的反应也十分合理,毕竟在整个欧盟体系中,立陶宛只是一个国民生产总值不过堪堪560亿美元的“小国”,完全不值得欧盟与中国“翻脸”。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时间立陶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面对着国内经济发展大受影响、外交层面又完全失去了回寰余地的“烂摊子”,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直接向总理递交了辞呈。如今对于政治与外交双失败的立陶宛“反华”政府来说,未来的路恐怕会更加坎坷,就此跌跌撞撞走向分崩离析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