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地理学堂:哈姆西克、什克的祖国斯洛伐克,以山为图腾的国度
上一期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通过欧洲杯的脚步走进了波西米亚铁骑——捷克。说起捷克足球,前捷克斯洛伐克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内外政治变动,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1月1日这一天宣告分手。从此以后,这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成为了场上的对手。此后的世界杯(1998年、2010年)、欧洲杯预选赛(2008年)以及两次欧洲国家联赛,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曾分在一个小组。
相关链接
【足球地理学堂】欧洲杯参赛队:东欧铁骑、波西米亚双尾狮捷克
相互厮杀的比赛中,捷克队多次凭借强大的实力碾压斯洛伐克。唯独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斯洛伐克力压捷克(捷克小组第三,未能取得附加赛资格)拿到了世界杯的名额。当时的斯洛伐克的核心,正是前那不勒斯名宿、曾效力于中超球队大连人的外援哈姆西克。
哈姆西克
除了哈姆西克之外,斯洛伐克最有名的球员就是国米中后卫什克里尼亚尔。尽管这个国家拥有哈姆西克、什克里尼亚尔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但依然有很多人对于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并不熟悉。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一起走进斯洛伐克,了解在国家背后的风土人情。
什克
塔特拉山——刻入斯洛伐克队徽、国徽,写进国歌的圣山
除了白俄罗斯、波兰、黑山、乌克兰等少数斯拉夫人组成的国家外,大部分斯拉夫国家的国旗都有着代表斯拉夫人的红白蓝三色元素,斯洛伐克亦不例外。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斯洛伐克在国徽、球队的队徽上都有一座山的痕迹——这座山就是塔特拉山。
什克在斯洛伐克国家队,斯洛伐克的队徽就是其国徽上的塔特拉山
塔拉特山不仅仅出现在斯洛伐克的队徽、国徽上,甚至出现在斯洛伐克的国歌里。该国的国歌叫做《塔特拉山的暴风》,歌词开头大意是这样:“塔特拉山上电光闪闪 ,雷声隆隆。兄弟们,要坚定,狂风暴雨会停,斯洛伐克会醒。”这首歌用闪电、雷声、暴雨、山风作为意象,歌曲也采用小调的调性,既是东欧国家民族特点的提现,又是具有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性与战斗性。那么,塔拉特山究竟是怎样的山,为什么它在斯洛伐克人的心中那么重要呢?
斯洛伐克国旗
塔特拉山是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的分支,位于斯洛伐克和波兰的交界地带。喀尔巴阡山脉兴起于阿尔卑斯的造山运动,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山脉。该山脉具有典型的阿尔卑斯山的特征,多湖泊、冰斗、溶洞和峡谷等。
喀尔巴阡山脉西起奥地利和斯洛伐克边境的多瑙河峡谷部分,向东延伸至波兰、乌克兰以及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交界的多瑙河铁门峡谷部分,一般分东西南三部分。多数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下,塔特拉山则是喀尔巴阡山脉最高的山,塔特拉山的格尔赫峰是喀尔巴阡山的最高峰,海拔2655米。
斯洛伐克是一个深居中欧内陆的国家,没有大海。山在斯洛伐克人心中的地位可谓是重千斤。尤其是塔特拉山,它的三座山峰和基督教十字,构成了斯洛伐克的国徽,也是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的队徽,象征着爱、信仰和互相理解。
塔特拉山分为高塔特拉山和低塔特拉山。其中,高塔特拉山当中的斜峰也被称为斯洛伐克的民族峰,传说,是传播美丽的天使在传播美的同时,不小心撞在此峰。因此,斜峰成为了天使遗落的美丽风光。按照斯洛伐克的民间故事,斜峰附近美丽的草原、清澈的高山湖泊、溶洞和小溪都是天使留下斯洛伐克人的礼物。
斯洛伐克人之所以如此热爱塔特拉山,跟斯洛伐克的民族历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原本是西斯拉夫民族。公元9世纪,来自东方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祖先)入侵占领斯洛伐克之后,斯洛伐克开始了长达近千年的沦陷史(匈牙利王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 。
匈牙利贵族和德意志贵族等统治阶级贵族占据着平原的大部分耕地,不堪压迫的斯洛伐克人则以塔特拉山为据点,建立城堡等防御工事对抗入侵者。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历史,让塔特拉山在斯洛伐克人的心中重千斤。这就是斯洛伐克人喜爱塔特拉山的原因。
塔特拉山
如今,斯洛伐克已经独立,塔特拉山的特伦钦城堡为代表的城堡,正是对斯洛伐克人建立城堡历史的诉说。很多游客来到特伦钦地区,既可以感受属于塔特拉山的美,也可以了解斯洛伐克的历史。
斯洛伐克首都——建在三国边境的首都
特伦钦虽然是斯洛伐克民族历史的见证者,但它并不是斯洛伐克的首都。斯洛伐克首都叫做布拉迪斯拉发。从地图上看,这个首都位于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匈牙利的交界处,距离奥地利几乎是隔河相望,距离匈牙利边境也不过1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三国边境的首都。
多瑙河南岸的居民区与奥地利近在咫尺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过去的名字波佐尼(匈牙利语)和普雷斯堡(德语),恰恰是斯拉夫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相互争夺的历史的见证。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西斯拉夫人曾经在中欧地区建立起大摩拉维亚公国,这座城市主要作为防御基地存在。然而,这座坚固的堡垒最终没有抵挡住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的入侵。公元906年,斯洛伐克地区被马扎尔人占领。
匈牙利时期的波佐尼
10世纪,马扎尔人建立起“匈牙利王国”,定都潘诺尼亚平原中部的布达(当时没有布达佩斯),这座城市被匈牙利人给予了匈牙利语名称——波佐尼。波佐尼地处当时匈牙利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是匈牙利和欧洲发展对外贸易的窗口,因此匈牙利十分重视对这座城市的开发。匈牙利人开发这座城市的方式也简单粗暴:赶走斯洛伐克人,迁入匈牙利人。
匈牙利开发的波佐尼
这里的居民长期以匈牙利人为主。在整个匈牙利王国时期,波佐尼(布拉迪斯拉发)是仅次于布达和佩斯的第三大城市。此后,匈牙利在同奥斯曼帝国战败后选择臣服哈布斯堡王朝,在布达和佩斯沦陷后,波佐尼曾经是匈牙利王国的临时首都。
后来,当匈牙利臣服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这座城市又有了德语名称:普雷斯堡。1867年,哈布斯堡王朝和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建立奥匈帝国时候,波佐尼(匈牙利语)和普雷斯堡(德语)成为了这座城市共有的名字。
奥匈帝国地图,普雷斯堡即波佐尼
一战后,作为战争发起者,奥地利和匈牙利都受到严重的惩罚,匈牙利将斯洛伐克和波佐尼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然而,这一行动遭到了当地市民的反抗。因为这里的市民以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为主,她们成立自由市,但最终没有抵挡住协约国资助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进攻。
1919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占领该市。1919年捷克斯洛伐克宣布这里为斯洛伐克的首府。为了消除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的影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驱逐了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迁入斯拉夫人,并将该市改名“布拉迪斯拉发”。
《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丧失三分之二的领土,其中,波佐尼(普雷斯堡)被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时期,这座城市只是斯洛伐克加盟共和国的首府,并不是首都。20世纪90年代,因为东欧剧变影响,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手,布拉迪斯拉发成为了新国家斯洛伐克的首都,因此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靠着三国边境的首都。
布拉迪斯拉发
和平分手后,深处内陆的斯洛伐克更是利用首都背靠多瑙河的区位优势,发展同沿河国家奥地利、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贸易,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结语
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跟随哈姆西克、什克里尼亚尔以及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脚步走进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斯洛伐克,了解了斯洛伐克的风土人情。下一期足球地理学堂,我们即将跟随新的球员的脚步走进了解另外的世界,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探戈狂舞)
山地与城堡之国——斯洛伐克
捷克和斯洛伐克有着相似的历史渊源,他们曾经是一个国家,但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讲完捷克,我们接着来看看斯洛伐克……
基本知识
斯洛伐克国土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40万(面积为捷克的62%,人口大约是捷克的一半)。如图所示,斯洛伐克西北与捷克相连,西部毗邻奥地利,南与匈牙利交界,北邻波兰,东部与乌克兰接壤。
斯洛伐克境内大部分是山地,西南部为河网密布的平原,这些河流大多汇入多瑙河。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坐落在多瑙河畔,是中欧地区交通枢纽。
斯洛伐克的自然风光以巍峨连绵的群山著称。喀尔巴阡山脉横贯斯洛伐克的北部,其中以塔特拉山(Tatra)最为壮丽。塔特拉山拥有近三十座2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是2655米的格尔拉赫峰(Gerlach)。2495米高的克里万峰(Krivan)作为斯洛伐克的象征被印在欧元硬币上。
塔特拉山国家公园成立于1949年,是斯洛伐克第一个国家公园(斯洛伐克共有9个国家公园)。在738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内,有总长600公里的登山步道,还有16条山地自行车骑行路线。这里的山势与阿尔卑斯山相仿,不仅是登山者的乐园,在冬天也是滑雪爱好者的热门选择。
在斯洛伐克的群山之中,还藏着数千个洞穴。这些洞穴与我国西南省份的溶洞类似,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斯洛伐克的溶洞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其中多米察(Domica)溶洞规模最大,多布辛斯卡(Dobšinská)溶洞是世界著名的冰溶洞,克拉斯诺霍斯卡(Krásnohorská)溶洞的石笋高达33米,直径12米,作为最大石笋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溶洞暗河
冰溶洞
世界最大石笋
城堡之国
斯洛伐克拥有上百座中世纪城堡,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被称为城堡之国。在斯洛伐克众多的城堡中,本文列出几个最有代表性的:
博伊尼策城堡(Bojnice castle)是最具童话色彩的城堡,经常用来拍摄电影,每年四五月间的国际鬼怪幽灵节在这里举行。☟
斯皮什城堡(Spiš castle)建于12世纪,是欧洲最大的城堡之一。☟
奥拉瓦城堡(Orava castle)被称为斯洛伐克最美的城堡。☟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Bratislava castle)是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地标性建筑。☟
另外,斯洛伐克还保存有近50座木教堂,最古老的有超过500年的历史。很多木教堂都是完全的木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钉子。
工业的前世今生
在奥匈帝国时期,斯洛伐克是农业国。二战后斯洛伐克依靠矿产资源发展起采煤、钢铁和机器制造等重工业。这里有一个时代背景:相比捷克而言,斯洛伐克离当时的欧洲敌对国家较远,而且与苏联接壤,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安全,适合建立重工业(与我国当年开发三线的思路类似)。
在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是武器生产大国,产品有坦克、火炮、装甲运兵车、教练机等,大部分都出口给其他华约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当时,捷克斯洛伐克60%的军工企业位于斯洛伐克境内。
九十年代后,斯洛伐克的军工规模大幅缩小,现在的主要工业是汽车、电子、机械加工、化工、信息技术等。
大众、标致、起亚三大汽车品牌在斯洛伐克设有工厂,捷豹路虎的工厂也将在2018年下半年投产。2016年斯洛伐克生产汽车104万辆,是世界上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
在电子产品方面,富士康、三星、索尼、惠而浦在斯洛伐克设有工厂。
其他值得了解的知识点
❏ 更多关于塔特拉山的内容
斯洛伐克国歌为《塔特拉山上的闪电》。在2002~2007年,斯洛伐克经济高速发展,被外界誉为“塔特拉之虎”(类似于“亚洲四小龙”的用法)。卡车公司太拖拉(Tatra)这个品牌名就是塔特拉,太拖拉公司位于捷克东部,离塔特拉山很近。❏ 同捷克类似,足球和冰球是在斯洛伐克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入围了2010年世界杯和2016年欧洲杯的决赛圈,近年比较知名的球星是哈姆西克。斯洛伐克男子冰球队获得过一次世界冰球锦标赛冠军(2002年)和两次亚军(1999年和2012年),以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第四名。
❏ 瑞士网球名将辛吉斯出生在斯洛伐克(当时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科希策(Košice),父亲是斯洛伐克人,母亲是捷克人。
❏ 斯洛伐克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而捷克更多受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影响。
❏ 斯洛伐克人多信奉天主教,而捷克人大多是无神论者。
❏ 1993年斯洛伐克与捷克和平分手,分离后两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现在约有20万斯洛伐克人生活在捷克,有5万捷克人生活在斯洛伐克。2017年底刚刚就任捷克总理的安德烈·巴比什(Andrej Babiš)就是出生于斯洛伐克。
❏ 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距离只有60公里,在欧洲是相互离得最近的首都,从维也纳出发沿多瑙河坐船到布拉迪斯拉发只需一个半小时。
❏ 建于14~15世纪的伏尔考林内克木屋村(Vlkolinec Village)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斯洛伐克东北部的巴尔代约夫(Bardejov)小镇完整地呈现了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初期的建筑风貌,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斯洛伐克有姓名日,日历上每一天对应一到两个名字,在姓名日这一天通常会有聚会,就像过生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