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组成的足球队,“老超”绿茵场不比输赢比快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褚英硕
他们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却因热爱足球走到了一起;他们早已双鬓花白,却依然驰骋在绿茵场上……走进北京第八届“老超40+50+”足球联赛,场上场下阵阵欢呼声的背后,是一支支由退休职员、教师、科研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司老总、早点铺的老板组成的中老年足球队。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上,焕发着热血青春。
赛场
踢过百队杯的少年已鬓发花白
凶猛拼抢、积极跑动、果断出脚,断球、转身、射门……在大兴区瀛海一个足球场上,本届北京“老超50+”组的冠军争夺战已进入焦灼阶段,双方各有攻守,却无一斩获,比赛已过半程,双方比分还是0:0。见此,“八七宇宙老朋友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
进入到60分钟时,“八七宇宙老朋友队”终于获得前场任意球的机会,焦志刚向队员刘文军使了一个眼色,待裁判哨声一响,他立马就是一脚妙传,心领神会的刘文军早已跑动包抄到位,在禁区线的位置,飞身头球攻门。
“快,防住!”随着对方球员的大喊,守门员腾空而起,但足球却划过一道弧线从他头上飞入球门。
“球进了!球进了!”场上场下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八七宇宙老朋友队’的配合太好了,这球赢的没的说。”赛场边,听着对手的赞许,看着挥汗如雨的队员,54岁的领队何伟立介绍,球队从1987年组建至今已走过36年了,来自各行各业,热爱足球的人们聚在一起,从中年相聚,到老年相伴,多年的友谊才养成了如此的默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业余活动并不丰富,还是十六七岁小伙子的我们,把踢球当成了最大的快乐。那时,北京的足球场大多是土场地,也买不到专业的足球鞋,凑在一起踢球的小伙伴,不是一起参加过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的小队员,就是各学校里踢得不错的学生。”何伟立说,几十年过去了,到处都建起了绿茵场,踢球的装备也越来越好,当年的小伙子也韶华不再,可大家还都爱着足球运动。到2016年,他们参加了“老超”足球联赛首届比赛,时至今日,球队也从“40+”组踢到了“50+”组。
感受
只要踢球就有快乐和健康
赛场上,“50+”组的“燕联风云队”攻防兼备,组成“3-2-1-1”阵型打出了稳定的防守和快速反击。只见,身穿红色队服的前锋,与前腰和后腰组成了三角形站位,控制住中场,后卫包抄进攻充当边卫,紧接着球传到了前锋脚下,前锋灵活地带球绕开对方防守,奋力一脚,射门。
“啪”地一声,球被守门员抱住了。
“可惜,可惜!快回防,回防!”场上场下吆喝声不断,气氛热烈。
“大家的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体力再好,在球场上跑几个来回腿也软了。”既是领队,又充当教练的梁学春说,“老超”的球队中没有主力与替补之分,且可以随时换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上场机会。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能玩得尽兴就是最好。
“我是做房地产的,工作节奏很快,周末也常常加班,还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在组队前已十年没碰过足球了。”梁学春说,几年前,恰逢他所住的街道新建了一个球场。看着宽敞崭新的绿茵场,玩球的心又痒了,便与附近的球友组织了一场球赛。重新披上球衣时,球衣的号码比年轻时已多了一个“X”。可一站上球场,他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带球奔跑中尽情释放着生活中的压力。
自那以后,每周末踢两个小时球成为了常态,加入球队的人也越来越多。30多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工作日里,他们是公司职员、医生、老师、出租车司机、个体老板……周末,穿上球鞋、球衣,把业绩、任务、客户、压力统统抛到脑后。也许第二天,他们依旧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但这两个小时,快乐属于他们自己。
“球场,对于中老年男人来说,是最能体会到毫无压力的地方。队员之间没有身份和收入的差异,开开玩笑,呛呛声,没有输赢,出一身汗,让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梁学春介绍。
足球带给这群中老年人的,不仅是压力的释放,还有健康的体魄。“以前是场上‘灵活的胖子’,现在体重已减到142斤,跟30岁的年轻人踢满全场也没问题。”梁学春骄傲地说。球队里56岁的老邹原先190多斤,爬楼都费劲儿,如今也减掉了30斤,身体灵活,心肺功能也变好了。
在这群“老将”的身上,人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不服老”的精神和对足球的热爱。
初衷
让中老年爱好者不再坐冷板凳
“举办‘老超’联赛之前,没有任何一场业余联赛把年龄段划分得那么细。常常是一支球队里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有岁数偏大的中老年人。在这样的球队中,中老年人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了。毕竟比赛就要争个输赢,球技和奔跑速度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上场踢球的机会太少了。”“老超”联赛的创办者刘佳说,从2016年创办至今,比赛队伍从最初的6支逐渐增加至今年的20支。期间,最多时曾达到过34支队伍参赛。
很多老年足球爱好者抱怨:和一群“小年轻”一起玩时常被过,还被涮得团团转也摸不到球。一大把年纪去踢球就是为了出出汗、过过瘾的,结果踢完了还挺不开心。
看到中老年人的尴尬,听多了大家的牢骚,刘佳决心把中老年足球爱好者组织起来,办个“老超”联赛:年龄相仿、技术动作相差不多,一起踢球更为了“自娱自乐”。就这样,第一届“老超”联赛办起来了。
按照竞赛规程,“老超”联赛为8人制足球赛。为了让中老年球员们在赛场上“玩”得快乐,“40+”组的比赛上下半场各40分钟,“50+”组的比赛上下半场各35分钟,均比职业比赛时间短。比赛还制定了许多适合中老年球员的规则:越位线后移、不允许铲球、允许9次换人……
“第一届‘老超’联赛上,有位大哥岁数不小了,牙都掉了,可在比赛中还能头球破门呢!赛后他高兴地说,‘刘佳,谢谢你组织比赛,我已经3年没进过头球了。如果这次是跟年轻人一起踢,连上场都没戏。’”这句话也让刘佳更坚定地继续组织这项赛事。
在刘佳的微信头像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体型逐渐成熟,灵魂永远年轻。在他看来,让大家痛快出汗、开心大笑,让40岁、50岁,甚至60多岁的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重拾快乐才是“老超”联赛的初衷。
未来
让北京“老超”走得更远
刘佳介绍,参加“老超”联赛,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一定不能高,这些钱用于场地租赁和裁判员费用。另外,他有个小团队,还负责购买一些设备、器材等。总体上来说,每年办比赛他都会搭钱进去,但也不会太多,所以我才能继续坚持下去,大家最大的希望也是“老超”联赛能够越办越好、越办越规范。
提到今年的联赛,刘佳感慨地说,“老超”最巅峰的一届比赛是2021年,一共来了34支队伍。但是今年精简了球队,只邀请了20支队伍参赛,有400多人报名参赛,年龄最大的三人都已65岁了。
“要说这些年办‘老超’联赛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们老了,我也老了,但是现在,我和球队、队员的关系更铁了。”
对于未来,刘佳还想做京津冀“老超”联盟。此前,河北唐山、霸州的朋友都来对接过,这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我会从北京各支‘老超’球队里面挑选队员,组成咱们北京自己的‘老超’队伍,穿着‘北京老超’的队服,去唐山、霸州打友谊赛,让大家踢球过过瘾,比赛完大家也能聚餐、热闹热闹。”
同时,刘佳还想把北京“老超”联赛做成升级赛,模仿职业联赛,成绩好的升级、不好的降级,形成完善的升降级制度,让“老超”联赛更正规。
相声大佬北京聚会!刘洪沂罕露面,92岁杨少华激动泪崩,布鞋抢镜
5月18日,知名相声演员刘惠,突然晒出了一则动态,没想到相声界的多位大佬,竟然齐聚北京聚会见面,画面一出,引发了一大批网友的感慨和热议。
视频中,已经92岁高龄的杨少华,带着儿子一起现身,他身穿大花衬衫,戴着时髦的黄金项链,和刘洪沂一见面,两人就激动到瞬间泪崩,场面令人感动泪目。
不难看出,这场相声界老艺术家的聚会,确实是让在场的各位感慨万千。
据悉,杨少华早年在北京发展,曾得到过刘洪沂的不少帮助和支持,他全程泪流满面的举止,也是实实在在的真情流露,可能真的是觉得自己这岁数,跟刘洪沂见一次少一次吧。
现身聚会的,还有姜昆的徒弟刘惠,已经67岁的刘惠,看起来真的是老了不少,他的头发花白,面容沧桑,尽管穿着比较光鲜亮丽,甚至还有破洞牛仔裤的加持,但还是挡不住岁月的痕迹。
倒是杨少华老爷子,一双朴素布鞋分外抢镜吸睛,可能到了他这个年纪,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舒服自在吧。
说起来,刘洪沂在相声界的地位,还是相当之高的。
他属于“文字辈”的相声演员,师承相声大师王世臣先生,和侯耀文是同辈,连郭德纲都得叫他一声“师叔”。
刘洪沂的父亲刘醒民,是白全福父亲的京剧徒弟,并在天桥创立了醒民剧团,母亲则是国内第一位女花脸表演艺术家,是名副其实的文艺世家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刘洪沂还被称为京城相声的“教师爷”,主要作品有《武坠子》、《赴宴斗鸠山》、《遇皇后》等。
其实刘洪沂的相声还是不错的,他的水平高,功力深, 只是产量有点低,如今在体制内,也算是旱涝保收吃喝不愁了。
目前在位的北京曲协主席李伟健,也是刘洪沂的徒弟,足见其在业内的咖位,到底有多举足轻重。
很多网友都说,杨少华一辈子很不容易,在这圈都是成全别人,窝囊毁了,才换来老年幸福。
早年杨家孩子多,穷,见人都得屈尊,一辈子没挺直过腰杆,长期养成了待人谦虚谨慎的作风,也得到很多同行的帮助,现在反而混了个好人缘,也算是不错的结局吧。
不过话说回来,可能谁也体会不到杨老爷子的不易,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有感受。
一个人,养活一大家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真是稍不注意吃了上顿没下顿。马三立老先生,那句:宝贝你有饭吃了!真让人泪目……
不管怎么说,祝福杨少华老爷子身体健康,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相声界一派和谐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