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最失败”的一届奥运:斥资90亿美元,中美等67国拒绝参加
1980年7月19日下午两点,莫斯科列宁中央体育场上空乌云密布。不久,天空飞过六架飞机,随即药剂从中喷洒而出。
很快,乌云散去。
既定的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拉开序幕,这场自1896年开办至今的奥运会,到1980年为止,足足办了22届。而这一届,是第23届。
相较于前面所办的奥运会,苏联举行的这场,堪称“宏大”。除了大手笔修建建筑物之外,就连当地建筑都焕然一新。显然,为了举办这场奥运会,这个超级大国下了血本。然而,就是这么一场奥运会,却被称之为“最失败”的奥运会。
要知道为了举办这场奥运会,苏联足足耗费了90亿美元。无论是举办方式、举办地点、举办过程,俱都做到了超越。
那么这么一场耗资巨大的奥运会,为何会被称之为“最失败”的奥运会?是竞赛丑闻?还是别的原因?要讲清这一切,还得从苏联申奥说起。
一、 申奥
申奥,想必多数人都不陌生。毕竟当初中国申奥成功,全国人民可是欢腾了好一阵。对于一个经济、军事都排的上号的大国来说,申奥显然也被提上了行程。
之前有这么一个说法,叫“申奥成功代表了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综合能力得到了世界公认”。当然,申奥肯定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准,但却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象征。而苏联作为冷战时期的两超巨之一,实力自然不容置疑。
可就算这样,其申奥之路也异常艰难。要想申奥成功,还得奥委会筛选决定。虽说奥运会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赛事,但依旧免不了俗,也就是常说的“体育与政治永远挂钩”。
在那个冷战时代,奥运会多少都与政治脱不开干系。而苏联之所以一直申奥不成功,自然也有这层关系。
当然,最初苏联也没想过申奥。即便是参加奥运会,那也是1952年的事。在早期苏联领导人眼中,西方国家大肆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并非为了“全民运动”,而是“让工人阶级脱离阶级斗争,训练其为新帝国主义战争服务。”
而到了二战结束后,苏联就改变了这个想法。那时候苏联体育的特点成了“走出国门,登上世界体育舞台”。
从1949年到1958年,苏联运动员创造了数百个世界纪录,使得苏联体育跨过了一个个台阶,这也为在奥运会上亮相做足了准备。
1952年,苏联参加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这虽然是其第一次参加,却取得了不俗成绩。除了获得22枚金牌之外,还打破了两项世界记录和奥运会记录。从一定意义来说,苏联运动员在许多项目上都代表着世界的顶尖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自然也想申奥。1962年,莫斯科承办了国际奥委会第六十届全会,这为申奥进行了预热准备。
可要想申奥,还需要西方国家支持。
偏偏这时候苏联和美国不对付,要想申奥成功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好在苏联前前后后不停地沟通、联系,从1970年正式申奥开始,到1974年,前前后后数年时间,苏联总算申奥成功。
二、 准备工作
“莫斯科不会因为第一次申办失败而气馁,两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热切希望奥运会能在他们的首度举行,希望奥组委会不会让苏联人民失望。”
当得知申奥成功后,苏联人民激动地欢呼雀跃。
既然申奥成功,那就得做好万全准备。莫斯科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是苏联的首都,更是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次举办奥运会,誓要将莫斯科和整个苏联最好的面貌展现在世界前面。
1975年3月,莫斯科专门成立了奥运会筹备会。
为了办好这场奥运会,筹备会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所谓“不惜代价”,自然是不计钱财。可对于经济呈现颓势的苏联来说,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筹集更多资金,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发行体育彩票、奥运会彩票、奥运会纪念邮票等。
靠着这些,苏联政府大兴土木。
根据有关官方统计:
苏联大型体育场从原先50多个增加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个。就连体育馆,也从1300多个增加到了1600多个。
不止于此,其还改善了交通运输网、整饬了城市建筑。
从内而外、自上到下,莫斯科来了个大变化。按照相关外媒的统计,苏联为办这次奥运会,前前后后花费了90亿美元。
兴许不少人会问一个问题:“耗资这么多,真的值得吗?”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的确不值得。可那时候苏联上下对这次奥运会充满了信心,根本没有值不值得的概念。
即便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苏联承办奥运会前一届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就在奥运会之后出现了巨大亏空,金额更是高达10亿美元。而为了填补这个亏空,直到20世纪末才堪堪还清。
15天的奥运会,却让该市用了20多年时间还债,这不仅使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亦使得奥利匹克运动受到了严重打击,甚至影响了当年申办1984年奥运会活动,不少申办的国家纷纷退出。
就算如此,苏联对此也毫不在乎。在其看来,只要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作为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这的确具有非凡的意义、影响,甚至有可能将苏联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前面就说到“体育和政治永远挂钩”,这次奥运会可不单单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更是为了展现苏联国力。
就在苏联紧密锣鼓准备奥运会期间,世界发生的一件事却将其置于了风口浪尖——苏联出兵入侵了阿富汗。
三、 苏阿关系
正是这场战争,让苏联投入的90亿美元几乎打了水漂,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就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为此两国一直都是针眼对麦芒,互不相让。
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争执,甚至上升到了战争层面。苏联抓住这一时机,站出来公然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这一举动,算是将阿富汗拉入了苏联怀抱。
从那之后,两国的关系就一直不错。
尤其到了1973年,阿富汗国内发生政变,建立了共和国之后,苏联更是不遗余力大肆支持。除了经济援助之外,还帮助阿富汗建立了一支现代化部队,并培养了一批年轻军官和技术人才。
别看这种援助看似无偿,实际上苏联早就对阿富汗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进行渗透。起初阿富汗属于言听计从,亦允许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参政。
随着人民民主党在阿富汗的权势越来越大,就连掌控实权的内阁都被人民民主党掌控后,这使得达乌德政府十分不安。
1975年,为了改变这种逐渐被掌控的局面,达乌德政府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先是将人民民主党的职务解除,接着又同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拉关系。系列措施,都试图彻底摆脱苏联。可早已将阿富汗视为“后花园”的苏联,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不久,人民民主党在其支持下,阿富汗国内爆发了“四月革命”,达乌德及其全家被杀害,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虽说此时人民民主党内部矛盾也不小,但在强压之下,也只剩下了一个声音——亲苏!这时,两国的关系算是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当然,改变的方向也是苏联喜闻乐见的。
在阿富汗的对外宣告中,强调到:“政权已经转到‘人民手中’,任何事情也妨碍不了苏联和阿富汗之间兄弟般的友谊和友好关系。”
不止于此,当地主流媒体更是将阿富汗列入“社会主义大家庭”。
见小老弟这么懂事,苏联对其援助更是不遗余力。从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提供了大量帮助。可随着援助增多,阿富汗的诸多重要部门都被苏联的军事、政治顾问把控,这个独立国家俨然成了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一个成员。
四、 反抗与新生
但是,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所实行的各项社会主义措施,却严重违背了阿富汗的国情和人民的习惯、传统。
将苏联那一套体制强行套在阿富汗人民身上,自然引来了各阶层的严重不满、反对。渐渐,原本的骚乱、暴动,逐渐演变成有组织的斗争。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阿富汗人民形成了有组织的“圣战”。
到了1979年春,暴动更是蔓延到全国。
原本还苦苦支持的塔拉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总理),不得不访问苏联,寻求老大哥帮忙。在苏联授意下,他决定调整本国政策,并将国防部长阿明除掉。谁成想,这件事被泄露了出去,塔拉基回国之后,就被暗杀了。
接下来掌权的,成了国防部长阿明。
苏联其实并不在意谁掌权,只要掌权人站在它这一边就行。然而阿明对苏联抱有戒心、处处提防,更甚于同美国亲近起来。同时,他还要求苏联大使撤出阿富汗。同时,阿富汗内部矛盾始终得不到调和,阿明的位置也十分不稳当。
这一切,都让苏联有了莫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并非外界带来,而是苏联内部产生的,以至于苏联不得不采取措施。
时至今日,依旧有人在问苏联当初出兵阿富汗的原因。究其原因,还是苏联的危机意识太过于强了些。
70年代的苏联领导人对周遭环境有一种夸张的恐惧感,这也致使其对边界问题、周边国家的态度十分敏感。自从冷战开始后,苏联就一直将美国视为敌人。双方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有所争锋。
正是如此,其对边界问题看得十分重要。
而苏联南方邻国中,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一定意义上是站在了西方国家那一头。唯独阿富汗,选择亲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苏联都将阿富汗视为南方一道“屏障”。
如今阿富汗却不再受其掌控,在苏联看来,这势必会让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乃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国相互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那将对苏联形成半包围。按照这种设想,苏联的安全还真会受到威胁。
除了这种假想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苏联想要做世界霸主。
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相继在世界划分势力。到了70年代,更是走向了全球扩张的道路。其实除了阿富汗,还有不少国家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名义上这是苏联无偿援助,实际上则是为了干涉他国内政。
而阿富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塔拉基担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总理时,这个国家就彻底成了苏联势力范围中的成员国。如今这个“卫星国”想要摆脱苏联的控制,这让其他国家怎么想?
无论是为了苏联对外的掌控力,还是让这个阵营的其他国家稳住,苏联都不得不对阿富汗出兵。这次出兵,不单单是为了争霸,亦是为了树立威信,维持国防安全。
1979年12月12日,苏联高层经过商议后,决定正式出兵阿富汗。
凭着先进的武器、兵力优势,苏联轻而易举就粉碎了阿富汗的防守,并将阿明处死。在短短两天时间,阿富汗的核心部门就被彻底控制,并扶持了卡尔迈勒傀儡政权。
这一行为,受到了阿富汗民众的强烈反抗。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应更加激烈。这点倒让苏联有点始料未及,毕竟在此之前,美国正忙于伊朗伊斯兰革命这档子事。
再加上这看似就是一场小型的局部战争,对世界大局影响并不大。谁能想到美国有这么大的反应,不仅对阿富汗抵抗组织进行军事援助,还对苏联实行了系列打击政策。如推迟签订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减少两国间文化和经济来往,其中也包括抵制奥运会。
五、 抵制
苏联在出兵之前,的确没有想到奥运会这一层。
可即便想到了,苏联多半还是会入侵阿富汗。相较于虚无缥缈的影响力,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所以当世界掀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声音时,苏联对此毫不在意。
1980年,眼瞅着莫斯科奥运会举办在即,西方国家相继声明,若苏联不从阿富汗撤兵,将不会参加本次奥运会。除此之外,这些国家纷纷取消了本土内所有与莫斯科奥运会有关的活动。
不再发行纪念邮票、出口相关商品,从最大程度减少苏联奥运会的影响力。
可苏联依旧我行我素,占领阿富汗后,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攻势,对该国的反政府武装进行全面打击。
最后,美国等国家干脆不再抵制,直接宣布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前前后后,一共有60多个国家拒绝参加,使得最终只有80多个国家参加。这也成了自1956年以来,最少国家参加的一届奥运会。
虽说有这么多国家抵制、不参加,可苏联还是按照既定计划举行了奥运会。
1980年7月19日下午两点,奥运会在列宁中央体育场正式开幕。当天天气看起来并不太好,苏联还专程出动了六架飞机驱散乌云。
可就算开幕做足了准备、充满了看点,会场的气氛依旧显得冷清了些。在参赛国家出场时,就有足足16个队伍没有打本国国旗,而是以奥林匹克五环旗代替。更有甚者,新西兰直接打出了一面黑色五环旗。
显然,即便这些参加了奥运会的国家,也多有抵制。
凡此种种,让本该热闹非凡的奥运会显得冷清了不少。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有5179人,而前来参与报道的新闻记者却有5615人。这般反常的现象,都让这场本该盛大无比的奥运会略显冷清。
除了开幕仪式上的抵制,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也能清楚感觉到。
在诸多授奖仪式上,因获奖国的抵制,授奖仪式上都没有使用本国国旗和国歌,而是用奥林匹克会旗、会歌代替。
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体育盛事,获得荣誉后本该与有荣焉。就比如说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章后,华夏人民无不为之高兴、激动。尤其当授奖仪式上,缓缓奏起国歌、升起国旗,那份骄傲更甚。
然而,莫斯科运动会却出现了相反情况,这足以看出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从一定意义来说,奥运会象征着和平、团结。可偏偏举行奥运会的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这与奥运会的精神明显背道而驰,也违背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所以最终,招致如此多国家抵制。
六、 落寞收场
正是缺少美国、荷兰等国家的参加,苏联理所当然获得了总奖牌第一。
对于苏联来说,似乎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知情人明白,这次抵制究竟给其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
在此之前,苏联的经济就已经陷入了僵化。原本以为凭着这次奥运会,能带动经济复苏。丹所以在奥运会建设上,苏联可谓不遗余力,下了血本。
可随着出兵阿富汗,原本想要获得的国际软实力、带动经济复苏,尽皆化为了泡影。这下好了,在此之前耗费了90亿本金没收回,还要承受世界骂名。种种影响,都让苏联这艘巨舰处于崩溃的边缘。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阿的苏联士兵处境也不好过。
和阿富汗相比,苏联军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奈何当地反政府武装采取山地游击战,根本不和苏军正面对抗。
随即,苏联改变了既定策略,意欲集中兵力对叛军主要根据地进行清剿。可叛军不仅没被剿灭,反而越打越多。这也意味着苏联必须增派兵力,投入更多的精力。
从一定程度来讲,苏联算是陷进了阿富汗这个“沼泽”之中。
从战争开始,前前后后苏联总共派了150万官兵到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可即便这样,依旧没能拿下阿富汗。
这让苏联真正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继续打下去,结果多半一样;不打,又觉得之前所做的一切白费了。
可随着国际援助阿富汗人民,苏联自觉必须从泥潭抽身,最终不得已只能下令撤兵。何为“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就是。
当初攻打阿富汗之前,苏联为的只是南方局势稳定。可不成想,这一打,打没了几百亿卢布,还将奥运会搞砸了。这让本就经济萧条的苏联,彻底崩盘。
1987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兵。到了1991年,这艘巨舰就再也开不动,被迫解体,这是否印证了“自食其果”?
结语
1984年,第24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
为报当初美国那“一箭之仇”,苏联也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然而和上一届奥运会不同,这次唯有十几个国家参与。而多数参与抵制的国家,都和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原本被视为和平的象征、缓解战争冲突和斗争的奥运会,已然成了不少国家政治上交锋的工具。
这本该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却无端被加上了政治色彩。无论是苏联抵制美国、亦或美国抵制苏联,根本上也并非为了正义,而是用“奥运会”来彰显本国统治力、影响力。
这般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着实不可取。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人真切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堪称苏联噩梦的开始,中国为何拒绝参加?
因故推迟一年之久的东京奥运会近日在东京拉开帷幕,只是这届奥运会没有往届那般喧嚣,受到的关注度也下降了不少。而当初极力坚持举办2020年奥运会、为此不惜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提前辞职,此举也体现出安倍晋三的狡狯和无奈。
因为疫情的爆发,日本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环境也不甚乐观,所以2020年奥运会只能延期举行,安倍晋三本想着在自己任期内完成最后一件大事,也想借助奥运会这股东风来振兴日本萎靡不振的经济,可惜国际的情形彻底打乱了安倍晋三的部署,在这种形势下,即便是奥运会举办,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安倍晋三也只能感慨时不我与!
眼见自己力推的奥运会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日本的财务状况也是一团糟,国内的债务问题也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这种形势下,奥运会不仅难以振兴经济,反而有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安倍晋三自己一筹划,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他就突然宣布辞职,将这一堆烂摊子扔给下一任首相!
其实,奥运会作为国际关注度最大的一项体育盛事,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更是对一个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像日本,早在1964年举办奥运会,借助奥运会的影响力,日本将自己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一扫二战的负面影响,进而呈现出热爱和平的精神追求,让世界各国都感受到日本的崛起步伐。
借助奥运会的影响力,日本经济发展空前之快,接下来十年日本GDP增速都超过10%,日本也因此一举成为亚洲强国,甚至世界强国。所以,日本对奥运会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而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经济开始不断的衰退,到目前已经有长达30年的时间,日本经济一直是萎靡不振,未能取得有效的突破。这对于野心勃勃的安倍晋三来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就想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振兴日本经济,也让自己留名青史。经过反复思量,安倍晋三就想到用举办奥运会的方式来刺激一下日本经济,对于这一举措,安倍认为是绝对有效的,他也是势在必得的!只是很可惜,安倍在以为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却输给了天时,一场疫情彻底让安倍美好计划都付诸东流!看来,连老天都不愿日本的崛起!
像中国,2008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堪称一场盛世大宴,已经成功成为百年奥运的天花板。借助这次奥运会,中国成功展现了一个崛起大国的综合实力,也彰显着一个全新中国的精神面貌!可以说,这次奥运会彻底刷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知,也让西方国家再也不敢小看。
由此可见,奥运会对于申办国而言,绝不简单的是一次体育盛会那么简单,其实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而在历史上,却有一次奥运会是典型的失败之举,虽然这次奥运会投入极大,准备工作极为周全,却最终让举办国深受打击,这就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一
在二战结束之后,国际秩序全面洗牌,以英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彻底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强争霸!
随着两方势力的对立,双方的竞争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航空事业,以及势力范围、经济实力等方面,美苏都在明争暗夺,要将对方比下去,然后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在70年代,苏联的实力已经空前之强,当然,这与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在70年代,国际油价上涨迅猛,苏联借助石油产业的出口,获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这样一来苏联国内资本空前充裕。苏联本就是一个超级大国,一旦有了充分的资本,苏联就会毫不犹豫加大军费开支,积极扩军备战。
相比而言,此时的美国却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经济也出现问题,这使得美国的综合实力有所衰退。而苏联抓住时机,扩大在全球的军事部署,也给西欧国家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其实在这一时间段,不仅是西方国家,甚至连中国,都感受到来自苏联的压力。
只是苏联一直重军事轻经济,缺乏一定的经济远见。早知道,苏联此时国力的上升是源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既然油价上升,给苏联带来巨大的外汇收入,那么一旦油价下降,势必又会对苏联的经济造成困局,可苏联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危机,也没有在资本充裕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而是将大量的资本都用于军备竞赛,这就为后来苏联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为了彰显自己的影响力,苏联决定通过奥运会让全世界对苏联有更多的认识,也显示出自己追求和平的态度。
在1974年,莫斯科成功击败洛杉矶,获得了198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也让苏联人欢呼雀跃。这一时期,也正是苏联最强盛的时期,于是他们对1980年奥运会高度重视,并将其看作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彻底走向巅峰的一个标志,他们决意拿出大量的资金,办出最豪华的奥运会,以此来彰显苏联的风采。
正是出于这种目的,苏联上下高度重视,他们拨出巨款,高达数十亿美元,这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只为办好这次奥运会。随即,整个莫斯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翻新,苏联对莫斯科进行了大拆迁和大建设,将旧的设施彻底拆除,又重新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运动场馆,以及所需要的配套设施。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型体育场从原先的50多个增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个,体育馆由1300多个增加到1600多个,等等。与此同时,还整饰了城市建筑,改善了交通运输网。
不仅如此,为了展现出自己大国的实力,苏联还将各场馆、休息场所和设施都是最好最奢华的,其显摆的成分格外明显,苏联就是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是最强大的,就是通过这种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来给参与这次奥运会的所有人以强烈的冲击。
苏联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进行,他们期待着奥运会给苏联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期待着看到各国代表团流露出对苏联的震惊表情!
然而,一切都事与愿违,因为在莫斯科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苏联发动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军事行动,也因为这次军事行动,莫斯科奥运会就遭受世界各国的抵制。
二
在1979年12月,由于苏联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因为内部纷争而被杀害,阿富汗新的领导人却并不买苏联的账,这使得苏联决意军事干预。
苏联一向重视阿富汗,因为在苏联看来,阿富汗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苏联早就想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众所周知,苏联与美国一样,都有着强烈的扩张意图,于是他们继续进行“南下战略”,而在战略里面,阿富汗就至关重要!因为苏联就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插手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
正是意识到阿富汗的战略重要性,所以苏联早就对阿富汗极为关注,也一直想将阿富汗拉入自己的怀抱,苦于未能找到机会。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机会到来,当时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发生战争,苏联瞅准形势果断支持阿富汗,这样一来,阿富汗就顺理成章与苏联建立密切联系。
只是到了70年代,阿富汗国内局势发生剧烈波动,苏联扶持的代理人因为内部火拼,而新的阿富汗领导人却想要摆脱苏联控制,与美国进行合作,这彻底触碰了苏联的底线。因职位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就决定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苏联出兵阿富汗并非偶然和局部的行动,而是他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联将出兵阿富汗当作自家内部事儿,没想到却引发全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此举立刻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为美国担心苏联控制阿富汗,从而影响波斯湾的稳定,导致中东石油的供应出问题。
在70年代,美苏争霸实际上是苏联掌握绝对主动,所以美国也不敢贸然苏联与展开军事对抗,但是美国人擅长发动舆论战,就在国际上,借助舆论的攻势对苏联进行各方面的施压。
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苏联若不在2月20日前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将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向来我行我素的苏联并没有把美国的警告当回事儿,他们认为西方国家不可能错过庞大的奥运盛会。于是,直到1980年5月24日,苏联仍未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奥委会为配合政府的抵制态度,最终决定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美国带了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这个头,西方国家也开始紧跟美国的步伐。苏联突然出兵阿富汗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践踏国际法的准则,很明显,苏联一面宣扬和平,并举办具有和平色彩的奥运会,可是另一面他们却在行动上不顾和平精神,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这已然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这引发爱好和平的人民强烈不满,这也为莫斯科奥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苏联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并没有想办法去改变舆论走向,他们依然高傲着不愿低头,摆出爱来不来的架子,这严重伤害了和平人士的感情。到了后来,事情已经超出了苏联人的认知,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再等到他们想有所改变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美国公开宣布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后,日本,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奥委会,纷纷跟进,支持和响应美国的抵制行动,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这直接让苏联人的奥运会失去了最重要的参与国。
当时,中国本来不久前已经获得了参加奥运会资格,但是中国在1979年1月1日刚与美国正式建交,而中国与苏联关系早在50年代就已经恶化,在美国宣布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时,中国不可能不在美苏之间进行权衡,最终,中国也决定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这样一来,公开抵制或者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占据了40%,参赛的也仅有80个,而这些大多还是屈服于苏联的淫威,实际上,这个数字还低于20年前罗马奥运会的水平。这样一来,苏联满心欢喜大显身手的莫斯科奥运会却成为一次极为冷清的奥运会,苏联想要达到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
三
苏联前前后后忙活了6年,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到头来却是白忙活一场,这也让苏联简直栽了大跟头,这也成为苏联衰落和崩溃的开始。
正是由于这些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大国的拒绝参与,让莫斯科奥运会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即便是一些国家迫于苏联的压力而参与莫斯科奥运会,他们的目的并非为了比赛,很大程度上是来表达抗议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伊斯兰国家,他们在奥运会期间直接反对苏联,这也让苏联颇为丢面子,但却毫无办法。
本来苏联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这也有苏联人显摆的心理在作祟,但是没想到这次奥运会受到全世界各国的抵制,导致来参加的运动员极少,从而奥运会期间显得格外的冷清。本来,苏联还指望着奥运会能够带动一下经济的发展,没想到到场观众极少,所以这次奥运会让苏联钱财两空,不仅没有达到展现苏联实力的目的,还亏损极大,这也让苏联财政陷入极大的危机!
进入80年代后,国际对于石油的需求降低,引发石油价格的大跌,而苏联在70年代借助石油价格上涨而赚取大量的外汇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这也让苏联赚取石油美元的红利也成为?不可能,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苏联内部经济更加萧条,外汇不足,国内经济也没有起色,苏联已经处于危机的边缘!
而莫斯科奥运会不仅未给苏联经济带来转机,反而加剧了苏联财政的负担,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招。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苏联国内经济形势开始吃紧,苏联内部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分裂,所以这也埋下了后来苏联解体的种子。只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苏联在发展经济方面缺乏眼光,他们在70年代国内资本非常充裕的时候,并没有将大量资本用于发展本国制造业,反而更多的只是用于军备竞赛,美国成功的通过经济的方式将苏联拖垮,归根到底还是苏联人缺乏长远的眼光!
而苏联在莫斯科奥运会前夕,不顾奥运会所宣扬的和平精神,贸然出兵阿富汗这一举动也彻底暴露了其大国沙文主义的本性,他们总想着扩张,总想着在全球称霸,这样全世界各国都感受到来自苏联的威胁,结果就是苏联不断在国际社会上被孤立,从而加剧了后来的分裂。
其实,苏联的衰落也与其领导人的眼光和做法有很大的关系,苏联领导人一向奉行独立专行的处事态度,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等等,他们的独断专行,让他们看不清眼前的势,他们在国际社会的相处中,就不会顺势而行,反而是逆势而动,向他们拉拢越南、联合印度却与中国关系交恶,这对苏联而言也是一个很差的决定!可能苏联领导人一向强势惯了,他们只喜欢那些屈服于他们的国家,但是中国恰恰是有自己的主张,绝不会毫无原则的听从于苏联,这就不是苏联所喜欢的!
可以说,苏联的种种做法丝毫不顾及国际社会的影响,也在国际上从来都是树立越来越多的敌人,而从来没有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这就注定了苏联逐步被孤立!当然,这一切也是苏联自作孽不可活。
1980莫斯科奥运会成为一个大笑话,而苏联也在国际上被狠狠打脸,从此以后,苏联就背上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步被弱化,很明显苏联在此之后就加速衰落,仅仅10年过后就彻底轰然倒塌了!
由此可见,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使苏联衰落的开始,也注定了苏联崩溃!
所以说,一届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国运的开始,也可能是灾难的开始,这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1964年东京奥运会见证了日本的崛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让中国腾飞,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苏联衰落的开始,现如今2020东京奥运会对日本来说,可能又是一场灾难。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