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在大力发展氢能源吗?
日本是还在大力发展氢能源的,而且在日本国内已经有很多氢能源的汽车在运行。在新能源动力汽车方面,日本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我国和美国都是在发展电动汽车,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发。
而日本则把精力投入到氢能源汽车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目前世界的潮流却是电动汽车方向,但日本在氢能源汽车方面投入过多,已经不好回头了,只能硬着头皮发展下去
普氏能源近日消息,2021年日本将进入氢能发展的新时代。日本将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态氢。这是氢商业化过程的关键一步。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高级能源系统部门及氢和燃料电池战略办公室主任白井俊之(Toshiyuki Shirai)告诉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公司:“这是未来创建国际氢供应链的重要里程碑
日本在战前把建造大和武藏舰的资金用于建造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中会有什么作用?
常说“历史不容许假设”,因为假设没有意义,现实就是现实。还有一点就是假设出来有时会让人后怕,比如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还真麻烦了。
有一段在评论大和级战列舰时经常被人引用的对话就足够说明建造大和号的愚蠢。
开建大和级战列舰是1937年的第3次造舰补充计划正式决定的,后来的“特攻之父” 大西泷治郎当时还是大佐横须贺航空队副长,他冲进军令部抓住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力陈:“造大和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造一艘大和号的钱能造3000架飞机,你给我3000架飞机,我能把所有的舰队都炸沉”。
古贺峰一还比较开明,他没有训斥大西泷治郎,而是很困难地寻找着词汇想说服他:“大西,我不反对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须坐八匹马拉的马车,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战列舰。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就叫做国家的面子,叫海军的面子你知道吗?”。
大西泷治郎还企图挣扎:“少几匹马行不行?咱不用八匹马,只用四匹马,四匹马拉的马车也够气派了。”
“不行大西,这不是我古贺次长能够决定的。”
大和级战列舰就是这样的面子工程。
(海试时的大和号)
大和级战列舰计划标准排水量为64000吨,实际建成时排水量为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装备9门460毫米巨型主炮和12门155毫米副炮、4台蒸汽轮机驱动总功率高达15万马力,是世界战列舰史上最大型的战列舰。
(改成了航空母舰的信浓号)
这样的八驾马车造一艘也就算了,可是日本人一下子就造四艘,最后实际造成了两艘,1940年8月8日一号舰大和号下水,1940年11月1日二号舰武藏号下水,三号舰信浓号在建造完成50%左右时被改造成为航空母舰。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这个记录直到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的服役才被打破。四号舰在建造过程中停工。
(停在特鲁克锚地的大和号和武藏号,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被戏称为“大和号酒店”)
但是……,
(大和号在规避美军舰载机的轰炸)
大和号战列舰于1945年4月7日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武藏号战列舰于1944年10月24日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两舰均为对美军造成过任何损害,而三号舰的信浓号更是在服役后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仅仅航行了17个小时便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武藏号临沉入海底的最后照片。虽然被美国人炸沉了,但是日本人还是可以为他们的造船技术而自豪:“武藏号是平着沉下去的,日本造船舶的的平衡保持能力还是可以滴”)
结果,大和级战列舰完全彻底地失败。
大西泷治郎的“一艘大和号等于3000架飞机”的说法还是开建之前的估算,实际上大和号的建造费用和所有的项目一样到最后都大大超越了最初的估算。1936年的估算是1亿5千万日元,而实际上1941年7月发布的《丸五舰艇制造费预算表》中标明了大和号的直接花费超出2亿8千万日元,如果用1787的物价指数来计算这笔钱的话,几乎相当于现在的5千亿日元,大约47亿美元。
用这笔钱能不能造3000架飞机不知道,但是可以造2艘大凤级航母是肯定的,大凤号的造价正好大约1亿4千万日元。如果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本少了两艘没用的战列舰大和和武藏,多了四艘34000吨的大凤级正规航母,那珊瑚岛海战以及之后的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就很可能可以倒过来写了。
而且,即便日本海军还是在中途岛海战中失败了,失去了一航战的赤城加贺和二航战的两龙,但是还剩下了五航战的两鹤加上两个正规航空舰队,这样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仍然在日本人手里,瓜岛和新几内亚这两个重要战场的结果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两处的日本陆军就能接到给养补给了,也就是说日本有可能把澳大利亚和美国真的切割开来。
了解二战战时的人知道罗斯福总统当时是倾向于先欧后亚,亚太战场并不受重视,是尼米兹将军争取到了西太平洋上的一部分制海权,树立了可能进行反攻的态势之后亚太战场才能得到一部分给养,如果美国海军一直丧失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际上就发生过在太平洋上有一段时间美国海军都没有了航空母舰,但好在日本人的航母也元气大伤,但如果日本人多出来了四艘正规航母,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国就真的可能会接受日本的城下之盟,起码美国在解决纳粹德国问题之前干脆不去过问太平洋战场了是完全可能的。至于过了两年到德国投降之后亚太成了什么样子就只有鬼才知道了。
历史不容许假设“如果”,因为这种“如果”会吓着太多的人。无论如何,如果没有了大和、武藏和信浓这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就大不一样了。
有人说美国发明了原子弹,看过拙作《有一类战犯叫参谋》的朋友也许知道,如果不是美国人在空中优势下进行的绞杀战,日本也许也能制造出原子弹。
反正不管怎样,日本人花天价建造了这三艘屁用没有的战列舰,让美国人少了好多麻烦。
首先大家得明白,航空母舰的核心在于舰载机,而舰载机的核心在舰载机飞行员。所以你光是造航母而没有飞行员那也是白搭。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国建造大量的航母,却没有看到随航母而来的除了一架架先进的舰载机,还有舰载机上的飞行员。而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难度可比建造船只困难得多了。
太平洋后期日本并不是没有了大型的舰队航母,也不是没有新的舰载机,而是没有了好的飞行员,那些优秀的飞行员在三次所罗门海战当中已经打完,而日本又不能快速补充合格的新飞行员,所以当日本海航在战争中入不敷出时其战斗力才会严重下降,甚至出现美军在马里亚纳海域的空战当中与日本菜鸟飞行员空战时打出了1:3的战损比。
所以就算拿建造大和的钱去造航母和培训飞行员那也抵不上在战争中快速消耗。那为什么美国能快速补充舰载机飞行员呢?除了有钱能快速爆兵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别人家有基础,相比于日本那帮开了几个小时就上战场的菜鸟,美国小火汁们十几岁时就开着自家的农药机在自家的地上开飞机了。而那时的飞机相差又不大,所以别人早有飞行基础。这是日本永远都比不了的。
假使日本真的不再建造这些超级战列舰,改为建造航空母舰,那么日本真的要大大的延缓太平洋战场的进程了!
读者可能会有疑问:这两艘战列舰的钢铁撑死也就能建造出最多4艘航空母舰,即便前期有再大的优势,在美国后期上百艘的航空母舰面前,日本终究还是显得过于弱小!
不错,这几艘航空母舰就军事实力上来看,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可是任何武器装备的建造都是服务于本国的战略需求。日本之所以建造大和、蔵武这种巨型战列舰就是为了在将来的海上对决中依靠日德兰大海战那样的战列舰的对决来取得海战的胜利。而一旦日本战前把战列舰的建造改为了航空母舰,那么也就意味着日本海军上下一致认为未来海战的舞台将是航空母舰,以航母为核心的新型海战将代替传统的战列炮战。
作战思维的根本改变远比多出几艘航母要重要的多!德军之所以在初期取得巨大的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对于运用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理念已经有深刻认识,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认可!而反过来当时的日本海军虽然也认识到航母的巨大作用,却仍旧不愿放弃传统的舰炮对决,从关键的中途岛海战中便可以看出,日本的航母仍旧处于辅助的地位,其作战计划还是期望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战列舰为主)做最后的决战。
所以假使日本一开始不建造战列舰,而建造更多的航母,那就意味着日本海军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海战思维,也就意味着绝不会再制定出中途岛海战那种以战列舰决战为主的过时方案,而一旦日军中途岛海战获胜或者不至于那么悲惨,太平洋战场的持续时间将会大大增加。不否认日本最终会失败,不过肯定不会在1945便战败!
二战时期的澳大利亚军队是怎么打败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本?
靠英国和美国帮忙吧。
日本真正如日中天的时候,澳大利亚军队牙都被打飞了。
日本进击马来西亚的时候,英军印度军和澳大利亚军,都被打崩,十几万人投降。大量澳大利亚战俘被虐杀。
之后,为了保障海上跳板,从菲律宾被打跑的美国名将麦克阿瑟来到澳大利亚,美、澳、新、荷兰的军队被组编,大批的美国士兵开进澳大利亚。而且随着中途岛海战的进行,日军的海上力量基本覆灭。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军队才刚住了日军的进攻并打败他们,日军这时不光说不上如日中天,应该说已经江河日下了。
不过不得不说,在保家卫国的时候,澳大利亚军队打的也是非常顽强甚至可以说是凶悍的。但如果没有美军的援助,并且日军失去了自己的海空军,那么澳大利亚军队自己,是打不过日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