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琴家》的导演,经历了什么故事?才把电影拍这么好?
电影 《钢琴家》的导演是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1933年8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罗兹电影学院,法国导演、编剧、制作人。
《钢琴家》之前,他曾导演多部获奖作品,惊悚片,剧情片,犯罪动作片,爱情片,执导经验丰富。
1962年,编导了个人第一部长片,惊悚片《水中刀》,该片获得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66年,执导惊悚片《荒岛惊魂》,该片获得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1974年,执导犯罪动作片《唐人街》,获得第2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1976年,自导自演剧情片《怪房客》,该片获得第2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79年,拍摄爱情片《苔丝》,获得第3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提名。
1988年,编导悬疑惊悚片《惊狂记》。
1992年,编导爱情片《苦月亮》。
1999年,凭借编导的惊悚片《第九道门》获得第1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
他的早年生活经历也很传奇:
罗曼·波兰斯基出生后不久,全家就遇到在法国兴起的反犹排犹浪潮迫害,而迁回在波兰的老家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迅速占领克拉科夫,并下令驱逐波兰人以供德国人居住。罗曼·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相继被抓入集中营,母亲死于奥斯威辛,父亲在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侥幸保存了性命,罗曼·波兰斯基则逃出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居住区,并通过一个波兰农夫的帮助在二战中存活下来。
1963年,罗曼·波兰斯基离开了相对封闭的波兰,开始在欧洲四处进行电影创作,在巴黎结识了编剧杰勒德·布拉奇,并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
个人生活:
1968年1月,罗曼·波兰斯基与莎朗·塔特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婚礼,并一起前往好莱坞发展。
1969年,在贝弗利山庄购买了一套豪宅,细心地安顿下怀孕8个月的妻子莎朗·塔特。8月9日清晨,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莎朗·塔特被美国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成员杀害。
1989年,与艾玛纽尔·塞尼耶结婚
电影《钢琴家》
《钢琴家》的导演 年轻的罗曼·波兰斯基
年老的罗曼·波兰斯基
曼·波兰斯基人生经历、他的电影就是他的故事
他出生后不久,法国兴起的反犹排犹浪潮迫害,回到波兰的老家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曼·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相继被抓入集中营,母亲死于奥斯威辛,父亲在集中营侥幸保存了性命,罗曼·波兰斯基则逃出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居住区,在一个波兰农夫的帮助在二战中存活下来。
昆汀电影《好莱坞往事》中反应了他的故事
作为犹太人的波兰斯基童年是一连串噩梦,母亲被害,八岁就开始了逃亡生活,后来离开波兰到法国、英国、美国拍片。怀孕八个月的演员妻子莎朗和一群朋友被查尔斯·曼森集团狂热分子残忍杀害
《钢琴家》就是他的故事
被认为是自己的自传!
《唐人街》就是他的故事
曼森家族杀妻案及性侵指控是的自己的经历写照:罗曼·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相继被抓入集中营,母亲死于奥斯威辛。
《不道德的审判》
《苦月亮》
《不道德的审判》《苦月亮》可以理解为战后创伤是波兰斯基战争对他心里的影响的故事
苦难、创伤和负罪感永远是波兰斯基作品的创作源泉,其对于战争的回忆,以及苏联的强权政治之经历,所以在他作品中必须面对,必须反应,所以他的电影拍得这么好!
电影《钢琴家》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拍摄的,波兰斯基是犹太人,出生于法国,二战开始前他回到了波兰逃过一劫,他的母亲在二战时期被关在集中营被德军残忍杀害。面对德军的残暴血腥屠杀他一直想拍一部影片来记录这段时期的战争对人的伤害。
这部影片于2002年9月上映,一经上映就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多项奖项。它展示了一个民族在特殊时期的痛苦和挣扎,是一个接近事实的影片。
导演波兰斯基更像是影片中那对帮助过男主人公的好心的波兰夫妇,最后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不得不离开犹太人居住的华沙地区远走波兰。现实中波兰斯基就因为在波兰而逃过屠杀。可是他一直想圆自己一个梦,给犹太人一个岁月记录的历史缩影。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钢琴家伍拉迪期曼·斯皮尔曼在华沙的战争回忆录,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儿时的记忆,他决定把它拍成一部电影。
整部影片中前半部分是对钢琴师艺术的展示和人们生活现状的展播,随着德军入侵,大批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钢琴师因为一个伙伴的阻拦没能登上去集中营的火车,留在了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死亡线上。幸运的是他逃了出来,同伴们却被无情的枪杀。面对敌人的追击,钢琴师无助却又倔强的活着。
直到有一天躲在废墟里的钢琴师被一名德国军官发现,德国军官听到他弹奏的钢琴曲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他,并定时送食物给他。这时的钢琴师是思想是错乱的,甚至没有来得及问军官的名字。
影片最后的戏剧化,德国军官因为战败被囚禁在集中营想要寻求帮助的时候,最后死在集中营,也间接说明了万物皆有因,因果轮回。影片中释放了大量的个人情感,把处在刀尖上餐风露宿的钢琴师的绝望和无助又顽强的精神描绘出来。哪怕一个人也要坚持,总会等到春暖花开时节。犹太人在战争中顽强的意志支撑着每一个收到伤害的人,用信仰在战斗,黑暗终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所以当一个人身处于那种危机四伏的环境和时代中,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加上收集出来的资料,附加上自己的感情,拍出了一个时代历史记录的影片,是值得铭记于心的,所以在正义的呼声中,电影达到巅峰,直击观众心灵。你必须有了阅历才会写出故事,不是吗?
麦迪和科比是真正的好朋友吗?
算吧。从最早adi一起去德国参加活动。科比强奸案够麦迪一直陪他训练,麦迪老了摔倒第一个去扶他的是科比。麦迪退役后去看火箭打湖人,比赛一结束科比直接下场去球员通道和麦迪勾肩搭背回休息室。
李洋洁和章莹颖的惨案有什么相似之处?
2016年5月12日,中国留学生李洋洁在德国遇害,仅仅一年后,悲剧再次上演,中国赴美学者章莹颖又惨遭不幸。纵观两起杀人案,虽不在一个国家,却惊人的相似。
2016年5月12日,李洋洁在距离其德国住处15米的地方,遇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德国女子 ,她神情急切,发出求助:“能不能去我家搬一次箱子”?李洋洁毫不犹豫答应了,殊不知这一去竟是一条不归路。李洋洁被害案一时轰动国内,如果章莹颖能从李洋洁被害中汲取一点教训,抑或她父母能提醒女儿一句:出国多留个心眼。也许,应该是一定:李洋洁惨剧就不会在章莹颖身上重演。
这两起杀人、强奸案都是预谋已久的,一个是假装请李洋洁帮忙,一个是冒充便衣警察,把章莹颖骗上汽车。这两个被害女生都是高智商的人才,按理说比普通的中国人更聪明,怎么会轻易落入罪犯不算高明的圈套中呢!我想这与我们极少数人整天鼓吹欧美如何发达、社会如何文明、那里的人如何遵纪守法、如何友善等等密不可分。这无疑会潜移默化影响着这两个被害女生对欧美的看法,也许,在她俩意识中,欧美社会比中国更和谐,那里人文明程度更高,是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我想,这就是被害女生轻信外国陌生人的主要原因。
俩女生都是在公寓被害,生前备受虐待。按照警方的说法,这两个人惨叫声整栋楼的人都能听得见,可为什么没有人仗义站出来制止犯罪呢!甚至连一个报警的都没有,欧美人竟然麻木不仁到这种程度吗?我想,这里面更多原因应该是种族歧视,假如是欧美女生的呼救,绝对不会是充耳不闻的结果。这两个女生在遭受强奸、虐待时,应该是在用母语呼喊:救命啊!公寓里住户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从凄惨的叫声中,他们应该明白:这是一种求救的声音。可他们却选择了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他们的同胞,肯定是来抢夺他们饭碗的亚非拉人,他们才懒得管这“闲事”。
这两期血案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欧美社会治安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到那里留学、旅游的中国人,应该多长个心眼。不要轻易和陌生的外国人说话,更不要轻易的相信任何人。时刻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祈祷][祈祷][祈祷]
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女性,要有警惕心和注意安全,懂得和学会保护自己。
百度2016年发生的李洋洁之案时,一条视频中的一桢画面有点恐怖,是受害人和两个不知是蜡像还是扮相演职人员的合影,看上去和两个罪犯面孔很相似。有点儿像西方恐怖电影的情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