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军最大规模的投降发生在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拳打德国,脚踢日本,风光无比。美国大兵过境,敌人瑟瑟发抖,百姓胆颤心惊。可以这么说,当时的美军给人的印象是:犹如无敌之师,佛挡杀佛,神当杀神。
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事变的第二天,日本开始了菲律宾战役。当时,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海军军事基地。当时,美军统帅是麦克阿瑟将军,美菲联军13万人,全副美国武装,其中美军3.1万人。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麦克阿瑟嘴上倔强,脾气比能力大,但面对日军的攻势,却一再溃败,最终跑到了巴丹半岛,等待美军派来的支援。由于珍珠港事变,美国海军实力损失较大,所以无力支援麦克阿瑟。
最后,麦克阿瑟乘坐潜艇逃到澳大利亚,无依无靠的温赖特少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震惊了整个世界,甚至使日本感到困惑:
以驻菲律宾的美军总司令的名义,菲律宾盟军被要求放下武器并向日本投降。
在4月9日之前,领导菲律宾菲律宾巴丹半岛战争的少将爱德华·金少将无法抗拒日本的进攻,并命令75,000名美菲联军投降。
现在,他没有抵抗。目前,岛上有15,000多名美菲士兵。
5月7日,他坐在无线电话筒前,在日本陆军14集团军总司令本间雅晴的注视下,亲口通告全境盟军投降。超过90,000名士兵被俘虏。
此举创造了军事历史上的两个“吉尼斯”记录:历史上最大的军队投降和美国军方最高级别的俘虏将军的诞生。
这也是麦克阿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耻辱,他发誓“我会回来”。
这些战俘被逼冒着酷暑在菲律宾的丛林中步行65英里多的路程到达一个战俘营,这称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事件,当年的幸存者将其称为“巴丹半岛死亡之旅”,共有15000名士兵倒毙在途中。
在日本和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眼中,这是不可思议的壮举!
以上是铁杆军迷观点,欢迎关注铁杆军迷,欢迎深入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人将删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最大的投降应在菲律宾战场上。约有90,000美菲联军投降。这是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降人数最多,投降将军水平最高的战争。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人袭击珍珠港之后,美国人没有等到美国人康复。他们还对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美国军事基地进行了突击袭击,目的是摧毁美国的亚洲舰队,从而彻底摧毁了美国的石油禁运计划,以缓解日本的能源危机。此外,他们可以通过美国殖民地获得战略资源,从而为攻击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可行的条件。
就像珍珠港的命运一样,美国空军的战斗机在起飞前遭到日军轰炸的支离破碎。麦克阿瑟只能指挥没有空中或海上力量进行反击的美菲联盟。由于日军准备充分,火力压制下迅速推进,迫使麦克阿瑟攻退守巴丹半岛。
由于日军错误的估计了美菲联军的兵力,因此在首轮攻击中惨遭反杀
根据后来的采访,麦克阿瑟在前往澳大利亚之前与总计约90,000名美菲联合部队呆在巴丹和吕宋。其中有70,000多人是菲律宾人,他们的军事素养就像民兵一样。温莱特被捕后,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菲律宾士兵一见到日本兵,就吓得丢掉武器,争相逃窜”。
日军方面,参战部队为本间雅晴中将带领的第14军。
日军已准备好抓住这次机会。
麦克阿瑟遭受的最大苦难是,日本人炸毁了一半的B17和P40战斗机,四艘主战舰沉没,因此海岸线上的防御很难形成,日军能够迅速抢滩登陆。闪击战最容易摧毁士兵的意志
麦克阿瑟很难组织一次滩头堡封锁。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全军撤至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尔岛
麦克阿瑟来自西点军校,自然地了解食物的重要性。但是他没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确保足够的军用食品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大量难民从军队撤回了巴丹。
正因为麦克阿瑟出身西点,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当他到达巴丹时,才发现这个问题,当时属于战略撤退的局面,再紧急调粮根本难以做到。
麦克阿瑟是一位身先士卒的将军,指挥战争永远是亲自站在一线的战壕里。但在巴丹战争的后期,麦克阿瑟“不见了”。
罗斯福认为巴丹半岛的局势难以挽救,因此他不能让美国指挥官沦为俘虏,于是他下令麦克阿瑟调任西南太平洋的盟军指挥官,温莱特接管了巴丹半岛司令。
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说,尽管他当时撤回了澳大利亚,但他仍然为巴丹半岛的局势感到担忧。他和与他一起退出的菲律宾总统奎松从未放弃向罗斯福寻求帮助。他从战略上威胁罗斯福,他说菲律宾现在不应该落入日本的手中。
在西方国家,一个公认的原则是,只要有四分之一的军队被杀,三分之一的军队还活着,这场战斗就不值得战斗。
再坚守下去只会增加士兵的伤亡,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在5月6日带着白旗走向了敌营,温莱特就是为了士兵的生命负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拳打德国,脚踢日本,风光无比。美国大兵过境,敌人瑟瑟发抖,百姓胆颤心惊。可以这么说,当时的美军给人的印象是:犹如无敌之师,佛挡杀佛,神当杀神。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二战中,美军其实还遭遇了三场奇耻大辱,先后被日军、德军打懵了,曾出现大规模投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一场失败的战役,是美国五星上将领导。
第一场,菲律宾战役
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事变的第二天,日本开始了菲律宾战役。当时,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海军军事基地。当时,美军统帅是麦克阿瑟将军,美菲联军13万人,全副美国武装,其中美军3.1万人。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麦克阿瑟嘴上倔强,脾气比能力大,但面对日军的攻势,却一再溃败,最终跑到了巴丹半岛,等待美军派来的支援。由于珍珠港事变,美国海军实力损失较大,所以无力支援麦克阿瑟。
最后,麦克阿瑟乘坐潜艇逃到澳大利亚,无依无靠的温赖特少将,指挥7万多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当然,在离开之前,麦克阿瑟留下了著名的一句话:“我还会回来的!”换在中国环境下,麦克阿瑟能力未必比得上普通中将。
第二场,凯瑟琳山口之战
1943年春季,德国非洲军团已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在西面有刚刚登陆的美军,而东面有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美军虽然缓慢前进,但依然在不断配合英国蒙哥马利追击德国非洲军团。
为了能够减轻战场上的压力,击败美军,然后再单独面对英军,于是隆美尔决定对美军发动了一次进攻。1943年2月,德军开展“春风”行动,在凯瑟琳山口重创了美国第二军。
由于美军指挥、配合等都有问题,加上对手隆美尔的高明战争艺术,所以最终6300多美军战死,4000多美军投降。此外,被俘虏的装甲车、车辆等不计其数。后来,美第2军军长被撤职,改由巴顿任新军长。
第三场,阿登战役的局部
阿登战役发生于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纳粹德国于二战末期在欧洲西线战场比利时瓦隆的阿登地区发动的攻势。最终同盟国取得胜利,德国战败。但在局部地区和时间,德国也曾让美军颜面大失。
1944年12月17日,美军的18师,106师的防线被突破。很奇怪的是,没有经历太多战争,8000美国大兵就放下了武器。后来,在德国小孩子和老人们组成的二线部队押送下,进入了德国的战俘营。
当然,从阿登战役全局来看,德国的这次胜利并不能改变大局,于事无补。但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一些问题,即美军也并非不可战胜,美军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工业实力强悍,并非战略战术高明。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最大的战略集团是如何消失的?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到二战后期,日本陆军能够称为“战略集团”或者战略区级单位的只有六个,如果把“航空总军”这个非地面部队再排出去,那就只剩下关东军、中国派遣军、第一总军、第二总军和太平洋战场主力“南方军”,上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军级”单位。题主想问及的,大约是在第二次菲律宾战役中被基本消灭的第14方面军,但它只是“战役重兵集团”。
(麦克阿瑟)
所谓的“南方军”成立于1941年11月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夜,以寺内寿一大将为总司令官,陆军参谋次长冢田攻中将(后来出任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被高射炮干死了)出任总参谋长,为了保密,该军总司令部是在陆军大学里秘密组建的。战争爆发后迁到越南河内,日本投降时司令部所在地为西贡(今胡志明市)。
到1942年初,南方军总兵力一度高达210万人和2500多架作战飞机,确实是当时日本最大的战略集团,至当年10月关东军升格算起,南方军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并列为海外日军的三大主力。并且它的许多部队都是从中国战场抽调的,比如第2、5、第6、第16等我们比较熟悉的师团都是如此,同时还拥有日军全部15个战车联队之中的9个,可见南方军实力之雄厚。
(山下奉文)
当然,在美帝强大的海空火力下,南方军也是日本陆军伤亡最惨重的战略区,保守估计日军死鬼超过150万个,几占二战日军阵亡总数的60%强。因此尽管日军不断从本土、从中国战场抽兵增援,到太平洋战争末期,南方军的兵力规模仍然急剧减少,投降时只有75万人了(其中部分部队转调回国),给揍得挺惨。
到1944年美军大反攻阶段,南方军除直属部队外还下辖五个“方面军”建制,包括缅甸方面军(约10个师团的兵力)、驻马来和爪哇等地的第7方面军(约4个师团和7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驻越南、老挝等印支国家的第18方面军(约4个师团和2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驻澳洲北边新几内亚的第2方面军(约9个师团的兵力),以及本题的主角,驻菲律宾的第14方面军。
(被老麦丢下的温莱特将军)
第14方面军原来只是三年前负责进攻菲律宾的“第14军”,司令官是本间雅晴中将,后来自然成为占领军,兵力大约4个师团和1个独混旅团10万余人。到1944年夏季,美军已经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和新几内亚,并且决定继续夺取莱特岛,因此占领整个菲律宾的战略态势非常明显,于是日军大本营紧急组建第14方面军,开始加强吕宋岛上的防御力量,并且把已经调往关东军的山下奉文大将又调回来送死,据说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们知道,麦克阿瑟是在当年日军进攻菲律宾时孤身逃走的,最后美菲军8万余人投降,那次战役也被称为“菲律宾战役”,为了区分,习惯上将1944年美军的反攻称为“第二次菲律宾战役”。从日本投降的过程来看,第二次菲律宾战役的合理性其实很被质疑,远没有尼米兹攻克硫磺岛、冲绳岛对日本本土的威胁之大。
(胡汉三又回来了)
不过当时麦克阿瑟统率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尼米兹的太平洋战区是并列的,资格老脾气暴的麦克阿瑟一定要先反攻菲律宾,参联会也不好说什么,个人总感觉麦克阿瑟确有急着报仇的心态:“我胡汉三又回来了”。1944年10月中旬,美军集中了第6集团军全部、第8集团军一部和两个海军舰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向莱特岛和吕宋岛。
南方军在战役期间对山下奉文的方面军进行了多次增援,先后投入作战的有第16师团、第30师团、第100师团、第102师团(第35军),第1师团、第26师团(方面军直辖),以及第8师团、第10师团、第19师团、第23师团、第103师团、第105师团和坦克第2师团(增援而来)等部,共计13个师团和3个独混旅团,于是“第二次菲律宾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陆上战役。
(山下奉文投降)
战役进程就不赘述了,总之在美军的火力扫荡下,山下奉文所部在第二次菲律宾战役中(包括莱特岛战役)阵亡45万余人(包括海军死鬼),加上杂七杂八的辅助人员总数突破50万人,第14方面军几近全军覆灭。不足10万残余日军后期被压缩在吕宋北部、马尼拉以东的几处山区,但是在美军的严密封锁下,大批日军病饿致死,倒也是罪有应得。
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时,山下奉文手下的尚武集团原152000人还剩下55000人、振武集团原105000还剩下12500人、建武集团原30000还剩下1300人,拢一起只有不到70000人了,至此,南方军最大的战役兵团已经不复存在。而曾经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由于实施过新加坡大屠杀等恶行,投降后即被盟军羁押和审判,1946年在马尼拉被处以绞刑。
(小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