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恶相权取其重的真实故事?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两权相利取其重 两权相害取其轻
一代英主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就欺负起柴宗训孤儿寡母,以北上抗辽的名义成功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史称“黄袍加身”。而这一招是赵匡胤从柴荣的养父郭威那里学来的。就这样,凭借着手中掌握的禁军,赵匡胤成功取代后周,建立北宋。
北宋虽然建立了,但是也让赵匡胤时常不安。手下这群武将手握兵权,“黄袍加身”能先后在郭威和自己身上上演,保不准什么时候也能在他手下的这群武将中上演。于是赵匡胤左思右想终于定了一个小目标。在一次宴会上对以石守信等武将说:“人生苦短,众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只要放弃兵权,下半辈子想干嘛就干嘛,赵匡胤都准了.
这场兵不血刃的夺权盛宴历来被吹捧得快牛皮上天了。确实最大的好处是赵匡胤终结了五代十国以来那种武将篡权犯上作乱的模式。从此武将再也难以威胁到皇权。但赵匡胤小心过了头,终宋一朝都在防范武官,对武官处处压制。对外作战时,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战斗力极其低下。这也是历来为人所诟病的。文官和武官就像跷跷板,武官地位下去了,文官地位就上来了。所以宋朝的士大夫阶层是历朝历代中活得最潇洒最滋润的,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连皇帝都得礼让三分。
另外一个副作用则是为人所忽视的。“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其实是慷国家之慨,变现的鼓励武将腐败,以腐败换取安定。翻开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在宴会上的那些武将都是些贪财好色之徒。当然这当中可能有些是做给皇帝看的,让皇帝彻底放心。但这些人的行为实际上对平民百姓的破坏力不容小视。如史书上称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王全斌“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珪妓女,开丰德库取金宝”……这些人其实延续了五代十国乱世以来武将当“土皇帝”的风格,将百姓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
而这一些有意无意被历代史官所忽略。在皇权和腐败之间,赵匡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当然,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在赵匡胤的子孙后代中他们将尝到了被虐待的滋味。一路从北到南,退!退!退!直到天涯海角无路可退在崖山跳海殉国!!!
原句为:“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意思为:两害相较取其轻,指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择其中较轻的一项。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战国七雄之一赵国为何亡在一个妓女手上?
谢谢邀请,爆史君来回答这个问题。赵国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便强势崛起,他们在东北灭掉了中山国,在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立了云中、雁门、代三郡,极大的扩大了疆土。公元前284年,齐国在吞并宋国后受到诸侯国的一致指责。为了“惩恶扬善”,燕、赵、秦、魏、韩五国拜乐毅为大将,攻破齐国。此战过后,齐国一蹶不振,赵国却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
后来因为韩国上党郡的问题,秦、赵爆发了长平之战。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因为恼怒廉颇军队死伤过多,却又坚守不出,所以听信谗言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掉了廉颇。赵括理论战可以,但在实战中,十个他加起来也不是杀神白起的对手。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降卒40万,元气大伤。长平之战后,秦国也无力再攻打邯郸,于是便接受了赵王割地求和的请求。但因为赵国与秦国在割地的事情上分歧很大,所以赵王决定不履约,转而积极备战。在这种情形下,邯郸之战爆发。
秦昭襄王一肚子气,所以召集秦军50万,兵分三路伐赵。赵国坚壁清野,在快要撑不下去时,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来在信陵君的指挥下,魏楚联军大坡秦军,赵军也在内侧响应,最终致使秦军全线溃败。邯郸之战后,秦国虽然战败,但赵国国力也迅速下滑,从此失去与秦国争霸天下的资本。
到了赵悼襄王时,赵国虽然实力衰败,但好歹还是六国中稍微靠前的选手。赵悼襄王六年,秦国长安君和大将蒙骜十万攻赵,赵将庞煖领军十万迎敌。此战庞煖斩杀秦军三万,射死秦将蒙骜,让赵国国威大振,也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好景不长,赵国便开始继续衰败。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一个叫倡姬的女人。
倡姬本是邯郸城的一名妓女,因长得娇媚可人,所以被赵国一王室成员收入房中。这王族成员死后,倡姬就被赵王惦记上了。李牧劝说赵王不要纳倡姬为妾,因为此女出身不好,会乱了王室血脉。但赵王色欲熏心,根本不听李牧的话,坚持把倡姬接入了宫。倡姬在得宠后,为赵王生下了儿子赵迁。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之位,倡姬构陷原太子赵嘉,故意让他犯罪。后来赵悼襄王立倡姬为王后,立赵迁为太子。
赵悼襄王死后,赵迁继位,即赵王迁。因为赵王迁年幼,所以倡姬垂帘听政。她怨恨李牧曾在赵悼襄王面前说过她的坏话,所以一直想着除掉李牧。后来秦国为了灭掉赵国,故意重金贿赂倡姬和郭开。赵王迁本来就没什么主意,一个是他老妈,一个是他宠臣,二人都建议他除掉李牧,他便听话的去做了。
李牧被杀后,秦将王翦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王迁被流放到房陵深山中后,赵国大夫怨恨倡后误国,便杀了倡后并灭其族。之后赵国贵族拥立前太子赵嘉在代郡继位。公元前222年,王贲乘灭燕的功夫转攻代郡,俘虏代王嘉,赵国从此灭亡。所以如果没有倡姬杀掉李牧的话,赵国不可能灭亡的那么快。
因为这个妓女生下的儿子就是日后赵国亡国的君主赵迁。赵迁在秦国王翦大军的攻击下,赵王迁中了反间计后换掉主将李牧,原本战争相持状态被打破。在王翦大军的攻击下,赵国灭亡。赵王迁被俘。
说一下这个妓女。这个妓女就是日后的赵悼娼后。她原本是一名娼妓。后嫁给赵国一宗族。其夫死后守寡,当时赵悼襄王垂涎其美色纳为妾。李牧,当时赵国唯一大将(廉颇已经出走魏国)。劝赵悼襄王不可纳娼妓为妾,赵王不听李牧劝说。赵王在纳妾以后娼后又生了赵迁。赵悼襄王本来与王后生有太子赵嘉,被娼后用计谋废除改立赵迁为太子。赵悼襄王死后赵迁继位史称赵幽缪王。
赵迁即位后,娼后更加肆无忌惮。《列女传》描述其:“贪叨无足,隳废后适,执诈不悫,淫乱春平,穷意所欲,受赂亡赵,身死灭国。”娼后和春平君通奸,并收受贿赂亡赵。
再说说大将军李牧,李牧是长平之战后期,廉颇出走魏国后。成赵国唯一的大将军,一直镇守边境预防匈奴。有李牧死,赵国亡一说。赵王迁即位后,秦国来攻,赵王迁把李牧从雁门关调回御敌。李牧多次大破秦军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29年,王翦帅二十万大军攻击赵国,用反间计除掉李牧。用重金收买郭开和娼后。最终赵王迁杀了李牧。王翦大军一路攻杀,赵军大败赵王迁被俘虏,赵国王。赵嘉跑到了代郡,后攻入代郡俘虏赵嘉,赵国彻底灭亡。
这里还有一个人郭开,他是赵悼襄王赵偃当太子时的伴读。善于谄媚深得赵偃喜欢。赵偃即位后委以郭开重任。郭开和廉颇有个人私怨,他想办法逼走了廉颇。赵迁即位后,郭开得秦国贿赂后诬陷李牧,李牧被赵王革职后被顶替李牧的赵葱害死。可惜一代名将李牧最终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可悲可叹。
最后说一下赵国灭亡,是这个娼后生了赵迁,赵迁听信了反间计用赵葱顶替了李牧,李牧死赵国亡。但是赵偃也脱不了干系。他重用郭开,埋下覆灭赵国的种子,又纳娼妓为后再点上一把火,廉颇也在赵偃听信了郭开的谗言最终无奈出走魏国,李牧也是郭开散布谣言赵王迁才相信的。所以说赵国灭亡根在赵偃没当好一个君上。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郑州),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赵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
赵国的公仲连变法早于秦国商鞅变法40年,远早于齐威王和楚宣王的崛起时间。
魏国陨落后,先是齐威王一家独大,之后楚威王赶上,秦国再全面崛起。
天下处于秦、楚、齐三强局面,此时赵国尚无法与三强平起平坐,赵武灵王一度降尊号为君。
胡服骑射变法和齐楚的陨落,使天下走向了秦赵两强的局势。但是,所谓的秦赵两强并不是对等的,实力的天平明显偏向秦国。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赵国即使拥有公仲连变法的先发优势,依然无法达到秦、楚、齐的变法成果。
之所以能达到后期两强局势,是来自于齐楚的陨落和战国时期最特殊的一次变法——赵武灵王的纯军事性变法。
那么,为什么赵国的变法效果达不到秦、楚、齐呢?
从地理上看,赵国在各方面上是有先天劣势的,它无法达到类似魏惠王变法时期大规模水利工程的条件,也无法达到秦国关中水利灌溉的条件,更无法达到齐国鱼盐、楚国象牙玛瑙一类特产的条件。所以,战国时期的集权变法并不能让赵国完全达到列国的财政收入和国力提升,它必须通过额外变法(胡服骑射)才能达到与列国相对接近的变法高度。
接下来就是生存空间。
以楚国为例,北方的韩魏是硬骨头,但滇国、越国能够给楚国提供扩张空间。
而秦国的先天条件几乎更好,不只可以吞并巴蜀,而且可以占据上游对楚国实行扩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魏惠王和齐闵王为什么都会把自己的国运赌上也要控制或吞并宋国,因为这里几乎是魏、齐最难得的扩张空间。
但赵国的扩张空间呢?
燕国是个好目标,但韩魏绝不允许赵国失去后方的威胁。所以燕国只需要加入纵方,赵国就很难吞并燕国。
而韩魏更是难啃的硬骨头。它不只拥有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兵源,长袖善舞的外交手段更能把列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接下来只有齐国。但伐齐背后就是强秦。
怎么办呢?
所以,赵国能够坚持一个世纪,已经实属不易了。
最终诛杀李牧和任用秦国间谍给了这个顽强的军事强国一个致死打击。
邯郸城破。天下的均势被打破。没有人能够阻挡秦国的步伐。
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错失良机的例子是: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国派出军队向宋国发起进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就从郑国撤退了,双方的军队在泓水乡相遇,楚军正在渡桥,这可谓是天降良机,宋襄公的手下也说趁楚军正在渡桥,现在发起进攻必然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是宋襄公拒绝了。
等到楚军渡过桥后,宋襄公的手下又说,趁现在楚军刚度过桥,还没有摆好阵型,现在攻击胜算很大,但是宋襄公又拒绝了。所以最后宋襄公率领的泓水之战失败了,次年便郁郁而终。
突然想到,应该是21世纪初的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美国错失良机。但这个良机是之于中国而言的,甚至想想都会笑出猪叫,美国在本世纪前十年把恐怖分子当作首要目标,放弃对中国的围堵,而我们的回报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常规国防力量全球第二,发展之势已不可阻挡,哈哈哈。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震惊全球,以美帝有仇必报的性格,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数十万兵力驻扎海外,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军费支出,可以说当时的战略重心完全在中东,那十年无论是台湾还是南海基本算是风平浪静,错失了限制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后机会,当然我们也抓住了机会。
1.经济方面,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摇身一变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国家。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以实现现代化作为目标,并与西方世界加强联系,发展贸易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体制的改革会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2001年—2011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而2008年经济危机,中美经济的此消彼长,令无数经济学家汗颜。西方国家100年完成的事,我们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一路狂飙来形容。
2.国防力量方面,众所周知,国防是国家之基,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屈辱的历史,就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支撑,人家航母战斗群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大使馆被炸最后不了了之,这一切都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东风21D,东风26的列装,美军航母再也不可能进入中国领海,随着歼11,歼10三代机逐渐成为我空军主力,歼20,歼16的横空出世,81192的悲剧不可能再重演,现代化信息化的人民军队成为包围国土的中坚力量,军队体制的改革,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我们不怕和任何对手打一场立体化的现代战争。
美帝若失良机,我国主动出击,中国还是那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
1950年11月13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朝鲜大榆洞召开会议,总结抗美援朝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
首批入朝作战的是四野的4个军,彭总表扬了其中39军,40军和42军。唯独把四野的老大哥38军痛骂了一顿,说他们贻误战机,不配主力的称号。
38军惹得彭总大发雷霆的原因,是因为入朝第一战,志愿军司令部决定集中三个军于西线作战,围歼南朝鲜军第六、第七、第八师。
38军的任务是迅速穿插到煕川以北的文明洞、仓洞一线,配合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125师,围歼南朝鲜第8师于煕川以北地区。
38军军长梁兴初和政委刘西元接到命令后,决定以下属第113师主攻;第112师迂回煕川以东切,断敌人退路;第114师为总预备队。只等第112师迂回到位,就立即发起总攻。
但是当112师急行军到满浦时,与一支从前线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相遇。
这支朝鲜人民军原来也是四野的部队,112师师长杨大易和人民军的首长是老战友,杨大易请老战友吃了顿饭,顺便请人家介绍一下与美军作战的经验。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已经通知过杨大易,煕川已经被南朝鲜军一个营占领。
可是杨大易想再靠实一下情况,问老战友占领煕川的是什么部队。
老战友回答的很干脆:“美国鬼子,有一个团的兵力,都是黑人”。
本来计划打南朝鲜军,现在敌人变成了美军。第一次和美国鬼子交手,一定要慎重,保证首战必胜。敌情有变,杨大易一分钟也没耽搁,通过电报向军长梁兴处汇报了敌情。
而此时担任主攻的第113师,已经和敌人交上了火。
梁兴初身经百战,善于把握战机,他感觉在煕川消灭美军一个黑人团,比消灭南朝鲜一个师更有意义,于是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准备围歼驻守煕川的美军黑人团,并为此做了周密的部署。
但是等112师对煕川发起总攻时,才发现此时的煕川只是空城一座,那个所谓的黑人团根本就不存在。
南朝鲜第八师和志愿军113师作战,只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就丢盔卸甲,全线溃退。
但是由于围攻煕川耽误了112师太多的时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保卫圈,南朝鲜第八师侥幸逃走了。
38军没能圆满完成围歼南朝鲜第八师的作战计划,被彭总痛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