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养儿防老”这种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吗?为什么?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的观点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男性因其身体的强壮相对于女性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收获,社会保障缺位的情况下种无奈的选择,不存在正确与错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经济的独立,尤其是在8090群体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这一观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的说法让"养女防老,养儿损老″这一观点深入人心——致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这里不是认同不认同的问题,而是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家庭伦理式的社会模式。请参照下图:
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由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伦理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里,老人的养老问题由儿女负责,如果儿女之中不幸出现了意外,按道理来讲,老人的其他晚辈亲戚也有一定的义务去关心、照顾老人。
但是,目前的社会结构是,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独立地面对社会。请看下图: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每个人在能工作的年龄段内,每年上缴一定的养老金给社会,那么等到这个人老了以后,符合一定的标准了,社会再将养老金发给个人。具体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单位每年还要负担一定的养老金、养老金是否应该变成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资金,从而进行大比例增殖,还是仅仅作为银行存款,收取利息,当然金融属性的资金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看到这里,似乎当前社会的这种模式更好一些。因为家庭中一旦儿女出现不可预测的事情,对这个家庭老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但是,老人的赡养问题,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赡养,是跟金钱捆绑在一起的亲情,比如关心与照顾,个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不成问题,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代社会把人的其他属性通通化简掉,只剩下资本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从理论上看,人们退休以后可以满足金钱的需要,也就是生活中的基本物质需要,但是情感需要却越来越难以满足了。
中华文明传承至今,须要感谢儒家学说倾力提倡的耕读世风和慈孝家风。老吾老,心犹存慈;幼吾幼,心犹知孝。经历数千载寒暑春秋,此风气日甚一日,遂有了中国文化传统之魅。现如今,老人“养儿防老”之心渐淡,但“养孩防孤”之心渐浓,道理仍旧一样,请珍爱厚待儒学,莫要轻侮怠慢才好。
五十多岁的你,为了儿孙后代,你愿意做些什么?
我60后57岁,为了我儿子我能付出一切,物力、财力、只要需要我可以无所不能。
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我感到高兴,有些朋友喜欢旅游,有些喜欢养花画画,我就想带孙子,因为孩子能给你快乐,和孩子在一块感觉年轻。所以看孙子从来没有怨言。
作为长辈首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把自已事情做好,做好子孙的榜样。经济上能帮助一点就帮助一点,给子女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解决孩子的后顾之忧。
视频加载中...50多岁,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精神和身体肯定不能和年轻时候比,对待生活的态度已经是淡定从容,激情褪去,冷静地看待人生,辛苦半辈子,为孩子们奠定好经济基础,现在要保重好身体,力所能及的为儿孙做好后勤工作。
生活不容易,要理解下一代,年轻时奋力拼打,把生活过成理想中的样子,咽下所有的苦,除了自己没人帮忙。
现在孩子们只要一心忙事业,大后方有我掌控,衣食住行,我一手打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心情固然轻松好多,节假日有娱乐时间,或全家出游。其实生活就应该这样,有张有驰,很多年轻人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我不希望子女这样,我们那代人吃过的苦,不希望儿子再品尝,理想中的幸福,希望儿孙触手可及。
已是中年的我是幸福的,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打理好家务,美美的收拾自己,忘记年龄,忘记病痛,打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儿子儿媳进门就找妈,孙子进门找奶奶,老公进门喊老婆,这样的家庭,我会有成就感,对于我这个年龄,能做的莫过如此!
有人把骨灰埋在山坡上,会不会被人清理了?
其实我们国人已经把殡葬文化理解歪了,以前土葬的,我们可以说是入土为安,因为我们人类食物来源于土地,比如我们的粮食,蔬菜,水果,水源等,死后要感恩土地,回报土地,反哺土地,这叫入土为安,而如今火葬(化)了,骨灰只是人生中唯一的纪念品作为纪念,应该好好保管,或者把它存放在骨灰纪念堂,供后人祭拜,这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