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射卫星火箭不会被判定为导弹袭击?
各大国在太空都有自己的侦查卫星。尤其是布置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这些卫星带有灵敏的热源探测装置。其地面微弱的热源都会探测的。运载火箭起飞会喷射出火焰散发出大量的热源。卫星发现火箭起飞是很容易的事情。
整个的预警系统。除太空的卫星外。地面也安装了远程预警雷达。并与卫星用数据链联通。所有的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这些预警系统能进行实时监控。
为什么发射卫星火箭不会判断为导弹袭击?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一般和平时期发射卫星和或航天器,都提前对外公布发射时间和发射场地。
2,即便是不对外公布。假如,用卫星发射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其飞行轨迹也很好判断。卫星扑捉到导弹,“告知”远程预警雷达。当导弹飞到中段时基本上计算机就算出导弹弹头的落地区域。
3,大国的军事侦查卫星其分辨率都进入到0.3米以内。看看发射场的运载火箭是轻而易举的事。洲际弹道导弹和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外形也是不相同的。也能也大体分辨出来。
一下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未做商用。
运载火箭和洲际弹道导弹还是有不同的,一,飞行轨迹不同;二,发射高度不同;三,火箭发射时提前进行了通报。四,火箭都有固定的发射场。五,现在的红外预警卫星,远程预警雷达,探测到目标时还是需要人为分辨出火箭和弹道导弹的。所以说,根本是不会被误判的。
运载火箭的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不用。运载火箭是为了发射卫星的,其轨迹是先垂直上升,在逐渐转到水平。而弹道导弹最终还是要落到地面上,轨迹是个抛物线,不过这个抛物线的高度会随着导弹的射程而改变。射程为1.2万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轨迹的最高点为800千米,而运载火箭的轨迹最终是条平行线。但是还要根据火箭的任务不同,其发射高度也不同。发射任务是近地点的,那么其飞行高度就低。发射任务是地月转移轨道的话,那高度就比较高了。也就是说,火箭的轨迹和导弹的轨迹是不同的,发射高度也是不同的。
火箭在发射前都会进行通报。试射洲际导弹是不会让知道的,但是火箭发射是公开透明的,有时还伴有直播。另外,火箭发射场是固定的,在固定地点发射运载火箭一般来说是不会被误判的。
现在的卫星和雷达。一般来说,红外预警卫星是难以区分出在上升段的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的。但是当卫星探测到目标后,是要将目标参数传回指挥中心的,最终是由人来确定目标的类别。可以根据目标的飞行轨迹,发射地点,最大高度来区分出是导弹或者火箭。
根据以上三个方法,就可以得出探测到的目标是什么了。要知道全世界有能力发射运载火箭的也就那几个国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在火箭基地发射洲际导弹的。另外,陆基洲际导弹都有固定的发射井,也就只有车载机动式弹道导弹没有固定的发射地点。由此可知,区分出火箭和导弹还不是很困难的,毕竟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
为了防止误判,联合国有个组织,叫国际卫星组织(大概吧),任何国家有这类的活动都要事先以书面形式报告,如果是卫星,更复杂一些,要把轨道等数据也要报告上去,以便进行资源分配,这些都是事先公布的,所以不会误判。
普京与法德领导人通报刻赤海峡事件,是寻求帮助,还是防止北约和欧盟一致打击自己?
谢邀请。当世俄罗斯之总统普京,谁都熟悉并知道,更不是陌生吧,象这次刻赤海峡事件,到底是乌克兰抱有野心与阴谋,还是我俄斯毫不客气,彰显强势?让世界人都知道,此情、此景。当然更需要北欧主盟国德国、法国十分清楚这么一回事。如果说是乞求帮助和手下留情,那倒不必要,我只是给你们说说而已。美国就不必通报了,因为美国的观点,通报与不通报,是一回事,他的理智应该很清楚。在普京看来,这个世界,反之是如此的谎唐,如此的依仗强势而霸道,我俄罗斯普京,无一多话之说,我只能最后宣布,在一定的情况下,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不到时候,大家就好好的睡吧。
此次乌克兰危机将朝着哪个方向前进,欧盟的态度很重要,而欧盟的态度基本上体现在法国和德国对此次事件的看法,所以如果俄罗斯想要在俄乌危机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要加紧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沟通联系,避免因为欧盟倒向北约而陷入被动。
所以此次普京对法德两国领导人通报赤刻海峡事件的经过,目的就是为了协调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联系,避免因为沟通不及时而导致误判。
俄罗斯与欧盟在平息俄乌冲突这一事件上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这就让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
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处于俄罗斯与欧盟的中间,是一个对欧洲和俄罗斯之间重要的战略缓冲带,从乌克兰的国家战略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应该极力避免发生战争的地方,因为不管欧洲和俄罗斯哪一方先挑动战争,乌克兰都会沦为双方争夺的“棋盘”。
但是今天这个“棋盘”的领导者却出现了问题,现在不是双方“棋手”想要挑起战争,而是“棋盘”宁愿冒着本国沦为战场的风险,主动制造矛盾,主动要把自己的国民置于战火之中,这就不由得不让人感觉这其中有着很深的阴谋。
在避免战争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俄罗斯与欧盟是站在一起的,因为乌克兰再怎么说都是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工业国家,这样的一个被卡在俄罗斯与欧盟中间的“火药桶”,一旦被武装起来,那么整个欧洲地区以及俄罗斯都将永无宁日,这对于双方今后的经济与政治合作都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在这个关头上,无论俄罗斯也好还是欧盟也好,都必须要保持立场上的一致,在这个加强俄、法、德三国间的信息通报是十分有必要的,避免让美国找到空档把事态扩大,导致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发生。
美国此次策动乌克兰主动挑衅俄罗斯,很明显是在下一盘“大棋”,但是这个计划风险也很大,所以特朗普至今很犹豫、态度也很暧昧。
从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后,乌克兰就沦为了美国的棋子,在随后的时间里,乌克兰不仅在政治上与俄罗斯彻底撇清,而且在经济上不断给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制造麻烦,最后甚至宁愿去烧欧盟方向的高价气,也不肯向俄罗斯低头。
从2004年到今年的15年时间里,乌克兰政府一系列的反常政策的制定,预示着今天的乌克兰政府已经沦为了美国人的傀儡,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
不论是2017年要求收回克里米亚所有的俄罗斯海军港口,还是在今年11月25日出动军舰前往亚速海挑衅俄罗斯海军。其目的都是为了在黑海地区制造事端,给美国创造插手的机会。
而此时的美国也正在进行这一个非常大的布局,那就是计划在俄、欧中间打入一个楔子,利用乌克兰不断制造紧张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对俄罗斯产生实质性的威胁,而且也会引发欧盟各国的紧张情绪,威胁欧盟向美国屈服。
美国在这个战略部署上做的很巧妙,进可攻、退可守,既给俄罗斯持续保持压力,同时又随时都有可能会把战火烧想欧洲。但是美国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因为这将很有可能会让欧盟与俄罗斯真正的联合起来,就像当年英、美、苏三国的联合一样。
如果俄罗斯与欧盟联合,那么将会对美国的未来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因为在亚洲中俄已经形成了实际的联合,如果俄罗斯与欧洲再一次联盟,那么整个亚欧大陆将会连城一体,把美国彻底的从世界主流社会中排除,这必然会导致整个美国的崩溃。
所以在此次事件中,美国虽然制定了这个庞大的计划,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美国人自己心理都没有底,这就是为了在事件发生了两天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只是不痛不痒的谴责了一下,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的表态也和特朗普差不多。
很明显,美国人对于此次事件的激化会不会产生什么糟糕的后果,也是非常犹豫的,因为一旦冲突升级为战争,那么美国要么眼睁睁的看着乌克兰重新出现亲俄政权,要么再一次被卷入战争,而无论哪一种可能发生,都是美国人不想看到的。
北约和欧盟高度重叠,普京与德法领导人通报刻赤海峡事件,是分化北约之举。本质上刻赤海峡事件的出现,就是俄罗斯试图建立安全地带,防止北约渗透而导致的。刻赤海峡事件,是克里米亚事件、东乌事件之后的另一个外延效益。
该事件的源头其实还是克里米亚事件。在乌克兰事件之后,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随后乌克兰彻底倒向了西方。俄罗斯为了有效的控制克里米亚,开始修建刻赤大桥,同时,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意味着北约的军事力量或将抵达亚速海,因为亚速海是俄罗斯里海的战略出口,所以俄罗斯为了防止北约军事力量部署在亚速海,在建立刻赤大桥的时候动了个脑筋,就是其将刻赤大桥的桥墩建的特别密集,相当于格栅,只在大桥中间留下了供船只进出的出口,这个出口有多小呢,一个货船横向停放就能堵住出口,阻止其他船只通过。
事实上刻赤海峡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就已经派了一只货船堵住了出口。此外,俄罗斯为了管理刻赤海峡,还专门为该海峡,该大桥配套了一套管理规则和通行规则,为的就是管控刻赤海峡进而控制亚速海。
俄罗斯此举防的不是乌克兰,且不说在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时俄罗斯已经悉数将乌克兰海军战舰给扣留了,到现在没还,就是在乌克兰海军最强盛的时候,对俄罗斯也够不成威胁的。俄罗斯此举防的是北约军舰,一旦乌克兰将北约军舰引入亚速海,那意味着,北约的军事力量,彻底就到了俄罗斯家门口,里海唯一的通道,也就彻底暴露在北约的船坚炮利之下。
俄罗斯的远虑并非有错误,因为在乌克兰西部,北约军事力量已经进入了乌克兰,当然,目前只是以培训人员、作战顾问的形式存在,但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北约内部,企图让北约军事力量大规模进入乌克兰的声音一直都在,而且调门越来越高。
俄罗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但这却严重侵犯了乌克兰的合法利益,本来亚速海、刻赤海峡是归双方共同所有的,俄罗斯不仅夺走了克里米亚,而且还控制了刻赤海峡,这导致乌克兰在亚速海的海军,如驻扎在格尼切斯科、马里乌波尔等地的军舰就无法通过刻赤海峡出来,其彻底将变成内湖海军,而在黑海的海军更是无法与之汇合,这相当于俄罗斯彻底斩断了乌克兰东西部海军的联系,这对乌克兰而言,就是俄罗斯对其策划的又一场新模式的战争,没有伤乌克兰海军一兵一卒,却彻底将你的海军整体力量削弱大半。乌克兰自然受不了了。
于是从刻赤大桥今年5月份通车之后,乌克兰就严重抗议,截止目前,已经扣押了俄罗斯10多艘商船,乌克兰国内一些极端强硬人士,甚至发出了炸毁俄罗斯这一非法的,挑战和侵犯了乌克兰主权的刻赤大桥的这一声音。
于是事件一直发酵,最终在11.25日,刻赤海峡危机爆发。
对于俄罗斯而言,在这次危机中有个很好的理由是,此次进入刻赤海峡的乌克兰军舰装备有武器,由于之前乌克兰就有过要炸毁刻赤大桥的言论,所以俄罗斯不确定这三艘军舰是否是带着炸毁刻赤大桥的目的而来,于是爆发了冲突。这也是法德这次撒手不管,能够下得了台阶的一个重要借口。
实际上俄罗斯这次举动,吓坏的不只是乌克兰,欧盟恐怕也是后背一阵冷汗,好家伙,你北极熊说开火就开火,全然不顾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
但俄罗斯在法德通报该事件后,法德采取的举动是反对就该事件对俄罗斯展开制裁,其实理由很简单,乌克兰危机主要是美国鼓捣起来的,欧盟为了配合美国对俄罗斯展开经济制裁,自己的能源被卡了,导致购买能源成本提高了不少,在经贸方面更是损失巨大,这对正在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欧盟而言,损失是十分严重的。但美国不仅没有对欧盟实际性的利益,还一直施压让欧盟彻底断用俄罗斯的能源,还一直试图将欧盟与乌克兰危机捆绑在一起。并且在伊朗核协议上,难民问题上,北约军费问题上,全然不顾欧盟的面子。欧盟此举其实一是为了将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脱绑,以便以后更好的处理乌克兰危机相关问题,二是在做给美国看,是在警告美国,不要将欧盟的利益视若无睹。
法德在刻赤海峡上的举动,其实和其在卡苏吉案件上制裁沙特,同美国唱反调,实则异曲同工。
当然,法德或许还会对普京会心一笑,因为该事件或许是给法德建立欧洲军的脱套之举,以此为契机,建立欧洲军这事,估计阻力会减少不少。
以上欧盟的困境和小算盘,普京作为战略大师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才第一时间马不停蹄的给法德通报,而法德之后的反应,也证明了普京此举的正确性。对法德和俄罗斯而言,在该事件中,双方都是各取所需,无所谓求助之说。
试射洲际导弹要不要事先通报,会不会引起战略误判?
为了避免产生战略误判,曾经的美苏和现在的美俄,有时候也会在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相互通报对方,否则万一引起了误判,那么造成的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美俄错误认为对方发射的试验性质的洲际弹道导弹是攻击本国的核武器,必然会发起真正的带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但是美俄即使不会在全部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活动之前,通报对方,同样也不会引起误会,因为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着严密的洲际弹道导弹监视网络,在地面和太空中都有监视设备,全球任何地方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都躲不过双方的“眼睛”,双方很快就行推测出对方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轨迹和目标。
并且美俄大多数情况下,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地点和目的地点都是固定的,比如美国进行试射两次“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地点都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目标地点都是位于马绍尔环礁的靶场目标,轨迹和目标几乎都是不变的。
而一般在大规模试射之前,双方都会进行通报,因为普通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活动都是一枚,如果短时间内发射多枚甚至是十几枚,就很容易引起战略误判,比如曾经的苏联核潜艇短时间内试射16枚潜射弹道导弹和俄罗斯连射4枚潜射弹道导弹,这些都需要事先通报对方,并且事先通报对方,这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不只是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也同意双方发射卫星也会进行事先通报,因为运载火箭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阶段,有时候是很难分辨的,此前路基版本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和卫星发射区别不大,当然美俄双方也不是会进行全部卫星发射任务的通报。
所以不必担心美俄之间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和卫星发射试验会引起战略误判,并且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到剑拔弩张的时刻,双方总体处于和平的状态,也没有必要突然使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对方,这不是自取灭亡,因为即使双方哪一国首先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对方的核武器装置,对方也有能力进行反击,后期反击也能摧毁对方很多次,双方等于两败俱伤。
这个不用担心,都相互盯着呢。通常演习试射洲际导弹都会公开,演习的目的就是核威慑,战略导弹是核武器的范畴,战略导弹是有核国家确保相互摧毁的镇国利器,同时也是遏制核大国大规模战争的基石。战略导弹除了本身巨大的爆炸威力,恐怖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还有一个就是核威慑战略。在有核国家相互都拥有战略导弹的情况下,核大战就被核平衡战略所遏制。而战略导弹的核威慑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核武器真正的作用就是核威慑战略,放在那里比引爆它更俱威慑性。
既然战略导弹具备核威慑性,因此,演习中试射战略洲际导弹时就不会不吭声,而且是有目的的试射,一枚战略核导弹都是真金白银,没事不会试射着玩,只要试射就是有威慑和警告它人的目的。这种对外公布,除了让对手注意,起到震慑作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避免对方误判,做出不该做的举动来。核大国都有完备的战略导弹预警系统,如果某一方发射洲际导弹,导弹预警系统(卫星、地面、海上预警雷达)就会发现洲际导弹的尾焰红外信号源,并根据洲际导弹的导弹分析出落点,通过数据链传输给指挥系统,启动导弹拦截系统,击毁来袭导弹。
其实,即便是不公布试射导弹,也不会引发误判,这是因为,试射洲际导弹都不会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射向本国的靶场,或者是某一个海域。如果是射向某一个海域就必须要公布消息,并给出明确的海域,以便让航行的船舶绕行。试射洲际导弹也会被它国跟踪,甚至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检验本国的导弹预警能力,这样的跟踪是很难被发现的。试射洲际导弹对外公开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这样即检验了洲际导弹的各种系统的性能,战备情况,又能起到震慑作用。
洲际导弹试射是 不带弹头的,受《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约束。不过,美国曾经表示要打破这个条约,开启核试验。主要是美国已经部署变当量核武器,它需要进行验证测试,一但这个这个条约被打破,将会对禁止核武器扩散开启一个坏头,特别是美国搞的变当量核武器,也就是低核装料战术核武器,会刺激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研制核武器自保。洲际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完全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核爆炸的情况。
目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试射洲际导弹,如果是向公海方向都会对外公开布,如果是达到威慑目的也会公开也。不过,也有的是不公开的,通常都是在本国的国土内进行某种试验性的试射是不会公开的,演习中的试射通常都会公布。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哨位,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