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特的工原型波波夫有着怎样的间谍经历?
"要使自己在风险丛生的环境中幸存下来,最好还是不要对生活太认真。"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绰号叫"花花公子"的达斯科·波波夫之名言,据说曾令无数女人倾倒的007詹姆斯·邦德,其原型就是波波夫。
达斯科·波波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最著名的双重间谍,以风流闻名于世,绰号"花花公子"。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波夫巧妙的周旋于德国和英国之间,他既受到了希特勒的重用,又得到了丘吉尔的信任。英国将军皮特里曾评价他:波波夫一个人牵制了7-15个德国步兵师,二战结束之后,波波夫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1974年,他出版了回忆录《间谍与反间谍》。
波波夫在德国间谍组织的代号是"伊万",而他在英国军情五局的代号则是"侦察兵"。
波波夫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塞尔维亚家庭,1940年,他在好友强尼·杰布森的劝说之下,加入了纳粹德国的间谍组织,代号为"伊万"。但波波夫却从心底里反感希特勒,于是他便偷偷的与英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为英国人服务。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英国军情五局正式招募了他。
波波夫凭其个人的魅力,在尔虞我诈的谍海生涯之中,既保住了性命,同时又征服了众多不同女性的芳心。
达斯科·波波夫不但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他对女人的心思了如指掌,堪称是位比女人还懂女人的男人。波波夫非常会讨女人的喜欢,而且他还是喜新不厌旧,据说魅力令女人无法抵挡的007詹姆斯·邦德,其原型就是来自于他,而众多的邦德女郎原型,也是来自于被波波夫征服的女人。波波夫的英国上司也知道他有这个爱好,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干脆将他的代号"侦察兵"改为"三轮车"。
“一个出色的间谍,绝不会把自己的安全与色情混为一谈。”
波波夫在加入了纳粹德国的间谍组织之后,驻里斯本的纳粹间谍头目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审查,随后安排他住进了一家由德国人控制的饭店。当波波夫住进饭店不久到餐厅用餐时,他几次都发现一个漂亮姑娘对他频递媚眼,眼睛里冒出的全是色情之火,就差没有扑到他的身上了。当他冲了个淋浴走回自己的房间之后,突然发现那位姑娘已经躺在他的床上,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天,波波夫再向上司汇报完了公务之后,又煞有介事的汇报了那位姑娘,而他的上司则严肃地说道"关于那姑娘的事,你再不要追查了,头对你的警觉性很满意。"
一天,波波夫正在赌场里散心时,来了一群人向他打招呼,中间有一位貌似天仙、白肤棕发碧眼的姑娘名露易斯。露易斯热情的伸出手来与他握手,并提议到酒吧去喝一杯,从酒吧到波波夫的房间,从海誓山盟到欢度情海,露易斯在这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中都是那么的纯洁多情,但波波夫却早已心知肚明,露易斯是纳粹间谍组织派来监视和考验他的。
不光是纳粹间谍组织投其所好,对波波夫下了血本,其实英国人在这方面也很慷慨。
波波夫在到了英国首都伦敦之后,有十二、三个英国情报机构人员对他轮翻进行了4天严厉的审问,就差对他严刑拷打了。在一切都表明波波夫真实可信之后,他又被带到一间摆设考究的办公室里,被引荐给了英国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斯图尔特·孟席斯少将,并被邀请到孟席斯少将家做客。少将一家热情好客,特别是孟席斯太太,她一见波波夫,就立即把他介绍给一位名叫嘉黛·沙利文的迷人姑娘。嘉黛对波波夫很有兴趣,她那双迷人的大眼睛充满了柔情蜜意,很快就成为了波波夫工作和生活上的伴侣。
当然,波波夫的这些艳遇也使他恶名远扬,这不,美国人就不买他的账。
1941年7月,德国人派波波夫前往美国去建立间谍小组,理由是"日本可能要同美国开战,我们也不能坐视,美国人老是在我们的后背搔痒”,在征得英国情报当局的同意和支持后,波波夫以南斯拉夫新闻部驻美国特派员的身份飞往纽约,开始了他的美国之旅。
波波夫在判定日本人即将袭击珍珠港之后,马上将这一绝密情报汇报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埃德加·胡佛。而胡佛却十分瞧不起这位花花公子,因此对波波夫提供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情报不屑一顾,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得手。
其实在观看007的时候,邦德女郎应该是最大的亮点,甚至很多人就是冲着邦德女郎来的。
但007詹姆斯·邦德的原型波波夫,其实远比邦德还要幸福的多的多,而且据说波波夫最喜欢同时与两位女人约会,所以他的英国上司,干脆将他的代号由"侦察兵"改为了"三轮车"。
一提起间谍,人们脑海中总会闪过“007”电影系列中,那个家喻户晓、无所不能、风流成性的詹姆斯·邦德。
那么,这个人物到底是真是假?在历史当中是否真实存在呢?
(詹姆斯·邦德)
在二战期间,有一位著名的间谍,他就是现实版的“007”,被誉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间谍,他的名字叫做达斯科•波波夫。
1912年,波波夫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富商家庭。他从小衣食无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业优秀,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精通多国语言,且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善于交际。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波波夫,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间谍。
1940年,28岁的波波夫正惬意地享受自己的假期,突然接到挚友约翰尼·杰伯逊的一封电报,上面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急需见你。”接到电报的波波夫没有丝毫犹豫,驾驶着自己的宝马车,风驰电掣地赶往约定的地点。
波波夫为何会如此重视这则消息呢?原来杰伯逊是他在德国弗赖堡大学留学时结识的好友,两人之间非常亲密,几乎已到了生死之交的地步。
两人刚一见面,杰伯逊就请求他帮助自己,把5条德国船卖给某个中立国家。其中有一条就是杰伯逊本人的,并且已有了合法的许可证。波波夫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杰伯逊的请求,也许是他十分看重两人之间的友情,也许是他痛恨纳粹法西斯的行径。他正想充分利用自己身处中立国的有利条件,为反法西斯做些贡献。
随后,波波夫找到了英国驻巴尔干国家的一位商务参赞,准备以假借某个中立国的名义,将这五艘德国船全部卖给英国。很快,伦敦高层就批准了这个购买计划,杰伯逊也从柏林赶来取走了全部货款。
实际上,聪明的波波夫早已明白,杰伯逊是一名德国间谍,他的这一次求助,其实就是在投石问路,想把波波夫发展成德国间谍。事后,杰伯逊向波波夫坦承了自己的身份,并力邀他加入德国情报部门。
波波夫马上又向英国商务参赞汇报了这一情况,英国人指示他假意答应德国人的要求,并立即将他招入英国军情六局,代号为“侦察兵”。半个月后,波波夫又如愿加入了德国情报组织,代号为“伊万”。
(以波波夫为原型的间谍剧照)
自此,波波夫正式成为了一名双面间谍,一边向德国人传递无足轻重的英国情报,一边刺探德国重要的机密情报。
半个月后,英国就向波波夫下达了一个任务,秘密收集德国的“海狮行动计划”,窃取德国轰炸英国的行动方案。恰在此时,德国人又命令波波夫搞清楚英国大城市的军事设施、政府机构等情况,为德国的“海狮计划”提供第一手资料。
军情六局获悉情况后,协助波波夫煞有介事地开始了情报搜集,或是伪造的飞机场照片,或是在地图上标注根本不存在的部队驻地,或者原本就是荒无人烟的政府机构等。
当波波夫携带着这些照片和资料返回德国时,居然得到了其上司的高度赞扬。当然了,波波夫也顺利地拿到了德国人的“海狮计划”,挫败了德国企图依靠空袭让英国人投降的企图。
这期间,波波夫在英国情报头目斯图尔特•孟席斯的授意下,带着英国情报部门的两个手下,向德国上司谎称是自己发展的两名间谍。
上司虽然对此表现得十分警惕,但还是选择了相信波波夫,并反复叮嘱他要牢牢地控制住这两个人。自此,波波夫和助手们被德国人称作“三驾马车”。
1941年7月,德国人派遣波波夫前往美国,组建间谍组织,并向他下达了所要搜集的情报内容。其中一项就是摸清珍珠港的军力部署,包括舰队和飞机的数量。波波夫敏锐地预感到,日本有可能对珍珠港发动偷袭。
英国人得到波波夫的消息后,非常重视,设法让他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头子胡佛。但胡佛对这位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不信任,对他的情报视而不见。结果在4个月后,日本成功偷袭了珍珠港,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胡佛)
1943年4月,波波夫奉命调查德国人研制的“V1”火箭。通过他的“三驾马车”的缜密侦查,最后找到了德国人的生产车间。英国人凭借波波夫的情报,出动皇家空军,一举炸毁了这个车间,让德国在半年内都没法恢复生产。
由于德国的情报工作屡屡受挫,他们怀疑组织内潜伏有盟军的间谍,并试图找出这些叛变者,波波夫成为了德国人的怀疑对象。于是,德国人给波波夫注射了一种名叫“测谎血浆”的药物。
这种药物在注射后,能最大限度地破坏人的抵抗力,摧毁人的意志,让受审者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把内心最真实、埋藏最深的秘密吐露出来。
果然,波波夫在注射此药后不久,就出现了头晕目眩、手脚不受控制的状态。好在他提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面对德国人的审讯,他始终没有露出马脚,重新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波波夫除了具有“007”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外,还和“007”一样风流成性,到处拈花惹草,随处留情。
他经常流连忘返于酒吧和赌场,一见到心仪的女子,就会主动凑上前去搭讪。时时身处险境的波波夫特别懂得及时行乐,这样的风流韵事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活脱脱地就是现实版的“007”邦德。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授予波波夫英帝国勋章,以表彰他在二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过,波波夫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英国公民的身份,独自居住在了法国南部,并开始写他的自传。
1974年,他的回忆录《间谍与反间谍》出版,引发轰动。其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要使自己在风险丛生的环境中幸存下来,最好还是不要对生活太认真。”
1981年,波波夫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参考资料:《二战史》《双面间谍波波夫》等)
达斯科·波波夫,1912年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富商家庭,曾在德国弗赖堡大学获得过博士学位。1940年,波波夫在德国读书时的大学同学、时任德国情报机构头目约翰尼找到他,欲吸收波波夫为德国间谍。波波夫爽快地答应了约翰尼,因为他想为反法西斯事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波波夫立即与英国军事情报机构M16进行了联系,告知了德国要发展他为间谍的情况。经M16机构仔细研究后,决定波波夫以双重间谍的身份打入德国情报机构。
波波夫在德国情报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以“伊凡”的化名派往英国。在英国情报机构的配合下,波波夫不断地向德国提供情报,这些情报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大部分是经过伪装后的假情报。德国情报机构为了考验波波夫,甚至派美女间谍色诱他。波波夫判断此女是德国间谍后,立即向德国情报机构进行汇报,说该女子可能是盟军间谍,可能是来策反自己的,要求德国情报机构认真核查。此举得到了德国情报机关的好评,认为波波夫忠诚且反映机敏。不久,英国情报机构又将两名德国间谍嘉黛和狭克发展成英国间谍,代号“胶水”和“气球”,与波波夫成立了一个代号为“三驾马车”的间谍小组。波波夫不断地给德国提供情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时为了得到德国人的信任,英国情报机构让波波夫传送一些真实情报,让德国空军来炸,也付出了重大代价。随着不断受到德国人的信任,波波夫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甚至担任了德国在英国一些区域和巴尔干地区情报机构的头目。波波夫发展了不少情报人员,甚至将老同学约翰尼也策反过来。波波夫还多次挖出了德国在英国的情报网、英国驻安卡拉大使馆中的德国间谍、德国在英美设立的“奥斯特罗”情报网……为了配合盟军的行动,波波夫向德国提供了很多假的军事计划行动,如:“火炬战役”“斯塔基行动”“马基雅维里计划”“海王星”计划等等。波波夫为调动敌军部队,配合盟军行动、破坏德军作战计划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波波夫通过约翰尼得知,德国人也曾对波波夫产生过怀疑,柏林甚至要派人要对他进行审查,包括使用一种可致人暂时失去自制力的麻醉药物——“测谎血浆”等手段来对其进行审查。波波夫做好了充分准备,甚至提前搞到这种药物进行注射试验,最终通过了柏林审讯专家的审查。然而,就在胜利前夕,因某个情报人员在细节上的错误,导致“三驾马车”领导下的欧洲情报网几乎全部被抓获,波波夫侥幸逃脱。二战结束后,波波夫定居法国,从事律师工作。他还将自己的间谍经历写成小说《间谍与反间谍》。波波夫传奇的间谍经历,被搬上了银幕,007詹姆斯·邦德就是以波波夫为原型拍摄的。1981年,波波夫在法国病逝,享年69岁。西方国家称他是“最勇敢、最快乐的间谍。”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苏德战争前,为何英法和德国都想“捶”苏联?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根本原因:意识形态!
冷战其实可以看做是二战的延续,为啥西方一直跟苏联死磕?首先咱们看看苏联的口号是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资本主义…”西方又不傻,你喊这个摆明就是想搞事啊,不锤苏联锤谁?
再一个苏联真有把红色革命烧到全球的想法,大点的国家基本都有共产党,都在高喊革命,苏联还组织了个“共产国际”来指挥各国的共产党准备暴动夺取政权,德国更是在西班牙跟苏联叫的劲…
苏联的这种意识形态直接挑战的就是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二战前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搞好关系,就是想祸水东引,让刚在西班牙与苏联练过的德国直接锤苏联,只是没想到他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之所以西方与苏联有不可调节的矛盾,主要就在苏联的“革命”上,这不是利益的事,这是苏联要搞死西方的权利掌控者们!
在苏德战争前,英法和苏联的矛盾更多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德国和苏联的矛盾更多是国际关系,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但是最终没有形成英法联合德国对抗苏联的状况,这是因为英法和德国之间一样存在矛盾。
英法和苏联的矛盾
欧洲各国之上看上去的一团和气,实际上却是矛盾不断。从历史上看,各国之间的恩怨情仇,包括内部的民族矛盾都是几百年来形成的积弊。英法两国和苏联产生矛盾是在沙俄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差别导致了英法和苏联的矛盾。
当然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只是一方面的,对于英法来说,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苏联在建立之后,最初和德国走得比较近,一战结束后,英法和德国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还有进一步激化的状况,所以在一战后,苏德关系的提升,也加剧了英法和苏联的矛盾。
而苏联也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苏联建立之后在东欧,西亚拉帮结派,国力迅速提高,在二战前,苏联和德国瓜分了波兰,德国往西线进攻是苏联进一步占领芬兰,立陶宛,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让英国和法国对苏联十分不满,说这两个国家想“捶”苏联,我不太赞同,都自身难保了还“捶”苏联,这得多心大?
德国和苏联的矛盾
苏联和德国都是一战的受害者,从某方面看两国是有相似之处的,一战后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全新社会模式,德国遭遇经济上的打击,之后政局动荡,英法想要利用德国作为抵抗苏联的前哨站,但是德国显然不会和英法站在一起,所以一战后的德国和苏联关系走得比较近。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逐渐崛起,最后夺取了德国政权,法西斯主义我们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三极,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国力逐渐恢复,所有敏锐的政府都感受到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以及法西斯主义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侵略性。
英法两国主要还是以拉拢德国对抗苏联为主,苏联和希特勒政府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始终处于互相提防的状态,希特勒才上台时和苏联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后来两国将波兰给瓜分,英法的反应让希特勒看出来,这两个政府都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对待德国扩张,希特勒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希特勒一直想要恢复日耳曼民族昔日的荣光,德国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可以说是很吃亏的,几乎就没啥殖民地,所以在希特勒领导下,德国国力不断强大,也开始筹划进一步的扩张,衡量下苏联和英法的力量也知道该先揍谁,在希特勒进攻法国的时候,苏联小动作频繁,明显就是针对德国的。
除了往西部集结部队,也开始不断的推进地盘,1939年底,苏联进攻芬兰,入侵了罗马尼亚,1940年,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被苏联占领,苏联这等于切断了德军的石油供给,不只是德国为准备二战不断扩充军备,苏联也一样在扩充军备,只是德国此时忙着搞定西线战场,抽不出手对付苏联。
苏联和德国之间爆发战争只是早晚的事情,即便德国不动手,苏联也一样会进攻德国的,所以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除了立场不同之外,还涉及到瓜分欧洲资源,利益冲突的问题。
德国想捶苏联是真的,希特勒早就看斯拉夫人还有他们的苏维埃红色政权不爽了,要不是担心两线作战和苏联过于难啃,希特勒第一个就会打苏联。而和英法的战争则可以算是被迫之举,尤其是英国,希特勒真心不想先去招惹这个海上流氓。
但英法倒不想捶苏联,英法想捶苏联那是他们组织远征军准备穿过挪威和瑞典去援助芬兰的时候,但这场大冒险随着希特勒的先发制人而胎死腹中。不然等到德国向苏联宣战的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但是在希特勒征服西欧之外,法国和英国哪里还有捶苏联的想法?
首先是法国,维希法国是傀儡,自由法国穷得叮当响,复国大业都要仰仗英国,难道要靠非洲黑叔叔远征苏联吗?
其次是英国,英国已经和希特勒闹翻了,这种情况下英国是热衷于把苏联给拉下水和德国作战的。因此丘吉尔才会对苏德关系的变换如此热心积极,丘吉尔恨不得苏联立刻参战,自然是不会捶苏联的。
英法想捶苏联应该是苏芬战争时期。
诺曼底前夕德军对于海滩防御方式有两种不同意见,最终使用了哪个方式,为什么?
诺曼底战役前夕,德军对如何进行海岸防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以及埃尔文.隆美尔都提出了各自的防御战术,前者是德国军队中的元老级人物,后者则被公认为德国军队中最出色的战术家。
在诺曼底战役中,这两位德国将军就如何部署装甲预备队发生了争执。龙德施泰特认为,装甲预备队应该在后方进行集结,在需要的时候集中装甲部队,向一个地区开进用装甲箭头反击盟军进攻。而隆美尔则认为,在盟军强大的空中优势之下远离前线的装甲部队在开进路途中,会遭受严重的损失。而且盟军刚刚登陆的时候才是最脆弱的时刻,因此应该把装甲部队接近海滩部署防御。
这两位德军名将的防御理论,看似都有各自的道理。龙德施泰特遵循了装甲部队集中部署的原则,希望集结装甲部队再发动反击。而隆美尔则是考虑了盟军的空中优势,希望集结装甲部队在滩头阵地,对盟军进行立刻的反攻。然而后人的视线来看结合过去的历史事实,隆美尔采用的计谋恐怕要技高一筹。
历史上希特勒采取了折中策略,把装甲部队一半放在海滩附近,另外一半则放在内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在登陆日时,前线的装甲部队由于混乱无法参战,而后方的装甲部队都无法尽快赶上战场。事实上龙德施泰特的部署,被证明是非常难发挥作用的。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集中了上万架各型作战飞机,法国境内的任何德国移动的目标都会成为空袭的对象。诺曼底战役时,德国装甲部队吃了空袭的大亏损失惨重。这证明龙德斯泰特没有充分理解盟军空袭的威胁,其远离前线部署装甲部队是难以发挥效果的。
而前沿部署的装甲部队却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登陆的盟军发动反击,在第D日之时之所以德国装甲部队按兵不动,是因为隆美尔回家休假,而希特勒则没有接到登陆消息,错过发动反击的时间。如果按照隆美尔的部署,把装甲部队靠近前沿配置的话,那么德军可以在避免受到更多空袭的情况下,在诺曼底树篱地区以及滩头工事地带,在第一时间反击立足未稳的盟军,这样的话可能会增加盟军实现目标的难度。
这个问题是说关于德军装甲预备队配置问题吧,到底是前出配置还是靠后配置之争吧,然而说句难听的,就抗登陆阶段而言,这两种部署没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靠后配置根本赶不上抗登陆反击,前出配置那就是直接给盟军海空支援火力送菜而已。
盟军为支援诺曼底登陆集结了一支规模空前的支援舰队,然而隆狐狸似乎根本没考虑这个问题
事实上,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对对方部署的弊端阐述的都没有问题,靠后部署,那么装甲部队在前出反击的开进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盟军航空兵的严重干扰和迟滞,尤其是非装甲和轻装甲车辆组成的勤务纵列和步兵纵列很容易遭到来自空中的毁灭性打击,难以在盟军登陆部队立足未稳之际第一时间发动强有力的反击。然而龙德施泰特对前出部署的质疑同样是正确的,因为2月份安齐奥滩头的反击已经证明了,如果不能压制盟军海空火力尤其是舰队支援火力,那么装甲部队向海滩的反击无异于自杀!安齐奥滩头被盟军舰炮还原成零件状态的德军坦克已经默默说明了一切,而诺曼底海滩盟军集结的舰队规模显然不是安齐奥能比的,海军支援火力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情况下装甲部队即使能够第一时间发起反击也不过是飞蛾扑火而已,充其量只能在短时间内把盟军限制在滩头,而反击力量一旦耗尽,盟军后续突破又能拿什么来抵挡?
1944年初安齐奥德军的反击异常迅捷凌厉,然而2月份在最后突破滩头阵地的尝试中被盟军舰炮轰成了渣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隆狐狸的方案是基于乐观的估计,即德军装甲力量第一时间的反击能够顺利把盟军赶下大海,而龙德施泰特的方案则是基于悲观估计,即德军反击力量一旦进入盟军舰队火力支援范围,前景即不容乐观,而事实上,无论是安齐奥德军对盟军滩头阵地的反击,还是诺曼底登陆当天21装对朱诺海滩和剑海滩结合部的反击都证明龙德施泰特的悲观估计更有道理,无论是安齐奥德军的反击,还是21装在诺曼底的反击,当面盟军陆军防御力量都相当薄弱,但是在其身后盟军舰队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前,反击德军都直接被打到怀疑人生。如果非要笔者选择的话,我只能说,尽管没有本质区别,龙德施泰特的方案至少为德军保留了纵深交战的机会,而隆狐狸的方案会直接让德军的反击力量在滩头撞得粉身碎骨。
隆狐狸的方案只考虑了反击的便捷,而没有考虑将装甲兵力置于盟军规模空前的舰炮火力之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