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吉林市私家车可以上路吗?
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除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医疗救治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公安机关和疫情防控部门将在社会面“逐人逐车”严格检查,对拒不执行通告要求,违规上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
其他有关条例:
1、辱骂、恐吓、伤害医务人员,打砸、毁坏医疗设施或者在医疗机构、医疗隔离点滋扰闹事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违反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及规定,利用客运车辆、出租汽车及其他社会车辆私自揽客,将国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输入我市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吉林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封控】可获吉林市封控管控区查询入口、封控管控区就诊就医、封控管控政策等相关消息。
今天是5月2日
小区上午发的通行证
每户一天可以出小区一次
仅限一人
每次两小时
私家车可以上路
但是不能跨区(有复工复产证除外)
桥上已不设卡
只是可以在附近活动
并未正式解封
现在是2022年5月2日中午12.30,私家车可以上路,过桥没看到警察要通行证。正常社区要求一般出门购物的司机,不允许跨区行驶,而对于复工复产的司机,可以驾车跨区行驶,还是谨慎好。
南京:旅游不文明行为将被记录在案, 你怎么看?
整治旅游不文明行为,从国家到地方,都在采取办法、制定措施,力求取得实效和进展。事实上,早在2016年9月28日,北京市旅游委、首都文明办就发布了《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暂行办法》,按照办法,北京市旅游主管部门将对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单位或街道出具《告知函》,同时建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而这次对采挖竹笋、非法揽客、倒卖门票等4例旅游不文明行为进行惩处,无疑是对这一制定规定的后续跟进和有效实施,体现了制度的执行力、实施的严肃性,这对整治旅游不文明行为,无疑会起到“杀鸡吓猴”和“敲山震虎”的作用。
旅游不文明行为之所以禁而不止,显然与管理手段疲软和跟进措施滞后有关。我们固然需要更加温情人性的教育和引导,但也不能忽视严苛的问责和处罚。旅游“黑名单”制度的目的就是用限制不文明游客出行权利的方式来达到惩戒目的。所以,光靠“记录”在案、仅凭“上榜”曝光显然不够,必须配套好连锁的惩戒措施,并且要坚决执行到位,让旅游不文明者承担更大的违规风险、感受更多的出行不便、承受更强的诚信压力,才会痛定思痛、引以为鉴,从而自觉克服、主动改正,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共同维护文明、和谐、安全和快乐的旅游新秩序。
新华社南京10月27日电(记者沈汝发)为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南京市近期出台《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将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以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文明旅游秩序。
根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以下行为,将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包括: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涉毒等活动;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违反旅游场所和公共文化场所秩序管理的相关规定;违反旅游、交通等部门的管理规定;辱骂、殴打旅游工作人员;不遵守或不配合特殊勤务期间管制措施、各项安全规定;滥用权利、寻衅滋事等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行为。
旅游从业人员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行为,将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包括:价格欺诈、强迫交易、欺骗诱导旅游者消费;侮辱、殴打、胁迫旅游者;不尊重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风俗禁忌;传播低级趣味、宣传迷信思想;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其他旅游不文明行为。
规定明确,“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内容包括:不文明行为当事人的姓名、性别、籍贯、身份证号部分字段;不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对不文明行为的记录期限。
南京市旅游部门表示,旅游景区、旅行社对在记录期限内的不文明旅游者可以拒绝提供服务。公安、航空、铁路、机场安检等相关部门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警示约束措施。
简直就是良心,自己无法做到自控,那就用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你。大家肯定都受够了出去玩的时候的脏乱差,各种插队吆喝,各种涂鸦大小便。安全与舒适的旅途是大家所渴望的,拒绝破坏环境,拒绝不文明行为,还大家一个更好的旅游环境,还大家一个更好的心情。
游客反映遭遇「幽灵民宿」,借地标建筑定位实则位于郊区,假地名、假地址为何能在平台上线?如何加强监管?
所谓的“幽灵民宿”指的是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或者未经审批、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民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平台审核不严和监管不力。
限制虚假房源的上线,需要加强监管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对平台运营者的法律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重点关注房源信息真实性的审核以及经营者是否取得经营资质等问题,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对于违规平台进行惩罚和处罚;
2. 完善房源信息管理制度。平台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德信程度等因素对房东和房源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较完善的房源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各项信息进行审核,核实房源的准确性;
3. 推进行业自律。通过建立协会等组织,推进民宿行业自律和标准化发展,加强对经营者的行为教育和管理,加大对非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
总之,需要加强平台审核和监管力度,防止虚假房源上线,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同时,民宿经营者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共同推动行业规范化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