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内违规行为告知单罚款吗?
不罚
学生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同时撤销其学术、品行相关奖励、荣誉称号及证书等;因学术不端或者违反学习纪律给予的记过处分,原则上不予撤销。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在处分解除前还要被取消奖学金、荣誉称号、免试推荐研究生等的申请资格。
如何看待清华博士论文造假被撤销博士学位?
近日,媒体报道了清华大学11篇学术论文因学术不端遭到撤稿一事,报道出现的当天晚上,清华大学表示,2017年4月该事件的当事人,2010级博士,已经因为严重学术不端被撤销了博士学位。
科技日报表示,科研诚信出问题,不该遮遮掩掩。清华的博士是个非常响亮的牌子,搞科研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行为,为什么这名博士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什么清华大学不及时向社会公布这一事件呢?
首先是清华博士含金量高,科研论文权重大。清华的博士,走到哪儿都是被人高考一眼的。同时,按现在的评价体系,博士毕业需要论文,毕业就职需要论文,申请课题需要论文,评职称需要论文。近年以来,中国的科研水平直线上升,发表的学术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学校对博士的要求层层加码,增大了博士的毕业难度。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8年第二期简报显示,最近一段时间,材料学院的标志性成果的第一作者主要是博士生,这些成果都发表在国际第一流的杂志。从毕业博士的成果来看,大部分清华大学的博士是能够在一流的刊物上发文的,可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个能力。
看一下被曝光的这个博士的11篇论文,可以发现论文水平实在一般,以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为例 ,影响因子3.414,与前面提到的Nature Energy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文章。与学校标志性成果相比,这名被撤稿的博士实在不值一提,现在学术界有一个潜规则,叫做质量不高,数量来凑。这样才有了这名博士一下子16篇的学术成果,有了这十六篇论文,该博士可以顺利毕业,可以获评学术新秀,可以获得很好地职位,毕竟,现在好多大学的教职岗位是非常欢迎这样的博士的。以河北大学引进人才待遇为参照:
这16篇文章拿到河北大学的B类offer是绰绰有余的,后面是30万以上的安家费,再往后申请项目、评定职称都没有问题。
但是,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学校,清华大学不是一个造假博士所能代表的了的。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清华博士都是发CNS等顶级论文,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活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佼佼者。他们是清华的代表,学校的骄傲。而学术造假是清华的家丑,清华大学已经走完了程序。学校网站显示,清华大学已经在 2017年4月会同学校对该学生涉及严重学术不端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博士学位已被撤销。我想,因学术不端被撤销学位已经算是非常严重的了。家丑不可外扬,但不能装不知道。2017年4月28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将撤销博士学位的处理结果在校内进行了公告。学校内部的公示已经走完了法律程序。
我们可以请求相关部门做出关于学术不端向社会公布的诉求,但不能指责学校向社会自揭家丑。如果,清华大学在Retraction Watch公开报道前未能处理学术造假责任人,科技日报的指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已经处理了,就应该尊重法律,按照规定处理责任人,才是对规则最大的尊重。
清华大学陷入“撤稿门”,你如何评价这些学术造假的教授?
严肃处理。学术诚信都没有,还做什么科研。
最近这个撤稿现象十分的严重。这两天科技日报还报道了南京大学一个教授撤了100多篇稿子。可以说这两年都普遍
时隔两年,韩春雨事件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视线,毕竟每天都有无数的热点等着我们去追逐。然而这个事件当时在网络上的轰轰烈烈的发酵,从方舟子质疑,到十几位专家联名要求调查,到韩春雨撤稿,韩春雨从最早的榜样到最后的黯然收场,也让很多人见识了学术上的这次大风波。
当然,直到今日,韩春雨仍然未承认自己是造假了,尽管在很多人眼里,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韩春雨事件,其实只是中国学术造假的一个缩影,而在医学领域,这个造假十分明显,2017年,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这107篇论文全部是中国发表的,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著名医学机构,比如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
而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球共有15059篇撤稿,中国学者贡献了6879篇(占比45.68%),几乎是全球每2篇撤稿中就有一篇涉及中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