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航海日?
每年的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在2021年国际航海日来临之际,“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传回了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韩国釜山、日本横滨等7个世界著名港口及航道的卫星视频影像,影像中排列有序的集装箱、型号各异的船舶、川流不息的车辆清晰可见。
航海日的由来?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故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这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5年中国的“航海日”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交通部负责人特别强调,“航海日”也是属于全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航海日”活动就是把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和大众化。
(7月10日)是“世界航海日”,国际海事组织确定的今年活动主题是:“国际航运――世界贸易的承运人”。 今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每年7月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是1948年成立的政府间专门处理国际海事事务的国际组织,目前有162个成员国,我国于1973年加入,自1989年开始已连续八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国际海事组织设有“世界海事日”,并倡导和要求各成员国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海事日”活动,具体日期由各成员国自行确定。我国设立“航海日”并确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 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今年起,每年7月11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这个社会各界多年来呼唤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航海日”不放假,其性质属我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鉴于首届“航海日”是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中实施的,举办首届“航海日”活动要与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活动紧密结合,与国际海事组织“世界海事日”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因此,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作为首届“航海日”活动主题,以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航海事业和海洋事业建设成就、中国基本国情和海洋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祖国统一方针和睦邻友好政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为内容,并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活动的内涵,激励我们为中国从海洋大国、航运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第一家航海及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申港大道197号。
中国航海博物馆,全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共建。博物馆位于浦东新区南汇新城,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2006年1月20日工奠基,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物占地面积逾2.4万平方米,以“航海”为主线,“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等六大展馆,以及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并建有天象馆、4D影院、儿童活动中心。
馆藏文物已达2万余件,包括一批具有重要收藏、研究价值,反映中国航海历史、航海文化、航海技术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文物与实物。博物馆设有各类互动展项70余项,并运用模型、场景、多媒体、环境模拟等辅助手段,再现中国航海历史的发展历程,传播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