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崇祯时期的大将,他和崇祯早期的另一大将袁崇焕一样,也是书生带兵,并非行伍出身。
卢象升用兵算是比较有一手,是崇祯时期难得的大将,早年卢象升在镇压李自成起义军和张献忠起义军时期还是非常厉害。
高迎祥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多次被卢象升击败,卢象升也因为善于用兵,在崇祯十一年被崇祯委以重任,出任兵部尚书。
卢象升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经让崇祯帝一度认为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救命稻草。在冤杀袁崇焕以后,大明的北方边境一直处于被清军侵扰不断的状态,蓟辽督师被频繁更换,也说明了袁崇焕以后大明再无人能敌清军。
因此在当时的明朝中央内部出现了主和派与主战派,以大学士杨嗣昌和监军宦官高起潜等人为首主张与清军议和,和卢象升则是主战派,主张与清军死磕到底。
因此卢象升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主和派矛盾很大。随即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率两路大军分从密云边墙子岭和青山关攻入北京,多尔衮和贝勒岳托分率两军在通州会和,岳托亲擒杀了明朝时任蓟辽督师吴阿衡。
又一次入侵北京的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崇祯帝慌了,他一面想议和,一面又想寄希望于卢象升击溃清军,于是他委任卢象升为总督天下进京勤王援军,但是崇祯帝又有议和的想法,所以监军宦官高起潜并不服从卢象升指挥调动,而大学士杨嗣昌也拖着了卢象升的后腿,因此卢象升虽然名为总督天下兵马,实际他手里基本没有太多军队听他的调动。
后来卢象升率军进驻巨鹿抵御多尔衮,而高起潜则统率精锐部队关宁铁骑进驻鸡泽,两地相隔不过五十余里,本可遥相呼应,但是高起潜因为政见恩怨对卢象升的军事行动坐视不理。
后来卢象升被清军主力包围,多次派人向高起潜求援,高起潜都始终不发一兵救援,最终卢象升知道必定战死沙场,他与所部军队做出了与清军决一死战的决心,清军主力顺势对卢象升部展开决战,卢象升战死沙场,全军覆没,卢象升死后,高起潜不战而溃,率领关宁铁骑撤退了。
卢象升死后家属都得不到朝廷抚恤,因为大学士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阻拦了对卢象升的抚恤,还把怯懦畏战的罪名扣在了卢象升身上,结果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代名将为崇祯朝冤死了,后来杨嗣昌在征讨张献忠失败自杀后,卢象升的身后事才得到抚恤。
最为让人不值的是卢象升尽忠战死之后崇祯帝都没有给他加谥号,南明时期才追谥为忠烈。反而是卢象升的死敌清朝对他尊重有加,康熙帝比较敬佩明末这些死节的忠臣,为包括卢象升在内的很多当年清军的主力对手追谥了符合身份的谥号,康熙帝追谥卢象升为忠肃,并且在卢象升的故乡现今江苏宜兴修建了忠肃祠祭奠卢象升。
可见忠勇之人连对手也是非常钦佩,就像当年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阵亡后,日本军人非常敬佩张自忠将军的忠勇,想把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运回日本,供入靖国神社之中一样,忠义英勇的军人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受到对手的尊重。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卢象升为明末抗清名将。他文士出身,22岁中进士后,文武双修,武艺高强,累败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义军。升任兵部尚书后,力主抗清,守护京城连战连胜。因遭宦官高起潜陷害被降职。
1637年8月,清兵大举入侵,崇祯第三次赐一具尚方剑“督天下援兵。”1639年1月,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兵包围,统率数万关宁铁骑的高起潜坐视不救。卢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他拒绝部下突围建议,与敌肉搏,亲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后,壮烈殉国。死后,人们发现其遗体铠甲下还穿着为父守丧的孝服。
《明史》称赞其为“不世之才”,是“忠义激发,危不顾身”的忠臣良将。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明末抗清大臣,生于公元1600年,卒于公元1639年,是明常州宜兴人。象升虽然不是出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也不是名门望族,但他的家庭也还是可以算作文人之家的。他的祖父是知县,父亲也是秀才,都是读书人,这对卢象升的教育很有帮助。象昇小的时候就潜心研读经史,又喜好骑射,因此两者都用心学习,卢象升可以说文武双全。
公元1622年,卢象升中天启二年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迁大名知府、大名道。崇祯二年募兵保卫京师,镇压农民起义。因为军功,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崇祯四年又升按察使。七年凭借军功迁任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次年升任巡抚,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崇祯十年,任兵部左侍郎衔,为各镇援兵总督。
后来,崇祯主张与满清议和,而他主张抵抗满清,在陈明抗清大义时得罪了宦官高起潜、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主和派。被架空权利,虽名为督天下兵,实辖兵员尚不及两万。杨嗣昌等人,多方牵制,以致地方竟不给卢象升增派军饷,各地军队首领,也纷纷找借口脱离他的麾下。这个时候的卢象升,实际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权利了,只有两员大将可听其调遣。崇祯帝不久又听信谗言将其去职,以侍郎视事,手下仅有疲卒五千,乏食空腹,哀呼莫应。后在河北巨鹿身陷数万清兵之围,临危不惧,激战三日,壮烈战死。卢象升的死是三方造成的,崇祯帝的偏听偏信,任由杨嗣昌等人架空大将手下权利。杨嗣昌主张议和,就处处针对构陷卢象升,最后使得卢象升空担了总督军的名头,却没有相应的权利,以致深陷困境之中,竟调不动其他人手下的兵力,落得战死的下场。阉党高起潜更为可恶,为了手中权利,与人祸害诬陷卢象升不说,还见死不救,致使一代大将以及手下英勇男儿皆一一战死沙场。
卢象升不管是治世还是领军都很有才华,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他尽忠君主,心系天下,誓死抗击外族,是一代英豪,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体恤下属,关怀百姓,没有将自己摆在高处,而是亲军亲民。
卢象升英年早逝,死时才38岁。
可以跟我分享你们的故事吗,我帮你把故事写出来?
分享一个温暖的故事吧
十年前他们相识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江南小城,记得是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当时男人四十多岁的年纪正直当年 ,女人小巧玲珑,知性可爱。也许是相同的职业领域容易产生共鸣,也许是朦胧的江南烟雨催生情愫,两个人一见钟情,相爱了。但爱情来的不是时候,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彼此。都有家庭的两个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一边是家庭孩子的责任,一边是无法抵挡的爱情。
当交流会结束,两人相约同时留下,并约定这一生只借一天给彼此,放下外界的一切,和相爱的人做快乐的事。这一天两个人春光旖旎,感觉连呼吸都是美好的,凝望彼此,觉得不带任何杂念的相爱一天 ,这一生都值了......
第二天早上,女人望着酣睡着的男人,泪光莹莹,最后一次深情地抚摸了男人的头发,把一张写好的纸条轻轻的放在床头柜上。“亲爱的,不忍和你告别我先走了,从此我们不会再见,不管今后到哪我都不会忘记我们一天的爱情,这个电话号码留给你做个纪念,但不要打给我”
女人回到了她工作的城市——武汉 ,男人回到了北方的家———哈尔滨。从此天各一方,无论怎样想念对方,两个人都遵守双方的约定,再无联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年春节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武汉作为重灾区封城了,每天都有一个一个的坏消息传来,每一个消息都令人窒息,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男人拿出珍藏多年的纸条,向那个从没打过的电话号码发出了信息“我是XXX,非常时期,违背了约定,你好吗?”
此时,女人正躺在重症隔离病房里 ,每喘一口气都像耗尽全部的力气,感觉生命正一点一点的抽离而去。短信的铃声像一阵鸟鸣轻轻的唤回了游离的意识,只听护士小声说“姐姐,你有一条短信,我念给你听”女人静静的听完短信 ,脑海中浮现出了那年的小城烟雨,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手心里似乎还有当年男人的温度。女人无声的笑了,她忘记了自己所处的恐惧环境,觉得自己正依偎在爱人温暖的怀抱中.......
几天后,女人奇迹般的从重症隔离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现在正在慢慢的恢复中,”活着真好啊. "女人抚摸着手中的手机,喃喃的说。
这是我人生故事的简介,感兴趣帮我整理的私信我,谢谢!
我是一枝莲,出於泥不染;生在人世间,苦辣咸酸伴。幸福它走远,苦难却结缘;山东十二年,受进苦和难。幼年父归天,随母去讨饭;为了抢狗食,差点被狗吃。我去打猪草,让蛇追着跑。随母闯关东,风霜雪雨冻;寄人篱下难,荒滩把菜剜。犲狼把路拦,差点命难全;半百母改嫁,十六把书念。上学两年半,含泪离校园。甘把热血献,拼搏在人前。一个偶然间,结识下乡男,我把真情献,他又别情恋。返城风刮起,有家回不去;我出钱出力,梦圆回故里。书信像雪片,天塘把婚完,要吃米粮难,要住房半间。天塘我跑遍,苦泪流心间,人前笑满面,夜晚孤伴眠。公婆要孝敬,继父我打幡;痛苦无人懂,寂寞没人伴。我把心放宽,我把苦吞咽,邻里有难帮,社区有事往,我是志愿者,愿把爱奉献。
一个女孩跟男朋友出去玩,当他们到了小河边时,男朋友脱下衣服说:坐坐吧。
他们做在一起,谈生活。谈未来。男朋友还问女友说:要不要给我生一个孩子等等。啥也聊。
离开河边,他们去了一个小饭店,男朋友主动给女友搬坐凳,扶着她坐下。
吃过饭,女朋友说:你要给我一样东西做纪念,男朋友去买了一枚手饰。
男朋友说:我今天一共给你了两样东西啊[微笑]
女孩惊讶!
男人说:我给你买了手饰。这是能看到,拿到的东西。
还有你拿不到的东西,就是我对你的(爱)啊。
你知道“托梁换柱”典故的来历吗?
春去夏来,百花盛开,中原牡丹,争相斗艳。帝乙兴致勃勃,率文武百官来到飞云阁赏花。帝辛随父王凭栏远眺,见江山如画,红花绿草,青山白水,赏心悦目,留连忘返。于是提议说:“父王,何不趁此良辰美景,设宴观花?”
帝乙听了帝辛的话,正合心意,即命侍从传旨:“摆上美酒佳肴,在飞云阁大宴百官群臣”。商王旨意,谁敢怠慢。倾时,飞云阁内人来人往,上上下下忙个不停,撅器具排坐席,热闹异常。由于人多负重,飞云阁摇摇晃晃,梁柱之间,发出吱吱响声。正当百官依次就座,饮宴开始之际,只听得咔嚓嗦连响,只见飞云阁大梁本折柱裂,大厦将倾。帝乙和众官僚属,都吓得手足无措,面无人色,只等毙命。就在众人慌乱之际只听帝辛大叫一声:“众人勿惊!”一步跨到飞云周中央,单手托住即将断裂的大梁,称如泰山。帝乙见状,马上命人:“快拿大木柱础支撑”。
一个时辰过去了,石础运来了。又一个时辰过去了,木柱运来了。又一个时辰过去了,才将木柱子竖起来。帝辛看见人们手忙脚乱,获得气喘缝喊,说:“尔等不用慌张,仔细换德妥了”。又过了一个时辰,终于将断裂的梁柱换下来了。帝辛撤出手来,挥挥手臂,从容就座。飞云阁上下欢呼雀跃,皆称帝辛为栋梁之材,有救大厦将倾之功。
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商纣王”。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成语典故】托梁换柱、偷梁换柱、抚梁易柱 【成语出处】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后来演变成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成语释义】用手托起房梁,换掉折断的柱子。比喻人的力气大。 后来演变成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偷梁换柱还是古代兵法中三十六计之一。
【成语故事】 大约3100年前,朝歌还叫做沬邑,是商王朝的国都。沬邑最早作为都城,可以追溯到武丁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商族多次迁徙,到了帝乙定都沬邑时,有些宫殿就年久失修了。 据传说,有一次,商王帝乙在朝堂上和王子、群臣们议事。忽然听到头顶咔嚓一声,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大殿上有一根柱子拦腰折断,眼看着大殿就要轰然倒塌了。说是大殿,当然不及后世金銮殿的壮丽巍峨,但无论如何,若真的被拍在下边,即使保得住性命,恐怕也要伤筋动骨。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间不知道该去护驾还是自顾自地逃命。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王子的席位中间忽地跳出一个人来,冲上前去抱住就要倒塌的柱子,两臂用力,竟然硬生生地又把房梁托了起来。大家缓了缓神儿,这才看清,原来正是王子受辛。卫士们赶紧换上了一根新的柱子,这才让君臣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从此之后,帝乙就越发喜欢这个儿子了,并且最终册立这个儿子做了王位继承人。这个天生神力的王子就是日后毁誉参半的殷商末代君王帝辛。 如果帝辛的神力仅仅存在于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中,不免使人怀疑其真实性,然而一些史书之中也有相关的只言片语的记载,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可见帝辛的勇武并非完全是后人臆造了。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延展回答这个问题:成语出处、传说故事、成语演变。
成语出处
“托梁换柱”一词首见记载于《帝王世纪》中。《帝王世纪》是西晋的皇甫谧所作,是最早记载三皇(伏羲、神农、皇帝)的史书。原文稍有不同,记为“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形容商纣王力气巨大,可以用手托起房梁换掉折断的柱子。
关于纣王的神力,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也曾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传说故事
据传说,商朝到了帝乙继位时已趋于衰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如今的河南鹤壁市淇县,商朝末年称为朝歌)。新迁国都,难免有些宫殿年久失修。当时,纣王帝辛还是王子,与其他兄弟一起随父帝乙在朝堂上和群臣议事。正议到一半,只听咔嚓一声,大殿的一根柱子拦腰折断,帝辛跳出抱住折断的柱子,托起了房梁,等护卫们换了新的柱子,才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也因此事,帝乙对帝辛另眼相待,最终册立帝辛为王位继承人。
成语演变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再用到这个成语,说得比较多的是“偷梁换柱”,语义也发生了改变: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偷梁换柱出自兵书《三十六计》当中第五套并战计中的一计。适用于敌我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做法是:多次诱导敌人改变部署,调开精锐兵力,等待敌人露出马脚,再趁机掌控局势。
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应用此计的故事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清平乐》当中的狸猫换太子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