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洪水大坝决堤故事?
唱凯堤决堤
事件
2010年6月21日18时30分左右,抚州市临川区抚河干流右岸唱凯堤溃决,决堤部位起初宽达60米,22日7时30分扩至400米,内外落差23厘米。江西省抚州市连日暴雨,抚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流量的特大洪水。决堤造成受灾乡镇4个、受灾村41个,被淹区平均水深1至2米,4个乡镇共计15万人,其中罗针镇、唱凯镇受灾最严重。整个被淹区人口10万人。
救援情况
至昨日上午11时,江西省累计投入抢险人数达248万余人次,其中部队官兵2.1万人次,地方人员近161万人次,防汛机动抢险人员41.6万人次,水库巡查21.1万人次,堤防巡查22.6万人次,动用抢险冲锋舟4919艘次,大型运输设备近4.7万班次,机械设备近1.9万台班。解救洪水围困人数44.73万余人。
21日晚上,保护农田10万亩以上的抚河唱凯堤决口,导致4个乡镇41个村委会10万人受灾。至昨日16时,在唱凯堤上,共有解放军战士、公安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市、县、乡、村各级干部共1.5万余人投入抗洪抢险;有46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渔船、采砂船投入救援,已调运帐篷5000余顶,其中已搭建1000余顶,设置安置点17个,目前省防总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官兵构筑生命保护线
从省防汛指挥部获悉,到昨日中午为止,赶到唱凯镇救援队伍的数量达到了18支,合计有3000人,达到了两个团的兵力。
昨日凌晨4时许,记者随同驻赣武警水电二总队突击抢险队抵达唱凯镇后不久,队员们来不及休整,立即被冲锋舟运送到唱凯堤,决堤的具体位置在唱凯堤灵家村委会张家村小组。
不久,省军区突击抢险队、南京军区突击抢险队、抚州军分区突击抢险队、省消防总队突击抢险队都先后到达现场。在勘察现场后,根据省防办的意见,决定暂且不堵截决口,以转移群众,保证群众安全为主。
于是,各路抢险队伍全部参与救援被困群众,没有队伍分工,也没有队伍划片,只要群众有需要,就会有冲锋舟和抢险队员跟上。
省军区舟艇大队和南昌陆军学院舟艇分队驾驶着近百艘冲锋舟在唱凯镇辖区内来回转移群众。赣州军分区民兵抢险分队从余江赶赴唱凯后,在冲锋舟尚没有运送到现场的情况下,军分区后勤部长廖盛标身先士卒,只要有伤员被冲锋舟运送到安全地带,他们就冲上去,把伤者背到救护车上。
1998年洪水,江西九江决堤
199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的气候比较奇怪,我国的珠江、松花江、长江等其他流域相继爆发大洪水。从6月中旬开始汛期就到了,南方鄱阳湖、洞庭湖区域连日连夜下暴雨,长江流域水量开始迅速增加,长江上游干流受到极大影响,沿途城市的水位已经超过历史上最高水位,前后一共出现8次洪峰。在这种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干流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江西九江河道水段,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再加上江西九江河段是“地上河”,一旦决堤,洪水也会给沿岸的城市带来毁灭性伤害。
98年九江决堤牺牲了多少战士?
98年九江决堤牺牲了十几个战士。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我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点90米。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世界上最大的洪水是那一年?
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应该1998年,历史上我的的黄河多次发生大洪水,其中1998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从西汉文帝十二年到清朝道光二十年的2000年间,共有316年发生黄河洪水,即不足6.5年一次。但创世界悲惨史记录的当属1887年春季洪灾:这年,河南省遭受暴雨袭击后,接着黄河在流经郑州市的急转弯处决口。
凶猛的河水几秒钟内围住了郑州城,水深十几米,毁掉中牟城,洪峰到达古城开封时水位高达近40米,完全淹没了开封以东数千个村镇,虽然这次水灾缺乏精确的死亡统计,但最保守的估计为150万人,也有学者测算为700万人
是1998年。
我国发生洪灾在1998年,1954年,1931年。其中1998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m。
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洞庭湖原来是中国第一大湖,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很简单,一个原因是变小了,另一个原因是原来更大的湖泊不归中国了。
洞庭湖并不是一直都是中国第一大湖的,它的面积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然后又从大到小的这么一个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洞庭湖还是很小的一个水泊,当时最大的湖泊估计是彭蠡泽,也就是鄱阳湖的前身。当时长江水从洞庭湖北侧流过,江北就是广阔的云梦泽,长江涨水的时候,江水从云梦泽排泄,泥沙在这里沉积,逐渐淤成了江汉平原。
东晋时期,人们在长江北岸修筑了金堤,从此江汉平原得到开发,成为沃野千里的粮仓,长江水不再从北岸排入云梦泽,云梦泽也逐渐萎缩消失,江水被北侧江堤挡住后,洪水期只好向南排放,这样使得南岸的洞庭湖日渐壮大起来,到唐宋时期,洞庭湖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了,孟浩然、李白、杜甫等都有歌咏洞庭湖的诗篇传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也形容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当时洞庭湖分为洞庭、青草、赤沙三个湖,洪水期面积可达6000平方公里。
清初全盛时的洞庭湖
到明清时期,湖水更盛,长江还冲开四个河口进入洞庭湖,使洞庭湖进一步壮大。不过也因为这样,大量的长江泥沙被带入洞庭湖,沉积下来,使湖泊逐渐淤塞,人们在湖泊周边围垦,使得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到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洞庭湖已经萎缩到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了,但由于兵荒马乱,政府也无心治理,使得淤积和围垦一直持续。建国后,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之下,洞庭湖的围垦达到高潮,大量湖垸被开垦出来,成为新的耕地,其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到七八十年代,洞庭湖只剩2500平方公里左右,除东洞庭湖还像个湖泊之外,其余的部分完全就是河流的泄洪水道而已。
其实洞庭湖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季节性的湖泊,在夏季洪水期,湖水扩张,达到极盛,到了秋冬枯水期,则水位低落,滩涂裸露,河道纵横。唐代贾至就有“月明湘水白,霜落洞庭干”的诗句,现在的洞庭湖,洪水期湖面面积能达到三四千平方公里,而枯水期则只有几百平方公里,最低记录只有300多平方公里,连巢湖都比不过。
其实中国第一大湖的归谁,除了因自然变化而变化外,也随着国境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宋代、明代,第一大湖肯定是洞庭湖,不过在唐代、元代、清代,最大的湖泊就肯定不是洞庭湖了,在唐代,第一大湖也许是咸海,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毕竟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唐朝军队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这里。而元代,最大的湖泊也许是贝加尔湖,因为那时俄罗斯还没有崛起,而整个西伯利亚还是蒙古人的领地。在清代,虽然贝加尔湖不再属于中国,但以洞庭湖6000平方公里计算,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的面积都超过了洞庭湖。巴尔喀什湖面积182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当时的洞庭湖,而伊塞克湖面积达6280平方公里,也比洞庭湖要大,而且完全在中国境内,在当时的中国湖泊排行榜上,600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只能排到第三。可惜随着1864年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这两个大湖就不再属于中国了。
1864年之前中国最大的两个湖泊
于是,洞庭湖成了第一。
不过这个第一的头衔也没坐多长时间,几十年后洞庭湖被淤积、围垦,不仅被青海湖超过,也被鄱阳湖超过,以致到现在,第二大淡水湖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长江中游平原本来就是一个地质沉降盆地,是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长江纵贯其中。
工业化之前,人为影响自然环境不多。每几百年一个轮回,一边堆满泥沙地势高了就变成平原,长江水就涌入另一边,待那一边泥沙堆起后,这一边又沉降下去了,于是,长江水又冲入这一边。
这几百年来,长江分洪主要在江南,洞庭湖平原地势已经高出江汉平原很多,泥沙淤积,湖面自然缩小。加之三峡大坝拦截泥沙后,长江中下游河床下切,洞庭湖水位跟着下降,湖面就更小了。
扣除人为因素,洞庭湖现在不应该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江北云梦泽,从长江一直延伸到汉江,远远不止八百里。再过几百年,待云梦泽堆起后,洞庭湖平原又沉降下去了,再恢复八百里洞庭,周而复始。
元蒙屠汉后,南方人口剧增,江汉平原比洞庭湖区发展得早,才人为约束长江。荆江段长江早已变成悬河,危险的不是洞庭湖生态系统,而是江汉平原数以千万计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与其虚耗在长江的自然洪荒之力,还不如腾空江汉平原,恢复云梦泽。
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是一个调蓄湖。在三峡大坝和葛州坝未修建前,宜昌以下的荊江挟带着大量泥沙通过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注入洞庭湖,湖南的湘资沅澧也在洞庭湖相汇。湖南内河丰水期要早于荆江,待荆江汛期到来时,产生倒灌也进入洞庭湖,经过逐年沉淀和淤积,湖底抬高,形成了洲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垦造田,洞庭湖的面积缩小,也因此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