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什么又叫姑苏?
姑苏,就是苏州。
苏州有一个典雅的别名“姑苏”。相传,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册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胥”字又不太好认,而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姑”的发音为辅音G,当地土语音,发声词,无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
苏州古称平江,又称姑苏,位于江苏省东南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很多的城市,原本的名字都比现在的好听,但是现在总是有人附庸风雅,文盲装文青,胡乱更改一些城市的所谓“古称”。
比方说合肥与庐州,其实合肥的历史要比庐州久远得多,而且庐州跟合肥在古代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区域,庐州出现之后,合肥仍旧存在,是庐州的治所所在地。
再比如苏州与姑苏,虽然有人觉得“姑苏”诗情画意,但实际上,古代苏州这座城市,并没有正式用过“姑苏”这个名字,所谓的“姑苏”也仅仅是个习惯上的称谓而已。
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这座城市被称作“吴”。
商朝末期的时候,西周的古公亶父想着将王位传给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季历,而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都不愿跟弟弟争夺王位,主动远离,前往了江南的太湖一带。
之后,泰伯在当地建立了吴国,称作是“泰伯奔吴”。
公元前514年的时候,吴王阖闾在这个地方正式建立城池,苏州城的基本规制由此奠定,而在此期间,苏州那时的名字都称作是“吴”,后来也就是等级一直在变而已。
苏州的名字从“吴”变成“苏”,是因为姑苏山,而传说“姑苏”是因为当年吴王阖闾在附近一座山上建立了一座“姑苏台”,这座山也被称作是姑苏山。
既然苏州城位于姑苏山脚下,那么也就被称作是姑苏城。
而“姑苏”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得力助手叫做“胥”,他最终因为功劳被分封在了这个地方,当地也就被称作是“胥”。
在吴国的语言之中,“胥”跟“苏”同音,而且吴国这里的人说话之前都喜欢加个辅音“姑”,因此姑苏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习惯称呼。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除了这句诗之外,让苏州的姑苏之名响亮的,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当中的姑苏慕容。
但是在历史上,苏州的正式名称,从来就没有叫过“姑苏”。
自始至终,“姑苏”都是苏州的一个非正式习惯性称呼,更像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外号而已,就好像咱们说杭州是“豫杭”,上海是“魔都”,如此种种。
隋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苏州,从此这个名字就被保留下来,苏州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至于虚无缥缈的“姑苏”,通常也就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并没有实际上用过。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一首小诗,虽不是苏州美称姑苏的来历,但却是把姑苏叫响了。
有解释说,苏州别称姑苏,是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这个说法没有下面的说法靠谱。
为何称作“姑苏”?据说大禹在太湖治水有两名得力的助手,一位叫“胥”,一位叫“冥”,冥在治水工程中殉职,胥则在水灾弭平后当了部落首领。自后这一地区就以胥为名,称“姑胥”。
问“姑”是什么的意思,“姑”是当地土语前缀词,无特定含义。 胥,姑胥,又作姑苏,是因为古代吴、楚“胥”“苏”同音,如《左传》称楚国大臣申包胥,《战国策》作“勃苏”,就是例证。
这就是姑苏的由来。
姑苏两个字很美,但在这个词组里,姑没有确切的含义,苏是胥的吴语发音,姑苏由姑胥演变而来。
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
1927年4月12日,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天,丧心病狂的蒋介石向共产党举起了屠刀。一时间大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被残杀,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但共产党没有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们相继组织了南昌、广州、秋收、平江等起义,从而开启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漫漫征程…
笔者这里要说的是,未来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全部参加了这些起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五位元帅都曾是旧军队的高官,他们是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叶剑英。朱德曾任滇军旅长、云南陆军宪兵中将司令官等职,刘伯承曾是″川中名将"川军旅长,贺龙是国军军长,叶剑英是军参谋长,彭德怀是湘军团长。贺龙曾说过:″我在共产党最背时的时候,把脑袋别在腰上跟共产党干革命″!此一语中的!试想一下,这五大元帅在旧军队都混得风声水起,个个都享高官厚禄,(只有彭职位略低)按常理他们在旧军队里安安心心做官就可享一辈子的荣华福贵,而当时的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实力非常弱小,在一般人看来是″前途未卜、希望渺茫″。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毅然决然抛弃高官厚禄跟当时″背时″的共产党干呢。这就是信仰和信念!共产党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的社会。这五位元帅就是为了实现心中崇高的理想,舍弃自已的小家,矢志不渝干革命。这五大元帅的举动真的会让我们后辈吃惊,为了理想竟敢舍弃一切,吃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感佩他们的壮举,深为他们这种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折服。
我们后辈应该时刻铭记与感谢那些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而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也应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爱民,以不辜负革命先辈的殷殷期望。
汶川文化广场碑文是什么?
“5·12”汶川8.0级大地震平武县南坝遇难者纪念碑文江油古关,龙州旧地,风翅雄峙,三国遗址,载古今而誉中外,扼九环而达平江,地广物丰,商企聚集,改革发展,面貌日新。戊子丁巳,地震突发,地裂山崩,河川震荡,房屋倒塌,家毁人亡,路桥坍塌,交通阻断,厂企震毁,生产瘫痪,青山疮痍满目,场镇废墟一片,校舍尤为惨烈,师生埙命瞬间,山河为之悲动,星河为之泪裳。
灾情如天,震惊中央,应急迅速,措施果断,领导亲抚,深入灾区,士军受命,救命于危难,克险排危,勇往直前,救治防疫,安置避险,给养保障、万民即安,干群团结,抗灾自强,中央与地方,同心同德,党心与民心,凝聚空前,力挽狂澜于危急之时,安定社会于惊恐之祭,父老为之动容,乡亲为之感念,互助友爱,八方支援,军民携手,重建家园。
缅怀逝者,涪水长流,慰藉后代,永生难忘,谨记在此,铭文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