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猛将王弼、廖永忠、阎应元、何可纲如何评价?
王弼和廖永忠是明朝建立之初的两大猛将也是位列开国前二十位功臣之列,勇猛善战功勋赫赫结局悲惨被明太祖赐死,阎应元和何可纲是明未两位抗清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英勇抗清兵败被俘宁死不降惨死清军刀下以身殉明死的悲壮。
题主所列四位将领,皆是明朝著名的战将。所不同的是,这四个人中,王弼和廖永忠属明初为朱元璋的开疆拓土的高级将领;阎应元和何可纲则是明朝末年崇祯时代抗击清军的英雄典范。
分属不同年代,官职各有高低,人生各有死法,影响各有不同,终归一句话:这四个人都为大明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出了无愧时代,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
一、王弼:双刀成名世无双,历经百战定四方。无奈人生多劫难,功成不退自消亡。
王弼战功卓著,官爵定远侯。在打仗方面,绝对堪称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明初,针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两股势力,特别是张士诚的部队,成为其砍瓜切菜的第一克星。张士诚在其面前屡战屡败,特别是平江战役时,彻底击溃了张士诚。
此外,公元1378年和1381年),王弼作为主要将领,先后随沐英、傅友德讨伐西番、云南立功,为明朝戍边维稳贡献突出。
公元1388年,随蓝玉北伐北元,建议蓝玉持续追击,孤军深入,正遇元军主力,俘虏元主次子地保奴及太子妃、公主百余人被俘,王公大臣及平章以下官员近三千人,士兵及其亲属七万七千余人被活捉,北平自此无忧矣。
然而,在朱元璋的世界里,容不下如此功高之人,牵涉蓝玉案,遭赐死,一代名将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
二、廖永忠:随兄效力明军帐,鄱阳死战投名状。平定两广扫大夏,功成名就遭绞杀
廖永忠,官爵德庆侯,战功堪舆王弼相提并论,不分高下。
史载:明初,廖永忠随哥哥投奔朱元璋,志向高远,深得朱元璋看重。哥哥死后,代替其兄进入领导角色。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给他,并在《平蜀文》书"傅一廖二"之语,盛赞廖永忠功勋。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因与小明王韩林儿之死有关,朱元璋出于灭口之原因,借故其有擅自使用龙凤等违反法度的借口,同样被朱元璋赐死,一代悍将年仅53岁。
三、阎应元:本是典史一小吏,临危受命守江阴。犹如天神独当关,八十一日著春秋
阎应元是一名真正的殉道者,虽然只是明末地方派出所长级别的小官,却做出了明末满朝文武,将星文胆做不出的惊世壮举。
其带领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城破之日,阎应元写下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阎应元几番自绝而失败,被擒至死都没有向侵略者下跪。
江阴保卫战是百姓自发集结的抗争行为,江阴百姓宁死不降,阎应元是这些勇士的代表,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殉道者,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四、何可纲:都司佥书官虽小,辅佐名将自为高。深明大义甘赴死,人间留得美名扬
何可纲与阎应元一样,都是明末时期的小官。与之不同的是,何可纲供职于明末两大抗清名将袁崇焕和祖大寿的军队之中,分管司内练兵、屯田事务。按照袁崇焕的评价为人刚直,有勇善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后来,归于祖大寿治下,在固守大凌河的战役中,面对坚守100多天的城池,城中已经断水断粮,人吃人的惨剧之下,众人皆降,而其坚守节操,始终不投降。无奈之下,祖大寿杀之,献城乞降。可怜何可纲的尸体也被饥民分食一空。
何可纲此举体现了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忠于国家的高贵品格。当然,作为其本人在死亡这件事上,更多的是主动请死的因素更多一些,他深深了解祖大寿其人,深知其为城中百姓和所剩军士的生命想要诈降的初衷,不惜以生命成就祖大寿之计谋,赢得皇太极的信任。死得其所,死有所值……
明朝良将繁若星辰,这四位将军分属不同时代,名声也并不响亮,但却为了国家永担历史责任,甘心鞠躬尽瘁,以不同的方式,同一种结局为自己的大明奉献了一生的心血,歌之!赞之!永垂青史!
如果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我们的城市能扛得住吗?
苏州无大灾!就是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苏州也能扛得住,苏州得益于它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太湖,有望虞河,吴淞江等通江达海大湖大河,泻水能力极强,既使可能局部受涝,但整体不会有大灾。
苏州面积8657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一半是水域,中国第三大湖太湖有74%是苏州的,苏州水系通江达海,而且苏州的地势是最高的,要是苏州被淹,那上海无锡嘉兴都泡水里了
如果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扛是肯定能扛得住,损失也可能比郑州要少一些,但城市被水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本次郑州暴雨,不管下到哪一个城市,基本都会形成内涝,毕竟当代的城市建设都是硬化路面,排水主要依靠地下管网,发生特大暴雨时,一旦城市排水系统发生“肠梗阻”,那城市涝水上涨是必然。当然了, 虽然苏州与郑州都是平原形城市,但两者在排水能力以及排水经验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显然苏州的排水经验会更丰富。
从古至今,郑州很少遭遇直接降雨形成的洪涝灾害,唯一的洪水威胁就是头顶上的黄河,只要黄河不溃坝、决堤,郑州城受水灾威胁不大,毕竟郑州完全属于北方城市,平均降雨量不及南方的三分之一,所以郑州在城市建设时,围绕城市内水排放的设计标准,肯定没有苏州那么完善。反观苏州,本身就位于江南地区,不但降雨总量高,且降雨持续时间长,加之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入海口与太湖之间的位置,每年只要长江下游地区洪水,太湖水位基本也是水涨船高,这说明苏州几乎每年都有洪水威胁,所以现代苏州在城市建设之时、管网规划之时,就充分考虑到了暴雨排水能力,所以同样的暴雨如果下在苏州,虽然同样会淹,但绝不会像郑州那么严重。
当然了,此问题绝不是在比较两个城市的设计孰强孰弱,毕竟两者城市气候不同,设计规划肯定不同是毋庸置疑的。此问题的重点更应该是讨论郑州雨量,多余的数据我们不谈,只描述一点:郑州3天下了1年的雨量,高达617.1mm,与2020年梅雨季节苏州平均梅雨降雨量630.9mm相当,但苏州2020年梅雨季节持续了33天。2020年梅雨季节苏州雨量偏高,苏州市河湖水位明显偏高,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当时太湖超出警戒水位近1米,江苏省为此发布过多个洪水红色预警,可想而知,如果将苏州33天的雨量压缩为3天,那苏州显然也无法承受。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