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许嵩的《雅俗共赏》和《惊鸿一面》为何收费?
我也纳闷。。其他平台不同,然后其他嵩歌也不用。。。小雅俗,可能是因为评论多吧,惊鸿可能因为黄龄。。。纯属猜测,还好,我还有酷狗,下载网易云只是为小雅俗加速(⌒▽⌒)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默哀三分钟……那一句“明智开了吗?”的追问,又响彻耳畔。我不禁想又多嘴问一句:人凭什么不收费?
长期非法占有与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你还理直气壮了?我请大家想一下,中国的原创流行音乐,是不是大概鼎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么后来是因为什么力量摧毁了整个唱片业,进而重创中国乐坛原创能力的?
音乐人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被肆无忌惮的盗下盗放,被盗版唱片和音乐网站同步共享于公众,没有经济回报,没有精神尊严,乃至于无法靠自己的作品为生,那贫穷的音乐人只会一批又一批的凋零。
不少音乐人无法通过版权获得经济回报,只能转而求诸现场演唱会或者广告代言。没有了原创能力这个源头活水,不管多么起劲地真人选秀、炒作人气,都无法掩饰真正的音乐市场的没落。
“知识成果可以免费使用”,这种诉求看似正义有理,但其实是个莫大的陷阱,因为它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培育创新型社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巨大障碍。在历史上,通过法律来保护有形财产的财产权,是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样,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的财产权,也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山寨横行、抄袭成风、侵权有理,那么就很难培育普遍的创新,很难培育核心领域的原创能力——正如流行乐坛一样,那些喜欢免费下载的乐迷,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但他们终将发现,乐坛凋零之后,网上可能再也没有好音乐可供下载了。
但人们喜欢免费音乐,也未必是出于恶意或贪小。很多中国老百姓对待财富特别有原则,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都不会多拿多占。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也是必修教条。然而,这些规矩往往仅适用于有形的物质财富,在无形的知识产权领域,规矩常常被无视了。在不少人的观念里,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是财产,付费消费天经地义;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不算财产,免费使用天经地义。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包含着经济权益,消费了别人的知识成果,就应该给别人支付报酬。
忽视知识产权规则的其实不止是消费者。比如《哀乐》的作者,音乐家罗浪先生,生前就从来没有要求过对其作品《哀乐》实施有偿使用,这是艺术家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在其去世之后,一度传出《哀乐》将实施有偿使用的消息,这其实是一则假新闻。《哀乐》的著作权在罗浪先生去世之后仍然受到法律保护,他的家属后人仍可以主张这项权利。
如今,在不少的商业精英、媒体人、音乐人、内容生产者的努力推动下,知识产权的意识已经开始逐步在人群中建立,这也是大势所趋。就这样,优秀的人已经走在时代的前面,就等着你们赶上来,或者,被淘汰了。
可能是版权问题,难道版权在腾讯手里,为了保住评论量破百万的歌曲花钱买了版权,然后钱再从用户手里平摊?
我看了一下酷狗音乐,标准音质和高品音质不收费,无损音质要vip才能下载,又看了眼网易云,因为版权实在少,一个月前就放弃会员了,点击下载直接到了会员支付页面,呃,我被惊到了。
网易云虽然小众,但这两年涌进来了大批追求“逼格”的人,用户群其实和酷狗这种相差也不大,但高度活跃用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群用户开会员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为了信仰充值也成为了种营销方式,当初周杰伦的歌曲快下架时打包下载,就是用的这种方法,但既然是收费了,但肯定是获得许嵩的同意了,我们其实不必纠结这个钱谁赚的问题,如果许嵩或者版权所有方不知情就收费下载,怕是现在已经上微博热搜了。
其实,网易云的体验度还行,但版权问题确实让人头疼,比如我想下载好声音最新一期的几首歌,翻来翻去找不到,只能找到cover版,这样的版本听着玩还行,质量属实不高。只好去了酷狗,并留在了那,三年前从酷狗过来,三年后又回到了酷狗,确实是缘分。
网易云的忠实用户不妨考虑开个会员,会员的好处是音质,可能手机外放听不出来,但戴上耳机就不一样了,只要耳机不是假的不能再假的山寨货,无损的肯定要比标准的听着舒服。
网易云以前是免费的,可做大了,名声起来了,要免费就得冒着盗版就告的风险,再加上和阿里音乐,腾讯音乐之前协商完成的互换协议,和对某公司音乐版权的买断,这都是花了钱的,既然花了钱,就得考虑怎么把钱赚回来,鼓励开会员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张家辉、吴京、邓超们会代言那些垃圾游戏?
不能一言蔽之以垃圾。
当今是商品社会,如果有游戏肯花大价钱请明星大腕代言产品,那么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是有信心的。
为什么不请鹿晗张艺兴等小鲜肉呢?正是因为产品受众的预设与小鲜肉不匹配。
我给你介绍、分析一下。
现在的手机游戏、页游、网游;最热的是针对90、00后的年轻人。70、80等上班族固然也会涉及一些随意的手游,但是作为忠实的游戏粉丝,其实早在第一代网游,就有过疯狂的案例,成就了中国网游史上第一个吸金传奇——网游《传奇》,这款游戏,年轻的一带,可能听过、最多是见过一两眼界面,和现在流行的高质影音效果游戏比,我保证你多一眼都看不下去。但是就这这么一款游戏,当年火透大江南北。70、80,甚至一部分60后,都疯狂的痴迷进去,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痴迷此款游戏,与本题无关,不展开叙述。
那么80、70这代人心里,现在那种花里胡哨的游戏是无法替代当年的传奇留给他们的印象的。
把这群人重新拉回到电脑前用现在最新的游戏是做不到,反而界面简单、苍凉,游戏世界冷酷、残忍,玩家之间的恩怨情仇更加的真切的老一代网游更能打成目的。
而这一代人现在多是上班族、不乏已经成功了的;有钱有闲的大有人在。如果他们认可一款游戏、沉迷于一款游戏,会更加的忠实和倾注,特别是那些有过游戏经历、人生有过起伏的玩家。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加熟识的明星正是张家辉、吴京、邓超、陈小春等,这些明星的代表作多出现在70、80后的青春期、成熟期;可以说他们是看着他们的影视剧、玩着传奇等老游戏,成长、成熟起来或者成家立业起来的。
作为游戏公司还有一个考量,就是由于游戏内核相比较简单的多,运营成本与现在的流行3D游戏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省下的一大笔钱用在广告推广上正合适。
商品社会盈利就是王道,垃不垃圾不靠貌相。
让我假设下,
我是某艺人,
我的公司今年拍戏赚了1000w
我每个月月薪1块钱
然后我的公司没有经过我本人同意把我的照片p了一下拿去打广告,然后我起诉我的公司,让他陪我1000w
这样我就能拿到最多的钱…因为赔偿属于支出,木得个人所得税
作为一个从业者想说一句,你眼里的贪玩蓝月什么的,不叫垃圾游戏
他们的严格说法,应该叫画风比较粗犷的页游
只是画面给你浓浓的廉价感,所以你感觉是垃圾游戏
但事实上,人家原型有授权,明星自己请,实打实的自己东西,还有人就是爱玩,哪里垃圾了?
这明星这片子可都是他们自己请自己拍的
在我眼里的垃圾游戏是这个
前段时间旅行青蛙大火,结果有一个无良公司,立马山寨了一个,趁着日本原版还没有汉化放到了国内应用商店里,还标价30
画风精美,画面也很棒,你是不是觉得这是好游戏?但在我眼里,这才是结结实实的垃圾游戏
因为他的本质是欺骗用户,又盗窃了别人的创意
又偷又骗 这不是垃圾游戏是什么?
贪玩蓝月,明星是自己花钱请的,视频是自己花钱拍的,连游戏玩家,也是大大方方贴广告,你爱玩不玩,最多这广告打的多了点让人烦。
但相比那几个盗窃别人内容欺骗用户的,贪玩蓝月还真算不上垃圾游戏
不要以貌取人呀
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什么铃木还是要退出?
不能怪铃木,仔细看看长安,所有的广告,抖音,都刷的自己的品牌。再看看和它和作的铃木,马自达,福特现在的处境?没有铃木长安连97年98年都撑不过去,98年过后长安就开始盈利,重庆市的出租车全部换成羚羊7100和7300,99年过后最早油改气的也是7100,排队排过立交桥。感觉长安有点忘本,有点飘。
伟人说过: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铃木推出中国市场,并不代表铃木汽车的技术落后了,相反,铃木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底盘悬挂设计在一定时期还是很有特点的。所以铃木汽车是带着对中国市场的“爱”高兴而来的,但是由于铃木汽车的本身原因,造成了铃木“含恨”离开中国市场,而中国汽车市场只能对铃木说:想说爱你不容易!
铃木汽车对中国汽车行业一直存在戒心
铃木汽车,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虽然早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为中国提供汽车生产技术,但是直到1993年,才与重庆长安汽车合资成立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长安铃木。1995年与江西昌河汽车合资成立昌河铃木。
而与铃木同期一起进入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早在80年代就与中国一汽和上汽成立了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并且将大众所有的技术带入中国。
你若强大,便会无视对手,更何况还是师父的身份。铃木汽车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后,便把主营产品定型为微型车和小型汽车。由于时代的背景,微型车和小型汽车很快成为市场的主流,所以铃木汽车的初级产品奥拓、羚羊很快被市场所接受。然而就当时的汽车技术来说,铃木并没有走在时代的前列,或者说铃木根本就不想走在汽车技术的前列。
因此,当其他合资品牌汽车忙于进行技术升级时,铃木汽车却只能被动的进行汽车技术上的跟进。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当大众开始使用单点电喷技术的时候,铃木汽车还仍然以化油器自居。所以说,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铃木汽车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戒心为铃木的中国战略早就定下了基调,也为铃木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铃木汽车车型更换、升级太慢
如果说铃木是最早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技术的公司之一,那么铃木提供的技术应该不是顶尖的技术,甚至铃木在早期取得小型汽车的巨大销量以后,对车型的更新换代也显得犹豫不决,处处小心。
先说说铃木的发动机技术,以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维特拉发动机为例,1.4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仅为104Kw,140Ps,最大扭矩为220Nm,这在同排量的发动机中,性能只能处在中等水平。而发动机所采用的技术,也只能看到直喷和VVT的使用。这在铃木所积累的发动机技术中,应该算是最初级的技术。因此,很多朋友理解为铃木的“发动机稳定性强”,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而在车型升级方面,一款2005年就已经上市的雨燕,在主要的发动机、变速箱,甚至内饰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竟然可以一直销售到2018年,试问,一款车型能有如此生命力的品牌,除了铃木,还有第二家吗?难道说,铃木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心生退意?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铃木根本不想在中国市场投入太多的精力,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一些东西。
铃木剩下的只有主动离开
有些新闻说,长安、昌河曾经苦心挽留铃木,希望能够和铃木继续合作下去。其实以愚人之见,铃木主动离开可能是最体面的做法。
要知道,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缺少的不是合作企业,而是真正敢于公开技术的企业。事实上,国内企业最需要的不就是技术吗?既然不想以技术换空间,那么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在看一下特斯拉的态度,虽然国家引进特斯拉同样是因为迫不得已,但是特斯拉的回报也是相当诚恳的。至少在我心中看来是这样。特斯拉公开一百多件专利技术,其中就涉及到关键的电池以及充电技术。中国就是这样,来而不往非礼也!唯有合作,真诚的合作,才是共赢之道!
总之,也许铃木的确没有更好的技术为中国市场服务,但是这也不符合铃木的现状。在新能源大背景下,铃木可以加入“日系三杰”的新能源大联盟,却不愿意推出新能源汽车,只能说,你有你的原则,我有我的要求,而如今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想要发展想要销量,还得按照我们的规矩办事!
据了解,2017 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仅为 8.39 万辆,同比下降近 50%,而在 2018 年后,它的销量也依旧没有起色,一季度销量仅为 1.3 万辆,同比下降 56%。看来销量上的失败,是铃木出走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