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镫:让欧洲跨入“骑士时代”
▲陕西咸阳北朝黄釉陶铠甲马。(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苏贝希墓出土的约公元前3世纪的革制软马鞍。(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山西太原王郭村北齐娄睿墓壁画(局部),墓主娄睿为鲜卑人。图中表现的是着鲜卑装的骑马人物形象。(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铜鎏金木芯马镫。(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秦兵马俑坑出土陶塑骑乘马及鞍部特写。(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湖南长沙西晋晚期墓出土的一件陶马俑,左侧“障泥”塑有一个三角形马镫,只供上马时使用。(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秦兵马俑坑出土陶塑骑乘马及鞍部特写。(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马镫是供骑马人在上马时用来踏脚的马具,大多用铁制成。最早的马镫是单边的,后来逐渐演化成双边,其最大功能是解放双手,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有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这从西汉壁画中可见一斑。在经过东方游牧民族的传播后,西方人逐渐装备马镫,从而诞生了新的社会阶级——中世纪的骑士贵族阶级。
马镫是晋代最重要的发明从晚商到春秋时期,马在中原地区主要用来牵引马车,少有骑乘。有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骑乘类马具。南北朝以前,上层社会出行礼仪讲究乘车,有车而骑马是失礼的行为。不尚骑乘也与没有马镫、骑乘难度大有关。此外,人们认为骑马的姿势与世俗公认有失礼貌的“踞坐”类似,心理上较为排斥。因此,非军事需要,官员出行乘车而不骑马。
推进马具改进完善的最大动力是战争。古代战争有3个兵种:步兵、车兵、骑兵。战车的消失和骑兵的发展是缓慢的,这种缓慢与马具的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我国古代骑乘用马具的发展分产生、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产生于战国末年至秦汉(约公元前3-2世纪);发展于两晋南北朝(约3-6世纪末);成熟于隋代以后(6世纪以后)。
一套完备的马具,是由辔头(包括络头、衔、缰绳)、鞍具(包括鞍、鞯和障泥)、胸带和鞧带组成。鞍具是骑马用的鞍、镫与固定鞍的胸带、肚带以及障泥的总称。鞍具的普及和进步与骑兵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毕竟,马鞍和马镫关系到骑兵在马上的稳定性。
晋代最重要的发明就是马镫,但西晋初的马只有一个马镫。出土文物中,最早出现马镫形象的是湖南长沙西晋晚期墓出土的一件陶马俑。陶马俑的左侧“障泥”塑有一个三角形马镫,专供上马踩踏用,因此也叫“上马脚扣”。
马具发展成熟的标志:双马镫与高鞍桥马鞍
东晋十六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双马镫。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双镫,是辽宁北票冯素弗(北燕宗室大臣、政治家)墓出土的一对木质、外包鎏金的马镫。双马镫的出现与应用,是骑具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双马镫不仅解决了上马难的问题,还解决了骑马奔跑过程中摇摆不定、身体不易平衡的问题,人马合一,把马的冲力转化到兵器上,充分运用马上的骑战技术,为骑兵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马具发展成熟的第二个标志是高鞍桥马鞍的出现。我国古代的鞍具出现于战国时期,1992年新疆鄯善苏贝希墓中出土的马鞍具就是战国时期的,保存得非常完好,但这时的马鞍没有鞍桥和马镫。
西汉晚期,带有鞍桥的马鞍出现。低鞍桥马鞍在东汉时期广泛使用。东汉的马鞍在鞍鞯下还出现了两块宽阔下垂的障泥。
马镫从无到有、从单到双的发展过程与马鞍的改良基本同步。东汉末期产生的高鞍桥马鞍增加了上马的难度,也催生了马镫的出现。晋代广泛使用高鞍桥马鞍,改善了骑乘条件。北魏晚期,鞍桥的形制有了新变化,前鞍桥高且直立,后鞍桥矮且向后倾斜。这一时期,装鞍的位置也前移到更合理的位置。湖南长沙带镫陶俑上的马鞍,两头有高高竖起的鞍桥。高鞍桥实物在河南安阳孝民屯和辽宁朝阳袁台子的两座墓中出土,且是带有马镫的整套鞍具。
完备的马具打造出铁甲雄兵
完备的马具为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甲骑具装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基础。当时,骑兵使用了一种新型的防护装备——保护战马的“具装”铠。“甲骑具装”即人甲和马甲的合称,是古代重装骑兵的防护装具。据《宋史·仪卫志六》记载:“甲骑具装,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南北朝时期,马铠成为军队中较普遍的装备,常常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以万计。甲骑具装伴随着北方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直到隋朝,流行了300多年。甲骑具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亚洲其他地区。
甲骑具装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做了很多保护,劣势是因太多保护,影响了机动性,从而影响到骑兵的攻击力。且其造价昂贵,不能大量投入使用。1995年,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一套甲骑具装,仅现存甲片计3156片,每片约16克,计50公斤以上。再加上骑士的重量,马的负重很大,实战中的缺陷越发突出。
隋唐时期,骑兵由厚重的“甲骑具装”向轻装、快速、灵活的轻骑兵过渡,奠定了后世骑兵的发展方向。唐朝军队作战极少用甲骑,主力部队都是轻骑军团,甲骑被逐渐淘汰。
金是历史上最后使用甲骑的朝代,金兵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自己也乘坐甲骑,其护卫亲兵皆重铠甲装,号为“铁浮图”,但最终被宋朝的岳家军击败。
马镫的东传与西播
马镫是古代传播于欧亚大陆的重要技术发明。在古代中国东北鲜卑人活动区域出土了木芯长直柄马镫。这种马镫向东传播,一直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而马镫的西传和游牧民族柔然人密切相关。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共同源头。
据考古发现,欧洲地区出土实物马镫的时间要晚于中国。鲜卑人可能是最早用金属制造马镫的,宁夏固原北魏漆棺墓发现了模仿直柄木芯包铜片的铁马镫。
5世纪末以后,金属马镫迅速传遍欧亚大陆。欧洲最早记录马镫的时间是公元580年。当时,拜占庭国王改组骑兵,明确提出必须使用铁制马镫。至此,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孙机曾论述:“欧洲的马镫最早发现于6世纪的匈牙利。匈牙利地处东欧,与自黑海向东延伸的欧亚大草原接壤。我国发明的马镫,可能就是随着活跃在这片大草原上各族重装甲骑的蹄迹,逐步西传到欧洲的。”
马镫传到了欧洲地区,之后传遍全世界。《大英百科全书》中写道:“让人无比惊讶的是,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居然是因为马镫的发明。”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马镫)这样简单,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美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简化写成《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并在书中形象地描述说:“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完)
作者/司卫
马镫的发明与中国古代骑兵
演讲人:钟少异 演讲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 演讲时间:二〇二二年二月
钟少异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军事历史、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研究,编著有《安邦大略——中国历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论析》《孙子的战争智慧》《孙子兵法军官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研究》《古兵雕虫——钟少异自选集》等。
马镫,是骑乘马具中一个简单的装置,却在中古军事史和科技史上颇受关注。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马镫的流行普及,毫无疑问首先是在中国,时间是公元4-6世纪,而后从亚洲东部逐渐扩展到亚洲西部,再扩展到欧洲,欧洲普及使用马镫在公元8世纪以后。
所谓骑兵重装化,就是骑手和乘马都穿戴上甲胄,从快捷灵活的轻装骑兵,变为防护严密的重装骑兵,其作战方式和作战特点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世界军事史上,出现过两次确定的骑兵重装化浪潮,一次是公元4-6世纪发生在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一次发生于公元10-15世纪的欧洲。从时间上来看,历史上的这两次骑兵重装化浪潮与马镫在这两个区域的流行普及几乎是同步发生的,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联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次讲座,我们着重对公元4-6世纪在中国发生的情况进行考察讨论。
辽宁北票出土的一对5世纪初的双镫,为木芯包铜鎏金。资料图片
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的公元4世纪初中国陶鞍马。资料图片
陕西咸阳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的公元四世纪釉陶铠马俑。资料图片
马镫在中国的普及
关于马镫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但马镫最先于公元4-6世纪在中国普及使用则是不争的事实,迄今为止,只有在中国发现了马镫早期流行的丰富而确实的证据。
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长沙发现一座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组陶骑俑和陶鞍马俑,一些俑的马鞍左侧有一个三角形的小镫,镫带较短,镫的位置高于骑士之脚,骑士的脚并不踏在镫上。判断这种单侧小镫是为便于骑手上马时蹬踏而设,骑好后就不使用了。后来在河南安阳一座公元316年前后的晋墓中出土了一套马鞍具,上面有这类单镫的实物,为木芯包铜制成。
1970年前后,在南京象山发现的年代约为公元322年的东晋早期墓中,又出土一件陶鞍马俑,它的马鞍两侧都有马镫,这是供骑乘时蹬踏的双镫,也就是真正的马镫。此后,在我国4世纪中后期至5世纪初的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双镫实物,辽宁北票出土的一对5世纪初的双镫为木芯包铜鎏金,制作相当精细。由此可知当时马镫在中国逐渐流行开来,这时正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到了5-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马镫在中国广泛流行,马镫的形象也广泛出现在这个时期的文物遗迹中。
2021年11月,媒体报道南京市鼓楼区东吴名将丁奉墓的发掘情况。丁奉墓年代是吴建衡三年(公元271年),墓中出土的一件陶骑俑,其马鞍一侧塑出了一件三角形的马镫,成为迄今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单侧马镫,比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的有单侧马镫的西晋陶骑俑要早30多年。这进一步证明,中国在公元4世纪普及马镫(双镫)之前,曾有一段时间流行使用单侧马镫,这种单侧马镫仅供辅助上马之用,还不是用于骑行时蹬踏的双镫,属于马镫的前身。
这些早期马镫资料构成了一个证据链,准确地标志出了中国开始使用马镫以及马镫在中国流行普及的时间。在公元5世纪之前的世界其他地区,目前还见不到类似证据链。
马镫的发明
以中国发现的早期马镫资料为依据,自然形成了中国发明马镫的观点。这一观点主张,中国在4世纪初发明了马镫(双镫),在此之前曾使用单镫帮助骑手上马,通过使用单镫积累经验进而发明了双镫。也就是说,中国发明马镫经历了从单镫到双镫的过程。也有研究者曾举出一些材料试图证明中国发明马镫的时间可能早于4世纪,但经学界深入考察分析,都不确实。
当然,中国使用单镫的时间是要早于4世纪的,4世纪初的单镫资料差不多已是最后的单镫,随着双镫——真正马镫的发明使用,单镫随之消亡。那么中国具体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单镫,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确定。1987年甘肃武威博物馆曾在《文物》杂志发表简报,报告了武威地区一座魏晋墓的发掘情况,提到墓中有一件残损的铁马镫,但没有发布其图片和其他详细信息。2022年的《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发掘简报》,报告该墓地M3017发现有一件铅质马镫,年代为东汉晚期。不过这些发现是否确实,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判断。
关于马镫发明问题,学界还有其他不同观点:
一、斯基泰发明说。 在乌克兰第聂伯河下游切尔托姆雷克公元前4世纪的斯基泰冢墓中曾出土一个花纹繁丽的大银瓶,其上部有一个高数厘米的装饰带,刻饰驯马图,而图中的马背上似有一个低平的鞍垫,向下垂挂一件像是绳质的马镫。西方学者多认为这是一种皮绳制成的软质马镫,应该在马体两侧都有,是双镫;他们进而主张马镫应是欧亚中部草原游牧民族发明的,最初是用皮绳制成软马镫,之后传播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并发展产生了金属硬马镫。巴黎卢浮宫收藏的一幅帕提亚绘画,描绘了一位骑士策马骑射,马腹侧悬垂一件类似软质马镫,似可为这个观点提供佐证。古伊朗帕提亚(安息)王朝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被萨珊波斯取代。此画风格与萨珊波斯的艺术风格很接近,应是帕提亚晚期约公元2-3世纪的作品。画中骑士的脚并没有踩在镫上,说明这种软马镫在骑行时可用也可不用。
中国学者则普遍认为,这两个材料只能解释为单镫,而不能解释为双镫,其作用仍旧是辅助骑手上马,并非骑行使用的真正马镫,因而普遍称之为“马脚扣”,视之为硬质单镫的源头。应该说,草原民族曾使用软马镫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关键的问题是,它曾在什么年代和多大程度上流行,没有实物证明的细小图纹辨识是否可靠。斯基泰和萨珊波斯都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品,其中有大量骑士和马的形象刻画,但能反映马镫使用的材料目前只见寥寥几件,因此认为软马镫(无论单镫还是双镫)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300年曾流行于欧亚大陆中部如此广阔地域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二、滇人马镫和印度发明说。 20世纪50年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发现了古滇人墓葬群,年代相当于西汉中晚期,即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这里出土了大量很有特色的青铜器,其中一种青铜贮贝器的盖上往往有骑马武士的雕像,高不过十几厘米。云南的考古工作者观察发现其中一些骑士雕像上刻画有一种特殊的马镫:其马鞍前缘两侧各系一绳,下垂至马腹部,绳端有一圆圈,骑士双脚的大拇趾伸入圈中,向前蹬去。沈从文先生当年研究中国服饰史时曾使用了晋宁石寨山的铜器图像资料,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指出了这一点。1997年云南学者正式发表论文,称之为“绳圈式马镫”,认为是早期马镫的一种类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者在印度北部地区也发现了与滇人绳圈式马镫类似的材料,称之为“趾镫”,分别见于一件青铜瓶的装饰刻纹和著名的桑奇佛塔的石刻雕像,年代大致也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马镫,正是它向北传播扩散发展出了后来的硬马镫。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南方热带地区有地域特色的一种马镫,适于赤脚使用,与北方大陆的马镫发展没有什么关系。
我个人对“绳圈式马镫”和“趾镫”的观点是怀疑的。因为它不符合运动生理学,人的脚拇趾是很容易扭伤的,骑手骑马时如果采用把脚拇趾套在绳圈里的方式,非但借不上力,反而会扭伤脚拇趾,甚至会有摔伤危险。而且,目前出现的几件材料都是很细小的图像雕刻,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三、匈奴发明说。 近年在蒙古国东部据认为是匈奴人的遗址中出土两件严重锈蚀的像是马镫的残铁器,有学者据此提出匈奴人发明马镫的观点。但相关材料过于零碎,而且草原地区古代遗址墓葬的族属和年代确定历来非常困难、争论很大,这个观点还需要更多证据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论证。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可见,关于马镫起源和早期流行,目前只有中国公元4世纪的材料能够形成确实可靠的证据链。因此,我们可以把公元4世纪作为骑兵史前马镫时代和马镫时代的分界,4世纪之前骑兵普遍无马镫,4世纪开始骑兵逐渐推广使用马镫。世界骑兵史的广泛资料能够为此提供支持。
前马镫时代的骑兵
历史上,人类驯服马匹后最初主要是用以驾车。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后,人类用马骑乘逐渐多起来,骑兵因此逐渐得到发展。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亚述是较早发展骑兵的。公元前9世纪的亚述骑士普遍裸骑光背马,之后有时在马背上铺一张兽皮。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骑兵乘马普遍在马背上铺一块特制的长方形软垫。伊拉克尼尼微的亚述宫殿遗址中留下了多幅公元前7世纪时亚述王骑马猎狮的浮雕,可见骑乘马无鞍无镫,马背上铺有长方形软垫,其猎狮动作体现了早期骑兵的基本战斗方式或战术:一是引弓射箭,即骑射;二是用短矛扎刺;其三,这种短矛也可以用作投枪掷击,所以握矛姿势为反手握矛(拇指向后),可以扎刺,也可以投掷击敌。亚述骑兵还经常带盾和剑,先盾矛配合使用,矛掷出后,就使用剑盾。
亚述之后,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都进一步发展了骑兵。他们的骑兵乘马仍然无鞍无镫,在马背上铺设低平的软垫。波斯骑兵的马背垫常像波斯地毯一样华丽,可能就是毛毡质的。公元1世纪时毁于火山喷发的罗马庞贝古城中留下了一幅彩石镶嵌的大型壁画,描绘了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击败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决战情景。特别需注意的是壁画中亚历山大大帝的持矛姿势为顺手(拇指向前)握持矛柄后部,挺矛向前冲刺,这是骑兵马上格斗的冲击战术。由此来看,到此时骑兵最基本的几种格斗战术都已形成。
中国在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1世纪)已有武装骑士,在河南安阳殷墟中曾发现武装骑士及其乘马的遗骸。此后直到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00年),见不到中国骑兵发展的资料。战国时期骑兵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战国七雄日益重视骑兵,骑兵因而发展为军队中与战车并列的快速机动兵种,秦楚等大国形成了“持戟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兵力结构。当时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靠得最近的赵国骑兵最发达,其规模估计超过了万骑。中国战国晚期的骑兵发展与亚历山大大帝发展马其顿骑兵的时间相当,战国晚期的有关图像资料反映出,当时中国骑兵乘马也无鞍无镫,在马背上有一个低平的垫。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的众多骑兵俑,向世界展示了公元前3世纪最真切的骑兵和战马形象:骑兵穿着简单的护体铠甲,战马背上设有低平的软垫,无镫。后来在新疆鄯善苏贝希曾出土一套公元前的马具,也是这样的低平软垫,形态与秦俑战马的马背垫几乎没有差别。西汉前中期的中国骑兵仍保持了这样的装具,骑兵铠甲也非常简单,这在陕西咸阳杨家湾发现的西汉骑兵俑群和其他一些资料中有清楚反映。
欧亚中部草原是东西方的连接地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留下的大量艺术品中骑士和马的形象,也常见马背上有一块低平的垫子,普遍无镫。在俄罗斯南西伯利亚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巴泽雷克冢墓中曾出土一件马背垫实物,由两个皮革垫子缝合起来,整体像一块方形小毯子,经过骑乘使用,中间被压得较薄,前后部仍较厚。由此可知,在那个时代,东西方包括欧亚草原地带的骑兵马具水平大致差不多,大家都使用马背垫,无镫,马背垫的具体形状以及制法、装饰可能多种多样,但都很低平,应都是软垫。
这一时期骑兵在使用马背垫的时候,多半是不便用镫的,因为皮革或毛毡质的软垫难以为马镫(无论单镫还是双镫)提供牢靠的支撑。由此我们可以再说说前面提到的乌克兰切尔托姆雷克银瓶图纹的马具辨识问题。这个银瓶的年代和出土地点与巴泽雷克的马背垫接近,几乎是同时代欧亚中部草原民族的遗物,银瓶图纹中的所谓马鞍非常低平,说其是马背垫可能更合适,那么,马背垫上挂下的一条绳带,把它看成马镫合适,还是看成固定马背垫的绳带合适?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无须做结论,但应该有基本判断,即没有实物证据和同时期丰富旁证的细小图纹辨识是不可靠的。
马鞍的可靠身影,到公元纪年前后,在东西方的骑兵马具中都出现了。这时正当中国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欧洲处于罗马帝制到来的前夕。马鞍与马背垫的显著区别是有翘起的前后鞍桥,这需要有硬质的支架,就如同在马背上安了一个座椅,从而使骑马的舒适度显著改善。中国西汉晚期的铜器刻纹图像和公元前后古罗马的石刻雕像上,都有了马鞍的形象刻画。到公元2世纪前后,在中国东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图像资料中,马鞍就很常见了。然而,依旧普遍没有马镫。
当时中国骑兵的冲刺武器,大体上矛、戟并列,西汉以前戟可能更被重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善骑战,专用乌骓马,经常“被甲持戟”陷阵冲突。东汉时戟的使用渐衰,矛的使用越来越多,东汉晚期开始把骑兵专用的长矛称为矟(槊),东晋十六国以后矛矟完全取代了长戟。汉武帝时大力发展骑兵出击匈奴,适合骑兵马背上挥击劈砍的单手握钢铁长刀——环首刀迅速推广,刀、盾相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此后,骑射、长矛冲刺、单手刀劈砍一直是中国古代骑兵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战斗方式。
以上简要回顾了前马镫时代世界骑兵的情况,可知东西方骑兵马具的发展水平在那时基本同步。到了公元4世纪这个重要的分水岭,中国开始使用马镫,而西方没有。我们可以做个简单比较。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4世纪初的中国陶鞍马,与之比较的是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纪功柱雕刻的西方鞍马,二者马背上都有鞍,鞍桥都较高,但前者有个单镫,这之后中国很快又出现了双镫并普及开来,而后者晚了将近百年却仍然没有马镫。
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骑兵在公元4世纪率先迈入了马镫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骑兵冲击战术是促使马镫发明和普及的因素,因为骑兵冲刺有很大的反坐力,促使骑手想办法更好地把人和马结合在一起。但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就使用冲击战术了,为什么没有同时催生出西方的马镫?又有一种观点认为,高马鞍是马镫发明的诱因,因为马鞍鞍桥高了,不便骑手上马,于是需要单镫以助上马,进而创出了双镫。但4世纪罗马的马鞍同样不低,为什么也没有催生出马镫?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先看看4世纪以后中国骑兵面貌的变化。
骑兵重装化浪潮在中国的兴起
公元4-6世纪,中国进入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也成为世界上普及使用马镫的第一个区域,这时中国骑兵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4-6世纪的中国艺术品(俑塑、壁画、画像砖)中,出现了大量人和马都穿着甲胄的重装骑兵形象,这在此前是完全看不到的,与秦汉以至三国、西晋时期的艺术品以及其他文物所反映出来的骑兵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当时的人把骑兵战马铠甲(含马胄)称为“具装”“具装铠”,把穿着铠甲的战马称为“铠马”,把人和马都穿着铠甲的重装骑兵称为“甲骑具装”。据文献记载,十六国时中原地区的战争就大量使用重装骑兵,一些战役中获胜方往往缴获数千甚至数万匹“铠马”。当时重装骑兵在中国从北到南推广很快,到了4世纪晚期,即使在云南昭通那样当时比较偏僻闭塞的地方,墓葬壁画中也出现了重装骑兵队列。
南北朝时期,重装骑兵在南北军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战争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已普遍使用铁甲,人和马都穿着全套铁甲的重装骑兵防护严密。重装骑兵的大量发展和使用,说明加强骑兵的防护力成为时代的潮流。由此,骑兵的特点由原先的轻捷快速变为厚重缓慢,骑兵战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骑兵重装大大增加了马匹负担,难以耐久奔驰,与早期骑兵的迅捷骑射、快马冲击不同,此时重装骑兵的基本作战方式是,密集排列形成厚重的阵势,“如墙而进”,阵形推进的速度不快甚至有些缓慢,但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冲击力,攻势如排山倒海一般。这种战术把重装骑兵的防护力和冲击力统一于一体,以超强的防护力获得超强的冲击力,构成了骑兵重装化浪潮的本质。
骑兵重装化浪潮与马镫的发明普及
陕西咸阳的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过一件4世纪釉陶铠马俑,其马腹两侧专门在马铠甲上塑出了马镫的图案。或许当年的陶艺工匠也明白,对于重装骑兵来说,马镫是不可或缺之物。试想,穿着全套甲胄的笨重骑士,要想跨上也披挂全套甲胄、同样笨重的战马,如果没有马镫的帮助,将会非常困难,而骑士要想在马背上骑行稳当并有效地使用武器进行战斗,不至于在格斗碰撞中轻易落马,如果没有马镫也会更加困难。因此我认为,这很可能是马镫于4世纪在中国出现并迅速流行普及的主要原因。
4-6世纪马镫在中国的出现和普及,与骑兵重装化浪潮在中国的同步兴起,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可能是:一方面,骑兵重装化催生了马镫,促进了马镫的进步和普及;另一方面,马镫的发明使用促进了骑兵重装化,是骑兵重装化浪潮兴起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于是形成了马镫流行普及和骑兵重装化浪潮同步推进的历史情景。
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开始,古人多把骑兵战马的铠甲称为“具装”“具装铠”。《宋史·仪卫志》:“甲骑具装: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具装就是全装,具装铠就是全装完备的马铠。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俑塑、壁画和画像砖所表现的重装骑兵或铠马形象,其马铠非常完备,应属具装铠,由面帘(即马胄)、鸡颈(保护马颈)、当胸(保护马前胸)、身甲(保护马腹)、搭后(保护马臀)等部分组成,有时搭后上还竖起一个装饰件称为寄生。北宋《武经总要》中著录有一套马甲图像,除了没有寄生,其他各部分俱全。这样的完备马铠,使战马除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尾巴外露,全身都得到了保护。
既然称全装完备的马铠为具装,那么不完备的马铠甲,自然不能称为具装。从史料来看,中国在西晋以前已经出现保护骑兵战马的铠甲,3世纪三国骑兵少量使用的“马铠”(曹操《军策令》、曹植《先帝赐臣铠表》),大概都是不完备的早期马铠甲。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的陶骑俑和陶鞍马俑,马前胸都垂挂一块方形物,这是保护马前胸的局部性马甲“当胸”,东汉时已见于记载(《后汉书·鲍永传》)。另据萨珊波斯的材料(见于伊朗塔克波斯坦6世纪的萨珊波斯石窟雕刻),历史上还曾有一种半马铠,只有面帘、鸡颈、当胸三个部分,只能保护马头、马颈和马前胸。中国西晋以前的骑兵马铠甲,很可能都是这一类不完备的局部性马甲或半马铠。它们体现了当时人加强骑兵防护力的早期尝试和努力,但还构不成重装化,西晋以前使用这些不完备的早期马铠甲,虽然还没有马镫,也不致骑手使用严重不便。萨珊波斯的6世纪半马铠,就是无镫使用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的陶鞍马俑,只装备当胸,有一件单镫;而陕西咸阳十六国墓的釉陶铠马俑,装备了具装铠,有一对双镫。这或可视为,4世纪时骑兵马铠从局部防护发展到具装铠、马镫从单镫发展到双镫,二者在中国同步推进的历史缩影。
目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骑兵具装铠的源头在西亚。这个问题还需审慎研究。叙利亚北部的历史文化遗址杜拉欧罗波斯古城,历史上曾被罗马和帕提亚、萨珊波斯长期争夺,公元256年萨珊波斯沙普尔一世从罗马人手中攻取该城后将之废弃。1930年美国考古队在该遗址发掘中发现一幅涂鸦壁画,描绘了一个人和马都铠甲全装的骑兵,判断为2世纪帕提亚的重装骑兵形象;又发现两件马铠甲,一件为青铜甲片,一件为铁甲片,进行了复原,判断为3世纪帕提亚或萨珊波斯的遗物。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上述材料的年代和来源进行重新鉴别。沙普尔一世是萨珊波斯早期君主,公元260年曾击败罗马大军,俘虏了罗马皇帝瓦勒良。在伊朗著名的波斯波利斯遗址附近的王陵山上,有当时为纪念这次胜利而创作的许多摩崖石刻,包括沙普尔一世巨型骑马像和多幅骑兵交战画面,都是无马铠无马镫。萨珊波斯作为帕提亚的继承者,在其400多年历史中留下了大量艺术品,其中有大量骑马武士形象,普遍无马铠无马镫,像塔克波斯坦6世纪半马铠那样的事例也很罕见。因此,有必要结合帕提亚和萨珊波斯的全面历史资料,对杜拉欧罗波斯遗址中发现的重装骑兵壁画和出土马铠的年代及来源重新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再做结论。
7世纪后欧洲和中国骑兵的发展
6-7世纪,随着欧亚大陆草原民族往来迁徙,马镫的使用逐渐从东向西传播扩散,先传到萨珊波斯、阿拉伯,再传到拜占庭,8世纪后在欧洲逐渐普及。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封建贵族骑士成为骑兵的主体,骑兵成为封建领主军事武装主力,不断加强铠甲防护,形成了骑兵和战马都披挂重甲的重装化浪潮。这时欧洲的军事家深切体会到了马镫的重要性,重甲骑士只有借助马镫,并在仆人帮助下,才能够跨上战马,并在同样重甲的战马背上保持稳定,有效战斗,不至于在格斗碰撞中轻易落马。马镫又为欧洲中世纪的骑兵重装化浪潮提供了技术支撑。
公元7世纪,中国进入了唐朝大一统时期,4世纪以来的骑兵重装化浪潮逐渐消退,重装骑兵迅速衰落。此后历朝历代,中国骑兵都以马不披甲的轻快骑兵为主,重装骑兵在军队中只有少量配备和使用。重装骑兵在中国的兴起和衰落,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大问题,需要从更多视域深入研究,今天我们主要从一个技术性的角度,探讨其中的一些内容,希望有助于今后这个问题研究的深化。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2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曾助欧洲进入“骑士时代”的马蹬,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只有极少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英国科技史家林恩·怀特
马镫是指垂悬于马腹两侧供骑马者踏脚的一个小物件,属于马具的范畴。很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物件却几乎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
马镫
在马镫被发明并用于实战之前, 所谓骑兵只是把马匹当作交通工具
虽然人类很早就认识和驯养了马匹,但是将马匹作为战争工具的历史却不是很长。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还是以车战为主,骑兵长期只是一种辅助力量。由于当时骑兵的作用远不如车兵,因此才有了“一车当十骑”之说。
直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后,各诸侯国才开始重视发展骑兵。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为对抗匈奴的骑射优势,探索出新的骑兵冲击战术并屡次击败匈奴,最终成功封狼居胥,但此时所谓的骑兵并没有后世那种排山倒海的威力,因为缺乏马镫带来的“站不稳”和“坐不牢”问题始终影响着骑兵的战斗力。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骑马人俑
马镫出现以前,人们为了翻身上马往往需要他人托举或者先站在一块石头上,甚至于有时会直接将奴仆当作“上马石”。
在骑乘时,则只能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在没有重心支撑下,一旦马儿飞速奔跑起来,人在马上前仰后翻不可避免,十分危险,这样长时间骑马也非常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射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在骑马时缺少马镫这一关键物品,导致人与马并未能实现很好的融合。
当时骑兵的作用只是到达目的地后,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或者只能作为步兵的辅助兵种,承担侦察、骚扰、偷袭等辅助任务,就算是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比如战国兵书《六韬》就明确提出了当时骑兵战术特点和运用原则:
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意思就是:骑兵是用于侦察,破坏敌后勤运输,与敌较小规模的、或是突然出现的机动部队作战。
马镫起源于中国并由中亚传入欧洲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士能够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们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就不有骑士时代。——李约瑟
马镫的出现,使骑兵取代步兵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自此以后,以骑制步、以少胜多、以快击强的“骑兵时代” 正式拉开序幕。
那么,马镫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马镫的最早始创应该是在我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是中国古文明给予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为什么不早不晚出现在这个时期,得出结论的历史依据有二:
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如果马镫早在两汉或秦汉之际就已出现,那它在同时期文献中就应该有所反映。但从传世历史文献来看,“镫”字的使用虽然很早,其在古书中的含义一般是表示为古代一种用来盛熟食的高足盘或者灯具,而不是“马镫”的意思。比如:
《仪礼·公食大夫礼》的“宰右执镫”、《楚辞·招魂》的“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古代的镫
现存历史文献中最早用来表示“马镫”意思是在南朝刘宋王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该书《规箴》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
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
同时期的南梁简文帝也有诗云:
贱妾朝下机,正值良人归。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
其中的玉镫即为“供骑马时踏脚用的器具。以玉为饰,故称玉帖镫。”
除了文献记录,从出土文物上来看, 秦始皇兵马俑及西汉景帝阳陵、东汉诸侯王陵中出土的大量骑马陶俑中完全不见马镫这一马具的存在。
兵马俑有鞍无镫
现存最早的马镫文物是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少数民族墓葬中出土的一组陶俑,这些陶俑马鞍的左侧靠前鞍桥处垂有一个三角状的蹬,是为使骑者迅速上马使用的。
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陶马马镫
最早的马镫实物则是1965年在辽宁冯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铜片包裹的马镫。这里所提到的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死于文成帝太平七年,即为公元415年。
公元4世纪的南京象山东晋墓7号墓出土一尊陶马俑,也出现了“两侧有镫”,是双马镫的较早代表。至5世纪后半段,马镫在遗址和古文献中更为常见,镫技术自此已处于获得普遍接受的阶段。
南京象山东晋墓7号墓出土的陶马俑
纵观世界历史,当时的波斯、西欧等地均无出土文物及资料印证。西方最早的的马镫记录源于拜占庭帝国的记载:
在公元 560 年,使用了当时独一无二的铸铁制的马镫的阿瓦尔人对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拜占庭国王提比略二世对骑兵进行了大改组,他亲自训练骑兵,强调必须使用铁马镫。
这是欧洲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到马镫,比中国使用马镫至少晚了将近100 年!
而当时强大的波斯文明第一次出现马镫的记载是在公元711年。比中国晚了将近300年!
马镫、游牧民族崛起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让人无比惊讶的是,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居然是因为马镫的发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马镫在实战中大大放光彩导致了传统的重铠骑兵的大量出现,从此成为了在火器普及前战斗力最强、使用最多的主力兵种。
对于中国来说,其造成了游牧民族的中原化:
马镫的出现改变了游牧和农耕文明的军事实力对比,在中古时期经改进并全面装备马镫的胡人军队几乎所向无敌,从南北朝的割据到突厥的兴起再到元帝国的建立,少数骑兵既能完成以往几万人的军事行动,北方游牧民族依靠强大的骑兵力量始终对对南方农耕文明保持巨大的压迫,促发了整个东北亚乃至整个农耕文明的军事变革。
对于西欧来讲,正如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所说的那样:
只有极少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主义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在封建骑士阶级形成的过程中,在欧洲中世纪向封建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段里,小小的马镫使欧洲封建骑士的进攻能力成倍提升,所向睥睨的中世纪骑士加速了欧洲中世纪保守势力的瓦解及职业军人的出现,采邑制度也随之出现。
结语
可以说,马镫为冷兵器军事带来了彻底的变革,尤其是双马镫出现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发展成规模建制的骑兵部队,并逐渐成为冷兵器时代真正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