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简介(北非篇)——突尼斯
突尼斯全称突尼斯共和国,首都突尼斯市,政治体制为议会制共和制。
突尼斯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地理位置: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濒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突尼斯国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首都突尼斯市位于地中海南岸,突尼斯湖以西,毗邻突尼斯湾,是突尼斯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突尼斯位于地中海航路中间,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人口数量:2023年1月,突尼斯人口约为1185万。突尼斯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占90%以上。柏柏尔人是突尼斯的少数民族,占剩余的10%左右。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柏柏尔人是突尼斯的土著居民,主要分布在南部麦特马泰山区和杰尔巴岛。突尼斯地理位置示意图
宗教信仰和语言
宗教信仰:突尼斯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国家。突尼斯90%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逊尼派,遵奉马立克学派和哈乃斐学派教法。柏柏尔人中也有少数艾巴德教派的穆斯林。突尼斯的穆斯林大多认为自己是逊尼派穆斯林(58%), 40%的人认为自己只是穆斯林,不隶属于任何教派。 突尼斯政府实行政教分离政策,改革了伊斯兰教法,建立了现代司法制度,取消了沙里亚法院,将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分开。突尼斯还有一些基督徒,主要为外国人,包括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政府予以正式认可,但公开传教不被容忍。突尼斯伊斯兰教历史悠久,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传入,凯鲁万城曾是伊斯兰教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突尼斯有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大学,政府重视保护伊斯兰文化遗产。突尼斯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突尼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占多数,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对少数基督教予以一定容忍,伊斯兰教对突尼斯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官方语言:突尼斯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所有官方文件、法律和政府交流都使用阿拉伯语。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是98%以上突尼斯人的日常用语。这是一种口语化、非正式的阿拉伯语方言。法语在突尼斯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商业、教育和一些政府事务中。这是因为突尼斯曾是法国的殖民地。除了阿拉伯语和法语外,一些突尼斯人还使用其他语言,如柏柏尔语、利比亚方言、阿尔及利亚方言等。突尼斯政府推广阿拉伯语教育,以提高国民的阿拉伯语水平。突尼斯的媒体、出版物和学校教育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但法语内容也很常见。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会说英语的突尼斯人比例不高,但一些旅游从业者和年轻人会英语。突尼斯是一个阿拉伯语国家,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是主要的日常用语,法语是重要的第二语言。外国游客在突尼斯最好学一些基础的阿拉伯语。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地形地貌:突尼斯的地形地貌如下:突尼斯地形复杂多样。北部多山,主要是阿特拉斯山脉的东部延伸部分,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中西部为台地和低地。南部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突尼斯东北部有沿海平原,是古罗马时期的粮仓,至今仍是重要的农业区。萨赫勒地区是突尼斯东地中海沿岸一个不断扩大的沿海平原,是世界上重要的橄榄树种植区之一。突尼斯境内水系不发达,最大河流是迈杰尔达河,长365千米。南部有两个大的盐湖:杰里德盐湖和加尔斯盐湖。突尼斯海岸线长1148公里,北部和东部临海。该国声称拥有24海里(44.4公里)的毗连区,以及12海里(22.2公里)的领海。突尼斯是一个地形地貌多样的国家,既有北部的山地,又有广阔的南部沙漠,还有东北部的沿海平原。 气候类型:突尼斯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地中海型气候:突尼斯北部和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夏季温度可高达35-45℃,偶尔会出现异常干燥的热风。热带草原气候:突尼斯中部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适中,适宜草原生长。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突尼斯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8月为最热月,日均温21-33℃;1月为最冷月,日均温6-14℃。极端干旱:突尼斯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降水极为稀少,属于极端干旱气候。突尼斯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中部地区降水适中;南部沙漠地区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气候类型从北到南依次为地中海型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突尼斯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
突尼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以下是突尼斯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古代时期:突尼斯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腓尼基人在此建立了迦太基城,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146年,突尼斯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中世纪时期:5-6世纪,突尼斯先后被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占领。阿拉伯征服: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了突尼斯。奥斯曼帝国统治:1574年,突尼斯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法国保护领地:1881年,突尼斯成为法国的保护领地。独立与共和国成立:1956年3月20日,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1957年7月25日,突尼斯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黨国王,宣布成立突尼斯共和国。现代时期:突尼斯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包括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大规模骚乱和政治过渡期。2014年,突尼斯举行了政治过渡后的首次议会选举。当代:突尼斯继续发展,实行共和制政体,伊斯兰教为国教,总统由直选产生,任期五年。突尼斯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迦太基遗址、麦地那老城区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非洲文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融。
奥斯曼帝国版图示意图
自然资源
突尼斯的自然资源相对有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磷酸盐:突尼斯拥有一定储量的磷酸盐,这些资源在该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和天然气:突尼斯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并不丰富。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国家的能源供应和出口有积极作用。铁矿:突尼斯有铁矿石资源,但已探明的储量相对较小。铝和锌:突尼斯也拥有一些铝和锌矿资源。农业资源:突尼斯的农业资源主要包括橄榄、橄榄油、番茄、仙人掌果和椰枣等。橄榄油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渔业资源:突尼斯位于地中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金枪鱼和沙丁鱼等。旅游资源:突尼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遗址等,旅游业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突尼斯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南部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对农业和居民生活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突尼斯政府一直在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在努力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突尼斯国花:茉莉花
军事力量
突尼斯的军事力量主要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总兵力约有35800名现役军人,另有12000名准军事人员。以下是突尼斯军事力量的一些详细信息:
陆军:约27000人,包括2个特种作战旅和3个机械化旅,以及其他支援部队。装备包括M60A1和M60A3型主战坦克,SK-105 Kuerassier型轻型坦克,AML-90和FV601 萨拉丁型侦察车辆,以及M113A1/A2型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等。海军:约4800人,装备有多艘巡逻及近岸作战舰艇,包括远洋巡逻舰、导弹艇、鱼雷快艇和巡逻艇等。*空军:约4000人,拥有包括米格23型战斗机、米格21型战斗攻击机、幻影F-1ED型战斗机、苏22型战斗攻击机在内的多种固定翼飞机。此外,还拥有米- 24雌鹿型攻击直升机和米- 17河马型运输直升机。准军事部队:约12000人,包括国民警卫队、宪兵和海关等,装备有装甲输送车、巡逻艇和直升机等。国防预算:2018年的国防支出约为23.3亿突尼斯第纳尔,约合9.15亿美元。军事训练与合作:突尼斯军队参与多国联合演习,尤其是美国所发起的演习,并与美国非洲司令部和法国都有防务和安全合作。军工能力:突尼斯只有有限的军工能力,主要依赖国外供应商提供装备和人员训练海外部署:突尼斯军队在中非、马里和索马里等地区有海外部署,参与联合国的和平维持任务。军事现代化:突尼斯军队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接收美国剩余军事物资,包括有武装的通用直升机。安全关切:利比亚内战和以利比亚为基地的恐怖组织是突尼斯的安全关切之一,因此突尼斯军队参与到了反恐行动中。突尼斯的军事力量虽然有限,但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与多个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以提升其国防能力。
突尼斯国徽
外交政策
突尼斯的外交政策以温和、务实、平衡为特点,致力于多元化外交。以下是突尼斯外交政策的几个主要方面:
与欧盟的关系:欧盟是突尼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方,其中法国、意大利、德国是突尼斯前三大出口市场,而意大利、法国、中国是突尼斯前三大进口来源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突尼斯坚持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睦邻友好、通过谈判解决阿拉伯国家间分歧的原则,同所有阿拉伯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与美国的关系:突尼斯十分注重发展对美国的关系,积极与美国开展军事、安全和经贸合作,寻求美国的政治支持和安全保障。与日本的关系:日本与突尼斯保持友好的政治关系,两国经贸关系以日本对突尼斯的援助和投资为主。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和突尼斯于1964年1月10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政治、经贸、卫生、文教、农业、通信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突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呈现明显加速的趋势。多边合作:突尼斯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以及参与联合国的和平维持任务。地区安全:突尼斯关注地区安全问题,特别是利比亚局势的稳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问题。经济外交:突尼斯的外交政策也着重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其中法国是其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文化交流:突尼斯重视文化外交,通过教育交流、文化推广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国际立场:突尼斯在国际事务中通常支持多边主义,强调国际合作和对话,尤其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突尼斯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其主权和独立。通过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突尼斯寻求提升其国际地位并解决面临的挑战。
突尼斯总统:凯斯·赛义德
经济发展
突尼斯第纳尔(TND)是突尼斯的法定货币。
突尼斯2022年的GDP是 463.04亿美元,人均GDP 3747.42美元。
突尼斯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经济结构:突尼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约占GDP的64%,工业和农业也占有重要比例。工业以磷酸盐开采、加工及纺织业为主,而农业则依赖于橄榄、橄榄油等产品。工业:纺织服装行业是突尼斯的传统支柱产业,对出口创汇和拉动就业起到关键作用。突尼斯与多个国际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为国际品牌提供生产加工,产品有一定附加值。农业:突尼斯的农业以橄榄种植为主,橄榄油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服务业:服务业是突尼斯经济的最大部门,包括政府服务、内部贸易、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等。旅游业:旅游业是突尼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外资吸引:突尼斯不断改善投资及营商环境,吸引了多家外国企业,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自然资源:突尼斯拥有磷酸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突尼斯的交通运输相对发达,拥有较为完备的公路网和港口设施,电力供应充足。经济挑战:突尼斯面临一些经济挑战,包括高失业率、政治不稳定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发展规划:突尼斯政府制定了2023-2025年发展规划,旨在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控制贸易逆差,拉动经济增长。国际合作:突尼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经济预测:根据相关预测,突尼斯的实际GDP增长率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2.1%,2025年达到3.2%。突尼斯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多元化的经济支柱,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国际合作机会。
突尼斯第纳尔
哪九个国家与首都重名?
世界上一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的首都与国名都不相同,但也有少部分国家与首都共用一个名字。它们遍布亚、欧、非和南北美洲,其中不乏疆域和人口都不少的国家,接下来我们按照面积大小,来看都有哪些国家与首都重名。
一、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面积约 196.4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14位。墨西哥有三个陆地邻国,北边是美国,东南方向是伯利兹和危地马拉。
墨西哥人口约 1.29亿(2023年),印欧混血人和印第安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墨西哥是全球印第安土著最多的国家。
1846年,墨西哥是美洲面积第一大国,440万平方千米。不过这一年美国入侵,两年后美军攻克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史称美墨战争。
1848年,墨西哥割让了北方领土大片领土给美国,包含今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的全部地区,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怀俄明州部分地区。
1848年,墨西哥领土只剩约204.94万平方千米,半数以上领土沦丧。当时加拿大还未大规模开发,美国一跃成为美洲第一大国。
1853年,美国又迫使墨西哥低价出售今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南部土地,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墨西哥领土变成今天的196.44万平方千米。
首都墨西哥城,建立在古代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的废墟上,都会区人口约2200万,位居世界前几位。墨西哥城海拔约2240米,我国青海西宁海拔约2261米,都是高原城市。
二、突尼斯
突尼斯位于位于非洲北端,地处地中海中央的南岸,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东、北两面朝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300千米,与陆地边界相当。突尼斯面积约16.2万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十九位。
突尼斯人口约1200万(2022年),90%以上为阿拉伯人,其余为柏柏尔人。
突尼斯最北端是本赛卡角,也是非洲最北端,纬度是北纬37°20′49″,大约相当我国烟台、威海稍微往南一点。
卡本半岛像一个鼻子,长约80千米,平均宽约32千米,与非洲陆地之间形成突尼斯湾。泰勒阿特拉斯山与突尼斯山之间的迈杰尔达河,是突尼斯最长的河流,长约460千米,流入突尼斯湾,入海口的平原土地肥沃。
公元前814年,腓尼基泰尔城的公主狄多,横渡东地中海来到突尼斯湾,在迈杰尔达河畔建立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城),这里位于地中海中间位置,海上贸易便利。
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城,人口约260万(2022年),市中心纬度是北纬36°48′03″。
三、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东临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湾,南濒太平洋,海岸线长约500千米。危地马拉面积约10.89万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二十四位。危地马拉人口约1860万(2022年),其中印第安人占4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人和欧洲移民后裔。
危地马拉多高山和火山,最高峰是塔胡穆尔科火山,海拔约4220米。
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海拔约1480米,处在山谷中,四季如春,号称“恒春之国”,市中心纬度是北纬14°36′35″。危地马拉城周边可见四座火山,其中有两座是活火山,2010年帕卡亚火山喷发,火山灰喷至1500米高。
危地马拉人口集中在中部高原地区,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反而少。危地马拉城人口约301.5万(2022年),是中美洲人口最多的城市。
四、巴拿马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988千米。巴拿马面积约7.55万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二十七位,比重庆市还小。
巴拿马运河长约81.3千米,宽约150米至304米,是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比绕道阿根廷距离要短一万多千米。巴拿马地跨中美洲与南美洲,不过一般将巴拿马看做是中美洲国家,或者中北美洲国家。
巴拿马人口约440万(2022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5%,非裔12%、欧裔10%、华裔7%、印地安人6%。
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位于太平洋的巴拿马湾,地处巴拿马运河沿岸,是一座依山傍海的中美洲城市。巴拿马城人口约150万(2022年),市中心纬度是8°59′。
五、吉布提
吉布提位于红海与亚丁湾之间,东北处的曼德海峡扼地中海与印度洋之咽喉,海岸线长372千米,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因地理位置特殊,称为非洲的新加坡。
吉布提面积2.32万平方公里,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三十位。
吉布提人口约110万(2022年),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主要民族语言为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
吉布提虽然在海边,其实是一大片沙滩,气候炎热,缺少淡水,没有农业,人口大部分聚居在首都附近。作为航道上一个重要的加油和修整之地,满地沙子或绿草如茵对吉布提的价值影响不大。
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人口约62万(2022年),纬度是北纬11°35′42″。
布提外国军队扎堆,中美之间的基地相隔只有15千米,达到鸡犬相闻的程度。吉布提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各国驻军和配套设施的租金,以美国为例,基地租金每年6400万美元,国际上称吉布提为基地经济。
六、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西濒太平洋,东南邻丰塞卡湾,海岸线长256千米。萨尔瓦多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三十位,是中美洲面积最小的国家。
萨尔瓦多人口约 648.6万(2021年),其中印欧混血人占86%,欧洲人后裔占13%,印第安人占1%。
萨尔瓦多除南部沿岸狭长平原外,其余为山地高原,境内多火山,最高峰圣安娜火山,海拔2381米。沿海和低地气候湿热,山地气候凉爽,人口聚居在山谷中。
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市,位于山谷中,西高东低,海拔约900-600米,西侧的萨尔瓦多火山海拔约1893米。萨尔瓦多市人口69.5万(2021年),市中心纬度是北纬13°41′56″。
七、科威特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西北岸,海岸线290千米,面积约1.78万平方公里,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三十位。科威特绝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地势较平坦,境内无山川、河流和湖泊,地下淡水贫乏。
科威特的主要价值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又在阿拉伯河的出海口上,战略地位突出。科威特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40亿吨,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储量为1.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
科威特人口约482.4万(2022年),其中本国人约占34%,剩下的是外籍劳工、商人、军人等。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都会区人口约310万(2022年),市中心纬度是北纬29°22′30″。
八、卢森堡
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夹在比利时、法国、德国之间,是个内陆国,面积约2586.3平方千米,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三十三位,大小在上海与香港之间。卢森堡北部为阿登高原,森林茂密,南部为丘陵,气候温和,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卢森堡人口约66万(2022年),其中卢森堡人占52.6%,外籍人占47.4%(主要为葡、法、意、比、德、英、荷侨民),官方语言是法语、德语和卢森堡语。
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人口约13.3万(2022年),纬度是北纬49°36′42″。
九、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马六甲海峡东南部,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市中心纬度是北纬1°17。新加坡由6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 733.2平方千米(2022年),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三十三位,大小约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和第四大岛舟山岛之间,大概是香港的2/3强。
在1960年代,新加坡的面积约为 581.5平方千米,后来陆续填海造陆,面积不断增长。新加坡计划到2030年,陆地面积达到766平方千米。
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名称一模一样,不像卢森堡(面积约2586.3平方千米)首都卢森堡市,科威特(面积约1.78万平方公里)首都科威特城,连市或城这个后缀都没有了。可见到几百平方千米的量级,国家与城市的概念几乎融为一体了。
国家与首都重名的不止上述九个国家,面积小于500平方千米的,和新加坡一样,国家与城市很难区分。安道尔(468平方千米)、圣马力诺(61.2平方公里)、摩纳哥(2.08平方公里)、梵蒂冈(0.44平方公里),都是如此,梵蒂冈跟几十个足球场差不多大。
国名与首都名字重叠可以认为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认为是历史文化所致。
非洲突尼斯:不太一样的穆斯林国家,面积小人口少物价低
突尼斯是个不太寻常的穆斯林国家,虽然面积小(16.3万平方公里)人口少(1200万),但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基本都在500万以上。
突尼斯向导略带“凡尔赛”地说:作为非洲最北端的国家,濒临地中海、法国殖民史、农产品丰富、8个世界遗产等等特点,都是突尼斯备受游客青睐的原因。更关键的是物价十分平稳,比邻国阿尔及利亚和“网红”摩洛哥都要低。
为了增加可信度,向导拿出突尼斯政府每年更新的“外国游客消费指导价”,一边拉着我去了三个市场求证。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又贴心的指导价,虽然比当地人的实际消费略高,但游客手握这份表格,被宰时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取证投诉,也难怪突尼斯旅游收入逐年递增。
以指导价来看,只有水果和酒类等少部分商品的价格比中国略高,其余多数都比中国三四线城市还要低,例如普通餐厅人均17元人民币、1升牛奶3元、12个鸡蛋7.2元、一斤牛肉33元等等,1升5元的汽油不算很便宜,但出租车起步价是真的低到谷底,3英里内(接近5公里)只收1.2元,超出后每英里(1.6公里)3.5元。
比较意外的是,市中心的85平米公寓月租只要1600元左右,CBD外的公寓每月只要1200元,为什么房租会这么低?
向导给出的理由是:突尼斯有数万家酒店民宿,哪怕沙漠里的游牧旅馆也有上千家,再加上房价严控多年,如今市中心每平米售价约800美元(5800元),偏远些的郊区房价一直没超过600美元。房价高不了,民宿又多如牛毛,市区房租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市郊小镇的房租更低,这也是突尼斯颇受欧美背包客青睐的主要原因,预算不足的年轻游客通常会选择租房。
突尼斯的麦地那老城,官方宣传口号是“伟大的伊斯兰古城”,共拥有700多座宫殿、清真寺、陵墓、喷泉等历史古迹。但实际上,阿拉伯语中的“麦地那”不仅代表城镇,也有露天集市的含义,且突尼斯在过去千年里一直是欧非两洲的贸易重镇,更多历史学家偏向于将突尼斯麦地那解读为后者,因为现在的麦地那仍然遍地是集市。
从每日清晨3点开始,周边村镇的农户就会赶往老城上百个集市,集市没有摊位费,农产品也不用缴税,但必须在早上7点前离开老城,这就是麦地那的早市,价格便宜又新鲜,当季收获什么就卖什么,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通常价格比商超会低60%左右。
错过早市的话,那就只能选择老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市场,东区市场以干货为主,常见商品以果干和香料为主,例如椰枣、橄榄、开心果,以及穆斯林菜肴常见的豆蔻、肉桂、藏红花、麝香等等。
南区市场主营果蔬,通常是堆成两米高的“菜垛”,摊主就站在边上,价格牌放在菜垛上,买家自己挑选、自己用袋子装,然后放在码称上称重,摊主全程不碰袋子,只管称重收钱。
北区市场又名“美食街”,街头到街尾大概3000米距离,全部是非洲各种有名的美食(面点居多),其中还有土耳其面包和法式面包的融合版,塔吉克烤饼的制作方式也被改良成先过油再烤,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实惠又管饱,不仅外来游客喜欢,当地懒得做饭的人也把这里当成厨房,溜达百十来米就能吃饱,人均十元足矣。
西区市场只卖海鲜,由于五六个码头都属于西区,再加上地中海有严格的捕捞季节与地点限制,突尼斯渔船只能轮流出海捕鱼,每艘船的靠岸码头各不一样,所以得通过当地人才知道哪个码头能买到最便宜、最新鲜的海货。
一直以为突尼斯橄榄和石榴很出名,但这些年最出名的是突尼斯兰花蟹,旺季一大筐只要20美元就能连框打包打走。为了方便游客,每个码头都有一间很大的食堂厨房,游客自带海鲜和食材再付费烹饪(海鲜计重收费,1磅0.3美元),厨师水平谈不上好,但基本的口味还过得去。切记要提前沟通好烹饪方式,否则会一大锅给你炖了,比如我们这次的意面+西红柿+辣椒+蛤蜊大杂烩,还好没把兰花蟹跟海鱼也扔进去煮。
国菜-库斯库斯
甜品鹰嘴豆奶酪
整体来说,突尼斯的美食风味比较多元,讲究色彩搭配、口味浓郁,带有很明显的地中海味道和柏柏尔美食风格,值得推荐的有突尼斯国菜库斯库斯,有荤素和肉鱼等等区别,底下是肉鱼,上面是蒸熟的粗麦粉,再搭配鹰嘴豆、胡萝卜/海鲜酱食用,当地人喜欢搭配鹰嘴豆奶酪共食。
入夜后最常见的小吃是迷你披萨,底下一层薄面饼,上面放大虾、烤肠、鱼块或肉饼,烘烤出炉瞬间香飘百米,主要方便外来游客,每份也就1-2美元。据说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做枣糕,只是步骤繁琐且口味单一,如今有专门的老店以每磅0.5美元的价格出售,口味大概有酸梅、橄榄、青汁、茴香、红豆等等十五六种之多,当作解腻零食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突尼斯市区还有很多“环城市场”,史书《马格布里三千年》有载:传说在两千多年前,突尼斯所在的古国迦太基就提出了“前商后住”的建筑格局。
所有房屋在修建之初就考虑到后期的经商需求,设计成前面是商铺、后面是居所,哪怕暂时没有道路和街道也得这么建房。久而久之,突尼斯就有了数万条环绕式的街道,相互之间通过无数小门小道相连,两面都是大小不一的商铺,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
与统一出租和管理的经营模式不同,突尼斯的街道商铺大部分都是自营的(出租手续特别繁琐,要求还很多,自营税收减半),所以商品价格也只是在成本上再加个5-10%,生活成本相对邻国要低很多。
“捕鱼业是突尼斯民间的主要收入渠道,大约有200万人与捕鱼业息息相关,占比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向导指着老城入海口说:“这些小船在捕鱼季出海,休渔季或恶劣天气时稍微改装就是游船,平均收入在非洲国家里应该算得上最高。”
为了获得地中海贸易圈的认可,突尼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严格执行与海洋捕捞有关的条例,环保清洁也做得相对完善,部分条令甚至照搬欧盟标准执行,也难怪街道海滩都挺干净,并没有其他非洲国家那么杂乱无章。
首都圈以外的最大民间收入以橄榄种植为代表(全国人均种植4株),石榴、葡萄、椰枣等高价值作物为辅,限于土地和水源紧张,这些作物的产量相对固定,很难再扩大种植面积。
另一个收入来源居然是源自苏美尔人的陶瓷工艺,在过去两千多年里,突尼斯陶瓷艺人将罗马的马赛克工艺和中国的釉饰工艺相融合,才有了如今别具一格的“突尼斯陶瓷”,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按照当地制陶师的说法,突尼斯陶瓷产业形成于迦太基时代,距今约有2600年历史,比较典型的标志物就是用来装运橄榄油合葡萄酒的双耳瓶。
沿着老城去海边的路上看到一个大垃圾场,场边有几个妇女带着孩子在垃圾中翻捡易拉罐和塑料瓶。向导说这些女人多半是主动离异后,生活难以为继才去捡垃圾。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几分钟后才反应过来:阿拉伯国家的女性,可以主动离婚?
事实证明,突尼斯是全球唯一一个女性可以自主选择结婚与离婚的穆斯林国家,也是阿拉伯世界唯一规定一夫只能一妻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合法设有红灯区的穆斯林国家),女性可以继承遗产,平时也可以独自上街交友,甚至饮酒。
经过允许,我们跟着其中一名妇女来到垃圾收购站,目睹这名母亲将当天捡来的两袋垃圾卖给商人,收益是21.5第纳尔,约等于47元人民币,足够母子二人的一天伙食费了。
下一篇讲述突尼斯的8大世界遗产和主要游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