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俄格战争,谁给的底气?格鲁吉亚形同被“肢解”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而首先挑起战争争端的竟然是弹丸小国格鲁吉亚。 为什么实力完全无法和俄罗斯抗衡的格鲁吉亚会公然叫板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小国奋不顾身地拿鸡蛋去碰石头,向俄罗斯发起战争,其结局如何?创作不易,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转发、评论,你的支持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谢谢。
估计很多国人对格鲁吉亚都比较陌生,这个高加索小国,国土面积不足7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370多万 ,整个国土面积加起来也就有4个北京那么大。格鲁吉亚的军事力量更加薄弱,正规军约有2万余人 ,全国军队的坦克加起来也不超过150辆 ,俄罗斯一个集团军的军力和武器装备几乎就是它的五倍之多。
俄罗斯国境的南面,黑海和里海之间有一块狭长的陆地,上面分布着许多小的国家:有完全独立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还有属于俄罗斯的车臣和北奥塞梯,另外还有处于半独立状态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这些国家的名字基本上都是以自己民族的名称来命名,它们同时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因为它们同属于高加索民族,所以又被统称为高加索国家或者高加索民族。
沙皇俄国时代,这些国家逐个被俄国军队征服,然后被俄国吞并,成为俄国版图的一部分。靠近中亚地区的它们,和俄罗斯民族间并没有相同的民族血统,是纯粹地通过武力强行被纳入俄罗斯版图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并不认同俄罗斯这个国家身份,这为以后俄罗斯及该地区的埋下了不稳定因素的雷。
从沙皇俄国时代开始,以格鲁吉亚为代表的高加索人便在不断反抗中谋求民族独立,终于在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高加索地区大部分国家成功脱离俄国,建立了独立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是给松散性质的国家,几种国家形式并存。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将格鲁吉亚纳入其管辖之下,格鲁吉亚成为苏联治下的一个加盟国,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 。
苏维埃政府时期,格鲁吉亚依然在谋求独立,该地区武装冲突时有发生,身为格鲁吉亚的人的苏维埃领导人斯大林,对自己的故乡和老乡一点也不心慈手软,用苏维埃的红色铁拳牢牢将格鲁吉亚掌握在自己手里。
1991年苏联爆发颜色革命,格鲁吉亚趁机扛起独立大旗,带领一众小国脱离苏联控制,致使苏联解体,从一个庞然大国四分五裂成若干个小国家。在脱离苏联搞独立的时候,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因为领土归属问题曾发生过分歧,引发争议。
当时在格鲁吉亚领土上有一块土地叫南奥塞梯,翻过南奥塞梯对面的那座高加索山便是北奥塞梯,南北两块奥赛梯土地都属于奥赛梯人所有。因为和格鲁吉亚性格不合,南奥塞梯在1989年苏联还未解体前,就想和北奥塞梯俩好合一好,合并成为一家人,奇怪的是却遭到了格鲁吉亚莫名其妙的反对。
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将南奥塞梯视为自己的自留地,给予对方一定自主权,名义上让对方自治。一直以来,南奥塞梯虽然表面处于半独立状态,其实身后却背靠着俄罗斯这棵大树,处于俄罗斯实际掌控中,对此,格鲁吉亚虽然和俄罗斯彼此心照不宣,但毕竟心里却扎下了刺。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明修栈道我便暗度陈仓,俄罗斯和南奥塞梯卿卿我我,格鲁吉亚便与和俄罗斯不对付的车臣勾勾搭搭。这样,双双都在对方的阵营中寻找自己的同盟军,互相挖对方的墙角,在对方阵营中扎钉子。
2004年格鲁吉亚政府换届选举,新一届领导人依靠“颜色革命”的噱头上台,和现任乌克兰总统都属于亲美派,是美国在各自国内的代言人。格鲁吉亚就此顺理成章地将美国视为大BOSS,直接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
2008年8月1日,格鲁吉亚公然发兵攻打南奥塞梯,南奥塞梯的俄罗斯维和部队被炸,几十个俄罗斯维和士兵在爆炸中丧生。俄罗斯允许很快沦陷的南奥塞梯难民进入俄罗斯境内躲避战乱。
彼时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 ,将要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普京警告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我要去北京奥运会上观礼,顺便为俄罗斯运动员加油,你们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搞事情,弄得我面子上难看。 萨卡什维利当即言之凿凿地表示:你放心去吧,我们绝不会在奥运会结束前找事情。
谁知,普京大帝刚刚抵达北京,就传来了格鲁吉亚再次轰炸南奥塞梯,俄罗斯维和部队开枪还击的消息。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就在普京竭力按捺住心情,努力完成北京奥运会行程时。
2008年8月8日 ,格鲁吉亚竟然单方面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用火箭炮炮轰南奥塞梯,甚至出兵直接攻占了南奥塞梯的首都茨欣瓦利,俄罗斯正式与格鲁吉亚开战。 彼时,北京奥运会圣火刚刚在鸟巢点燃,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战争的消息便传到坐在观礼台上的普京耳中。
普京心里很明白,格鲁吉亚就是依仗美国人在背后撑腰搞事情,现任总统萨卡什维利不过是美国人手里的一杆枪而已。而且明摆着,格鲁吉亚此次搞事情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就是趁机试探一下俄罗斯和美国的底线。
一方面看俄罗斯到底能不能抗住国际舆论压力,容忍度有多高;另一方面,格鲁吉亚认为如果俄罗斯出手,加入到战争中来,美国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至于美国会如何帮自己,会帮自己到什么地步,只有实践出真知。此计真可谓是一石双鸟。
曾经信誓旦旦答应不在普京出国期间搞事情,没想到一转身便出尔反尔,竟然还选在全世界媒体都云集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天,这让普京的面子往哪里放。普京很不爽,后果很严重! 况且克格勃硬汉出身的普京哪是个怕事的人。
8月8日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普京第二天便打道回府,亲自指挥对格鲁吉亚作战。 俄罗斯派出一支陆军装甲部队出兵格鲁吉亚,同时派黑海舰队封锁格鲁吉亚和阿布阿兹港口,出动空军,对高加索南部地区阿布哈兹、南奥塞梯、格鲁吉亚三国境内的格鲁吉亚军队进行轰炸。
8月10日,俄罗斯空军又空袭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机场。被俄罗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惶急之下持续喊话国际社会,希望取得国际社会尤其是自己的大BOSS美国和北约国家给自己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虽然萨卡什维利喊得声嘶力竭,但美国和北约国家除过几句轻描淡写、毫无用处的外交辞令,根本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积极推进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美国,接到了普京的一记重锤:即使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整个高加索地区也不会有一个国家是俄罗斯的对手,美国在高加索地区永远不会找到任何存在感。
失望至极的格鲁吉亚只好认怂,单方面宣布停战。
一个弹丸国家,主动挑起事端,现在竟然想打便打,想停便停,哪有这样的好事。普京大帝第一个不答应。于是,俄罗斯空军1万名伞兵从天而降至阿布哈兹境内,轻而易举控制了这个位于格鲁吉亚版图内的半独立国家。
此时的格鲁吉亚,全国通讯和网络都被俄罗斯军队切断。8月12日,部分俄罗斯军队长驱直入,进入格鲁吉亚哥里市。而更多俄罗斯军队正在前往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的路上,另有3万俄罗斯军队厉兵秣马,在北奥塞梯的边境枕戈待旦,只等军令一下,便突入格鲁吉亚境内。俄罗斯装甲部队可以立刻将格鲁吉亚截成两段,空军部队则随时奉命空降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
格鲁吉亚分分钟面临被灭国的命运。基于国际舆论考虑,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停战,俄罗斯军队也就此停止对格鲁吉亚的一切行动。
普京对此解释是:俄罗斯并没有占领格鲁吉亚的意愿,此次出兵格鲁吉亚,只是为了给狂妄的格鲁吉亚一个警告,同时维护南奥塞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有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场对外号称打了三天的 战争,其实只用了几个小时 便迅速结束。格鲁吉亚军队从指挥官到士兵,打起仗来毫无章法,队伍秩序混乱不堪,几千人被俄罗斯军队追着打。整个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取得的唯一战果便是防空部队用S-200防空导弹击落了俄罗斯几架TU22M逆火轰炸机 ,这也成为此次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最亮眼的战果。
俄罗斯8月15日开始从格鲁吉亚撤军,普京在撤兵之时便铿锵有力地给格鲁吉亚及全世界撂下了一句狠话:俄罗斯不会容忍任何人任何国家企图改变南奥塞梯的现状。 普京说这样的话是有原因的,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撤兵后,却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留下了一部分军队驻防,其意图不言自明。
这场发生在8月的战争被格鲁吉亚称为8月战争,其结果不出所料,以格鲁吉亚惨败而结束,但其意义和结局却出人意料。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原本就是半独立国家,经过此次战争,俄罗斯在法律上为两国的独立做了背书,让两个国家自此彻底从格鲁吉亚独立出来 。而俄罗斯通过这番操作,如愿将格鲁吉亚拆得七零八落,也顺手将自己的势力越过高加索山,扩张到格鲁吉亚境内甚至整个高加索地区。
2008年,格鲁吉亚斗胆与俄罗斯开战,普京仅用5天速战速决
这是一场俄罗斯军队沉寂多年之后的战争,也是俄罗斯独立以来的首次对外战争。
这场战争的对象尽管是一个弹丸小国,但是俄罗斯对抗的却是整个西方世界。
而且这场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竟然是被迫防守的一方。
究竟是哪个小国会有如此勇气,主动对北方的毛熊出击?为什么说俄罗斯打这场战争是在对抗整个世界?最后战争的结果又是如何呢?
反抗俄国的急先锋
这场战争就是发生在2008年8月8日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晚上,距离烟花绽放的北京千里之外,格鲁吉亚以自己不足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不足两万人的陆军部队,主动向驻扎在南奥塞梯首都的俄军分三路发起了进攻。
集结的俄军部队
自1992年南奥塞梯通过全民公决要求与北奥赛特合并之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就同南奥塞梯当地政府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成千上万名南奥塞梯居民因为战火逃离了家园。
同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北奥赛梯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三方组成了混编维护队伍在冲突地区,也就是南奥塞梯,执行维和使命。
这一现状一直维持了八年。2004年格鲁吉亚政府在美国的扶持下,迎来了一个亲西方总统,萨卡什维利。并且,在美国的煽动和鼓励下,格鲁吉亚政府虽然是独联体成员,但是一直力图加入北约,融入西方。
对此,俄罗斯当然十分抗拒,对于俄来说,北约的东扩是其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2005年和2007年,格鲁吉亚为了讨好北约和美国,就两度试图撤销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险些爆发战争。最终由于俄罗斯对北约的妥协,格鲁吉亚还是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格鲁吉亚位置
北约的支持和俄罗斯的两度退让令萨卡什维利有些飘飘然,他认为在格鲁吉亚军事力量增长的现在,格鲁吉亚已经有能力解决南奥塞梯的领土争端问题,并且格鲁吉亚也许可以凭借南奥塞梯问题的解决,成功加入北约。萨卡什维利决定冒一把险。
所以萨卡什维利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大选中承诺,将在新的总统任期内“彻底而轻松”地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问题。 阿布哈兹是另外一块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有争议的领土,位于黑海沿岸。
2008年7月,南奥塞梯地区在萨卡什维利的授意下安全形势骤然紧张,格鲁吉亚军队和南奥塞梯地方军队之间不断发生交火和炮击事件。
坠毁的格鲁吉亚飞机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一触即发。
俄军包围茨欣瓦利的时候,普京正坐在鸟巢观众席上
时间进入2008年8月之后,格鲁吉亚终于按捺不住,要开始对南奥塞梯动手了。
萨卡什维利认为,格鲁吉亚可以主动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8月8日凌晨2时,格鲁吉亚陆军大约7400人向南奥塞梯发动进攻,在格鲁吉亚几十架空军战机的支援下,格鲁吉亚陆军于8月8日上午10时完成了对南奥塞梯首都茨欣瓦利的合围。
南奥塞梯地方武装与格鲁吉亚陆军发生了激烈交火,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2时40分,不低格鲁吉亚正规军的地方武装撤离了首都大部分地区,格鲁吉亚陆军开始主动进攻驻扎在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也就是俄罗斯军队。
战斗实拍
格鲁吉亚军队发起对茨欣瓦利的进攻之后,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军区就立刻成立了指挥部,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博尔德列夫大将成为了指挥部的总指挥,统一领导俄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
北高加索军区迅速派出了驻扎在弗拉季高加索的第58集团军,一支由2000多人组成,配备了100余辆坦克和装甲车、自行火炮的先头部队,从俄罗斯和南奥塞梯边界的罗格斯隧道强行突入,沿河谷向茨欣瓦利方向高速推进。
此时格鲁吉亚军队已经完成了对茨欣瓦利市绝大部分地区的控制,俄罗斯维和部队在缺少援军的情况下,在市区稍作抵抗便选择了撤离。
街区中被击毁的格鲁吉亚坦克
下午17时20分,俄罗斯的先头部队踏着余晖扫清了格鲁吉亚军队在茨欣瓦利外围的防御,开始逼近市区,在向前撤离市区的俄罗斯维和部队的指引下 ,第58集团军占领了茨欣瓦利周围的战略要点,于9日凌晨完成了对茨欣瓦利的围困。
此时担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正在北京鸟巢奥林匹克中心,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根据当年留下来的视频来看,普京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完成对茨欣瓦利的合围之后,俄罗斯空军开始深入都格鲁吉亚境内轰炸,格鲁吉亚的各大机场、港口等重要目标迅速陷入了一片火海,仅仅只有几十架飞机的格鲁吉亚空军根本无法与俄军抗衡,俄罗斯的增援部队也陆续抵达俄格前线,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茨欣瓦利就再度易主。
普京在鸟巢
9日17时,俄罗斯占领茨欣瓦利全境,同日,俄罗斯也开辟了第二战场,位于黑海边缘的阿布哈兹迎来了俄罗斯陆军第20摩步师和空降兵第7师,俄罗斯黑海舰队也封锁了阿布哈兹的海岸线。到8月10日夜晚,俄罗斯又再度宣布向阿布哈兹增兵9000人和350辆装甲车。
萨卡什维利没想到自己玩脱了,他向北约求援,结果北约对他置之不理,他向俄罗斯寻求停火,但是怒火中烧的普京大帝同样拒绝了他的摇尾乞怜。
夺回南奥塞梯的俄军开始向格鲁吉亚南部纵深进军,黑海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在格鲁吉亚奥恰姆奇拉地区登陆,到8月11日凌晨,俄陆军已经在阿布哈兹包围了困守在科多尔峡谷的残余格鲁吉亚军队,格鲁吉亚境内的工业、交通、军工、能源等多处设施遭到了俄空军的致命打击。
格鲁吉亚武装
到8月12日16时,俄军已经占领了格鲁吉亚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军在南奥塞梯地区的军事行动结束。
次日,在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斡旋下,格鲁吉亚接受了俄方与法方商讨出的六点和平协议。根据此项协议,俄罗斯再次获得了部署军队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权利,并且可以在超出这两个区域六公里的范围内巡逻。
一个事实上的军事缓冲区在俄罗斯的主导下建立在了格鲁吉亚的国土上。
回顾五天的战争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战争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格鲁吉亚主动出击,第二个阶段俄罗斯快速反击,第三个阶段俄罗斯扩大战果。在这三个阶段中,格鲁吉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俄军部队
格鲁吉亚军队死亡146人,1400余人受伤,经济损失达30多亿美元,并且丢失了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争夺权,战争潜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那么这场在格鲁吉亚看来是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为什么俄军反应得如此迅速呢?
在格鲁吉亚发动进攻之前,俄罗斯就已经知晓
由于格鲁吉亚有历史前科,所以俄罗斯一直都有针对格鲁吉亚的军事预案。
从苏联解体以来,围绕着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就一直冲突不断。2004年新上台的萨卡什维利又主导格鲁吉亚彻底倒向了西方,妄图利用北约的力量对抗俄罗斯。
俄军坦克
俄罗斯高层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俄格战争并不是爆发与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爆发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的科索沃独立事件,令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愈演愈烈,这一现状令普京更难判断,俄格战争的爆发应该已经为时不远。
自从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不仅提升了军事装备水平,更振奋了俄军一直以来低迷的士气,细化了俄军以往粗犷的作战计划。2005年,俄罗斯就已经开始制定各种紧急情况下对战区力量和舰队的调遣,预案在手,俄军自然胸有成竹。
2008年7月,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冲突愈演愈烈的档口,俄军便举行了一场针对格鲁吉亚军队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俄军部队正是主导了俄格战争的北高加索军区。
普京和俄军士兵
守卫在俄格边境的俄军,只等待格鲁吉亚军队打响第一枪作为“起跑号令”了。
8月8日上午7时,也就是格鲁吉亚军队向南奥塞梯发起大举进攻五个小时之后,刚刚结束高加索演习的俄军先头部队就已经通过了罗斯隧道。五角大楼里的美军高级将领回忆:“虽然事先我们已经预料到了俄罗斯的反击,但是从来没有料想过俄罗斯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
这也是为什么当格鲁吉亚向北约求援之后,北约对其置之不理的原因。因为北约压根就没有做好俄罗斯快速反应过来的预案。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一场考验,普京自二十世纪末上台以来对俄罗斯军队所进行的改革,在这一场战争中得到了完全且成功的验证。尽管在战斗中,俄军依然暴露出了装备水平不高,通讯能力欠缺等问题,但是总体而言,普京的改革是成功的。
俄军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压倒性的联合作战的威力,向世界彰显了即使沉寂多年,俄罗斯军队,也可以同他们的红军前辈一样强悍。
这一场仅仅发生在几年前的战争,对于我国的解放军来说无疑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大国如何在地区斗争中展现自己的军事力量,如何在地区博弈里打好世界棋局,俄罗斯帮助中国写好了一份答卷。
战火撤离的平民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信有这样一场战争以供参考,我国在面临现代国际环境下的领土争端问题时,同样可以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2008年,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拍了一部根据真实战争故事改编的电影,电影名字是《五日战争》。故事的大纲是,一位西方记者在格鲁吉亚参加一场婚礼,被俄罗斯战机轰炸,不少平民死伤。然后,俄罗斯派遣雇佣兵入侵格鲁吉亚人,进行抢掠,无恶不作。这位西方记者本着将入侵行为公之于众的心态,一直保护着记录战争影像的存储卡,历经艰难险阻,从格鲁吉亚脱困。影片最后,北约几个国家的领导人来到格鲁吉亚表示支持,并借用格鲁吉亚总统之口喊出自由不会灭亡。
电影用伪纪录片的方式,以一位西方记者安德斯的视角,演绎了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而代表美国的西方记者是正义与自由的化身。讲真如果没了解过这场战争,还真能被这部电影洗脑,美国为了污蔑俄罗斯,美化自己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解完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后,这部电影充满无数的逻辑硬伤。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战争,来看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五日战争电影剧照
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实力,在欧洲是军事强国。从苏联时期独立出来的格鲁吉亚与美国以及北约走得很近,并支持反对俄罗斯的车臣武装。格鲁吉亚为什么要跟自己的大国邻居俄罗斯对着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夺南奥塞梯地区。
南奥塞梯地区靠近俄国,当地民众也亲俄,但从主权划分上,南奥塞梯属于格鲁吉亚的领土。于是在1992年,南奥塞梯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由俄罗斯派维和部队驻守,南奥塞梯也一直依靠俄罗斯想独立建国。
而格鲁吉亚却把南奥塞梯当成分裂的叛徒,一直想收复失地。为了收复失地,格鲁吉亚一直很亲近美国,并意图加入由美国牵头主导的北约。
格鲁吉亚军队
面对亲美的格鲁吉亚,俄罗斯作为大国虽然来气,但也不怎么搭理格鲁吉亚,毕竟也管不了,任由格鲁吉亚发展军事力量。格鲁吉亚也是花费高额的军费,从北约等西方国家那里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是历史矛盾的背景。到了2008年8月8日,也就是中国北京奥运会那天,战争爆发了。战争是怎么爆发的?为什么选择这一天?
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就是奥运会举办期间内,为了体现奥运会这一和平盛会,保障运动员比赛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国际上倡议不发生战争,并发表倡议书,180个国家都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格鲁吉亚,俄罗斯,美国等都签过字。在8月8日那天,也是我们中国北京奥运会,俄罗斯的普京都来到北京看奥运会开幕式。
格鲁吉亚虽然在倡议书上签了字,但为了收复统一南奥塞梯,打倒南奥塞梯的叛军政府,于是在这一天发动了战争。由于事发突然,全世界的关注目光都在中国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表演上,加上格鲁吉亚从美国北约盟友那里获得了大量先进武器和军事训练,格鲁吉亚发动闪电式攻击。只用20个小时,就把南奥塞梯三分之二的领土攻占了,并且占领了南奥塞梯的首都。
通过这一战,可见格鲁吉亚还是有军事实力的,军队配合得相当好。这大概得益于大量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并从北约请军事训练教官进行长期训练的结果。而南奥塞梯显然是没有准备的,它没想到格鲁吉亚政府军会在这个日期发动闪电战,南奥塞梯首都很快被占领,格鲁吉亚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打得不错。
俄罗斯出手
按说格鲁吉亚打一下南奥塞梯还是可以的,可能太相信美国的口头承诺,也太相信北约会为自己撑腰。在打南奥塞梯的同时,竟然向俄罗斯军营发射了导弹。我相信,格鲁吉亚是这样想的,俄罗斯不敢出手,如果俄罗斯出手了,那么美国以及北约就会参与进来,吃亏的是俄罗斯。
俄罗斯没有准备,事先也应该没获得战争会发生的情报,不然普京也不会来北京看奥运会。可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反应很快,而且很果断。当时驻守这边区域的是俄罗斯第58集团军,下午四点左右装甲车进入南奥塞梯首都,到了六点左右准备集结完毕。用差不多2个小时,对格鲁吉亚政府军队进行了合围。
同时,既然战争开始了,俄罗斯也展现了大国战争。直接派轰战机轰炸格鲁吉亚首都以及总统府,并且俄罗斯的两栖登陆部队也从格鲁吉亚南部港口进攻,并迅速占领南部港口城市。
可以说,俄罗斯在动手的那一刻,格鲁吉亚就输了。格鲁吉亚以为的战争是,政府军收复南奥塞梯,战斗区域最多限制在南奥塞梯区域,然后形成跟俄罗斯军队对峙局面,自己有北约和美国撑腰,然后俄罗斯不扩大战争。格鲁吉亚总统在首都,面对海外记者采访,自信满满。结果一回头自己的总统府被俄罗斯炸了。格鲁吉亚战争一开始就没有制空权,也没做好全面战争准备。而随着战争进行,不到一天的时间,格鲁吉亚就被俄罗斯占领一半,而负责进攻的政府军也被俄罗斯包围。俄罗斯提出放下武器才能走,格鲁吉亚的政府军自此解散,俄罗斯这一战,把格鲁吉亚的军事物资全部收缴,查封运走。
军事对抗一共持续5天,俄罗斯58集团军以碾压的姿态挺进。格鲁吉亚一战回到解放前,自己攒了好几年的军事家底被俄罗斯没收了。俄罗斯这边,中间也发生了些小插曲,比如俄罗斯58集团军长官在进攻时,没有注意到格鲁吉亚炮兵,并且用民用卫星电话指挥军队,结果自己位置暴露,被导弹定位,胳膊炸伤,差点被炸死。可见格鲁吉亚买的西方武器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战争从2008年8月8日,8月13号停火,直到8月18日俄罗斯撤军。真正打也就是5天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俄罗斯查封并没收格鲁吉亚军事物资。在这中间,美国没有出手,北约没有出手。格鲁吉亚欲哭无泪,自己惹的祸,得自己扛下去。当然,美国指责俄罗斯搞侵略,俄罗斯直接怼美国,我跟你学的,你在科索沃就是这样干的。
美国国会
美国议员也表示,战争是格鲁吉亚挑起来的,其单方面发动了对南奥塞梯的战争行动,俄罗斯的立场是正确的。这样的回应,让格鲁吉亚总统在国内饱受指责。格鲁吉亚是真真正正被美国给忽悠了一把。
电影《五日战争》
了解完真正的战争背景和过程,再来看美国宣传自由的宣传电影,你会发现,电影中充满了无数的逻辑硬伤。从入侵这个角度讲,挑起战争的是格鲁吉亚,入侵者也是格鲁吉亚。
说一下平民伤亡这个问题,电影凸显的是战争的血腥和残忍。确实这次战争带来的平民伤亡超过1600人,可大部分平民伤亡都是南奥塞梯这边的平民。这边的平民是亲俄的民众,俄罗斯军队怎么可能会攻击自己这边的民众?而且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轰炸,主要是针对工厂,港口,还有总统府等具有战略价值的区域,毕竟一颗导弹也很贵,炸弹怎么会扔向平民区?而且,在电影中,还是扔向南奥塞梯的平民区。
俄罗斯士兵
从逻辑上推演,格鲁吉亚主动攻击南奥塞梯,格鲁吉亚一直把南奥塞梯当成叛徒,所以在战争过程中,造成了很多南奥塞梯平民的伤亡。
电影中真正犯罪的是雇佣军团,俄罗斯强大的58集团军需要雇佣军团?而且俄罗斯参战之后,是果断开战且海陆空全方位开展,针对重点军事设施全方位发动。并不需要所谓雇佣军。电影的焦点主线,一直放在美国记者为了将战争曝光,把拍摄的影像上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上。这似乎在跟格鲁吉亚表明,虽然我们美国没出兵,也没有支援,但是我们帮你把事件曝光了。这算是对格鲁吉亚最好的交代,毕竟战争的开始也得到美国口头承诺。不表示一下怎么可以。
至于抢掠这个描述,评价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也不贴切。虽然俄罗斯通过这场行动,把格鲁吉亚攒了几年的军事家底都收缴了,算是对格鲁吉亚政府的惩罚。但这种行为只是确保格鲁吉亚不再妄图发动战争,没有武器装备的加持,格鲁吉亚的军事力量大大降低,这也可以维持南奥塞梯地区的稳定。
战争总伴随着平民伤亡,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真正好的状态是没有战争,这次由格鲁吉亚挑起的战争,苦果当然由格鲁吉亚来背。弱国无外交,格鲁吉亚凭借着对美国及北约盟友的信任和口头承诺,鲁莽地挑起战争,真正受苦的却是南奥塞梯平民。至于美国对外输出自由,抹黑俄罗斯的这部电影——五日战争,虽然冠以真实事实改编,却充满了美国意识形态与主旋律宣传,充满无数的逻辑漏洞,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通过对真实事件的了解,让人们知道美国的文化输出力是多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