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小编 46 0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北京冬奥会)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题: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高凯

“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哪怕它是幼稚的。”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茅庐的张艺谋担任《一个和八个》摄影时道出的艺术主张。

多年之后,这种寻变的勇气与热忱仍在其人生中保留。2月4日晚,身为首位“双奥”导演的张艺谋将向全世界亿万观众呈交自己的第二场奥运会开幕式,对于这一次的“大作品”,年逾七旬的张艺谋给出的概括正是,和14年前“大不一样”。

火山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资料图:张艺谋。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张艺谋曾坦言,自己是始终有“焦虑”的,这令他几乎总是在“奔跑”寻变,“我希望不要固步自封,把自己标签化、类型化。我希望创作能紧跟时代,这些变化本身对我很有吸引力。”

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以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呈现出凝练中国五千多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巨幅开幕式“画卷”。然而有报道称,张艺谋至今没看过国内转播的那场开幕式,“主要是我自己的恐慌,我不忍看了,只要大家说都不错,这一篇就赶紧翻过去了。”

出生于1950年的张艺谋,身上特别凸显着那一代人的浪漫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中努力奋斗的紧迫感。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取前,他曾当过工人,自学美术摄影,北京电影学院1982届学生里,他是全校年龄最大的那个,“比起同学,我起步晚,急于表现出原创的精神来,就怕没时间了”。

纵观张艺谋的职业生涯,以《红高粱》蜚声海内外后,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经典文艺片到《英雄》等商业大片,再到近年来各式题材的高频产出,无论臧否,他一直在不断触碰新的创作类型和题材。

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张艺谋成为一系列重大演出的导演: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总导演、APEC欢迎晚宴和文艺演出导演、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我个人精力比较旺盛,喜欢创作。大概个人的性格也决定了我会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张艺谋说。或许正因为如此,张艺谋言谈中很难让人感到一丝暮色。

张艺谋乐于去发现和展现各种“新”与“变”,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曾将其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相对照,“拿两个节目来比就能看出国家的变化,比如说08年的活字模,当时那是人在里面表演。平昌那次的表演,是真的机器人,在满是雪和冰的地面上精准无误地运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国家形象的变化。”

今晚,张艺谋将以不足100分钟的开幕式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

一样钢筋铁骨的鸟巢,2008年的张艺谋曾令2008人上演规模浩大、整齐划一地击缶而歌;2022年,他将邀请从5岁到70多岁的男女老幼,“穿上自己喜欢的衣裳”在这里轻松地跳起广场舞。

对于首位“双奥”导演张艺谋而言,这将是他14年后艺术创作呈现的两样风景。

“这一次,我们的开幕式强调‘人民性’”,张艺谋表示,“热场表演没有任何明星,也没有专业人员,就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中国式广场舞。大家为什么想要跳舞?因为日子好了,脱贫了,致富了,生活幸福才会载歌载舞。”

曾经非常善于以“人海”成就视觉奇观的张艺谋,在此次创作中将展现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全新表达方式,“不同于任何一次曾经”,“用科技含量将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用科技和新的观念去表演,又充满了变化。”

跟随时代,张艺谋一直在寻变,然而又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

从电影作品到包括“双奥”开幕式在内的众多重大演出,张艺谋始终在持续尝试如何用创新的手段、世界的语言展现本土文化的光彩。

在张艺谋身上,一直有着对比例、色彩、形状等影响视觉的造型要素的异常敏感。他接受各种新事物,同时也总能观察到“新”东西背后闪烁着的国家历史文化的“不变”内核。

在张艺谋看来,“不论怎样的舞台,了解自己、表达自己是一切努力的核心。所有这些表演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姿态,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与时俱进的一种精神,事实上,这也就是人类可贵的进取精神。”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经验、审美与资源决定了他是值得安心托付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最佳人选,而在这些可以罗列的能力值之外,这位七旬导演多年求变的勇气与对不变的坚持,或者是其与“双奥”导演身份的另一种深层契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兴奋之外,责任很大

总台记者独家专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兴奋之外,责任很大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目前开幕式的排练和制作等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张艺谋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2014年担任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主宣传片总导演,担任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节目总导演。他坦言,再次任命为总导演,除了兴奋之外,责任很大,压力也很大。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因为祖国强大有实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接了两个奥运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所以我很幸运又一次被任命为总导演,很兴奋,兴奋是觉得又一次可以为国出力,又一次可以做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自己很喜欢这种挑战性的工作。但是除了兴奋之外,觉得责任很大,压力很大。

火山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排练、制作和彩排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总台记者获准进入开闭幕式举办地国家体育场,独家采访了导演团队。

总台记者 王小节:这里是国家体育场鸟巢,我所在的位置是开幕式导演组的工作指挥台,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所有参演人员进驻到这里,开始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实地合演排练。不同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有相对地缩短,巧妙地把艺术表演融入了流程仪式当中,呈现出简约而精彩的特点。

总台记者 王小节:您每天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现在当然以这儿为主,这次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前把场馆交给我们,2008年的时候那时非常紧张的,最后才交到我们手里。这次很早交给我们,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设备安装、技术调试等等。因为有很多新的技术和科技含量,每一天都要维护,就更要保证万无一失。

开幕式正值立春 突出“春”元素

张艺谋介绍,开幕式的节目设计突出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以及全世界人民共享冬奥盛会的理念和文化。而由于开幕式当天正好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春,这一重要元素在节目中也将有充分体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这一天立春是非常好的兆头,所以一定要把这个要用到开幕式上。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有那么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真的像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样“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介绍,开幕式大概有上万个工作细节和节点。要能够保证在上万个工作节点当中,不出一个瑕疵,这是导演团队的责任,也是压力。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 王宁:举办奥运会这种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工作节点很多,细节也很多。像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这次我们冬奥会的开幕式,大概得有上万个工作细节和节点,我们要保证在上万个工作节点当中不出一个瑕疵,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我们的压力。

“双奥人”再度合作 倾情打造创新之作

王宁在2008年时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这次与张艺谋再度合作,两位都是名副其实的“双奥人”。这次的合作会碰出什么火花呢?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将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要通过冬奥会的开幕式要给全世界人民以信心,焕发出大家战胜疫情的力量,给大家以激情。王宁坦言,冬奥会开幕式有这个责任。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 王宁:我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们将要把我们的最精彩的节目和最精彩的冬奥会展现给全世界。紧张的是我们要接受大家的考验对我们的认可。我们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我们通过冬奥会的开幕式要给全世界人民以信心,焕发出大家战胜疫情的力量,给大家以激情。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我们有这个责任。

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时隔13年,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奥林匹克的会旗将再一次升起。这是鸟巢首次在冬季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既要考虑寒冷天气,同时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这对导演团队来说挑战不小。总导演张艺谋介绍,冬奥会开幕式时长做了裁剪。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表示,希望能在2022年的春节再次在鸟巢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幅度做了裁剪,时长做了裁剪,不再专门设一个大规模的文艺演出环节。大幅度地减少演员的数量,用科技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要用科技和新的观念去表演。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 常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筹备,进入到了最后的紧张的合成和冲刺阶段。前些天我们刚刚进行了一次全要素的合成演练,目前正在梳理总结我们这次整体演练的细节。我们在想在哪些方面我们还能做得更好,我们努力要抓住最后的时间,把我们各项演出细节能够磨合到最好,希望能在2022年的春节再次在鸟巢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

(总台记者 王小节 朱世松 张伟泽 许梦哲 袁成刚 危家煦 任生圆 闫耀东)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北京冬奥会)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题: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高凯

“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哪怕它是幼稚的。”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茅庐的张艺谋担任《一个和八个》摄影时道出的艺术主张。

多年之后,这种寻变的勇气与热忱仍在其人生中保留。2月4日晚,身为首位“双奥”导演的张艺谋将向全世界亿万观众呈交自己的第二场奥运会开幕式,对于这一次的“大作品”,年逾七旬的张艺谋给出的概括正是,和14年前“大不一样”。

火山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 人物特写:“双奥”导演张艺谋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资料图:张艺谋。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张艺谋曾坦言,自己是始终有“焦虑”的,这令他几乎总是在“奔跑”寻变,“我希望不要固步自封,把自己标签化、类型化。我希望创作能紧跟时代,这些变化本身对我很有吸引力。”

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以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呈现出凝练中国五千多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巨幅开幕式“画卷”。然而有报道称,张艺谋至今没看过国内转播的那场开幕式,“主要是我自己的恐慌,我不忍看了,只要大家说都不错,这一篇就赶紧翻过去了。”

出生于1950年的张艺谋,身上特别凸显着那一代人的浪漫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中努力奋斗的紧迫感。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取前,他曾当过工人,自学美术摄影,北京电影学院1982届学生里,他是全校年龄最大的那个,“比起同学,我起步晚,急于表现出原创的精神来,就怕没时间了”。

纵观张艺谋的职业生涯,以《红高粱》蜚声海内外后,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经典文艺片到《英雄》等商业大片,再到近年来各式题材的高频产出,无论臧否,他一直在不断触碰新的创作类型和题材。

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张艺谋成为一系列重大演出的导演: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总导演、APEC欢迎晚宴和文艺演出导演、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我个人精力比较旺盛,喜欢创作。大概个人的性格也决定了我会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张艺谋说。或许正因为如此,张艺谋言谈中很难让人感到一丝暮色。

张艺谋乐于去发现和展现各种“新”与“变”,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曾将其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相对照,“拿两个节目来比就能看出国家的变化,比如说08年的活字模,当时那是人在里面表演。平昌那次的表演,是真的机器人,在满是雪和冰的地面上精准无误地运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国家形象的变化。”

今晚,张艺谋将以不足100分钟的开幕式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

一样钢筋铁骨的鸟巢,2008年的张艺谋曾令2008人上演规模浩大、整齐划一地击缶而歌;2022年,他将邀请从5岁到70多岁的男女老幼,“穿上自己喜欢的衣裳”在这里轻松地跳起广场舞。

对于首位“双奥”导演张艺谋而言,这将是他14年后艺术创作呈现的两样风景。

“这一次,我们的开幕式强调‘人民性’”,张艺谋表示,“热场表演没有任何明星,也没有专业人员,就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中国式广场舞。大家为什么想要跳舞?因为日子好了,脱贫了,致富了,生活幸福才会载歌载舞。”

曾经非常善于以“人海”成就视觉奇观的张艺谋,在此次创作中将展现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全新表达方式,“不同于任何一次曾经”,“用科技含量将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用科技和新的观念去表演,又充满了变化。”

跟随时代,张艺谋一直在寻变,然而又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

从电影作品到包括“双奥”开幕式在内的众多重大演出,张艺谋始终在持续尝试如何用创新的手段、世界的语言展现本土文化的光彩。

在张艺谋身上,一直有着对比例、色彩、形状等影响视觉的造型要素的异常敏感。他接受各种新事物,同时也总能观察到“新”东西背后闪烁着的国家历史文化的“不变”内核。

在张艺谋看来,“不论怎样的舞台,了解自己、表达自己是一切努力的核心。所有这些表演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姿态,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与时俱进的一种精神,事实上,这也就是人类可贵的进取精神。”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经验、审美与资源决定了他是值得安心托付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最佳人选,而在这些可以罗列的能力值之外,这位七旬导演多年求变的勇气与对不变的坚持,或者是其与“双奥”导演身份的另一种深层契合。(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