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联赛连担架都有广告,中超公司该有成长思维
有人会用日本J联赛的俱乐部就是中性名的例子,但随着疫情等影响,日本职业俱乐部经营遇到困境,很多日本媒体都在讨论中性名的弊端,希望能取消俱乐部中性名的规定,帮助日本足球在后疫情时期恢复活力。同时还应该看到,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对各家俱乐部和赞助商的权益是有很健全的相关保护办法,这是日本足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管得太死,就会抹杀俱乐部和联赛的活力,把一个联赛推向火坑而走向灭亡。
日本一些足球俱乐部在球衣上的广告覆盖率惊人
浙江俱乐部总经理焦凤波说:“我们三年前去考察过日本足球,他们第三、第四级联赛的球队,球衣上都印满了广告,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连担架上都有广告。欧洲联赛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他们的足球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中国、日本和韩国足球在内的亚洲足球,很难实现自我造血,都需要有赞助商来支持足球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护股东和赞助商的权益就非常有必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超公司为相关形势所迫也在做出改变,比如今年中超球队胸前的广告已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但中超公司的招商这么多年来的变化还是太小,明显缺乏“成长型思维”,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
当中国足球处于“金元足球”的时候,中超公司对于俱乐部赞助商的限制可能没有太大问题,这是为了维护联赛整体的利益。比如整体签约,可以减少“贫富差距”,让小俱乐部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金元足球”时期的中超联赛有着充足的资金,不需要“广开财源”,赞助商也因为联赛俱乐部的影响力,有着足够的曝光率。但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下,任何“财源”说不定都是俱乐部的救命钱。这些年多少家俱乐部是因为赞助商的退出而只能解散,多少球迷的眼泪伴随着赞助商的离去而在风中飞。赞助商对足球热情的减退,也是中国足坛欠薪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超一些球队的球衣上甚至一条广告都没有
对于有“2025规划”的一些俱乐部来说,这些年都在为提升俱乐部品牌价值而努力,他们想吸引更多的赞助商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股东的LOGO出现在训练服上,也是在为中超所有球队“求生存”做的探索。其实从某种程度来看,浙江队球衣上的白色布条,是一个可能决定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存亡问题”。如何让俱乐部股东和赞助商的权益得到保证,如何让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是眼下中国足协要考虑的,毕竟俱乐部和投资人仅靠情怀很难坚持太久。中国足球股改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能否体现商业价值,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投资人愿意把钱花到足球上。
在目前的情况下,中超公司是否能迎来改变?或许只有这样,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才有期望反弹的那一天。
J联赛开发锁骨广告,我们以为他们穷疯了,其实中超已落后20年
1
日本媒体近日报道了一则有意思的消息,日本J联盟的相关人士决定,从下赛季开始,将允许各俱乐部球队在球衣领口下方锁骨位置上添加“锁骨赞助商”的广告,增加各俱乐部的广告收入。
一般来说,职业球队会在胸口印上主赞助商的广告,有些球队还通过背后广告增加赞助收入,但明年开始日本J1、J2和J3三级联赛的各俱乐部球队将拥有胸前、背后和锁骨三块广告位,可以获得更多来自赞助商的资金支持发展。
这样一来,明年开始每支球队可能有4000万人民币左右的广告收入,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引援和支持青少年足球发展。日本媒体评价,J联盟此举是为了赶超中超的超强购买力,巩固J联赛“亚洲第一联赛”的地位。
这几年,开启“买买买”模式的中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骤增,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联赛。亚冠赛场上,拥有超级外援的中超球队也不断取得突破,在与日本球队交手时整体不落下风。
中国球迷听到“锁骨广告”的趣闻,可能只会当成笑料,日本球队难道是穷疯了?想出这种攒钱的办法。我们习惯了金元投入带来的一时之喜,而日本球队确实因为资金限制陷入了发展瓶颈,但别忘了在这幸福的假象下,我们在职业俱乐部的运营运作上已经被日本甩开了几十年。
2
胡尔克,奥斯卡,佩莱,拉米雷斯,当这些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国际球星纷纷出现在中超赛场,中国球迷感到倍有面子。实际上我们只是在走日本足球二十年前走过的老路。
上世纪90年代J联赛初创时,济科、邓加、莱因克尔和利特巴尔斯基等一票大腕也曾因高薪被吸引到这里,但与如今中超的情况类似,大牌球星能给联赛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却并不能帮助提升国家的整体足球水平。没过几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大倒退,请大牌外援的时代很快结束。
值得今天的中国警醒的是,日本足球没有因为重金聘请外援就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反而因为无节制地疯狂烧钱,在经济滑坡后,日本各俱乐部接连出现倒闭破产、无赞助“裸奔”的情况,日本联赛的关注度瞬间滑落到最低谷,联赛几乎难以维持。
日本足球界的有识之士觉醒了,他们意识到职业足球不能被金钱绑架,只有限制无节制投入,保证各家俱乐部通过苦心经营获取盈利,整个联赛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从那时起,J联赛锐意改革,走了一条更理性的发展道路。
J联赛首先开始效仿德甲的经营模式,从竞技、设施、组织运营、财务、法律等5个方面出台管理细则,规定如果俱乐部连续3年出现亏损,将被强制降级,杜绝了非理性投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J联盟禁止了企业冠名出现在俱乐部名称中,所有俱乐部和球队均采用“地名+昵称”的命名方式。广岛三箭、横滨水手、甲府风林等等,这些队名不仅有地方特色,还相当文艺,这一做法增加了俱乐部的认知度,也不会出现因赞助商变更球队几度改名的尴尬情况。
另外J联赛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参赛俱乐部只能固定于某一城市,不能搬迁,必须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活动,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俱乐部必须有完备的S级梯队体系,从少年的U9到U16至青年的U19、U21,没有建设完善梯队的俱乐部连参加三级联赛的资格都没有。
看到J联盟改革的以上三点,热爱中国足球的人一定感慨万千,中国职业俱乐部至今都未能完全做到。以史为鉴,现在资金充裕的中超在重复J联赛的老路,经济发展总有停滞的一天,不惜亏本疯狂砸钱不是长久之计,等到投资者热情消退,没了金钱支持的中超又能怎么改革。
3
据2016赛季《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中超16家俱乐部中只有延边富德和长春亚泰两家略有盈余,而高价引援的广州恒大、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三家亏损最多,所有中超球队年亏损总额接近50亿。这是砸钱买球星的代价。
反观J联赛,3级联赛共50家俱乐部中有36家实现盈利,J1联赛18支球队中只有1家财政赤字。前面说了,J联盟出台措施限制投资,但也通过机制很好地补偿了各支球队。
上赛季J联盟的总体收入约合57亿人民币,这是赞助费和电视版权收入等的总和,这笔收入的99%将作为分红返还给各家俱乐部。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知道中超版权卖出了5年80亿的天价,但这些版权收入不明确有多少能分到各俱乐部手中,而没有大牌球星的J联赛版权费用也高达10年140亿人民币,这些钱都将在未来每年分给俱乐部。
不光有联盟的照顾,J联赛俱乐部有多个渠道为自己创收:比赛门票、周边商品、场地广告和球衣广告等等,如今再加上“锁骨广告”,俱乐部更不用担心收入问题了,这些收入的97%都能进入各俱乐部的金库。相比之下,中超俱乐部的收入就不那么稳定了,只有广告收入能稍微补贴财政,这会让他们牺牲胸前背后的广告位,队名都要每年一换。
从公布的数据看,如今J联盟很多俱乐部盈利已经常态化,今年杀进亚冠八强的川崎前锋已经连续13年盈利,淘汰上港闯入亚冠决赛的浦和红钻,连续6年收入在J联赛排行第一。
所有球队都进入了同一个健康的运营模式:从联赛分红、广告等途径获取收入,低价引入内外援,然后把盈利继续投入到引援和青训中。十年如一日,一家俱乐部能维持发展,也能完成球员的更新换代,不断培养足球人才。
结束了金元时代十多年,改革后的J联赛却发展为国际足联称赞的“亚洲最成功联赛”,没了国际球星,如今甚至没了本土国脚,J联赛仍在亚洲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并且盈利颇丰。
中国联赛职业化只比日本晚了1年,但在俱乐部的运营方式上,中超比J联赛足足落后了二十年。我们一直自豪中超的超强购买力,认为没钱的J联赛迟早都会没落,但看看场外的这些东西,从球场设施、梯队建设等硬件,到运营运作、球迷文化等软件,金元包装的中超联赛好像除了钱也没有什么比得过的了。
【END】
欢迎关注有马体育微信公众号 ID:youmat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