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泼德和米尔恩共同缔造了“世界上最好的熊”
顾真
“噗噗,你保证永远不忘记我。甚至我一百岁的时候也不忘记。”
噗噗想了一会儿。
“那时候我多大?”
“九十九。”
噗噗点点头。
“我保证。”他说。
在《噗噗角的房子》(The House at Pooh Corner)的结尾,克里斯托弗·罗宾即将告别伙伴们,离开百亩森林,不能再做他最喜欢做的“没事”(Nothing),因为“他们不让”。他要去哪儿?我们猜,也许他要回城市了,也许他要上学了,总之,罗宾要长大了。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不知道,只有维尼,罗宾相信:“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能明白的。”无论他要去向何方,在森林里的那块“魔地”上,小男孩和他的小熊会永远在一起。
《小熊维尼的世界》(套装四册),[英]A.A.米尔恩著,[英]E.H.谢泼德插图,单益义、张文逸、薛绮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噗噗角的房子》出版于1928年,现实中的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生于1920年,那年八岁。对小熊维尼的诞生年份一直存在几种观点,有人说1924年2月13日的《笨拙》(Punch)杂志上发表的诗歌《泰迪熊》是维尼第一次出场,普遍的看法则将《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一书出版的1926年定为维尼的生年,而在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看来,既然外界总把故事中的罗宾和真实的自己划等号,那维尼就应该是生于1921年——那年罗宾的一岁生日,父亲送了他一只小熊玩具,就是后来维尼的原型。按照这个说法来算,今年小熊维尼整整一百岁了。
A.A.米尔恩、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和罗宾的小熊
A.A.米尔恩的“小熊维尼”系列共有四部作品,两本故事书《小熊维尼》和《噗噗角的房子》,两本童诗集《当我们很小的时候》(When We Were Very Young)和《现在我们六岁了》(Now We Are Six)。故事书讲的是小熊维尼和好朋友小猪、跳跳虎、野兔等在百亩森林里的趣事,童诗集中维尼鲜少露面,更多围绕克里斯托弗·罗宾展开。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中的十一首诗最初发表于《笨拙》,杂志委托E.H.谢泼德为这些诗配了插图,图文并茂,加之杂志开本比普通书籍大,十分醒目,引起热烈反响。诗集正式出版于1924年底,其中有首诗名为《下到楼梯一半》(“Halfway Down”),写克里斯托弗·罗宾坐在楼梯上喃喃自语,但并没有提及他的玩具。谢泼德的插图里却出现了一只玩具小熊,它平静地躺在最高一级台阶上,脑袋探了出来。这是谢泼德的插图里第一次出现接近维尼的形象。
《下到楼梯一半》的插画
其实,《笨拙》最初提议让谢泼德为米尔恩的儿童诗配插图时,米尔恩热情并不高,他或许想找一位名气更大的画家来合作。一战前,米尔恩曾是《笨拙》的编辑,那时谢泼德还是个年轻画家,经常给杂志投稿。米尔恩不太认可他的水平,甚至对看好谢泼德的同事说:“你到底觉得他有何过人之处?他完全没有希望。”多亏梅休恩出版社的负责人卢卡斯(E.V.Lucas)大力说服,他才同意让谢泼德来完成这项工作。那十一首配有精彩插图的诗在《笨拙》上发表后,米尔恩才完全相信了谢泼德的才能,而《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的热销,更是让他下定决心:自己以后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要让谢泼德来插图。
E.H.谢泼德
谢泼德共为“小熊维尼”系列创作了四百余幅插图,和米尔恩一起创造了小熊维尼和他森林中朋友们的不朽形象。为这些插图,他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米尔恩的乡间住宅位于萨塞克斯郡哈特菲尔德的考奇福德农场(Cotchford Farm),谢泼德驾车去拜访他时,会带着素描本走进百亩森林的原型阿什当森林(Ashdown Forest)漫步,因为虽说这片森林正是米尔恩为笔下故事设置的场景,他却并没有用文字详细描述过林中景色的细节。谢泼德为了画出令人满意的插图,势必要置身其中去观察,去感受,去“沉思地”整理想法。他画了许多素描,也拍摄了罗宾和罗宾玩具的照片。
小熊维尼噗噗就以这样一种方式登场了。
“爱德华熊下楼来啦。他在克里斯托弗·罗宾后面,后脑勺磕在楼梯上‘砰、砰、砰’地响着”——小熊维尼噗噗就以这样一种方式登场了。“维尼”本是伦敦动物园里一头深受孩子喜爱的黑熊,“噗”(Pooh)则是小罗宾在旅行时给一只天鹅起的名字,因为他不会发“熊”(bear)的读音,就管维尼叫“噗”了。至于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小猪、跳跳虎、驴子依遥和袋鼠的原型也是罗宾的玩具,猫头鹰和野兔则是米尔恩想象出来的。
百亩森林里的世界很美好,小动物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噗噗憨厚却睿智,小猪胆小而热心,兔子狡猾,跳跳虎莽撞,猫头鹰故作高深,驴子依遥忧郁悲观,连生日都愁眉苦脸。他们一起建房子,一起寻找“北极”,一起玩“噗噗棍”游戏(Poohsticks),一起战胜洪水。“小熊维尼”故事虽只薄薄两册,却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有温暖人心的片段。
“噗噗棍”游戏(Poohsticks)
噗噗常说自己笨,也承认别人都比他聪明,可他总能解决貌似更有脑子的同伴无法解决的难题。猫头鹰会拼写“星期二”,野兔不用教就能看懂依遥用树枝摆的字母“A”,但维尼会因为急于营救落水同伴而无意间发现“北极”,能依靠逆向思维和对蜂蜜罐的共情在大雾中找到回家的路。他是随性而发的诗人,是大智若愚的哲学家,他一直能得到好运的眷顾,在于他拥有一颗最懂得爱人的金子般的心。在《小熊维尼》的第三章,噗噗和小猪误把两人的脚印当成大臭鼠(Woozle)的脚印,当发现闹了笑话时,噗噗很不好意思,说自己真是太傻了,是一头“压根儿没有脑子的熊”,罗宾安慰他的那句话也是所有热爱小熊的人想对他说的:
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熊。
米尔恩的儿童故事充满神来之笔,但“小熊维尼”系列之所以能历经百年依然得到广泛喜爱,插画家谢泼德的功劳或许并不逊于作者。他俩虽称不上关系亲密的好友,却是合作无间的伙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新风尚,影响深远,正如詹姆斯·坎贝尔(James Campbell)在《小熊维尼的诞生:欧内斯特·霍华德·谢泼德的标志性插画》一书中所说:“谢泼德和米尔恩打破了常规,促使公众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看待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这些书驱使作者和插画家为儿童而写,而不是为读给儿童听而写。”
谢泼德草图
谢泼德有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始终随身携带着一本小巧的素描本和铅笔。他有着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以“照相式记忆”把成长中的一幕幕录进头脑里。他晚年写过两部自传,《画自回忆》(Drawn from Memory)和《画自生活》(Drawn from Life),据说他都是先绘出脑海中的具体画面再落笔为文。从他留下的大量为“小熊维尼”系列绘就的草图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细节的追求和将文字演绎成图画的丰沛想象力。
谢泼德草图
“小熊维尼”系列的初版收录的都是黑白插图,线条灵动,富有诗意,一直是受人追捧的经典版本。谢泼德晚年应出版社之邀,以九十多岁高龄为所有插图上了色,让这四部作品带上了缤纷的童趣。上世纪六十年代,迪士尼公司买下了“小熊维尼”系列中所有人物的版权,经过对小熊维尼和朋友们的形象改造和大量周边产品的开发,噗噗成为了一头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熊。从商业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但那头更胖、更稚气的小熊早已与谢泼德的原作相去甚远,“缤纷的童趣”或许还在,“诗意”大概是全然淡了。
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长大后回忆道,父亲写“小熊维尼”,更多的是为了取悦他自己。这话或许带着几分私生活长期受打扰的怨怒和父子关系疏远的偏见,却也多少道出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真谛:创作者首先应该葆有一颗赤诚的童心。米尔恩也好,谢泼德也好,都不是心智幼稚的人,作为艺术家的他们拥有的是这样一种可贵的能力——能够在创作时唤起自己的童心,以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以孩子的头脑来思考。
百亩森林里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纯粹,但罗宾终究要走向那扇绿色木门后面的世界。当他逐渐掌握拼写,我们知道,那一天近了。森林里的时间是停滞的,就像噗噗家里的时钟一样,永远停在十一点差五分的位置,停在“应该吃点什么的时候”。但罗宾却不能不长大,即便他是那样留恋森林里的一切。《噗噗角的房子》的最后一张图,也是“小熊维尼”故事的最后一张图,意味深长,是维尼和罗宾手牵手奔向未来的背影,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到了多少岁,只要我们的童心依旧闪亮,就永远能够回到属于我们的那片百亩森林。
《噗噗角的房子》一书中的最后一张图
责任编辑:方晓燕
校对:丁晓
顾真|米尔恩的《笨拙》时光
A.A.米尔恩(1882—1956)在剑桥的专业是数学,但他始终爱好文学,早早把写作视为了人生志向。
A.A.米尔恩和E.H.谢泼德共同创造了小熊维尼的经典形象。谢泼德两部自传《记忆的画》(Drawn from Memory)和《人生的画》(Drawn from Life)最近出了中文合订本《伦敦小孩》,文字亲切而不俗气,二百四十余幅插图诗意盎然,读来是悦目的享受。被称为“小熊维尼之父”的米尔恩(他的生日1月18日即“维尼日”)在1939年也出过一本自传,《为时已晚》(It’s Too Late Now)。比起他的童书和侦探小说《红屋疑案》(The Red House Mystery),此书显然不够有名,直到绝版多年后的2017年才由潘麦克米伦旗下的贝洛出版社再版,而贝洛的主营业务本就是旧书新刊,致力于让蒙尘的佳作重新焕发生机。书名为何叫“为时已晚”?作者在自序里给出了解释。原来“为时已晚”指的不是别的,正是他本人的人生。“遗传和环境塑造了孩童,孩童塑造了成人,成人塑造了作家;所以对我而言,当一个不一样的作家为时已晚——也许四十年前就太晚了。”他说,批评家总拿别人的标准来要求一位作家,责备他为什么不把书写成别的样子。但一个人写出怎样的文字,就在于他是怎样的人;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归根结底因为他过怎样的生活。米尔恩将他的人生分为七个阶段:孩童,学生,大学生,自由撰稿人,副主编,业余士兵和作家。在一开始他就跟读者打好招呼,略带傲慢倒也不失真诚:他的写作向来是为了取悦自己,不管公众怎么想,作者本人首先不能觉得无聊。如果别人也能从他的回忆中获得乐趣,他很高兴,“但要说清楚,这场聚会的主角是我,不是他们”。果然,作者集中笔墨记述个人经历和所思所感,旁逸斜出处也只是偶尔奉上几片文林散叶,避免将自传写成他传。《为时已晚》前半本回忆他成年之前的生活,读者或可与谢泼德的自传相互参看——他俩年纪相仿,都是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伦敦小孩”。全书花在他的代表作“维尼系列”上的篇幅十分有限,因为他厌倦了“童书作家”的头衔,在刻意回避这一身份,说既然他觉得再也翻不出新意,索性及时收笔。不过,他也知道这恐怕于事无补:“在英格兰,得到名气比丢掉名气容易。”“英国人把作家当鞋匠,希望他从一而终。”好在关于米尔恩创作维尼故事的文章、访谈和报道已足够多了,安·斯维特(Ann Thwaite)在《米尔恩传》里更是考据翔实,这一次我们不妨就把维尼当成米尔恩私人聚会上一位寻常的来宾吧。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米尔恩这部自传的风格,便是“自嘲”,常常表现为一种交缠着敏感和疏离的调侃。书里精彩的片段不少,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则是他编辑幽默杂志《笨拙》(Punch)的经历。
《笨拙》的第一任主编马克·莱蒙(Mark Lemon)觅到一张可供二十人围坐的大桌。每周三晚上七点,《笨拙》同仁会在此聚餐,决定下一期杂志的漫画。萨克雷、坦尼尔爵士、谢泼德等都曾是“笨拙席”的座上宾。萨克雷曾有诗《红木树》吟咏此桌,还带头在上面刻下自己姓名的缩写。图为林利·桑伯恩(Linley Sambourne)绘同题漫画。
在加入《笨拙》之前,米尔恩其实已经当过一份重要刊物的主编。1900年,他从威斯特敏斯特学校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虽然专业是数学,米尔恩始终爱好文学,积极投稿和参与校内的文艺活动,早早把写作视为了人生志向。1902年,他接手编辑剑桥大学的学生刊物《格兰塔》(Granta)。数学系课业压力繁重,导师劝他放弃编辑杂志,米尔恩却坚定地拒绝了,还连说了两遍“非干不可”,就算奖学金撤回也在所不惜。他允诺完成导师要求的每天至少六小时的“工时”,每周汇报。多年后回忆这段安排,米尔恩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当年竟然只有在他不写作的时候才叫工作时间。米尔恩的父亲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家长,作风严厉,而米尔恩在数学荣誉学位考试中成绩不佳,愈发心虚。但从剑桥毕业后,米尔恩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当公务员,而是开启了一段撰稿生涯。《为时已晚》里记录了他第一次作为自由撰稿人发表文章的经历。当时,柯南道尔的《归来记》正在《斯特兰德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连载,市面上的仿作层出不穷,米尔恩也写了一篇投稿。过了一段时间,他和朋友约好一起吃饭,同伴晚到,他就在饭店里随手拿起一册《名利场》杂志(Vanity Fair),翻到一篇故事,读了开头大呼不好,自己戏仿之作的情节尽然被人抢了先,只好怀着妒意读下去,直到快结束才惊讶地发现那正是自己的手笔。伦敦的知名刊物上出现了自己的作品,米尔恩首先感受到的是紧张局促,仿佛泄露了一个天大秘密,疑心周围每个人都在看他,当然,这种情绪只存在了片刻,“随后我流连忘返地通读起文章来:一句接一句,每一个句子都无与伦比,每一个美丽的词都惹人喜爱”。他顿时觉得自己成了百万富翁,同朋友尽情庆祝了一番。月底他收到了稿费:十五先令。事实上,米尔恩那篇“福尔摩斯”的仿作最初是投给《笨拙》的,无奈遭拒。但给《笨拙》写稿一直是米尔恩的目标,即便三番四次被退稿,他还是每周都会寄去文章。1904年4月,《笨拙》终于接受了米尔恩的稿子,虽然只有四行。兴奋之余,米尔恩问自己:凭这么一小段,可以号称“我为《笨拙》写文章”了吗?他还来不及细想,好运就来临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杂志又接连发表了他的一组诗和一篇散文。这下他是真正的《笨拙》作者了。当时有传闻说在《笨拙》上发一篇文章,不管带不带插图,稿酬都是五镑,米尔恩心想:“看来我要功成名就了。”临近结稿费的日子,他满怀期待,结果支票上的金额是十六先令六便士。他大惑不解,写信去询问,得到的回复很有意思:一个作者刚开始给《笨拙》写稿,获得的荣耀感本身就足以充当报酬,而当荣耀感开始消磨,那就该涨稿费了。
《笨拙》创办于1841年,本是模仿法国幽默日报《喧闹》(Charivari)而成,但又有所不同,寻求更高的文学水准。图为《笨拙》第一期封面,1841年7月14日。
1906年,米尔恩成为了《笨拙》的副主编,年薪二百五十镑,稿酬翻倍。但他还没有资格参加历史悠久的“笨拙席”(the Punch Table)。《笨拙》的创办者懂得享受生活,习惯在品尝美食美酒的间歇商量杂志选题,这一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萨克雷、坦尼尔爵士、谢泼德等都曾是“笨拙席”的座上宾。每周三晚上七点,《笨拙》同仁会在编辑部楼下聚餐,决定下一期杂志的漫画。米尔恩当时只有二十四岁,连自己也觉得他们不请他可以理解:“要是我二十四岁就受邀列席,到七十四岁还坐在那儿,随便哪家报刊的老板想到这一点,都会不寒而栗吧。”况且,讨论《笨拙》的漫画创意需要高度的政治敏锐,米尔恩在这方面尚未得到他们认可。四年后的1910年,米尔恩终于“获准下楼了”,在依然年轻的二十八岁,他依照“笨拙席”的惯例,用小刀在餐桌上刻下了他给《笨拙》写稿时常用的姓名缩写:A.A.M.。米尔恩在剑桥编过《格兰塔》,又做过好几年产量颇高的自由撰稿人,担任《笨拙》副主编看起来是恰当的人选。但杂志每周都要推出新一期,需要源源不断的想法,仍带给他巨大身心压力。数学系出身的他简单算了一笔账:每周要找到一个可写的想法,一年下来就是五十二个想法,他若是一路干到七十岁,那就得找到大约两千五百个想法。当遍索愁肠毫无所获的时候,他陷入了自我怀疑:“问题是我在二十四岁的黄金年龄,都连一个想法都找不出来。我为什么不去中学当校长呢?”一连好几个小时枯坐书桌前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是自我安慰,也是重压之下的拖延症表现,神经紧张却没有任何效率,最终还是靠临时抱佛脚才解决问题。米尔恩有句话讲得很好,“悠闲的无所事事”是美妙的,但“既不悠闲又无所事事”是魔鬼的发明。
1924年,米尔恩在《笨拙》杂志发表的儿童诗《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谢泼德作画。米尔恩署名“A.A.M.”。
一战爆发,米尔恩同许多人一样应召入伍。不过,《笨拙》一直在给他发工资。战后,他回到杂志社,准备继续上班,却发现主编欧文·西曼(Owen Seaman)态度颇为冷漠。这时他才意识到,杂志老板并不希望他回来。一来他们对代班的人很满意,二来对他把空闲时间用来写剧本而不是《笨拙》的文章很不满。他们想让米尔恩移交编辑工作,但继续当《笨拙》的作者,米尔恩的想法刚好相反:他愿意编杂志,拥有稳定收入,额外的时间则用于写剧本。最后,他提交了辞呈,甚至退出了“笨拙席”。就这样,米尔恩与《笨拙》的缘分基本到头了,从此,他成为了全职作家,写剧本,写诗歌,写童书。二十年后,回看这段与《笨拙》的不欢而散,米尔恩把一大原因归于自己的性格,说自己“永远想逃走”。所以他会从《笨拙》逃走,从童书的写作中逃走。重复的劳动令他生厌,哪怕这种劳动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米尔恩生于1882年,写作《为时已晚》的时候,他五十多岁。他“任何事都不想扯着嗓子说”,笔调冷静克制,讲究点到为止,却也不乏真情流露。他相信人类的复杂神秘,从不对别人妄加揣测,在另外的地方说过“每个人都是一道谜,没人能知道另一个人的真相”,我想这就是他在自传开篇就强调“聚会的主角是我”的深层原因。每个人能够尝试去了解的,只有自己。《为时已晚》最后一章记录了一段作者同一位年轻朋友的对话。后者请他给年轻人提点忠告,米尔恩答,忠告只有一条:“永远不要听从忠告。”米尔恩在1952年出版的随笔集《年复一年》(Years In,Years Out)中,又说起了这部自传。在大西洋彼岸出版时,此书最初是每月连载的,美国编辑喜欢改书名,定了一个新标题:“何其幸运!”(What Luck!)这令米尔恩一度很生气。不过,时过境迁,七十岁的米尔恩回望自己的人生,说道:“我倾向于同意他的看法。”
作者:顾真
编辑:刘迪
永远六岁:AA米尔恩的童诗乐园|孩子与诗⑪
1920年8月21日,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Christopher Robin Milne,1920年8月21日-1996年4月20日)出生在英国伦敦,他是英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A.A.米尔恩(Alan Alexander Milne,1882年01月18日-1956年01月31日)的儿子,也是童话《小熊维尼》中的小男孩克里斯托弗·罗宾的原型。
A.A.米尔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
在创作童话和童诗之前,A.A.米尔恩已为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Punch)》供稿并成为编辑部的一员,也正是在这里,他与E.H.谢泼德共同工作——谢泼德为他的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绘制了插图,包括创造了《小熊维尼》最初的形象。
E.H.谢泼德绘制的小熊维尼插画。
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小熊维尼的世界》系列童书中,收录了米尔恩四部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熊维尼》《小熊维尼角的房子》,还有童诗集《当我们很小的时候》和《现在我们六岁了》 。
《小熊维尼的世界》,[英]A.A.米尔恩 著,[英]E.H.谢泼德 绘,单益义 张文逸 薛绮玮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5月。
在本期“孩子与诗”系列专栏中,作者闫超华分享赏析了米尔恩的诗作。正如文中所说:“童诗的艺术就是进入孩子的世界,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乐园。想象与本真需要语言的庇护,因为童年转瞬即逝,幸运的是,在童诗中,我们可以永远六岁……”
永远六岁,
永远蹦蹦跳跳
对读者而言,一首诗的尽头往往意味着诗歌的结束,而米尔恩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在他的诗中,尽头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在《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这本诗集的序言中,他这样幻想他的读者:“他看上去星期一还只有四岁,星期二像八岁,而星期六就是二十八岁的人了。”(张文逸、单益文 译)。然而诗人却渴望一直保持六岁的状态:“当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了……而现在我已六岁了。”(《现在我们六岁了:引言》张文逸、单益文 译)。他就这样和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在嬉戏中寻找语言的乐园。
A.A.米尔恩。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你的花永远是你的/也许仅有一只蜜蜂会思念一朵花。”是的,你的童诗永远也是你的,在你的语言中慢慢走向你的世界。孩子们的游戏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跳跳
作者:[英]A.A.米尔恩
翻译:张文逸、单益义
克里斯托弗·罗宾走起路来总是
跳呀跳,跳呀跳
跳呀跳,跳呀跳,跳。
每当我礼貌地告诉他
别跳了,停一停,
他都说不跳可不行。
他要不跳,哪儿也去不成,
他就哪儿也去不了,
可怜的小克里斯托弗
哪儿也去不成……
所以他走起路来总是
跳呀跳,跳呀跳,
跳呀跳,
跳呀跳,
跳。
1920年,罗宾出生了。有了孩子以后,米尔恩的作品风格迎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童诗方面。罗宾如同果实,让米尔恩重新变成花朵,守护心灵的种籽。他们一起跳啊跳,跳啊跳,跳——啊——跳。这让我想起《柳林风声》里的一个画面:河鼠和鼹鼠去寻找水獭的孩子,在河中的一个小岛上,他们看见了潘神(希腊神话中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畜牧神)的眼睛,那只小水獭在他的两个蹄子中间安睡着。罗宾也许就是这个“小水獭”,他游向每首童诗的中心,波动的水一点点激起涟漪……这时,罗宾又开始了他的游戏:
转啊转,
接着转啊转,
围着小桌子转个不停——
就是托儿所里的那张小桌子——
转啊转,
接着转啊转,
我一直不停地转啊转。
——卢晓 译
罗宾一刻也闲不下来,没有人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房间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是他的玩具,包括语言本身:“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这本书里走啊走……一不小心就在书的某几页坐了下来。”(《现在我们六岁了:引言》张文逸、单益文译)。也就是说,此刻我们翻开任何一页,一行行诗句像一层层楼梯,罗宾就坐在上面,晃动着双腿,身后隐隐露出翅膀。安徒生在《弥留之际的孩子》一诗中说:“我是不是活着就能长出翅膀?”或许,这也是米尔恩在童诗中思考的问题,罗宾就是他诗歌的羽翼。
写《小熊维尼》的米尔恩
与他的儿子罗宾
说到米尔恩,也许很多读者未必熟悉,但提到小熊维尼,相信大家都认识这个憨态可掬、滑稽可爱的家伙。在毛茸茸的时间的迷宫中,它一直拥抱着我们。米尔恩1882年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在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担任编辑,创作多部长篇小说、散文、诗歌,不过让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熊维尼》《噗噗角的房子》《当我们很小的时候》和《现在我们六岁了》。这也得益于E.H.谢泼德的插图——那些散落在米尔恩诗文中的宝石,璀璨剔透。这一创作过程在《伦敦小孩:E.H.谢泼德自传》中也有所描绘,他为《小熊维尼》画的那幅“百亩森林”图,充满着诗意的神秘气息。
《伦敦小孩:E.H.谢泼德自传》,[英]E.H.谢泼德 著,范晓星 译,乐府文化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2月。
E.H.谢泼德绘制的百亩森林地图。
在林中,沿着那些落下的一颗颗《樱桃核》,我们便能找到罗宾:
樱桃核
作者:[英]A.A.米尔恩
翻译:卢晓
当牧童好不好?
还有警察和狱卒,
货车司机或者是首长?
当投递员——或者是动物园的守门人好不好呢?
或者马戏团的看门人,
还是做一个耍杂技的人,
弹奏管风琴的音乐家,
或者是做一个歌唱家?
当一个能从口袋里变出兔子的大魔法师?
当一个能制造出火箭的火箭专家?
哦,总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干,
有好多人可以去当!
还总有许许多多的樱桃挂在我的小樱桃树上呢!
在童诗的魔法中,孩子可以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做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喜欢体验这其中的乐趣——那些纯粹、自然、纯真的愉悦。“还总有许许多多的樱桃挂在我的小樱桃树上呢!”“樱桃”的突然出现似乎和孩子要做的职业毫无关联,然而,正是这一句暴露了孩子的心性,让孩子成为了“孩子”。
波特小姐的“彼得兔”系列也有类似的秘密。彼得兔因为偷吃了菜园的萝卜被园丁追打,它四处逃走,问一只老鼠出口在哪,但这只老鼠嘴里吃着东西,没办法回答它……对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呢?
进入孩子独处的世界,
创造一个新乐园
这是他们小小小小小小的孤单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
作者:[英]A. A. 米尔恩
翻译:卢晓
无论我走到哪儿,我都有一座房子,
即使在热闹拥挤的人群之中。
无论我走到哪儿,我都有一座房子,
却从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无论我走到哪儿,我都有一座房子,
那里没有人说“我不同意”。
那里也没有人讲话——
因为那里除了我自己,再也没有任何人。
当“一个人”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他周围的空间都会缩小,更精确地说,他的心都会和这个世界短暂地脱离,这也暗示着他们开始倾听时间的回声——心灵的寂静。孩子独处时往往意味着幻想的开始,那些玩具、家具、书籍都开始长满耳朵,睁开眼睛,用声音和目光向他们敞开怀抱。他们沉浸在无限的自由中,不想被任何人打扰:
一个人的游戏
作者:闫超华
每个家里
都有一个孤零零的孩子
在黑暗的衣柜里
在父亲的大衣里
一个人的游戏
假装自己是哥哥
是姐姐
是弟弟和妹妹
梨子的床
只有梨叶那么大
“我困了,就睡在
自己的身体上”
每个家里
都有一个孤零零的孩子
他们的左手
和右手玩着游戏
拥抱在一起
我这首童诗可以称作对米尔恩《一个人的世界》的某种呼应,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面临孤单的时刻,他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只是有时成人无法理解罢了。在《小熊维尼》中,毛驴咿呦丢失的尾巴后来成了猫头鹰门口的拉铃。成人一旦丢失了自己的“尾巴”就失去了童真,那是成长带来的“蜕变”:
赶时髦
作者:[英]A.A.米尔恩
翻译:张文逸、单益义
狮子有一条尾巴,一条漂亮的尾巴
大象有尾巴,鲸鱼有尾巴
鳄鱼有尾巴,鹌鹑有尾巴——
他们都有尾巴,就我没有。
如果我有六便士,我就买一条;
我对店主说:“让我试一条”;
又对大象说:“这一条归我”;
他们都跑过来,围着我瞧。
我对狮子说:“啊,你有尾巴!
大象有尾巴,鲸鱼有尾巴!
看,鳄鱼来了!他有尾巴!
你们和我一样都有尾巴!”
米尔恩曾这样说道:“儿童的书是一定要写的,不过不是为了儿童,而是为了作者本人。”是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作家的第一读者永远是他自己,至于其他读者不过是作者的影子而已。
《小熊维尼历险记》剧照。
这个世界就像一只甲壳虫被放进了火柴盒:“我有一只甲壳虫/我管它叫披头士/如果我管它叫亚历山大/它的回应也一样/我把它装进一个火柴盒里一整天/但是保姆却把我的甲壳虫放了出来……”(卢晓 译)。“火柴盒”给孩子的感觉是神秘的,它是昆虫的家园,也是儿童欢欣的游乐场。这让我想起美国作家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中那只有着音乐天分的蟋蟀柴斯特,小男孩玛利欧把它当作宠物收留在一个火柴盒里,这些都是儿童乐此不疲要做的事情,他们渴望“统治”比自己微小的生物以此奏响自己向成人世界进军的序曲。后来,虫子跑了,他们寻找,虫子却宛如风,不知所踪……
山上的风
作者:[英]A.A.米尔恩
翻译:张文逸、单益义
没有人能告诉我,
也没有人能弄明白,
风去了哪里,
风又是从哪里来,
它从某个地方飞来
它尽全力飞快,
我无法跟上它,
即使我跑起来。
但是如果我放开
手中风筝的线,
风筝会随风而去,
飞了一夜又一天。
不管它飞到何方,
等我找到它时,
我就能知道风
也去了那个地方。
因此,我能告诉人们
风去了什么地方……
而风从哪里来,
依然没人能弄明白。
风的踪迹是隐秘的、透明的、无处不在的,它不会为任何人和物停留,它只遵循自己的属性,当它吹拂万物时,我们才能看见它留下的“脚印”。这多么像孩子的心思啊,他们把手伸向天空抚摸风,那里飞舞着种子和生命。
无论是史蒂文森还是米尔恩,他们的童诗都表现出清新、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时就是简单描绘一个场景、一次对话、一场游戏,都让人重返童年,像石榴中的亿万粒星球在照耀着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童诗的艺术就是进入孩子的世界,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乐园。想象与本真需要语言的庇护,因为童年转瞬即逝,幸运的是,在童诗中,我们可以永远六岁:
结尾
作者:[英]A. A. 米尔恩
翻译:卢晓
当我一岁的时候,
我所有的一切都刚刚开始。
当我两岁的时候,
我还是崭新的。
当我三岁的时候,
我几乎变得不再是我。
当我四岁的时候,
我更加不像我了。
当我五岁的时候,
我还是那么的朝气蓬勃。
现在,我六岁了,
我就是聪明的代名词。
所以,我觉得我现在、以后、永远都是六岁。
“永远都是六岁”,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渗透到时间的水晶中,童诗抛弃了过去与未来的界限,时间的线条在此获得恒久的停留。也就是说,当我们“阅读”米尔恩呈现的童诗世界时,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定格在这首童诗中,包括你们的年龄、心灵和幻梦,这也许就是米尔恩在童诗中赋予我们的灯塔。
撰文 / 闫超华
编辑 / 王铭博 李阳
校对 / 卢茜